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中的王炳(孙华伟 摄)
贺兰山麓,朵朵伞花绽放万里碧空,第一个跳出机舱的是一名陆军上校。
某集团军演兵场,百余名师旅团指挥员同场受考,从体能技能到一体化指挥平台操作,这名上校一路过关斩将,名列榜首。
某部训练场,这名上校带领党委“一班人”,漂亮完成多种武器对多个目标不同距离射击、多种机动工具驾驶、多种侦察装备指挥操作的示范训练,部队官兵看得热血沸腾。
他叫王炳军,兰州军区某部部队长,官兵们说,他的目光永远盯着未来战场。
胸怀沙场,勇当标杆。任部队长6年,王炳军连续6年开训“第一跳”。每年开训动员,他话语铿锵:“看我的,跟我上!”
底气源于实力。从军25载,王炳军精通13种列装主战装备,练就3种机型、6种伞型和各种复杂天候条件下的机降、伞降技能,曾20多次成功破袭“敌阵”,是官兵敬佩的“全能王”。
胸怀沙场,使命在肩。王炳军紧盯明日战场,锻造钢铁劲旅,砥砺铁血雄师。
夜色茫茫,寒流奔涌,腾格里沙漠漫天风沙中,疾走着一支迷彩队伍,王炳军走在队伍最前面。去年三九时节,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王炳军一声令下,部队开展100公里长途奔袭,夜间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
莽莽高原,旷野静寂,一支铁甲车队挟风卷尘而来。2009年6月,王炳军率部千里机动,首次整建制挺进海拔4300米的无人区。高原鏖兵3个月,他们创造了该部历史上摩托化机动距离最远、翻越山川海拔最高、高原驻训最久等7项训练纪录。
胸怀沙场,铸剑贺兰。“明日战场所需,就是今日当务之急。”王炳军经常如此告诫官兵。
河面澄静,一架三角翼伞掠空而过,划出一道美丽弧线,飘然降落水面,旋即又腾空而起,隐没天际。针对交通中断条件下部队应急投送难题,王炳军带领官兵对某新型三角翼伞进行革新,使其具备复杂条件下水上起落能力。
红蓝对抗,烽烟骤起,透过导调大厅的实时视频,观摩战事的兄弟部队惊奇发现,王炳军所属部队的某新型通信接力车,竟然能在野外条件下传递图片、视频,远远突破其原本设计的数据和语音传输能力,实现了战场数据实时共享。这是王炳军的又一革新之作。
胸怀沙场气自雄,王炳军的故事都发生在训练场上,都和打仗相关。这些年,王炳军所在部队连续6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他本人也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喜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那天,王炳军在日记里写道:“身为军人,当时时引弓,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