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原创文学 >> 温馨情感 >> 笔墨情苑 >> 正文
护城河边的随想
作者:遥远的岸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4 15:32:13
护城河边的随想
    清晨等车接去上班,因出家门比较早有充裕的时间,便点燃一支烟,气定神闲地站立在古老的护城河边,思绪悠悠地从河面上荡漾开去。

    几天前曾向朋友夸口,说要写一篇关于我生活的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小城的介绍文字,临到提笔却发现原来很难。因为从古至今千百年来,有数不清的文章大家歌咏描述过她,才疏学浅的我如何敢于造次附庸!随手采撷几首华美赞誉的诗词丽句,我想朋友们就可以知道我的为难不虚。仅唐朝就有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还”、“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等等;更有扬州人张若虚的那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秦观、姜夔、王令等在扬州或为官或逗留,也都留下了大量的传世名作。而近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我是扬州人》更是直白地道出他对故乡的深情。

    望着河水,她清澈地静静流向古老的大运河、注入长江、汇入东海。唐朝大和尚鉴真在他去国离乡将中国的古老文化、建筑、医药、手工艺、茶道等传去东赢之前,虽然这里还不是护城河,我想他或许会在这里向他的故土告别过。而清代的石涛和“扬州八怪”、“扬州学派”的金农、郑板桥、阮元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这样一个早春的晨风中在这河边伫立过、汲取过他们画风、著作的养分?当年曹寅在这河边的天宁寺中编撰《全唐诗》时,却一定没想到他的孙子曹雪芹会成为文学巨匠万古流芳。

    这蜿蜒狭长的护城河,想象不出她是如何承载过唐朝中外客商货物的进出,以至使她护卫的这座城市成为盛极一时的第一经济都会和东方第一大港,有数以万计的外商在此长期留连;又是如何引领着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扬州为官三载;清代盐运、漕运的船只又是怎样积聚起占朝廷极大比重的赋税,引得康熙、乾隆一再前来,并因为他们的驾临,造出精致绝伦的众多园林风光和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的故乡。她没有断代的历史背景,成就了声名显赫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如今沿着这条河去探访,那“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亭台直到山”绵延10华里的景致,恰是一幅渐次展开的中国画的立体长卷,而维扬美食又令多少人为之垂涎。

    这同时也是一条见证过扬州历史兴衰的河。当唐军攻破扬州护城河的屏障,将隋朝最后一位风流天子炀帝逼上绝路的时候,大唐文化和经济的灿烂辉煌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奠定了其地位;当清军在扬州制造惨绝人寰的“屠城十日”的时候,这清幽的河水曾泛过浓得化不开的血色,那令他的敌人也肃然起敬并为之修建宗祠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如今就长眠在这河边。一句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演绎过多少“烽火十里扬州路”和《芜城赋》的沧桑,同时也不断创造出重新崛起的神话。

    我站立的地方曾经是古城墙的遗址,古老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这条从去年起重新恢复其清纯面貌的小河依旧流淌,似乎在进一步证明着扬州这个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古城在近两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前行的步伐。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好雨润物    责任编辑:好雨润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