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空军基层后勤建设暨综合配套整治工作会议上获悉,经过3年努力,空军驻边远艰苦地区基层部队官兵基本住上宽敞房、喝上放心水、洗上热水澡、吃上新鲜菜,驻守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部队彻底结束了吸氧难历史,一大批规划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态环保的现代营区成为高山海岛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空军后勤部部长朱洪达介绍,空军部队驻守高山、海岛、沙漠边远艰苦地区的基层单位多、后勤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官兵战备执勤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空军后勤部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要求,确定从2008年起用3年时间对基层后勤建设进行综合配套整治。
为此,他们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基层部队进行3轮“拉网式”调研,共梳理出10大类影响基层官兵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的急难问题。在反复论证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了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部队,采取不同模式、分类推进、集约建设的思路,坚持硬件、软件一起规划,经费捆绑使用,营区一体推进,对基层后勤分期分批进行综合配套整治。
在整治过程中,他们本着一保战备二保生活原则,坚持把解决眼前问题与部队长远建设结合起来,将现代营区的生态环保、后勤保障信息化、军营文化都纳入到综合配套整治建设,广泛应用体现低碳环保要求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进飞行保障指挥手段、完善各种战备配套设施。
截至目前,他们已为近千个边远艰苦单位解决急难问题5000余个,完成16个场站的信息化建设、50多个机场的飞行保障基础设施改造、100余个油库配套建设,为基层新建600余座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办公宿舍楼、文体中心、综合食堂。全空军有88个旅团单位基层后勤从整体上进行了整治,基层部队整体建设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