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官兵利用夜光地图进行训练。黄宝峰摄
据解放军报张辉、特约记者黄宝峰发自西北某演兵场:丛林深处,漆黑如墨。轻轻揉搓几下,地图竟神奇地发出莹莹绿光,地物地貌、等高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9月上旬,兰州军区某团团长邓建忠组织部队夜间快速机动,新型夜光地图让他喜上眉梢:“这是好东西,让我们夜间看图如同白天!”
如何让指挥员夜间看图不再用手电,是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主任王明孝的梦想。不曾想,报纸的一个“豆腐块”报道帮他实现了这个梦想。去年8月的一天,他在《科技日报》看到一则新型夜光材料问世的消息后,立即找到这一新材料的发明者——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育华教授。
据悉,我军曾研发试用过部分荧光和夜光地图,但因含有放射性元素、使用条件受限、实用性不强等原因没能得到推广。王明孝在研制地图中同样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在研制夜光油墨中,不同质地、不同助剂选择搭配有上万种组合,单靠一人之力需耗时数年。王明孝联合兰州大学、甘肃省地图院和总参某测绘研究所等50多名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终于在去年3月攻克了夜光油墨、印刷工艺等多个难题,一种可通过吸收热量或可见光储能、防水易保存、发光强度好、环保无辐射、可批量生产的新型夜光地图问世。
7月初,王明孝带着夜光地图赴野外驻训部队现场征求官兵意见,再次对夜光地图进行了多处修改完善。举一反三,他又与战友们一起相继研制出夜光磁性队标、夜光沙盘等夜间系列产品,使部队指挥员在野外夜间看图时告别“夜盲症”。
“你看,夜光地图发出的‘冷光’,只能让我们指挥员近距离看清图,敌人的夜视侦察器材却看不见。”8月22日,记者随某团官兵一起参加夜间对抗训练,该团参谋长杨宏升对记者说:“不像过去,夜间看图就要用小手电,看图就相当于给敌人指引打击目标。”
“西北测绘王”王明孝:新型夜光地图从何而来?
张 辉 雷鹏英 本报特约记者 黄宝峰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是地图不是那张地图啦!”回顾夜光地图的研制过程,被誉为“西北测绘王”的王明孝兴致勃勃。
“每一个一心为谋打赢贡献力量的科研人员,都要让脑子随时处在捕捉课题的灵敏状态,就是出门跌一跤,也要抓把土回来!”王明孝如是说。
“看到报道,我恨不得坐火箭飞回去”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育华教授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长余辉环保发光材料,可以用于黑暗环境中的警戒指示照明。”
去年8月14日凌晨,盯着昨日《科技日报》刊载的这则“豆腐块”,正在郑州出差的王明孝似电击般站起来,拿起电话拨通了王育华的手机:“王教授,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您研制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性能。”情急之中,他忘记了此时已是半夜。
“当时,我恨不得坐火箭飞回去!”王明孝回忆说。他忘不了,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电力设施损毁,因缺少照明,部队所携带的电子和普通纸质地图,用于夜间救援和指挥受到很大限制。当年7月,王明孝到某部调研,发现夜训中官兵用手电读图时发出的灯光在荒野里不时闪过,容易暴露目标。
这让从事20多年测绘保障的王明孝“恨自己无能”。所以,当看到王育华教授的科研成果时,他如迷航人看到灯塔,惊喜万分。
得知新型夜光材料可以满足军用夜光地图的制作需要,王明孝提前结束出差,第二天一大早飞回兰州,直接赶到王育华的实验室。
“脑子里平时有准备,机遇来了才能抓住”
地图,是军民通用产品。研制市场上没有的夜光地图,成为了两名专家的共同目标。随即,《环保低碳夜光地图制作技术与生产工艺研究》成为他们的合作课题。
王育华有成熟的新型长余辉环保发光材料新技术,但要想将这种技术用于地图制作,油墨比例、电子印刷、后期高精度制作等一个个难题是其必过之坎。而地图精度测绘、电子印刷正是王明孝和他所在团队的强项。
“5年3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科研实力,是我们跟高手合作时谈判的资本。”王明孝自信地说:“脑子里平时有准备,机遇来了才能抓住,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别人才会乐意跟你合作,也才可能主动与你合作。”
在夜光地图合作攻关中,该测绘信息中心在4个领域、9个专业,与近50名科研技术人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地科研合作团队,不少科研单位从最初的协助科研转变为平台共享、人才共育、资源互补的合作伙伴。
“这才是军民融合式发展,只有别人的,没有自己的,那不叫融合,那叫配合。”提起这事,兰州军区司令部直工部孙杰部长如是说。
“约会不如偶遇更惊喜,灵感是碰撞出来的”
《环保低碳夜光地图制作技术与生产工艺研究》通过总部验收的第二天,王明孝便来到兰州大学,与王育华所在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及甘肃省地图院、某测绘研究所一起,签署了长期科研合作协议。
“约会不如偶遇更惊喜。”但在王明孝看来,这样的偶遇来得太晚了。“如果我们以前更多的注重学术交流,注重经常沟通,注重相互合作,那么,类似夜光地图这样的成果或许更多。我们就算出门跌一跤,抓在手里的可就不是一把土啦!”王明孝如此感慨。
在西北,王明孝和他的科研团队获奖已不是新闻。但夜光地图的研制,让王明孝对科研灵感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每人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互相交换就是两个想法。灵感就是碰撞出来的!”王明孝举例说:从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起,在第一个25年里,合作研究获奖的人数占总数的41%;在第二个25年里占65%,到第三个25年里已占到79%。
“我们就是想把‘偶尔牵手’变为长期合作,使更多、更好、对打赢更有帮助的科研成果运用到部队。”谈起与地方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王明孝这样说。
夜光地图照亮了啥?
柳刚
说来有趣,记者采访“西北测绘王”王明孝,还仅仅是今年6月的事情。分别不到3个月,他又有新成果问世。夜光地图的价值,凡是军人就能看得出来,这确实是个“好东西”。
获知这条新闻,记者又是敬佩,又是疑惑:王明孝哪来的这么多的科研灵感?别人可遇难求的机遇,怎么就被他抓住了?奥秘真像他所说“出门跌一跤,也要抓把土回来”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吗?
当然,这是王明孝的逗趣之言,也是他“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轻松笑谈。细细揣摩夜光地图的诞生,背后的奥秘大概有3点——
一是军事科研工作者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他的眼睛,应该像一台始终在打赢一线扫描的雷达,总是盯着困扰战斗力生成的难题,满腔热忱,全心全意为解决部队难题服务。缺少了这种事业心和责任感,再聪明的脑袋也会对宝贵的科研课题麻木不仁,再敏锐的眼睛也会对身边的科研课题视而不见。
二是军事科研工作者要有开阔的视野。我们常说,要想干事、能干事,更要会干事。军营中想有所作为的科研人员为数不少,为何大多数同志常常“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偏偏是让王明孝这样的同志“无心插柳柳成荫”?原因往往在于眼界的差距。王明孝的眼睛不光盯着军营的“一亩三分地”,还盯着军营之外的大千世界,《科技日报》上刊载的一则“豆腐块”,居然让他发现了一个大金矿,抱回一个“金娃娃”。看来,在信息时代,闭目塞听的科研人员是绝难有所作为的,检索和查询信息的能力是战斗力,有时信息本身就是战斗力。
三是军民融合机遇多多。军民融合,是军事科技科学发展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专门就军民融合列出一章。在第三届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评出的12个科技创新群体、52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取得的成果中,辐射平战、横跨军地的项目成为夺目亮点。有关资料显示,美、英、法、德、日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高新技术,80%~90%来自地方企业,只有10%~20%来自军方的科研院所。从这个角度看,王明孝的夜光地图还是军民融合的牛刀小试。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更美的风景还在前头。
所以说,如果问夜光地图照亮了啥?与其说它照亮了黑夜中指挥员的眼睛,不如说它照亮了我们脚下的军事科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