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苏-30战力大幅提升 空军进入全攻全守时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青年参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22 15:31:19

文章称挖掘空战潜力开始成为解放军苏-30部队的新课题

  近段时间,中国官方媒体频繁报道解放军开展各类实兵演练的情况,引起外界高度关注。香港《星岛日报》8月14日的一篇文章,把焦点放到中国空军的“撒手锏”——苏-30MKK战斗轰炸机身上。文章认为,解放军的苏-30战机已不只是对地攻击的利器,其多用途能力正得到发挥,由此成为中国空军开启“全攻全守”时代的象征。

  对地攻击均命中靶心

  《星岛日报》称,中国中央电视台8月初播出的一系列报道,密集关注南京军区某航空兵团的事迹。报道披露了该部在团长杨永飞带领下,挖掘苏-30战机作战潜能的情况。从电视画面可见,苏-30在演练中使用了多种精确制导弹药,几乎发发命中目标。

  文章分析说,中国空军的苏-30首先被用于对地攻击。根据该机原产国俄罗斯提供的资料,与普通的苏-27相比,苏-30的一大特点是增添了对地精确打击能力。该机可携带Kh-59、Kh-29空地导弹和KAB系列制导炸弹,其中Kh-59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命中误差0.3米。从央视播出的画面上看,有些瞄准目标的镜头其实是导弹电视导引头传回的画面。在多个目标中,至少有两个是该导弹摧毁的。

  Kh-29是一种近程空地导弹,同样采用电视制导。KAB制导炸弹则是一种无动力的电视制导炸弹,威力强大,可以对付地堡等坚固目标。从电视画面上看,上述各种弹药均命中靶心,尽管不排除录像经后期处理的可能,但也足以说明解放军苏-30战机的强大攻击力。

  《解放军报》今年6月中旬的一则报道称,初夏时节,南空某航空兵师组织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夜间攻防演练,进入战法“打磨”阶段。演练中,夜间特技、夜间编队、夜间电子对抗、夜间远程精确打击等高难课目频频亮相,一批新型战机战法、训法、保障法成果得到检验。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

  空中格斗同样是好手

  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还出现了苏-30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以及进行高难度空中机动的画面,一些飞行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该机夺取制空权的功能。这被《星岛日报》解读为中国苏-30部队的战力提升进入新阶段,开始注重发挥其作为战斗轰炸机的多重功能。

  实际上,苏-30相对于苏-27,另一大优势在于装备了“发射后不管”的R-77超视距空空导弹,配合新型雷达,可同时拦截两个目标。此外,该机虽然采用双座设计,机体重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在结构设计上进行改良,令苏-27在跨音速飞行时过载不得超过7G的缺陷得以克服,使飞行员能在设计允许的任意区间飞出大过载动作。

  战力开发已渐入佳境

  分析人士认为,基于“爱护装备”与“吃透装备”之间的平衡,中国空军在引进苏-30后的一段时间里,以“先易后难”的方式更新部队训练科目。在最初的几年,该机主要扮演“空中手术刀”的角色,以投掷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地面目标为主,至于原始设计中涉及的空战功能则较少被提及。随着以杨永飞为代表的新一代飞行员队伍日渐成熟,挖掘空战潜力开始成为苏-30部队的新课题。中国官方媒体的一系列报道,表明中国空军对苏-30的战力开发已渐入佳境,和其他装备苏-30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水平不会落后。

  目前,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战机的训练强度较高,也很少出现坠机事故。但其前提是,此前印度已大量装备米格-29、幻影-2000等第四代战斗机,对此类装备的运用称得上经验丰富。即便如此,同样作为多用途战斗机设计的苏-30MKI并未发挥出对地攻击的效能,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印军使用苏-30投掷过精确制导武器。实际上,印军只是将其当制空战斗机运用,等于浪费了该机一半的功能。

  此外,马来西亚等国也装备了数量有限的苏-30战斗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连基本的维护使用都很吃紧,遑论充分发挥战机的空战和对地攻击效能了。他们甚至不得不向俄罗斯以外的第三国求助,与后勤保障完备的中国差距更大。

  文章总结说,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空军,已进入“全攻全守”时代。中国空军未来的战斗机,也会同时具备较强的对地打击与空战能力,苏-30部队积累的经验无疑将促进中国空军技战术水平的进步,中国空军作为“国土防空军”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