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原创文学 >> 杂文随笔 >> 美文佳作 >> 正文
读写诗词札记之二——漫谈诗歌中的具象和细节
作者:朝晖夕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9 20:12:06

读写诗词札记之二——漫谈诗歌中的具象和细节

“无端隔水抛莲子”——漫谈诗歌中的具象和细节

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诗歌是一种形象思维。它不是数学,数学要求严密的逻辑思维。也不是新闻,新闻则以真实为生命,不允许任何文学加工(除报告文学可以在合乎事实的前提下,对事件和人物有所细节处理外)。


具象,即具体的形象。诗歌通过细节描写具象,又通过具象创造意境。也就是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具象;具象的呈现,离不开细节。

展开前人的著名诗卷,我们可以看到高明的作家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把具体的、生动的、耐人寻味的各类形象,以富于联想的“飞翔”的语言,来展现在读者眼前,从而完成自己的诗作。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是唐代皇甫松《采莲子》中的名句。你看,在波光潋滟的采莲湖面,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突然抓起一把莲子,“无端”地向那边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羞涩的、充满爱慕的一掷,活灵活现地表现出这个女孩子欲说还羞的“闺中情愫”。诗中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抛莲子”这个行为的细节来表示。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是用具体形象来表达对昨日邂逅过的、今日失去了的“美丽姑娘”的眷恋,即使后两句的感慨,也依然用“人面”、“桃花”、“春风”的形象细节来完成。因而成为万人脍炙的名篇。

柳永的名作《雨霖铃》,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细节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与情人阔别、流落江湖的痛苦心境。

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诗人即使在醉倒后的朦胧中,也要借助“人”与“松”对话这个生动的形象来完成。

辛弃疾是豪放派诗人,但是他婉约起来更是可爱.他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试看,诗人用“茅檐”、“溪上青草”、“醉里吴音”、“白发翁媪”以及“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这一系列细节,把一个“村居”的农家景象,表现得那么怡然自乐,温馨和谐!尤其那个溪头卧剥莲蓬的“无赖”小儿,你不想抱起来亲亲么?


表现具象,还可以结合其他修辞手法进行。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则不光陈显形象,而且以“晴”与“晴”的谐音来暗喻爱情。

以隐喻来达意的诗作良多。古民歌“妾欲留郎郎欲去,鹧鸪无奈杜鹃何”!就是以鹧鸪的叫声“行不得也,哥哥”和杜鹃的叫声“不如归去”来比喻女子和情郎的缠绵心态,却没有一个直白的说明。再如:笔者携子挽姐姐联中“云梦波寒,湘江浪急,哪堪杜宇鸣悲,处处庭前呼姐姐;岳城月暗,楚地风高,忍听鹧鸪泣血,声声室外唤姑姑”!则是用杜鹃的叫声“姐姐”和鹧鸪的叫声“姑姑”来表达我们父子与逝者不同辈分的呼唤。

通过历史典故中的形象来强化诗歌意境,表达主题,更是诗人们惯用手法。

当代诗人毛泽东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全诗用了名医“华佗”、“一饭三遗矢的廉颇”、“牛郎”等典故和传说,来表达对血吸虫危害的感叹。

毛泽东是学富五车的。且看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为吊念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月宫。把个传说中的蟾宫写得活灵活现,借用那里的人物为先烈一同“泪飞顿作倾盆雨”,从而造出了“我失骄杨君失柳”后,天地同悲的意境!

具象的描写往往扣住人们共同关心的事物。诗人末央的《祖国,我回来了》:“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作者抓住从朝鲜归国途中车过鸭绿江时的特定时刻和特定地点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急切心情和浓烈的依恋。那时,谁不盼望抗美援朝早日结束,亲人早日胜利归来啊!所以这诗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唱。


今时词家蔡世平写的《贺新郎.左宗棠》:

我慕英雄久。把狼烟,收来掌上,搓成诗缕。吟到河山伤痛甚,一啸风呼雷吼。心头血,灼红焦土。指点胸中兵百万,且看他,补地缝天手。裁剪那,乾坤曲。
春风又绿天山柳。百年来,湖湘子弟,荒沙暖熟。日暮乡愁何处寄?羌笛笳声诉。漫赢得,鱼栖燕宿。今到米泉村里走,老乡情,请喝伊犁酒。又讲诉,“宗棠叔”。

蔡世平在此词里,起句就用比兴“把狼烟,收来掌上,搓成诗缕”,大事入诗,用想象而描细节。下阕则细写访问天山北麓之米泉村,同喝伊犁酒,听村民歌颂左宗棠,从而创下了“我慕英雄久”、“百年来,湖湘子弟,荒沙暖熟”的立意。

但是,具象的细节描写,绝对不是毫无意境的大白话。当代中年诗人赵丽华女士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就实在索然寡味。尤其是那首《我坚决不能容忍》“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更是叫人侧目!无怪乎有记者发文质疑,标题便是《诗歌是飞翔的语言而不是大便》。

需要着重提出的是:诗歌离开具象,便会成为空洞的标语口号。而口号连篇的“老干体”。像“美名扬”、“颂党恩”之类多了,确实有点头疼。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烟灰缸    责任编辑:烟灰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