民族复兴、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语言!!!
——读恒沙先生的《“英语崇拜”与汉语写作的意义》 石心 关于母语(汉语)与英语的问题,争执了很久了。对于这个问题,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在思维方式上有逻辑性的错误。不是说强调汉语就是否定英语(外语)的重要。也不是说强调英语重要,就让英语来取代汉语!现在关于汉语与英语的讨论多了,成为焦点。其实是对英语“霸主”地位和“霸权”行为的不满。 我们不必从汉语与英语的优劣来考虑这个问题。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长短。我们需要的是语言的相互融合。阿拉伯数字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是通用的,是融合在包括汉语和英语在内的民族语言中的。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靠“激进”的方式就能解决的。正如恒沙先生所说“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如果说任何文化的特性都展示在自己的语言中,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取代或者放弃的!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有着深厚的土壤和民族积累,是几千年吸收、扬弃、积淀、结晶的结果。他还是10几亿中国人的“日常用语”。原来,计算机的出现,说汉字不适应录入,汉语不适应现代化,可是那些观点和主张现在都已经不攻自破了! 我们强调汉语的重要,不是否决英语,也不是搞语言封闭。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的开放绝不会有语言的封闭,即便想封闭,也会被突破!我们注重“学习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当然要学习他们的语言,这是一个前提。当然,“一切优秀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也包括我们中国自己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这样说不是“敝帚自珍”,更不是自我封闭,在语言、在思想上都不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有民族精神的传承,而民族精神是有民族文化来支撑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语言!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时俱近。中华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鼓舞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是虚言。在对待中华文化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睿智的提出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还有,对待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要“洋为中用”,这是英明的远见卓识。我们这个民族早已经走出了近代的封闭阴影,在心态上是开放的,有强烈的包容性。这种开放的心态和思想指导开放的行为,这种包容性引发民族文化和文明强烈的“吸收性能”,也产生强大的创造性。 在我们今天的国内,英语的“霸道行为”和“霸主地位”似乎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中掺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利益因素”。英语是重要的,但是还没有重要到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还没有重要到它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金子是好东西,但是吞掉金子却要出人命的!我们对英语能“一口吞掉”吗? 我很欣赏突破这个词,中华民族经历过“阵痛”后,在思想上,在行动上,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突破了自我封闭的状态,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恒沙先生说的好,“汉语与英语的区别不在其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在于体验世界的不同。汉语沉淀着华夏民族数千年来感知世界、体察世界和呈现世界的诗性特征,在全球化的今天,汉语的这种诗性特征成为我们解放想象力,体验自由的重要方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有民族精神的传承,而民族精神是有民族文化来支撑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语言!民族语言的缺位,我们用什么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文明?我们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根基何在?我们还能创造吗?当我们的语言都湮灭的时候?我们丢失了自己的特色,磨灭了自我的个性,没有了自我的确认和痕迹,我们到哪里去寻求我们文明的踪迹? 最后,还是把恒沙先生的一段话引用到这里:“强调母语写作并非就是否定外来语,更不是简单地排斥英语,拒绝外来文化,搞文化封闭主义,而是强调语言与文化的平等和互补。伟大的作品绝不属于某个地方、国家或语种,它们都属于“世界文学”,它们的存在证明了每一种语言的伟大。融入世界与保持自我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与战斗,海纳百川为其大,世界因为其丰富性而成为世界,而每一个民族和个人也因向世界贡献其“特色”而意义永存。” 2004年6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