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原创文学 >> 军事纵横 >> 正文
二炮战略导弹部队气象兵已配备超级计算机[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7 15:31:32

二炮气象中心正在执行气象保障任务

她们为共和国战略导弹气象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右二为王惠芳

  1970年,作为战略导弹部队一名气象新兵的高增勇,刚到营地就傻眼了。在无垠的荒地上,只有一间茅草屋,3个老兵敲锣打鼓,迎接包括他在内的几十号人。

  "我们只好先向老乡借砍刀,砍树枝藤条来搭房子,盖了俩月房,才有住的地方;接收气象资料用的天线也是自己架的。"40年后的今天,已是二炮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的高增勇,坐在拥有巨型数据库、超级计算机的高科技工作室里,面对记者忆及往昔时都付笑谈,"虽然那时很苦,但也很值得回忆;我们这代人见证了中国的导弹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这让我很自豪。"

  神秘的导弹气象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战略导弹部队对于世人来说还是个神秘的存在。1966年10月,战略导弹部队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地地导弹"东风二号",成功地进行了导弹与核武器结合试验,结束了我国"有枪无弹"的历史,标志我导弹核力量形成。

  导弹发射,绕不开天气。导弹能否按照预定的路线飞行,能否准确击中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气象条件的制约。导弹是良好的放电器物,它们不仅增大了附近的电场,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放电通道,在有雷雨的条件下,导弹可能会被闪电击毁。所以,气象兵,就成为战略导弹部队不可或缺的保障力量。

  1970年,14岁的高增勇被选为气象兵时,并不知道气象兵究竟是要做什么的。招人的人大概看中了他修长的手指以及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点,让他学习气象报务,即那个年代的气象信息处理。当时,气象资料基本是通过电键发报的方式传递,边听边打,但是与一般通讯专业4码一组的报务不同,气象报务是5码一组,更复杂些。42个同学一起学习,最后却只留下了包括高增勇在内的3个人。

  和高增勇同年成为气象兵的河北姑娘王惠芳,同样在入伍之前也没有接触过气象工作。刚到营地时,她和战友们为了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炸山石、垒地基、拓砖坯、挖水井,在远离机关和县城的小山包上建造了气象观测场和地面、高空探测站。当男同志承担最繁重的体力劳动时,王惠芳等女同志就主动成立"女子炊事班",养猪、磨豆浆、做饭,给工地上的男同志们送去。

  这,就是新中国导弹气象事业最初起步时的样子。这支队伍中的很多人没有专业底子,没有资料和办公场所,甚至没有营房;但却凭借着对战略导弹部队的热爱和青年人的激情,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拓出了我国导弹气象事业最初的路。

  拜谁为师?

  缺少气象资料怎么办?比高增勇大一岁的王惠芳,如今也是二炮气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当年,她和战友们一方面到地方气象台站观摩学习,另一方面遍访当地老农,了解驻地周围气候特点,寻找单站气象预报指标,统计计算多种气象因子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用最朴实、最传统的方法,开始了他们对气象业务的摸索与探求。

  "天上沟沟云,地上雨淋淋。"那时,王惠芳和战友搜集了上千条这样的民间谚语。老百姓耕田过日子的俗语,成为他们最原始的教材。

  不过,说到最让他们获益的"老师",还要数最初在预报中犯下的种种错误。毋庸讳言,在那种软硬件条件都不具备、预报人员又缺乏经验的年代,想要准确预报"像小孩儿的脸"的天气,的确存在很大的困难。

  一次,二炮文工团到王惠芳他们的驻地慰问演出。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没有礼堂,只能在露天搭建临时舞台,需要气象室进行天气保障。

  当天上午,气象室根据天气图资料对天气形势的分析预报结果是:"当天晚上有一条冷锋自北向南要过境并影响驻地,虽然目前是晴天,但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水转折性天气,不适合安排演出。"由于当时没有气象雷达,很难精确地算出天气转折的具体时间。

  预报下午发出后,作为副班执勤的王惠芳负责电话问询。傍晚,天气仍旧风和日丽,文工团打来电话问道:"你们预报的大风和降水到底几点出现?对演出的影响大不大?"王惠芳看着窗外晴朗的天空,心里十分犹豫,一种侥幸心理支配大脑,含含糊糊说了一句"可能问题不大吧"。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演出随即开始。然而,不到晚上9点,在演出进行了一大半的时候,天空突变,狂风夹杂着大雨席卷而来,吹跑了幕布、刮坏了舞台、驱散了人群,演出被迫提前结束。王惠芳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懊悔不已、彻夜未眠;第二天,当驻地领导到气象室了解情况时,这位年轻的姑娘吓得躲在屋里死活不敢出来……

  几十年过去了,已经是导弹气象学方面专家的王惠芳,向记者谈起当年的这次错误,仍然会脸红。她说,从此以后长了记性,深深领悟了什么是气象预报员所要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工作态度要严谨、严谨、再严谨,绝对不能想当然!

  有了一台手摇计算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来自不同部队的气象兵高增勇和王惠芳,在南京空军气象学院(现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相聚。学习时间虽然并不长,却让他们的知识水平突飞猛进。毕业之后,他们先回到大山里的营地继续工作;若干年后,又都调到了位于北京的二炮气象中心。

  当年,二炮气象中心的办公地点就是一间简陋的小平房。到了冬天,水汽凝结成冰,把门都冻住了,很难打开。办公桌、椅子也十分破旧,中心主任带着气象员们在业余时间四处寻找便宜的木材,再扛到家具厂加工成新的桌椅板凳。

  在那个年代,气象图都是由气象员用铅笔一笔一笔画出来的。王惠芳说,有时候画半球图,越画越迷糊,只能一边画一边擦。一张图要画好几个小时。而且,画图的铅笔很缺乏,必须先签字才有可能领出来。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条件,也让高增勇和王惠芳很满足。至少,已经不用再自己去建房子;至少,气象资料也比之前丰富多了;而且,中心还出现了一台手摇的计算机!那台略微生锈的"老古董"能够进行20位的加减乘除运算,虽然速度并不十分快,却让人着实感受到了硬件水平的提高,让这些从大山环境中走出来的气象员们得到了鼓舞。

  又过了几年,电子计算机逐渐取代手摇计算机入驻气象中心;

  再后来,现代化的银河计算机也出现了;

  慢慢地,不再需要铅笔,而是依靠计算机填图就可以完成气象图的绘制;

  而且,也不用再手抄资料,而是通过气象数据库就可以浏览全球的气象资料……

  "气象科学是随着其他科学的进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对于我们近年来的业务系统开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高增勇深有感触地说,"在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再回想起40年前的情景,我感到很幸福。"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王惠芳。在她的相册中,至今还珍藏着上世纪70年代工作状态下的一张老照片。虽然那照片边角已经磨旧,画面也不十分清楚,但却是一种见证--见证了他们那激情燃烧的青春,也见证了这群曾经的年轻人与共和国导弹气象事业一起成长的历程。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烟灰缸    责任编辑:烟灰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