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99式坦克在炮火中向预定演习地域推进。孙自法 摄
东方网9月28日消息:离开哈萨克斯坦之际,回想这些天站在马特布拉克训练场上,观看不同国家军队的官兵,穿着不同的作战服装,驾驭着不同特性的装备,在硝烟炮火中一起执行共同的军事任务,确实别有一番感慨……
多国联手演练关键是培育默契
不仅仅是决心和意志,更重要的是默契和能力。“和平使命—2010”联演吸取以往的经验,尤为重视多国联动式的指挥训练。
记者在联演导演部看到,哈、中、俄、吉、塔五国总导演连续多次在战役指挥部一起筹划战役行动和决心,任何一方的作战企图、作战决心和作战计划都不是单方向独立确定的,而是通过联席会议进行磋商协调,最终达成五方共同认可的企图、决心和计划。
记者发现,各方战役指挥部、战术指挥所两级的沟通非常频繁,每次的战役决心包括战术作业,都是多国战役、战术两级指挥机关一起磋商、同步受训、共同提高。导演部还要求各方战役指挥员立足战役全局,对每一个行动提出意见建议,然后定下作战决心。
中方战役指挥部指挥、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李少军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的地面进攻计划和导演部的不一样,后来我们主动提出要求,最后导演部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在联合火力打击和指挥协同等环节上,各方都不是各持己见,而更注重彼此的配合与默契。多国联手作战,彼此间的默契是需要共同培育的。
诸兵种良好协同是战力达到最大化的保证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五国参演的军兵种达20个以上,各种装备兵器超过了70种。在这种规模的联合反恐战役中,实兵联合行动的价值完全体现在战力的达成和目的的实现。记者随行采访发现,这次实兵演练,每次合练在行动上都充分体现了诸兵种良好的协同性,在兵力编成上则尽可能体现了联合作战、联合行动的思想。
中方地面陆军群指挥员、红一师师长徐向华告诉记者,装甲分队和炮兵分队在演练中,不仅积极与左右翼的哈、俄军配合,还尽量与航空兵上下呼应,形成立体的攻击态势。这样演练下来,指挥员和官兵们都觉得:协同是自身战力的倍增器,只有巧妙联合参战方所有的力量资源,才能在战场上形成全要素聚合的最有效的体系作战能力。
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是联演的另一收获
参演五国总导演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谈到,联演不仅是展示实力、震慑“三股势力”,同时也是摔打锻炼部队的重要实践平台。以我军参演部队为例,这次联演完全是按照实战化标准组织部队在异国生疏环境下进行全过程摔打与磨练的。导演部、战役指挥部从过去的室内条件转到了野外环境,“野味”更浓。部队由住外军营房或对方预先搭好的帐篷改为自己搭建野战兵营,帐篷、卧具、淋浴车等都是自己携运、自己搭建,这也更加符合未来部队参战的实际。
尽管我们有许多的亮点,但参演官兵还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来看友军的长处。比如,俄罗斯军队的兵营里也有标语,但俄军的鼓动更富哲理和启示,如“一个军队的取胜不仅仅在于装备,更在于它的士气”,等等。
官兵们还说,人家外军的饮食比较简单,我们的饮食好吃但制作过程相比却太复杂,保障越好成本越高,成本越高对战斗力所起的负面作用就越大。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借鉴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