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9年11月5日,中国海军训练舰“郑和”号抵达日本江田岛。中新社发 朱沿华 摄
近来,美国在亚洲动作频频,虽然看起来很强势,其实是一种整体实力下降时“以攻为守”的策略。因为中日和解与台海稳定等,使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布局迅速失去重要支点,可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与十年前新保守主义在美日台同时泛滥的力量格局无法相比。美国的危机感是全局性的。这是美国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基本局面。因此,不服输的美国要重塑自己的强势。
反观日本,尽管日本近来经济不景气,日美之间也一直别别扭扭,但无论是制度还是实力,日本还是美国在东亚最要倚重的伙伴。韩国与越南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日本。日本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份量,而且在于其变数———日本是今天世界发达国家中少有的正在发生重要转型且前景尚不确定的大国。因此中美都在为自己与日本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在中美“吃紧”的时间点上,可以说中日关系已经上升为中国大国外交的最重要课题。
从美国而言,自己对日本的实力及魅力在下降,日美同盟也进入了一个“疲劳调整期”。尽管眼下日本还很难真正脱离美国,但“脱美”的方向正在形成,这是日本冷战后最主要的社会变革,也是日美关系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而中国百年来最主要的两大对手就是日本与美国,今天这两者又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互惠关系。一般人都将中日美三边关系称为不等边三角形,指日美关系较“长”,而中国与两国的关系尚处于“短线”状态。其实从三边关系而言,目前因日本变化有点向等腰三角形发展,即中美、日美两边较长,形成平衡。但中日之边则显得比较短。
对中美关系的重视在中国是举国共识,无论爱恨,大家对美国都是十分在意的,并因此形成了一套“有理有利有节”并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但是,中国对待日本,百多年来一直就不够重视,后来又受到历史感情及现实利益的困扰。换言之,今天的中美关系比较像一个可控的常数,而中日关系更像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变数。在中国与各大国的利益相关度与重视度及稳定性之关系上,最不均衡的就是中日关系。当然日本正处于政治转型之中,对美政策也有许多不确定性,对华战略缺失是其整体外交波动的一部分,日美变动等必然牵动中日关系。但中国外交中,对美外交已有明确定位,整体外交战略也相对清晰,仅对日部分明显滞后。有人称之为中国外交的“软肋”、“盲点”等可能言之过分,但这种失衡不容小觑。
其实,中国快速发展完全可能为促进中日合作提供新的契机。因为中国的发展,无疑会使日本在双边特别是多边国际场合与中国合作的需求增大。东亚共同体、六方会谈、抗击金融危机、联合国改革等,中日合作的空间极为广阔。而且日本进入大转型,要“脱美独立”,在这方面国际上真正能够帮日本的只有政治大国兼地区龙头——中国。50年前,中国就支持日本人民反安保的斗争。今天,时事虽已沧桑,但中日之间在对美关系上这种微妙的互动是一直存在的。换言之,中日合作的空间一点儿都不比日美之间的空间小。一切都事在人为。
日本并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民族,不至于因中国的发展就将中国视为仇敌。相反,日本各界对于近来中国经济的不俗表现大多持积极客观心态。当年朝鲜战争时中国痛击美军,日本民众很多就对中国心存好感。那时是中日民间感情最好的时期之一。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中国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强大,二是中国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日本的尊重。中日应如当年曹操大兵压境时的孙刘联手,虽有瑜亮情结也应彼此尊重,共创双赢。
此外,对日本的重视,并不仅仅是权宜之计,它还是衡量中国自我认知、国际视野及总体发展等诸多指标的综合标志。这是中国作为现代国家走向创新与成熟的试金石。(作者是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