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20)
作者:0 文章来源:0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3/26 13:11:17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每天两节)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萧丽红

  

(一)

  一
  贞观是出生在大雪交冬至彼时;产婆原本跟她外家阿嬷说:大概霜降时节可生。"可是一直到小雪,她母亲仍旧大着腹肚,四处来去;见到伊的人便说:
  "水红啊,拖过月的囡仔较巧;你大概要生个状元子了!"
  她母亲乃从做姑娘起,先天生就的平静性格,听了这般说话,自是不喜不惊,淡然回道:
  "谁知啊,人常说:百般都是天生地养的……谁会知、呢?!"
  贞观终于延挨到冬至前一天才落土,生下来倒是个女儿,巧拙尚未分,算算在娘胎里,足足躲了十一个月余。--
  到她稍略识事,大人全都这么说笑她:
  "阿贞观,人家都是十个月生的,为什么你就慢手慢脚,害你娘累累,挂挂,比别人多苦那么两下?"贞观初次听说,不仅不会应,还觉得人家问得很是,这下缠住自己母亲问个不休;她母亲不知是否给她问急了,竟教她:
  "你不会这样回:因为那天家家户户都搓冬至圆,我是选好日子来吃的。"
  问题有了答案,贞观从此应答如流,倒是大人们吃了一惊;她三妗还说:
  "我们阿贞观真的不比六,七岁的囡仔……到底是十二个月生的!!"
  乍听之下,贞观还以为自己生得是时候;后来因为表姊妹们一起踢毯子。两人都是二十六下,银蟾一定要说自己赢。
  "为什么?"
  贞观笑问道:"不是平吗?"
  银蟾说:
  "数目相同,就比年纪;你比我大一岁!自然算你输!"
  贞观不服,问她几岁,银蟾说是六岁,贞观啊哈一声笑出来:
  "说平你还不信,比什么年岁,我也是六岁啊!"
  银蟾嗤鼻说她:
  "谁说你六岁?正头算?还是颠倒算?"
  "六岁就是六岁,怎样算都是六岁!"
  银蟾收起毽子,推着她往后院走:
  "好!我们去问!!随便阿公,阿嬷抑是谁,只要有人说你六岁,我就输!"
  后院住的她三舅,三妗;芒种五月天,后园里的玉兰、茉莉、开得一簇簇,女眷们偶而去玩四色牌;那房间因吃着四面风,凉爽加上花香,一旦知滋味,大家以后就更爱去,成了习惯。二人一前一后,才踏入房内。见着她母亲身背影,贞观就问:
  "妈,我今年是几岁啊?"
  大人们先后回过头来,唯有贞观母亲静着不动,伊坐在贞观大妗身旁,正提醒那红仕检对了。
  这下贞观只得耐心坐下来等着,谁知一旁她二姨开了口:
  "阿贞观肖牛,肖牛的今年七岁!"
  象是汽球一下扎了针,贞观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银蟾见此,立刻挨到她身旁坐下,抓了她的手轻拍着,却又仰头帮她询问:
  "贞观是说,我们读同一班,为什么我是六岁?"
  "人家银蟾属虎!"
  "属虎六岁?……为什么属虎就六岁?"
  贞观这一问,众人差不多全笑了起来,连她母亲都抿了嘴角笑说道:
  "你今日是怎样?跑来番这个?"
  说话的同时,她二姨等到了四色卒;于是众人放下手上的牌,重新和局。
  她大妗伸手按了贞观的肩头,说是:
  "阿贞观,大妗与你讲,生肖岁数是照天地甲子算的,牛年排在虎年先,当然牛年的人大一岁!"
  贞观这下问到关头来了:"可是,大妗,我们只差一个多月,银蟾只慢我四十二天!"
  这下轮到她三妗开口了,伊一面替赢家收钱,一面笑贞观:
  "照你这样算法,世间事全都算不清了。你还不知道,有那甘九、卅晚,除夕出生的,比起年初一来,只隔一天,不就差一岁吗?!"
  贞观一时无话。
  她三妗接下道:
  "等你大了,你才不想肖虎呢,虎是特别生肖,遇着家中嫁娶大事,都要避开……对了,你还多吃一次冬至圆呢!你忘了?单讲那圆仔,就得多一岁!"
  众人又笑;贞观腮红面赤,只得分说:
  "--其实……人家也没吃到--"
  话未完,只听得房门前有人叫贞观,她待要起身,先听得她三妗笑唤道。
  "四婶,四婶,你快进来听!阿贞观在这里计较年岁,跟汤圆赖帐呢!"
  小学六年书念下来,贞观竟是无有什么过人处,虽说没押在众人后,倒也未曾领人先,拿个温吞吞第七名,不疾不缓,把成绩交上去;她母亲大概失望了,说了她二句,她外公却开口替她分明:
  "水红,你这旬话层叠,想想看,你自己五叔念到东京帝大的医学士,也算得人材的,你知么?他到了上中学校,还一直拿第二十名呢!古人说大只鸡慢啼;太早会啼的鸡,反而长不大,小学的成绩,怎么就准了呢?"
  她母亲不作声;她外公又言道:
  "你听我说:女儿不比儿子,女道不同男纲;识者都知,闺女是世界的源头,未来树国民之母,要她们读书,识字,原为的明理。本来是好的,可是现时不少学校课业出众的,依我看,却是一点做人的道理也不懂,若为了念出成绩,只教她争头抢前,一旦失去做姑娘的许多本份,这就因小失大了--"
  贞观觉得外公这话正合她的心。更是聚会心神来听;
  "儿子不好,还是一人坏,一家坏,一族坏,女儿因负有生女教子的重责,可就关系人根,人种了,以后嫁人家为妻做媳,生一些惶恐,霸气的儿女,这个世间还不够乱啊?"
  贞观想着外公的问话有理,因为今天早上,她还看到两个男生在巷口打架。
  "从前你阿祖常说的:德妇才生得贵子。又说: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横事。由此想来,才深切知道女儿原比儿子贵重,想开导伊们,只有加倍费心神了!"
  "阿爹见的是!"
  "这样说来,明儿等伊联考考完,叫她天天过来跟我念千字文!"
  考完初中联考,贞观其实是无甚把握,然而心里反而是落了担子的轻松;到底这六年的学业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最兴奋的,还是可以过外公家去念:"妇女家训""劝世文"。
  她外公有大小一、廿个孙子,除了她五舅未娶,其余都已成家。大舅早岁被日本兵征到南洋当军,十几年来不知生死。她大妗守二个儿子银山、银川过日子。二舅、三舅各有二男二女;银城、银河、银月、银桂、银安、银定、银蟾、银蝉。四房是一女一男:银杏、银祥,再加上贞观这班外孙儿女有事没事就爱回来,一个家不时的闹热滚滚。
  开始与外公读书以来,贞观第一句熟记心上的是"劝世文"的起头:
  "天不可欺""地不可亵""君不可罔""亲不可逆"
  刻骨铭心以后,她居然只会从头念起;也就是整段文字一从中间来,她便接不下去。
  一次,外公叫她们分段背,先由银月念起:
  "师不可侵""神不可瞒""见不可侮""弟不可虚""子不可纵""女不可跋"
  跟着是银桂:
  "友不可汛""邻不可伤""族不可疏""身不可惰""心不可昧""言不可妄"
  再来银蟾:
  "行不可短""书不可抛""礼不可弃""思不可忘""义不可背""信不可爽"
  当银蝉念完:"势不可使""富不可夸""贵不可恃""贫不可怨""贱不可凌""儒不可轻"时,贞观竟忘了要站起来,因为她还在底下,正小声的从头念起--
  读千字文就更难了,字义广,文字深,十几天过去,贞观还停在这几句上头: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然而愈往后,理念愈明;书是在读出滋味后,才愈要往里面钻,因为有这种井然秩序,心里爱着--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父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叙,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等念?quot;三字经"时,更是教人要一心一意起来;从"--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利国,下便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贞观是每读一遍,便觉得自己再不同于前,是身与心,都在这浅显易解的文字里,一次又一次的被涤荡、洗洁……。
  暑热漫漫,贞观外公所以会选在早晨读课,念书;等吃
  过午饭,通常人人手上,会有一碗仙草、爱玉。
  贞观吃这项,总是最慢,往往最后一个放下碗,不知情
  的,还以为她一人吃双份。
  久了以后,竟然隐约听到一个绰号,真个又是生气又好
  笑:
  "九顿伯母?!什么意思嘛?!"
  其实她心里猜着十分了,只是不愿意自己这样说出来。
  银蟾等人笑道:
  "就是人家吃一顿饭,你吃九顿啊!"
  "我吃九顿?谁看见了"
  "没吃九顿,怎么那么慢?"
  "……"
  一嘴难敌两舌,贞观说不过众人,转头看男生那边,亦
  是闹纷纷:
  "……".
  "不好!不要!换一个!"
  "啊,想起来,昨晚叔公在树下讲什么'开唐遗事',
  好了,我要做徐懋功!"
 ?quot;我做秦叔宝!"
  "我做程咬金!"
  "尉迟恭是黑脸啊!我又不象!""不象没关系,本来就是假的嘛!"…………银祥还小,才五岁,只有站着看的份;剩下一个银定,就是不肯做李世民!"没有李世民,怎样起头呢?""那……看谁要做,我跟他换!""……"
  这边的银蟾见状,忍不住说他道:
  "哈,你莫大呆了!李世民是皇帝呢!你还不要--"
  银定这时转一下他牛一样的大眼睛,辩道:
  "你知道什么?!阿公说过:第一憨做皇帝,第二憨做头
  家,第三憨做老爸……还不知谁呆呢!"
  原来有此一说,银川最后只得提议:
  "要别项好了!银蟾她们也可以参加;'掩咯鸡'是人
  多才好玩!"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2)
"要别项好了!银蟾她们也可以参加;'掩咯鸡'是人
  多才好玩!"
  捉迷藏的场地,一向在对街后巷底的盐行空地,那儿榕
  树极多,须垂得满地是,不止遮荫,凉爽,还看得见后港的
  渔坳与草寮。
  可惜的,它的斜对面开着一家棺材店,店里,门口,不
  时摆有已漆、未漆的杉板;不论大红或木材原色,看来都一
  样的叫人心惊--
  "掩咯鸡"得到众声附和,算一算,除了银山大表哥
  外,差不多全了;贞观本来想去的,可是说来奇怪,前几个
  夜晚,她老是梦见那间棺材店……,这两天,走过那里都用跑的……
  "阿贞观怎么不去?"。
  "我……我爱困!"
  大家一走;连小银祥都跟去了;贞观想想无趣,自己便走到阿嬷房里来。
  她外婆的床,是那种底下打木桩,上头铺凉板的统铺,极宽极大;贞观悄声躺下,且翻了二翻,才知自己并无睡意。
  老人家睡得正好,再下去就要给她吵醒……
  贞观想着,立时站起,穿了鞋就往后园走。
  她外婆的三个女儿,只有二姨是长住娘家的;为了二姨丈老早去世,只留个半岁大的婴儿给伊,如今惠安表哥十七、八了,在台南读高中,二姨一个人没伴,就被接回来住了。
  今儿贞观一脚踏人房内,见着她大妗、二姨的背影,忽地想通这件事来--
  自己母亲和阿妗们,为何时常来此;她们摸四色牌;坐上大半天,输赢不过五块钱,什么使她们兴致致呢?原来她们只为的陪伴寡嫂与孀姊渡无聊时光,解伊们的心头闷……
  怪不得她外公不出声呢--
  她二姨最先看到她,笑道:
  "好啊,阿贞观来了,每次伊来,我就开始赢!"
  她三妗笑道:
  "这样说,阿贞观变成钱婆了,只可借,钱婆生来太小心,看人太小目,扶起不扶倒一一"还未说完,大家都笑了;贞观有些不好意思,揉眼笑道:"三妗,你真实输了?"
  口尚未合,众人笑道:
  "你听她呢!不信你摸摸伊内袋,一大堆钱等着你帮伊数呢!"
  说着就说到读书的事来,她二姨问:
  "阿贞观考学校考得怎样?"
  她母亲道:
  "你问她呢!"
  贞观因说:
  "我也不知道,可是我把写的答案说给老师听,老师算
  一算,说是会考上。"
  众人都是欣慰的表情,独有她母亲道:
  "伊真考上了,也是问题,通车嘛,会晕;住宿舍,又
  会想家……才十三岁的孩子!"
  她二姨问:
  "怎么不考布中呢?和银蟾有伴--"
  "她们那个导师,几次骑脚踏车来说,叫我给她报名,
  说是读布中可惜,他可以开保单,包她考上省女!"
  "……"
  停了一下,她大妗提醒道:
  "阿贞观不是有伯父在嘉义吗?"
  "是伊出生那年搬去的,这么大了,连面都没见过……"
  …………
  听着,听着,贞观早已横身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小
  时候,她跟着大人去戏园看戏,说跟去看戏,不如说跟去睡觉,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爱睡,每次戏完散场,都是被抱着出来的。
  母亲或者姨、妗,轮流抱她,夜晚十一、二点的风,迎
  面吹来,叫人要醒不醒的……
  大人们给她拉起头兜,一面用手抚醒她的脸,怕小孩的魂留在戏园里,不认得路回家……
  贞观这次被叫醒,已是吃晚饭时刻。牌局不知几时散的,她母亲大概回家煮饭了;左右邻居都羡慕伊嫁得近,娘家、婆家只是几步路。
  眼见饭厅内灯火光明,贞观忙洗了脸走来。在外公家吃饭,是男女分桌,大小别椅的,菜其实一样,如此守着不变,只为了几代下来一直是这般规矩。
  更小的时候,她记得银蝉跑到银定他们那桌,被三妗强着叫回来……
  贞观是以后才听自己母亲说是:
  "女儿家,站是站,坐是坐,坐定了,哪里就是哪里,
  吃饭不行换坐位,吃两处饭以后要嫁两家!"
  她在厅门口遇着银月,问声道:
  "还没开始吗?你要去哪里?"
  银月拉住她道:
 ?quot;捉迷藏还未散呢!大哥哥去找半天也没下落……谁还
  吃得下?"
  贞观听说,亦拉了银月道:
  "走!我们也去找一一"
  话未了,只见银杏,银蝉几个一路哭进来;那银蝉尤其是相骂不落败,挨打不流泪的番邦女,如今这样形状,众人哪能不惊?
  "什么事啊?""什么事?"连连问了十声,竟是无有回应;贞观二人悄声跟进厅内,见大人问不出什么,只得走至银蝉面前,拉她衣服道;
  "阿蝉,你怎样?""哇--"    这番婆不问也罢,一问竟大哭出声……
  贞观三舅只得转向呆立一旁的银定问道:
  "到底怎样了?银山不是去找你们回来?他自己人
  呢?"
  银定嚅嚅道是:
  "……大哥哥叫我们先回来,他和二哥哥、三哥哥还要
  再找--"
  众人眼睛一转,才发觉银祥不见了。
  "银祥人呢?"
  这一问,男的又变得象木鸡,女孩子却又狠哭起来;贞
  观四妗顾不得手上端的汤,一手抓了银蝉问道:
  "怎样的情形,你与四婶说清楚!"
  番婆揩一下泪水,眼睛一闪。泪珠又滴下颊来;
  "……大家在'掩咯鸡',阿祥不知躲到哪里去……"
  "有无四处找过?"
  "都找了--找不到,我们不敢回来,可是大哥哥--"不等伊说完,众人都准备出发去找,却见棺材店的木造师傅大步跨进来,慌慌、恐恐,找着贞观外公道?quot;同文伯,这是怎么说起--你家那个小孙子,唉,怎会趁我们歇困不注意,自己爬入造好的棺木内去躲……"四、五个声音齐问道:"囝仔现在呢?""刚才是有人来店里看货,我们才发觉的……因为闷太久,已经没气息--我们头家连鞋都不顾穿,赤脚抱着去回春诊所了……头家娘叫我过来报一声……你们赶紧去看看--"
  前后不到两分钟,屋里的大人全走得一空;贞观正跟着
  要出门,却见她大妗停了下来,原来银山、银川还有银城不.
  知几时趁乱回来了:
  "你过来!"
  伊叫的是银川,贞观从不曾看过她大妗,这样疾声厉
  色--
  银川一步步走向她面前,忽地一矮,跪了下去:
  "妈一"
  "我问你,你几岁了?"
  银川没出声,大妗又道:
  "你做兄长的,小弟,小妹带出去,带几个出去,就得
  带几个回来,你知嘛?!"
  "少一个银祥,你有什么面目见阿公、阿嬷、四叔、四
  婶?"
  "……"她大妗说着,却哭了起来:"你还有脸回来,我可无面见众人,今天我干脆打死你,给小弟赔命!""妈-一""大妗--""大伯母"银山已经陪着跪下了,贞观、银月亦上前来阻止,她大妗只是不通情,眼看伊找出藤条,下手又重,二人只得拉银城道:
  "快去叫阿公回来!"
  谁知银城见银山二人跪下,自己亦跟着跪了;贞观推他
  不动。只得另拉银月道:
  "走!我们去诊所看看,不一定银祥无事呢?二哥哥就
  不必挨打了!"
  贞观的四妗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前两日,她还能长嚎大哭:
  "银祥啊,我的心肝落了地……"
  以后声嘶喉破,就只是干嚎而已;
  无论白天,夜晚,贞观每听见她的哭声,就要跟着滴泪--
  这一天,逢着七月初七,中午一过,家家户户开始焖油饭,搓园仔,准备拜七星娘娘--
  贞观懒在床上,时仆时趴,心里乱糟糟。
  四妗或许在她房内,旁边不知有无人家劝伊?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灶下--
  贞观想着,差一点就翻身站起,然而她又想到:见着四妗,要说什么话呢?她也只会拉着伊的裙角,跟着流泪而已。--
  "起来!起来!!你睡几点的?"
  银蟾的人和声音一起进来;她近着贞观坐下,继续说道:
  "大家都在搓圆仔,说是不搓的没得吃!"
  贞观不理她;银蟾笑道:
  "还不快去!二伯母说一句:阿贞观一向搓的最圆,引得银桂她们不服,要找你比赛呢!"
  贞观移一下身,还是不动。
  "你是怎样了?"
  贞观却突然问一句:
  "四妗人呢?"
  银蟾的脸一向是飞扬、光采的,贞观这一问,只见她脸上整个黯下来:    
  "四婶原先还到灶下,是被大家劝回房的,我看伊连咽口涎都会疼--"
  贞观翻一下身,将头埋在手里。
  想到银祥刚做满月那天,自己那时还读三年级,下课回来,经过外公家门口,被三妗喊进屋里,就坐在这统铺床沿边,足足吃了两大碗油饭--
  她记得那天:四妗穿着枣红色洋装,笑嘻嘻抱着婴儿进来,婴儿的手链、手钏,头上的帽花,全闪着足赤金光,胸前还挂个小小金葫芦……
  "四妗,小弟给我抱一下!"
  她从做母亲的手,接过小婴儿来,尚未抱稳呢,五舅正好进来看见,笑道:
  "大家来看啊,三斤的猫,咬四斤的老鼠--"
  正想着从前,又听银蝉进来叫道:
  "你们快去前厅,台北有客人来!"
  银蟾一时也弄不清是谁,问道:
  "你有无听清楚是谁?"
  "是四婶娘家的阿嫂与侄子。"
  银蝉说完,探子马似的跑了;
  贞观耳内听得明白,忙下床来,脚还找着拖鞋要穿,银蟾早已夺门跑了。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天井,银蟾忽地不动了……
  "你是怎样--"一
  银蟾还未出声,贞观从她的眼波流处望去,这才明白:
  四妗的侄仔原来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她们起先以为是七、八岁的小人客!
  二人只得停了脚步,返身走向灶下;灶下正忙,亦没有她们插手的,倒是姊妹们全集在"五间"搓汤圆,"五间"房紧临着厨房隔壁,筐箩满时,随时可以捧过去………
  二人才进入,银蟾先笑道:
  "谁人要比搓圆仔?阿贞观来了一-"
  贞观打她的手道:
  "你莫胡说,我是来吃的!"
  银蟾笑道:
  "七星娘娘还未拜呢,轮得到你--"
  说着,二人都静坐下来,开始捏米团,一粒粒搓起。
  七夕圆不比冬至节的;冬至圆可咸可甜,或包肉、放糖,甚至将其中部分染成红色;七夕的却只能是纯白米团,搓圆后,再以食指按出一个凹来……
  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按这个凹?
  小时候为了这一项,贞观也不知问过几百声了;大人们答来答去,回应都差不多:说是--
  "要给织女装眼泪的--"
  因为是笑着说的,。贞观也就半信半疑;倒是从小到大,她记得每年七夕,一到黄昏,就有牛毛细丝的雨下个不停。
  雨是织女的眼泪……"织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眼泪呢?"
  她甚至还问过这么一句;大人们的说法就不一样了--
  织女整一年没见着牛郎,所以相见泪如涌--
  牛郎每日吃饭的碗都堆叠未洗,这日织女要洗一年的碗--
  "阿贞观,这雨是她泼下来的洗碗水!"
  "牛郎怎么自己不洗呢?"
  "憨呆!男人不洗碗的!"
  …………
  那凹其实是轻轻、浅浅,象征性罢了,可是贞观因想着传说中的故事,手指忘了要缩回,这一按,惹得众人都笑出来:
  "哇!这是什么?"
  "贞观做了一个面盆仔r"
  "织女的眼泪和洗碗水。都给她一人接去了……"
  连她自己都被说笑了。此时,第一锅的汤圆、油饭,分别被盛起,捧到五间房来。
  随后进来的,还有她外婆,贞观正要叫阿嬷时,才看到伊身旁跟着那个中学生--
  "大信,你莫生分,这些都是你姑丈的侄女、外甥--"
  那男学生点了一下头,怯怯坐到一边;她阿嬷转身接了媳妇添给伊的第一碗油饭,放到他面前:
  "多少吃一些!你知道你阿姑心情不好,你母亲要陪伊多讲几句话--"
  "我知道--"
  男生接了箸,却不见他动手--
  汤圆都已搓好,银月、银桂亦起身将箩筐抬往灶下,贞观于是拉了银蟾道:
  "拜七娘妈的油饭上不是要铺芙蓉菊吗?走!我们去后园摘!"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3)


  网鱼这几日,全家都歇困得早,七、八点不到,一个个
  都上了床。
  贞观和银蟾姐妹,一向跟着祖母睡的;这一晚,都九点
  半了,三人还在床上问"周成过台湾"、"詹典嫂告御
  状"……
  她阿嬷嘴内的故事,是永远说不完的:
  "詹典出外做生意,赚了大钱回来,他的丈人见财起贪,
  设计将他害死,还逼自己女儿再嫁--
  詹典嫂又是节妇又是孝女,这样的苦情下,不得已,写
  了状纸,控告生身之父--"
  "周成到台湾来做生意,新娶细姨阿面;留在故乡的妻
  子月女等他不回,亦自福建过海来寻夫--
  阿面假装好意款待,暗中以猪肚莲子所忌的白乔木劈柴
  烧,将伊毒死……半夜--"
  贞观又要惧怕又要听。从前怕虎姑婆,现在怕詹典和月
  女的鬼魂。阿嬷一说完,银蟾二人有本事倒头就睡,贞观却在那里直翻身;看看老人家也闭起眼,没办法,只好去碰伊的手肘:"阿嬷,你困没?""晤-""阿嬷-鬼如果来呢?"老人家开眼笑道:"真憨,怎么不想:明日早起,有好鱼好肉可吃?"这一说,贞观果然觉得自己是慈呆;每天有那么多事情可想,她为什么只钻着这一点转呢?
  想明白以后,心被抚平了;贞观打起呵欠,正要入眠,却又记起什么事来:
  "阿嬷,一点时,叫我起来好吗?"
  她阿嬷笑道:
  "三更半夜的,你要偷捉鸡吗?"
  贞观亦笑道:
  "才不是,人家要跟阿舅众人去渔坳!"
  老人家似醒非醒的"晤"了一声,没多久,便睡着了。
  到得下半夜,贞观在睡梦中,被一阵刀砧声吵醒,倾身起来,只见后院落一片灯火。是女眷们在厨房准备食物、点心,要给男人带去渔坳寮饿时好吃。
  银蟾二人还在睡,却没看到她外婆的人。
  贞观揉揉双眼,端了木架上的面盆来换洗脸水,才出庭前,迎面即遇着大信、银山等人……
  "早啊--"
  "早--"
  众人都好说话,独有银城不饶她;"哈,你也知道起来啊?!连着四、五日,我们清晨提了鱼和网具回来时,你还在做梦呢!好意思说要跟去捉
  鱼?"
  "照你起身的时辰算来,鱼市场大概下午和晚上才有鱼卖--";"……"贞观飞快走到水缸旁,也不应银城半句。其实,如果不是人客在旁,她一定拿水瓢的水甩他………
  那缸是石砌的水泥缸,正中放在厨房的半墙下,一半在内,供灶下一切用水,另半则露出外来,大家取用也方便。贞观弯身欲拿水瓢,手在大缸内摸了个空,只抓了把夜深露重的子夜空气。
  再探头看时,原来呢-银城早抢先一步;他由厨房进去,自里面拿了正着。
  贞观取不到水,只好一旁站着等,她这才看清楚.缸里白茫茫一片的,原来是月光。
  月娘已经斜过分"五间房"的屋檐线,冷冷照进缸底。水缸有月,贞观从不曾这样近身相看,只觉自己的人,也清澈起来。
  洗过脸大家又多少吃了点心,待要出发对,银月、银桂才赶到:
  "阿贞观,等我们--"鱼贩仔和工人,还有舅舅等,都已动身;贞观看看银山他们,说是:"你们先走吧I我们压后!"银山不放心:"要等大家等,你们两个手脚快一点一"姊妹二个这才放心去洗面、漱口;临去,贞观还加了一句:"可以不必吃一银城手上有提盒!"前后也不过十分钟,当六人来到门口,原先的大队人马已不知去向。这下,十二只脚齐齐赶起路来。风吹甚凉,贞观差些忘记这是七月天。月光自头顶洒下,沿途的街灯更是伸展无止尽……贞观放眼前程,心中只是亮晃晃,明净净。
  出了庄外,再往右弯,进入小路,小路几丈远,接下去的是羊肠道一般的堤岸;岸下八、九十甲鱼坳,畦畦相连。
  六人成一纵队,起步行来;女生胆小,银山让她们走前头,分别是:银月、银桂、贞观,然后是大信,银城,银山自己是镇后大将军。
  贞观每跨一步,心上就想:
  太祖公那辈份的人,在此建业立家,既开拓这么大片土地,怎么筑这样窄的垅堤--
  沿途,银山要说给台北人客听:
  "这一带,近百甲的鱼坳,因连接外海的虎尾溪,镇上的人将这儿叫着'虎尾寮'……虎尾渔灯乃是布袋港八景之一-"银城则是每经一处,便要做介绍:"这畦是三叔公的,五叔公一房不住家乡,鱼池托给大家照看。--
  "这畦是二叔公家的,就是会讲单雄信那个--
  "这是李家--黄家…………阿贞观她家的,还要往北再过去,就是现在你看到的挂鱼灯那边--"
  银城不只嘴里说,他是手脚都要比,弄得提盒的汤泼出来;
  "你是怎样了?"
  银月一面说,一面接了提盒去看,见泼出去的不多,到底还是不放心,便自己换了位置,和贞观一前、一后拉着。
  沿岸走来,贞观倒是一颗心都在水池里:

(未完待续)  
***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4)
沿岸走来,贞观倒是一颗心都在水池里:
  这渔塘月色;一水一月,千水即是千月--世上原来有这等光景……再看远方、近处,各各渔家草寮挂出来的灯火隐约衔散在凉冽的夜空。
  "虎尾渔灯"当然要成为布袋港的八景之首;它们点缀得这天地,如此动容、壮观!
  银城还不知在说些什么,银月便说他:
  "你再讲不停,大家看你跌落鱼坳底!"
  银城驳道:
  "那里就掉下去呢?!阿公、阿叔他们,连路都不用看,跑都可以跑呢!"话未说完,忽见横岸那边,走来一个巡更的;那人一近前,以手电照一下银山、银月的脸,因分辨出是谁家的孩子、孙儿,马上走开去。就在这一刻时里,贞观忽然希望自己会在联招考试里落败,她不要读省女了。在刚才的一瞬间,她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与这一片土地的那种情亲:故乡即是这样,每个人真正是息息相关,再不相干的人,即使叫不出对方名字,到底心里清楚:你是哪邻哪里、哪姓哪家的儿子、女儿!她才不要离开这样温暖的地方,或若到嘉义去,一定会日日想家夜夜哭--这一转思,贞观的步子一下轻快起来,话亦脱口而出:"别说外公他们了,这路连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她一走快,银月不能平衡,大概手也酸了,于是提盒又交回银城手里,银城边接边笑:"哈!学人家!"贞观停脚问道:"笑什么?没头没尾的,我学谁了?"银山笑道:"这句话是大信讲的;他家住台北西门时,他说西门町他闭着眼睛也会走!"闹闹吵吵,居然很快到了目的地;鱼坳四围,尽是人班,贞观看母舅们一下跳入坳里帮忙拖鱼网,一下又跃上岸来指挥起落,自己这样一滴汗不流的站着看,实在不好,便拉了银桂坐到草寮来。岸边、地下,虽有二、三十个人手,少算也有一、甘支电石火和手电筒,然而贞观坐到鱼寮来时,才发现真正使得四周明亮的,还是那月光。
  它不仅照见寮前地上的瓦砾堪数,照见不远处大信站立的身影,甚至照得风清云明,照得连贞观都以为自己穿了一件月白色衣衫。!
  头次网起的鱼儿最肥,鱼贩仔一拉平鱼网,鱼们就在半空挣跳、窜跃,等跌向网上,论千算万的鱼身相互堆叠时,就又彼此推挤,那最底层的,因为较瘦小,竟可以再从网眼i溜掉,回到熟络的池水里;
  鱼们不想离开鱼坳,也许就象贞观自己不欲离开家乡一样?!
  贞观不禁弯下头低了身来看,也有那么二、三尾,鱼头已过,只因鱼身大些,竟夹在网中不上不下……
  贞观将身一仰,往后躺在木板钉成的草铺床上,心里竟是在替鱼难过。
  她闭起眼,装睡,谁知弄假不成,真的睡着了;等银月推她时,贞观一睁眼,先看到的是天苍茫,野辽阔,带湿的空气,雾白的四周,一切竟回到初开天地时的气象。
  在这黎明破晓之时,天和地收了这幕,变成新生的婴儿;贞观有幸,得以生做海港女儿,当第一阵海风吹向她时,她心内的那种感觉,竟是不能与人去说。
  连着吃了好几日的虱目鱼,饭桌上天天摆的尽是它们变出来的花样,鱼粥、鱼松、清汤、红烧、煎的、煨的,受益最多的是大信,据贞观看来:城市人自然少有这样的时候,然而受害最大的,却也是他,陆续被鱼刺扎了几遍。
  前几回,都被她三妗拿筷子挟走,这一次鱼刺进了肉里面,扎着会痛,就是找不到头.筷子和饭丸都无用,一个大男生,坐在正厅中,眼红泪流的,别说大人忙乱,连她看了都难过。
  贞观想着自小吃鱼的经验,倒给她想出个方儿来,便三、两步,走回自己家里,她母亲看了她,笑咪咪道:
  "成绩单才寄来,怎么你就知道回家拿了?quot;
  说着开了衣橱,取给她看,又说:
  "明日的报纸就有了呢!你快去学校与先生说一声,他也欢喜!"
  贞观看了看分数,却说:
  "我先去跟重义婶讨麦芽,四妗的侄子被鱼刺扎到咽喉。"
  说着,走到后院来开门,后面小巷,有家做饼的铺子,里面堆着一铅桶、一铅桶的麦芽糖。
  麦芽讨到手,是一小只竹棒子,激着软软的一团,贞观怕它流掉到地上,也不走回家,直接从小巷口穿出大街,回到外公这儿。
  这边家里,大人还在焦急呢!乌鸦鸦一堆人围着大信,大概计穷了。
  贞观不敢明伸出手,趁乱将它塞给银安,果然大信吞后一分钟,便站起身叫好了。
  事后问起来,居然没人知道是谁讨来的麦芽,大信说是银安叫他吞的,银安则想不起到底谁人递给他,到被问急了,居然瞪眼叫道;
  "好了便好了,管它是天上落下来!"
  这次以后,大信再不敢多吃鱼了,只对无骨无刺的蛤、蚌感兴趣,每天带着竹篓,和银川他们去鱼坳摸"赤嘴"。赤嘴是粉蛤的另一种,肉较厚,壳反而薄,喜欢做穴在鱼坳四周靠堤岸的湿土里,黄昏时,就跑出洞来吃水。
  十天过去,大信的脸也晒黑了,却给他摸出一套找赤嘴的诀窍来:靠岸边的土上,若有一个个象锁匙孔的小洞,伸手进去,一定会摸到一只。
  正当他热着摸赤嘴时,他母亲已收拾好行李要走;家下众人,一口一声的挽留道:
  "妗仔若不弃嫌这里,就多住几日才好,一过八、九月,海边、坳内,都出毛蟹,'十月惜,澎蜞较碇石',小小一只,里面全是蟹黄!"
  他母亲道:
  "到十月,还要二个月呢!已经住了个余月,他父亲会说我……"
  "至少也等过了中秋再走,中秋这里还算闹热,码头全部的船只,都自动载人到外海赏月。"
  大信的样子有些动心,他母亲却说:
  "哪里行呢!他父亲信上直催,大信的学校,也快要开学了!"
  贞观的外婆又说:
  "大信就叫他姑丈先送他回去,妗仔你难得来一趟,还是多住些时。"
  "下次吧!下次再来……亲家、亲家母,大家有闲也去台北走走!"
  当下看好时间,母子二人决定坐明日的早班车回去;贞观以为吃过晚饭,他们就会趁早歇困,谁知晚来她外公在天井讲"薛仁贵征西",贞观才找到座位坐下,一抬头,赫然发现大信就在前座。
  "鬼头飞刀苏宝同,移山倒海樊梨花……"故事正说得热闹,大信忽回头与银安说:
  "明晚的故事,我就听不到了。"
  她四妗照例来分爱玉,贞观才接过碗,听他这一说,差些失手打翻掉;她是同时想起今早自己接到的那纸注册通知。

                  


(未完待续)  
***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萧丽红

  

(二)
                              -

  时光一下子移过去六年,贞观如今十九岁了,已经中学毕业,现今是回乡来准备考试。
  嘉义,把她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少女,再怎样,她到底花费六年的时间在这个城市里,然而不知为什么,贞观每次想起来,只觉它飘忽不实,轻淡如烟。
  每次回乡,都不想再走,每次临走,又都是泪水流泅,那情景,据她外婆形容的:真象要回到后母身边一样。
  这样恋栈家乡的人,怎么能够出外呢?
  贞观因为知道自己,就不怎样把考大学当正经,想想嘉义已经够远了,怎堪再提台北,台北在她简直是天边海角了。
  直到考前一个月,贞观还是不急不缓,若有若无的,也不知念的什么;当她四妗开口问起:。
  "要不要叫大信来做临时老师?"
  她竟连连摇头说不要,她四妗还以为她不好意思,倒说了一些安抚她的话;贞观只得分明道:
  "不是的,四妗,是我不想再念了……考下来,你就会知道,大信若来,我反正也一样,他却会因自己插手,添加一层,直以为自己没教好,以后不敢来我们这里,那不是冤屈吗?"
  她四妗因为她考虑得有理,请大信来教的话就不再说了。
  虽说同是肖牛,大信因出生的月份,正逢着秋季入学,向来早贞观一年;人家现在已是全国最高学府的学生呢!
  ……花城新贵……听她四妗说,人家还不用考呢,是由建中直接保送的,第一志愿--化学系,说还立了大志,以后要替中国再拿一个诺贝尔奖,说班上的女生喜欢做实验与他一组,说……
  真正要说,大信的一些事是只能了,不能尽;贞观反正零零碎碎,自她四妗那里听来。
  她四妗后来又生个小弟,比银祥还胖壮;贞观一次返家,一次觉得婴儿长得快,大概每隔开三、二月才能见着的关系,甚至错觉囝仔是用灌风筒弄大的。
  时她四妗说完大信的事,便舞动怀中儿子的手,说是:
  "我们阿银禧以后长大了,也要和大信哥哥一样会读书才好啊!欧--欧--"
  银禧一被逗,便咯咯笑起来,然后歪摇着身,前后左右,欲寻地方去藏脸。
  贞观每每见此,再回想阿妗从前哭子的情景,心内这才明白:人、事的创伤,原来都可以平愈、好起来的!不然漫漫八、九十年,人生该怎么过呢?
  五舅和银山、银城都已先后成家。银川、银安几个,或者念大学,或者当兵在外,再不似从前常见面。
  姊妹们有的渔会,有的水厂、农会的,各各要上班早起;除了晚饭、睡前略略言谈,从前那种稠腻、浓黏的亲情、情亲,竟是难得能再。
  这些年在外,她饮食无定处,病痛无人知,想起家里种种,愈是思念不能忍;还记得回来那日,天下着微微雨,她三妗撑着伞,陪她母亲在车站等她;她母亲穿着绿豆色的船领洋装,贞观尚未看清伊的脸,倒先见着母亲熟悉的身影;当时,她第一个袭上心来的念头是:我再不要离开布袋镇了。
  回来以后,因为外公家先到,就在三妗房里,直说话到黄昏;一时,房间内外,进、出的脚履不停,贞观的眼眶只是红不褪。
  没多久,姊妹们一个个前后下班回来,银月、银桂各各拉起她的手,还说不出话时,银蟾落后一步的,倒先发声道:
  "你……可是回来了。--"
  她放了银月二人,上前去拉银蟾的手,嘴才要张,那声带竟然是坏了一样。
  她这才发觉,银蟾说错了话、实际上,自己何曾离开过这个家?
  此刻此时,她重回家园,再见亲人,并不觉得彼此曾经相分离--_
  她并未离家!她感觉得到:昨天,她们大伙儿仍然在一起,还在巷口分手,说过一声再见,今天,就又碰面了!
  这六年,竟然无踪无影无痕迹;去嘉义读书的那个阿贞观只是镇上一个读书女学生罢了!
  真正的她,还在这个家,这块地,她的心魂一直延挨赖在此处没跟去。
  一辈子不离乡的人,是多么幸福啊!贞观同时明白过另一桩事来:
  国小时,她看过学校附近那些住户、农夫,当他们死时,往往要儿孙们只在自家田里,挖出一角来埋葬即可……
  代代复年年,原来他们是连死都不肯离开自己的土地-下。
  ………
  一本西洋史摊在面前半天了,贞观犹是神魂悠悠想不完,想到那些埋在自己田地的农夫,考大学的心更是淡了。
  这些天,她在后院"伸手仔"读书,家中上下,无一人咳嗽;连昨儿银禧哭闹,四妗还说他:
  "阿姊在读册,要哭你去外面哭!"
  这"伸手仔"比三妗的房间还凉,一向是她外公夏日歇中觉的好所在,这下为了她,老人家连床铺都让出来。
  有这样正经的盼望,贞观详细想来,真是考也不好。不考也不好。
  这伸手仔…….为什么叫这样趣味的名呢?原来是它的屋檐较一般大厝低矮,若有身量高大的男人,往往伸手可及,因此沿袭下来就这么叫了。
  贞观小时候,大概三岁吧!就曾被她三舅只手托上屋檐过;她好玩的坐定,只是不下来,等三舅一溜眼,居然爬到马背脊梁正中央,任人家唤也不听,哄也不下,她三舅六尺身躯,堂堂一个红脸汉,在下面急得胆汁往上冲,后来还是三妗叫人拿木梯来,由五舅上去将她拿下。
  类似这样惊险的成长经验,在贞观来说,还不少呢,听说她五岁时,她五舅也是十七、八岁的半大人,有一次自作聪明喂她吃饭,因为鱼有刺,肉有骨,眼前恰好一碗鱼丸汤,便只是捞鱼丸喂她。
  她乳牙、黄口的,知道什么细嚼慢咽,反正饭来张口……后来是饭匙举到嘴前,她再张不开口,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原来鱼丸她没咬,全都和饭含在嘴里,到嘴满时,只有哭了。
  一时地上蹦跳跳的,全部是鱼丸弹个不停,五舅一一捡起来,数了一数,又令她张开嘴来检视,一面说她:看不出啊.阿贞观的嘴这么小,怎么一口含了六、七粒鱼九?……
  正好她阿嬷走过,骂他道:你要将伊害死啊?哽死贞观,你自己又未娶妻,看你怎样生一个女儿赔你姊夫?
  贞观是从小即和母舅们亲,见了她父亲,则象小鬼见阎王,她父亲在盐场上班,小学时,她每天上学,须先经过盐场,盐场办公室斜后门,有个日本人留下来的防空壕,壕上长满大紫大红的圆仔花。银蟾每每走过,就要拉她进去偷摘,因为这花她阿嬷爱。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6)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萧丽红



有那么一次,二人手上正拔花呢,转头见她父亲和副场长出来--
  大人其实也无说她怎样,可是从此以后,不论银蟾如何说,她都不肯再踩进盐场一脚,尤其怕惧她父亲。
  现在想起来,当时她是羞愧,觉得在别人面前失她父亲的脸面,以后她父亲来探她外婆时,贞观便躲着少见他,自己请愿的给三舅磨一下午的墨,甚至跟着去看鱼坳,或者钓鱼。
  看鱼坳其实就是赶鹭鸶;五月芒种,六月火烧埔,那种
  屯天气,也是打狗不出门的,偏偏白鹭鸶就拣这个时出来打劫,趁着黄昏、日落之前,来吃你结结实实一顿饱;当它在空中打圆转,突然斜直线抛坠下来时,它是早已选定了那畦鱼坳的鱼儿肥。
  因此,看守的人必须抢快一步,拿起竹梆子来敲打,嘴内还得一唷一唷唷唷--的作出声响,它才会惊起回头,再腾空而上,然后恨恨离去。
  另外一种吓鹭鸶的方式是放鞭炮,可是炮药落入坳塘里,对鱼们不好,因此大部份人家,还是用竹梆子较多;那梆子是选上好竹竿,愈大围愈是上品,将它锯下约三尺长,然后横身剖开约三分之一,里面的竹节悉数挖空,当手持后端用力振动时,挖空竹节的那一段即蟋噱作响………这种寻常、平淡的声音,在鹭鸶们听来,却是摇魂铃、丧胆钟。
  鹭鸶其实是一种很剽悍的鸟,看它们敢入门踏户的,来吃鱼的架势,就足以证明了,可是却又这样没理由的惊怕竹梆子,也许,真如她外公说的:恶人无胆!
  说到钓鱼,贞观同时就要想起蚯蚓来,她因为最怕这项软东西,所以迄今未练成钓鱼绝技,因为饵都是蚯蚓撕成一截截的;贞观小时候为了想帮四舅钓鱼,自己便找到鱼坳边捞小虾,谁知脚踩不稳,落入坳底里;大人说:当四舅抱了个乌黝黝,浑身黑泥的女孩回来时,家下谁也认不得阿贞观,倒是烧水给她洗身时,在二、三个小衣裳口袋里,各各跳出一尾虱目来………
  比起这些来,磨墨的事,只能算它平白、无奇了,可是因为事情是为着三舅的人做的,这磨墨洗砚,也因此变成大事。
  世上有肩能挑、手会提,孔武有力的人,世间更不乏吟诗题句之辈,可是贞观就不曾见过手举千斤,肩挑重担,同时又能吟诗做对的全才。
  而她的三舅,却是这样的两者皆备。
  自小,贞观只知三舅是人猿泰山,一人抵十人,大凡家中捕鱼,镇上庙会,所有别人做不来的,都得找他;拿不起的他拿,挑不动的他挑。
  直到入学后,粗识几个大字,一日,她走经过宫口,发现嘉应庙廊廓石柱上,赫然有三舅名姓!
  近前观看,何其壮阔、威显的一副门联,竟是三舅自撰自书:
  嘉德泽以被苍生,虎尾溪前瞻庙貌
  应天时而昭圣迹,鲲身海上显神光
  弟子蔡中村敬撰
  嘉应庙正门对着布袋港,绵绵港湾,上街虎尾溪,下接安平鹿耳门,这西南沿岸,一向统称鲲身……
  十岁的她,站在斑彩绚绚的门神绘像前,两目金闪闪,只是观不完,看不尽……
  转头回望,不远处的海水似摇着止,如在自家脚底,刹那间,三舅的字,一个个在她脑中,从指认,辨别,而后变得会心,解意起来。
  也就在她转身望海的一个回头里,贞观因此感觉:自己这一身,不仅只是父母生养,且还相属于这一片大海呢!她是虎尾溪女侠,鲲身海儿女,有如武侠天地里的大师妹,身后一口光灿好剑,背负它,披星戴月江湖行。
  自十岁起,贞观整整看它三年的武艺春秋,去家这些年,虽说再无往日的心清,然而,当年熟知的习武禁忌,她到现在还是感动难忘,记心记肝。
  武者,戒之在斗,唯对忠臣、孝子、节妇、烈士,纵使冒死,亦应倾力相扶持。
  短短甘七个字,贞观此刻重新在嘴边念过,仍然觉得它好,而且只有更好了!
  当初使她瞑无瞑,日无日的入迷的,也许就是这么磅礴气象的一句话吧!
  说起这些,不免要绕回到大信来:
  那年他初一升初二,跟着自己母亲来看阿姑,这里众人为了留小人客,尽行搬出银城他们那些武侠、漫画;大信就是躺在这间伸手仔的床铺上,看"仇断大别山",三番忘了吃饭,两次不知熄灯一
  她眼前床头上,斜斜钩挂的这件圆顶罗纹白云纱蚊帐,就是个活证--
  当年,大信彻夜看书,不知怎样,竟将它前后烧出两个破洞来:第一个孔,是她四妗用同色纱帐布补的,加上针黹好,几乎看不出它什么破绽,第二个孔却是银安和她合缀的;原来大信欲去报备时,银安觉得是小事,不必正经去说,就悄悄寻了针线,自己替大信缝起来,正巧她从伸手仔门前走过,便被银安叫进去:
  "阿贞观做做好心,来帮我们补这个!"
  贞观一看,原来银安不知哪里找来的一块青色纱帐布,虽说质纹相同,到底不同色,剪得歪斜斜、凸刺刺的,又是粗针重线,竟是缝麻袋一样:
  "你不补还看不出呢!补了才叫人看清,蚊帐原来破一孔!"
  她是说完才开始后悔,因为乍看时,银安的手艺实在叫人好笑,可是想回来,大信是客,应该避免人家难堪……
  因为有负咎,所以织补得格外尽心;当她弄好以后,竟然看也不敢看他一眼的走开--
  然而那一晚,她翻来覆去,只是难入眠,几次开眼看窗,天边还是黯黑一片,小困一会,又起身看钟,真是苦睡不到天亮;
  天亮了,见着大信,可以向他道歉,赔失礼……
  贞观此时想回来,才懂得外公、祖父,那一辈份的人。何以说。被人负,吃得下,睡得着;负了人,不能吃,不能困。
  原来呢,是因为事过之后,还有良心会来理论。
  然而隔天她再看到大信,他还是浑然无识的样子,自己倒不好开口了。
  当时她是不知,现在呢,贞观终于明白:何以大信的人看来这样真?他本来就是个真性情的人;
  胡乱思想,贞观倒是因此趴着睡着,其实也无真睡,闭起双眼就是。
  当她再睁眼时,人一下跃身向前,嘴里同时尖叫出声,原来座灯不知何时倒向蚊帐,正烧炙出一团熏气……
  贞观跳着脚去抢蚊帐,手被烫着时,才想到:应该先拔插头……



  蚊帐还是被烧破了!贞观后来拿她外婆小镜台的红缎圆布补,拇指般大的红贡缎,是老人家事先铰好放着,若有头晕、患疼,将它摊药膏,贴双边发鬓。
  这一来大人有证为据,直以为她是认真功课呢!除了心上欢喜,不免也要劝她身体重要,以后再来时,总不忘用旧日历纸包四、五钱切片的高丽参带来。
  如此半个月下来,贞观因为常有忘记的时候,正经也没含它多少。参片她用个小玻璃罐装,一直到罐仔已满,送参的事仍未停止。
  贞观想道:再这样积下去,有一天真可以开参行,做店卖药了。
  才想到开参行,只见银城新婚的妻子走进来,贞观不消细看,也知道又是送参的。
  然而这次不同的是,随着她人的出现,贞观同时闻到了一股奇香。
  "阿嫂,人参给阿嬷吃吧!我这里还这么多!"
  新娘子笑道:
  "我不敢拿回去,阿姑还是收下来好,不然老人家不放心,又要走一趟;若说前次的还剩存,更是要生气了?quot;
  贞观说不过人家,只得收了;一面又问:
  "另外这一包是……?"
  "阿姑猜猜看!",
  贞观吸吸鼻子,一时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是新娘子酒了香水?"
  "乱讲!"
  贞观只觉这香已浸渍了整个伸手仔,应该是很熟的一个名称,照说不必再想,即可脱口叫出的!
  新娘子见她难住了,竟欲伸手去解开结。
  贞观将伊拉住道:
  "不用看,这香味明明我知晓,是从小闻到大的!"
  她同时在心里盘算着几个名字:沈香,不像,檀香,不尽是,麝香,也都不全是……
  她难道会有藏香不成?
  姑嫂两人相视而笑,贞观最后只得说:
  "到底是什么?简直急死人!"
  新娘子只有揭谜底了,贞观见她将打叠好的一个红色小包裹,按着顺序解开,里面是-一
  暗香色的一堆粉末,用水红玻璃纸包着。
  贞观不能认、失声叹道--
  "这是什么?"[
  新娘子笑道:
  "是槐根末,混着各样香料,包--"
  不等伊说完,贞观已接下道:
  "包馨香用的!原来端午节到了!"
  大概连她的外祖母都不能清楚说出:这项风俗习惯在民间已经沿袭多久了,贞观甚至想:极可能高祖太爷公几百年前自闽南移迁来时,就这样了。
  她是从六岁懂事起,每年到五月节吃粽子前一天,即四处先去打听:那处左邻右舍,亲戚同族,谁家有新娶过门的媳妇,探知道了,便飞着两只小脚.跑去跟人?quot;讨馨香";新娘子会捧着漆盒出来,笑嘻嘻的把一只只缝成猴仔,老虎,茄子,金瓜,阉鸡等形状的馨香,按人等分。
  小时候.为了比谁讨的馨香较多,贞观常常是一家讨完    又去一家,身上结彩得叮叮咚咚,有钮扣挂得没钮扣,一直到国小四年级,因为男生会笑她们,才不敢挂了,但还是照旧找新娘讨馨香,只差的藏放在书包或口袋里……
  五、六年集下来,那一堆的端阳香袋,后来竞也是丢的丢,散的散,不知弄到哪个角落了;如今贞观只还留着一只黄老虎,一只紫茄仔:老虎才龙眼般大,用黄色府绸布扎做的,背面和脚的四处,各以墨笔划出斑纹;尤其双眼如点漆,还是只聪明老虎呢!
  这样一只聪明老虎,还差些给银城他们偷去;是连男生看了都会爱,它通身上下的那种活意,也就只有看过了才能说。
  茄仔则是紫贡缎缝的;光说选这布料的心思,就好断定做的人有多灵巧。茄仔因为本身皮发亮光,普通紫颜色的布,还不能全像,不够传神,再看顶上的绿带,简亘就是菜田园里新摘的……
  她特别珍惜的这一紫一黄,一向就收在母亲那只楠本箱笼里,这香味真的是从小闻到大的-一
  贞观这一转思,遂又问新娘道:
  "啊嫂准备自己做馨香吗?要缝多少个呢?"
  新娘子在过门后的第一个端午节,要亲自做好馨香,分送邻居小孩的礼俗,到她祖母的那个时代,似乎还很认真的执守着。往后到她母亲、姨妗那一辈,勉强还能撑住。然而这几年来,不知是年轻新娘子的女红、手艺差了,还是真的没空闲,竟然逐年改了;不是娘家的母姊、兄嫂做好送来,就是新娘自己花点钱,请几个针线好的阿婆代做--
  因此,当贞观听新表嫂说准备亲手做二百个馨香时,整个人一下感觉新鲜、惊奇起来。
  从前,她每听阿嬷、婶婆、甚至自己母亲自夸当年自已初做新娘,所缝扎的馨香,有多工整,美妙时,居然出过这样的应话:
  "怎么就不分一个给我?"
  大人们笑她:"阿贞观,那时你在哪里呢?"
  她道是:"我就算不在,你们不会选一个好看的留着吗?"
  大人虽笑她说的孩子话,过后却也觉得这话有理,于是彼此互询的说:"对呀!怎么就没想到要留一个?做纪念也好呀!"
  "想来她这个表嫂胆敢自己做,定是身怀绝艺……
  "阿嫂---"
  贞观不禁心头热起来:"现在先跟你订,我可是要好几个!"
  新娘子笑道:
  "你好意思讨?馨香是要分给囡仔、囝仔的!"
  贞观赖道:
  "我才不管!布呢?布呢?阿嫂,我陪你去布店剪!"
  新娘子说:
  "早都铰好了,在房里,现在才裁布,哪里赶得及?"
  贞观看着眼前的新娘,忽然错觉自己又回到从前童稚时光:当她跑到人家屋前,这样抬头看新娘,亦是如此道:
  "有什么样款呢?有没有猴仔?有没有阉鸡?"
  "有!有!"
  却听她表嫂连连回答:"鼠、牛、虎、兔……十二生全部有!"
  端午节那天,每到日头正中晒时,家家户户,便水缸、面盆的,-一自井中汲满水,这水便叫做:午时水。
  传说中:午时水历久不坏,可治泻症、肚疼等病痛。另以午时水放入菖蒲、榕叶,再拿来洗面,浴身,肌肤将会鲜洁、光嫩,杂陈不生……
  贞观这日一早起,先就听到谁人清理水缸的响声;勺瓢在陶土缸底,努力要取尽最后点滴的那种搜刮声。
  照说是刺耳穿膜的,然而她却不这样感觉。
  是因为这响声老早和过往的生命相连,长在一起了,以致今日血肉难分。
  再加上她迄今不减那种孩童般对年节、时日的喜悦心情,在贞观听来,那刮声甚至要觉得它入耳动心。
  灶下且不断有蒸粽仔的气息传出,昨晚她阿妗表嫂们也不知包粽仔包到几点?
  贞观一路汲鞋寻味而来,愈走近厨房,愈明白腹饥难忍原来什么滋味。
  快到水缸旁,她才想起刚才的刮声:水缸自然是空的……
  正要转换地方,银月却在一旁笑道:
  "洗脸的水给你留在那边的桶里!"
  贞观找着了水,一边洗面,一边听银月说:
  "银城在笑你,说是这么大人了,还跟阿嫂讨馨香!"
  贞观正掬水扑面,因说一句:
  "哦!他不要啊?那为什么从前他都抢快在前面,把老虎先讨走,害我只讨到猴仔和金瓜?"
  只顾说话,冷不防吃进一口水,不仅呛着鼻子,还喷壶似的,从鼻孔洒出来。
  银月向前来相一拍她的后背,正要递毛巾给她时,忽听新娘子走近说道:"五叔公祖人来,在厅上坐,阿公叫大家去见礼!"
  贞观拭干了脸,心想:这五叔公祖是谁呢?台南那个做医生的五叔公,难道还有父亲吗?
  不对!
  五叔公与外公是亲兄弟,而外曾祖老早去世,照片和神位一直供在前厅佛桌上……
  这个五叔公祖,到底是哪门的亲戚?,
  然而,她很快的想通过来--
  什么五叔公祖,多么长串的称呼,还不就是五叔公嘛?!
  只因妇人家的谦卑,后退,向来少与丈失作同辈份称呼;
  新娘子可是按礼行事,她却这样不谙事体,大惊小怪的--
  新娘子听说肖鼠的,只才大自己一岁,就要分担这么大一个家,真叫人从心底敬重。
  嫁来这些时,看她的百般行径,贞观倒是想起这么一句诗来:"其妇执妇道,-一如礼经"。
  做女儿的,也许就是以此上报父母吧!因为看着新娘的人,都会对她的爹娘、家致称赞。--
  大概她们人多,一下子又同时出现,加.上久未晤面,五叔公居然不大认得她们,到是对贞观略略有印象:
  "喔!就是水红怀了十二个月才生的那个女儿?"
  其余几乎是唔、唔两声过去,又继续讲他的来意;
  贞观一些人陪坐半日,总算听明白,五叔公是来讨产业
  当初外家阿祖留的二十五甲渔垠,由三兄弟各得八甲,五叔公因娶的台南女子,就在那里开业,剩的一甲本来兄弟各持三分地,无叔公反正人在他乡,这鱼坳一向由外公与三叔公不分你我,互相照看,如今五叔公年岁愈大,事情到反见得短了;贞观听他末句这样说道:
  "--我又不登祖业,祖宅,这边房厝,一向是大房、三房居住,台南那边,我还是自己买的,这多出来的一甲归我们,也是应该!"
  这样不和不悌的言语.岂是下一辈儿孙听得的?难怪贞观外婆一面叫人去请三叔公夫妇.一面遣她们未开。--
  贞观乐得躲回灶下来吃粽子。
  银城从前笑过她是"粽肚";从五月初四,第一吊蒸熟离火的粽仔起,到粽昧完全在这个屋内消失殆尽,七、八日里,她有本事三餐只吃粽仔而不腻。
  吃完粽仔,一张油嘴,贞观这才舔着舌牙,回伸手仔来,到是安安静静看了它几叶书。
  然而,当她无意之中眼尾掠过表壳,心里一下又多出一份牵挂.因为想到午时水来了。
  贞观咚咚赶到后院古井边,只见新良和银山妻子,还有银月姊妹众人,正分工合作,或者汲,或者提的--
  贞观小嚷道:
  "我呢?我呢?就少我一份啊?银蟾要来,也不叫一声!"
  两个表嫂笑道:
  "你读册要紧,我们一下手脚就好了!"银瞻却说:
  "只怕你不提呢!你爱提还不好办?哪!这个拿去!"
  说着即把桶仔递给她--
  贞观接过铅桶,心里只喜孜孜,好一股莫名的兴奋;已经多早晚没摸着这项了!
  她走近井边沿,徐徐将绳仔放下,再探头看那桶仔已到了井尽头,便一个手势,略略歪那么一下,只见铅桶倾斜着身,水就在同时灌注入里面去……
  等贞观手心已感觉到水在桶内装着的份量,便缓缓的一尺、半尺,逐次收回牵绳;当铅桶复在井面出现时,贞观看着清亮如斯的水心,只差要失声喊出:
  啊!午时水,午时水!
  如此这般,汲了又提,提了又倒,反复几遍后,诸多水缸、容器都已盛满。
  贞观再帮着新娘去洗菖蒲时,忽地想起一事,便说声:
  "我去前厅一下就来!"
  她其实是记起;头先看到五叔公时,他右额头上好象有那么一个发红小疮;
  这下该趁早叫阿公留他,等洗了这午时水再走,不然回台南去,五婆婆不一定还给他留着--
  厅里出奇的静;贞观心底暗叫不好,五位公一定不在了!
  果然她才到横窗前,只听着三叔公的声音道:
  哎!这个阿彦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这种横柴举入灶的话,还说得出嘴,他也不想想?当初家里卖多少鱼坳,给他去日本读医学院的!"
  她外公没说话,到是三叔公又说:
  "其实亲骨肉有什么计较的?他需要那甲地,可以给他,可是为了地,说出这样冰冷的话,他心中还有什么兄弟亲情?"
  "唉--"
  长长叹息的一声,贞观听出来是她外公的口气:
  "这世上如今要找亲兄弟,再找也只有我们三个了,也只有我们做兄长的让他一些--唉,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回做兄弟?"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8)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8)

一个人再怎样精明,历练,出将入相,管得社稷大事,若遇上恶妻逆子,亦不能如何了,因为伊们与自身相关,这难就难在割舍不下,难在无法将伊们与自己真正分开--
  她阿嬷见状说道:
  "姆婆不是有意说你,你也是巧性的人,姆婆今天劝人劝到底,干脆坏话讲个尽--"
  小表妗哭道:
  "姆婆,说好的不买--我知道啊--"
  "这就对--"
  她阿嬷牵起小表妗的手,说是:"阿绸,人有两条管,想去再想回转;你到底还是明白人!想看看,平惠小时候,你是怎么养他的?"
  "……"
  小表妗无话。
  老人家又说:
  "养大一个儿子,要费多少心情,气力?怀胎那十月不说了,单是生下来到他长成,中间这一、二十年,没事便罢,若有什么头烧肺热,中暑风寒,那种操心、剥腹,你也是过来的-一"
  "……"
  "今天,若是平惠大了,带着妻儿到外面去住,少与你通风问讯的,阿绸,你心里怎样呢?"
  "-一"
  小表妗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她阿嬷拍拍伊的肩头,劝道:
  "真实去外地谋生,找出路,还能说是不得已,如今同在庄上,而且双亲健在,你们这样,就讲不过去了--"
  小表妗愈哭愈伤心;贞观只得找来手巾给伊拭泪。好一会过去,伊才停泪叹道;
  "姆婆,我差我错了--"
  说着,又有些哽着。她阿嬷劝道;
  "知不对,才是真伶俐;你也不要再想了,在这边吃了中饭,再去找你婆婆坐坐,伊还是疼你们--"
  小表妗低头道;
  "姆婆,你带我过去与我娘赔不是……我打算回去后整理物件,找个时辰搬回未--"
  她阿嬷喜得眯眼笑道;
  "阿绸,姆婆真是欢喜,你真是知前知后;从前,我还做媳妇时,平惠的太祖讲过一句话--孝道有亏,纵有子亦不能出贵;孝子贤孙,亦是从自身求得--你从此对那边两位老人好,天不亏人的!"
  小表妗想想又问:
  "可是,姆婆,平惠呢?我真不知怎样管他才好?人家说-一宠猪举灶,宠子不孝--我并没有逞宠他,如今,气得我一身病--一"
  "气子气无影--"
  她阿嬷笑道:"父啊母啊,说气儿孙,都是假的,气久嘛;只要你好了,儿子自然就好,古话说;会做媳妇的都生贵子--一是要享儿孙福的,哪里还有受气的?"
  距离考试日期,就只剩三、五天了,贞观的人看来还是旧模样,既不象要紧事,却也不能说她不在心,真实如何,连她自己也难说--。
  这些时,家中上下,待她是款款无尽,知道她爱吃烧酒螺,天天从鱼坳摸个一畚箕、二筐箩的回来;那螺蛳因为是用吸的,贞观这两天已吃得两腮皆酸--
  螺仔拿回来,先以清水洗过,再寻块石头做砧,然后以柴刀背,逐一将螺尾尖剁掉,好了将它炒蒜瓣,豆油,啊,那种滋味,实在不会说--
  姊妹们知道她有私房菜,下班后就爱挤到"伸手仔"吃晚饭,久了以后,"伸手仔"成了吃私菜的所在;新娘子甚至将后园刚结的丝瓜摘来,给他们煮汤。
  这日黄昏,"伸手仔"里,长椅、短凳排满着,众人手上一碗善蕃薯粥,待要说开始,先看见银城进来;
  "好啊!有什么好吃物,全躲到这边来了?!"
  众姊妹挤出一张椅仔来让坐,银城却只是笑道;
  "别人娶的妻子都会顾丈夫,她这个人怎么只知道巴结你们?"
  银蟾应道:
  "你没听过'小姑仔王'吗?"
  银城更是笑呵呵:
  "没有啊,你说来听听--"
  银蟾道;
  "从来女儿要嫁出门时,做母亲的,都这样吩咐--入山听鸟音,入厝看人面;做媳妇,要知进退;小姑仔若未伸手挟菜,千万不可自己先动筷仔--所以啊,阿嫂哪里管顾得到你?"
  银城故作认真状:
  "既然如此,你们做你们的王,我等见着丈母娘再与伊理论!"
  银月听说,便怪银蟾道:
  "你看你--"
  一面又说银城:
  "你听她呢!阿嫂对你还不够好啊?贪心不足,你还要怎样?"
  银城还未开口,银蟾先笑道:
  "这项你放心,他只是嘴边讲讲罢了;人家--嫌虽嫌,心肝生相连-一"
  "谁的心肝生相连?"
  众人闻声,抬头来看,却是住后巷路的一个妇人,正在门口探头。
  "阿藤嫂,来坐啊!"
  "免啦--"
  妇人客气一番,只招手叫银月:a你出来一下,我有话与你讲!"
  银月只得出门外去,两人细语半天,等妇人离开后,才又回来坐好。
  贞观早就注意到:银城的脸色有些异样,此时,听他出声问道:
  "什么事情?"
  银月停了一会,才说是:"伊讲--后巷路的阿启伯……偷摘我们的菜瓜--"
  银城变脸道;!
  "坏瓜多籽,坏人多言语;你们莫听伊学嘴学舌--"
  才说完,新娘子正好进来,银城见着,转向妻子说道:
  "以后你注意一些,将后门随时关好,莫给这些妇人进来;她们爱说长说短,尽讲些有孔无笋的话;家里这么多女孩子,会给她教坏--"
  新娘子静默无一言,众姊妹却齐声驳道:
  "伊要进来,哪里都行进来;阿嫂关门,伊照样可以叫门啊--"
  "叫门也不要给她开?quot;
  众人道:
  "哪里有这样不通人情的?!再说,我们也不是没主意的人,什么不好学,得去学伊……你呀,莫要乱说我们!"
  "……"  
  姊妹们虽然嘴里抗议,心内还是了解,银城是为着大家好;因为阿藤嫂的行径不足相学,而且要引以为诫。
  饭后,众人各自有事离去,留下贞观静坐桌前呆想;她今日的这番感慨,实是前未曾有的。
  阿启伯摘瓜,乃她亲眼所见;今早,她突发奇想,陪着外公去巡鱼坳,回来时,祖孙二人,都在门口停住了,因为后门虚掩,阿启伯拿着菜刀,正在棚下割着--
  摘瓜的人,并未发觉他们,因为祖孙二个都闪到门背后。贞观当时是真愣住了,因为在那种状况下,是前进呢?抑是后退?她不能很快作选择--
  然而这种迟疑也只有几秒钟,她一下就被外公拉到门后,正是屏息静气时,老人家又带了她拐出小巷口,走到前街来。
  贞观人到了大路上,心下才逐渐明白:外公躲那人的心。竟比那摘瓜的人所做的遮遮掩掩更甚!
  贞观自以为懂得了外公包容的心意:他怕阿启伯当下撞见自己的那种难堪。
  可是,除此之外,他应该还有另一层深意,是她尚未懂过来的;因为老人家说过;他们那一辈份的人,乃是--穷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
  祖、孙二人,从前门回家以后,阿启伯早已走了;贞观临回"伸手仔"时,外公停脚问她道:
  "你还在想那件事?"
  "嗯,阿公--"
  "莫再想了!也没有什么想不通;他其实没错,你应可以想过来。"
  "……"
  "还有--记住!以后不可与任何人提起--"
  "我知道--阿公。"
  当时她的头点得毫无主张;但是此刻,贞观重想后巷妇人告密的嘴脸,与外公告诫自己时的神情,她忽地懂得在世为人的另一层意思来--
  贞观坐正身子,将桌前与书本并排的日记抽出,她要把这些都留记下来。
  贪当然不好,而贫的本身没有错;外公的不以阿启伯为不是,除了哀矜之外,是他知道他没有--家中十口,有菜就没饭,有饭就没菜;晒盐的人靠天吃饭,落雨时,心也跟着浸在苦水里……
  她是应该记下,往后不论自己做了母亲,祖母,她都要照这样,把它说给世世代代的儿孙去听,让他们知道:先人的处世与行事是怎样宽阔余裕!--
  也就在同时,贞观想起"史记"周本纪里的一行文字:"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六
  这一夜里,说也奇怪,贞观尽梦见她父亲;他穿的洋服、西裤,一如平时的模样,不同的是他的人无声无息,不讲半句话。
  贞观正要开口喊他,猛然一下,人被撞醒了。她倾身坐起,看到身边的银蟾,倒才想起来:
  昨晚临睡,银蟾忽出主意,想要变个不同平日的点心来吃,于是找着灶下几条蕃薯,悉数弄成细签,将它煮成清汤。
  那汤无掺半粒米,且是山里人家新挖上市的、其清甜,纯美……银蟾给他端来一碗还不够,贞观连连吃了两大碗。
  两人因吃到大半夜,银蟾纱嗖换胤苛耍徽旯畚苏庑┦蹦训眉潘娜耍揭不衬畲忧暗耐蕉撸吮阏婕纷潘恕?br>   姊妹之中,独独银蟾的睡相是出名的,她们私下都喊她金龟仔。是说睡到半夜,会象金龟打磨一样,来个大转换;头移到下处,两只脚变成在枕头边了。
  贞观看一看闹钟,分针已指着五点半,今大连鸡叫都未听见。
  明天就要考试了,要睡今儿就睡他个日上三竿吧!
  当她理好枕头,翻身欲躺时,倏而有那么一记声音,又沉重又飘忽的绕过耳边,一路迤逦而去--
  贞观差些爬起来,冲至门前,开了门闩追出去看个真实、究竟--
  然而,她直坐着床沿不动;人还是浑睡状态,心却是醒的。那声音在清冷的黎明里,有若冰凉、轻快的两把利刀,对着人心尖处划过去-一
  心破了,心成为两半;是谁吹这样的萧声?
  她伸手去推银蟾:
  "你起来听--这声音这样好--"
  银蟾今儿到是两下手即醒;她惺忪着双眼,坐起来应道:
  "是阉猪的呀!看你大惊小怪--"
  说完,随即躺下再睡;贞观一想,果然是自己好笑,这声音可不是从小惯听的!怎么如今变得新奇起来?_
  这一明澈,贞观是再无睡意,正准备下床开灯的同时,房门突然呼呼大响:
  "谁人?"
  从她懂事起,家中,这边,还不曾有人敲门落此重势-一
  "是我--贞观-一"
  "来了-一"
  贞观系好衣裙,赶到门边开门,她三妗的人一下闪身进来;
  "三妗-一"
  刚才,她还来不及开灯,此时,在黎明初晓的"伸手仔"里,门、窗所能引进的一点晨光中,贞观看见她这个平素"未打扮,不见公婆",扮相最是齐整的三妗,竟然头不梳,脸未洗。
  "三-一"
  "即刻换身素色衣衫,你三舅在外面等你,手脚轻快点.车要开了-一"
  整串话,贞观无一句听懂,亦只得忙乱中换了件白衫,她三妗已经出去将面巾弄湿回来,给她擦脸。
  "不用问了,我也不会讲--"
  贞观这才看到她的红眼眶;
  "赶紧啊!到门口就知道了:你阿舅一路会与你讲;我和银月她们随后就来!"
  贞观从后落一直走到前后,见的都是一家忙乱的情形。
  是怎样天大地大的事呢?
  大门口停了七、八辆车。有盐场的,有分局的,或大或小;二妗、四舅一些人纷纷坐上,车亦先后开出--
  与贞观同车的,是她三舅;舅甥二个静坐了一程路。竟然无发一言……
  贞观知道:自己这样迟迟未敢开口的,是她不愿将答案求证出来。她的手试着轻放膝上,努力使自己一如平常。
  当她的手滑过裙袋,指头抵触着里面的做凸。她于是伸手进去将之掏出--
  是条纯白起红点的手巾,在刚才的匆忙中,她三妗甚至不忘记塞给她这项……
  在这一刻时,她摸着了手巾,也知得自己的命运。--
  贞观忍不住将它捂口,咽咽哭起。
  "贞观--"
  "……"
  不是她不应;她根本应不出声。
  "今早三点多,义竹乡起火灾,你父亲还兼义消,你是知道的--"
  豆大的泪珠,自贞观的眼里滚落:
  "阿爸现在……人呢?--"
  她清理良久,才迸出来第一声问话,怎知嘴唇颤得厉害,往下根本不成声音;
  "……"              
  三舅没有问答,他是有意不将真相全说给她知道;而她是再也忍不住不问;;
  "阿舅,我们欲去哪里?"
  "嘉义医院--"
  "阿爸一-到底怎样?"
  "说是救火车翻落田里……详细,阿舅亦不知--"
  就在此时,前座的司机忽然回头看了她一眼,就在这一眼里,她看出一个双亲健在的人,对一个孤女的怜悯之情--
  贞观的眼泪又扑籁落下;……
  早知道这样,她不应该去嘉义读书,她就和银蟾在布中念,不也一样?
  早知有今日,她更不必住到外公家--
  他们父女一场,就只这么草草几年,她这一生喊爸爸的日子,竟是那样短暂易数-一
  身旁的三舅,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了,他还有勇健健的一个父亲。
  就连阿嬷六、七十的岁数,伊在新坳里娘家,还有个满头银丝,健步如飞的高堂老父-一她的外曾祖……父亲健在的人,是多么福分,多么命好!而今尔后,她要羡慕她们这样的人,要愧叹自己的不如……
  省立嘉义医院里面,是一片哭喊声;三舅拉着她,病房一间找过一间,内科、儿科、外科……直转到后角落来--
  贞观在转弯角才看到早她一步的二姨、二妗;当她奔上前来,她父亲平躺台上的情景,一下落入眼里:
  "爸-一"
  象是断气前的那么一声,贞观整个耍幌路晒谌耍康构虻教ㄇ袄础?br>   此时,她几乎不能相认自己的母亲,伊象全身骨骼都被抽走,以致肢体蜷缩成一堆:而她的两个弟弟,跟在一旁,嚎声若牛-一她相信父亲若能醒来,见此情景,一定不会这样丢着她们就去的-一
  姊妹几个不知何时到来,静在一边,陪她落泪,当她们欲搀起她时,贞观不肯。
  她二姨近前小声说道:
  "你母亲已经昏过去三次了,你再招她伤心?还不过去帮着劝-一"
  贞观才站起,人尚未挨近前去,先听见一片慌乱;是自己母亲昏厥在大妗身上……
  车队缓缓的移着。
  招魂的人,一路在前,喃喃念咒;夜风将他大红滚黑,复镶五色丝线的奇异道服,鼓播得扬摆不停。
  在贞观车前的,是她的两个弟弟;他们手捧父亲的神主牌位,头一直低着。
  贞观和她外祖母坐在后队的三轮车里,风不断将她脸上的泪水吹干,然而目眶似乎供之不竭的,随即又流湿下来--
  就这样让它纷纷泅淋垂吧!
  想到做父亲的,一生不曾享福过,养她这么大,尚未受过她一点半滴;人家阿姨、母亲,若有一项半样好吃糕饼食物,就惦记记的带回来给她们的父亲,吃得外公尽在镶牙,满嘴补得不是金,就是银………
  同样生为人子,自己就这样不会做女儿。别的事项,也还有个情商,补救的,唯有这个,她是再无相报的时日了。
  古书上说起新丧考妣的孝子,总说他们流泪流到眼里出血,贞观则是此时方得了解,她就是泪淌成河,泪变为血,也流不完这丧父的悲思。
  椎心泣血,原以为古人用字夸张,如今才得知,他们犹是说不清,还这样的留有余地--
  泪眼模糊里,贞观望着招魂香摇晃而过的黑暗旷野,忽然心生奇想:她相信父亲的魂魄,自然跟在大队人马后面,欲与她们一起回家;
  "天恩啊,你要返来啊!跟着大家回返来啊!"
  "天恩啊,回转来,返咱们的厝来!"
  车前车后的人,都同口合声,跟着她阿嬷这样叫唤着。
  "爸-一回来啊--爸--"
  贞观自己叫一次,哭一声,眼泪把她襟前的一片全沾湿了--
  车路这样颠簸,她母亲坐在后面车上,不知晕吐了没有?
  沿途本麻黄的黑影,夹着路灯圈晕,给人一种闪烁不定的错觉,身随车摇,如此一步一前,故乡就、不远处,那黑暗中夹杂一片灯海的光明所在……
  回去了,故乡还是明皓皓的水色与景致,而从此的她,却是--茕茕孤露,长为无父之人,无父何怙-一整句尚未想完,贞观已经泪如涌泉,不能自己。
  车队驶过外公的家,直开到贞观家门口才停;早有银山嫂等人,先过这边来,煮下一些汤水,吃食……她母亲虽说劳顿不成人形,贞观看她还是勉强招呼众人食用。
  而多数的人,也只是各各洗了头面、手脚算数,看着饭食,同样的噎咽难下。
  一直到露重夜深,舅父们才先后离去,女眷们大多数都留下来;嘴上说的,这边睡可以和贞观母亲做伴,事实上是要看住伊的人,只怕一时会有什么想不开,去寻短见。
  贞观和银月姊妹忙着从被橱里,翻出各式铺盖、枕头,-一安置在每间房里,床位不够的,临时就在地下打铺。
  顿时地下,床上,横的、直的,躺满人身;有翻来覆去,不能睡的;有无法入眠,干脆倾身坐起说话、守更的;更有见景伤情,感叹自己遭遇,哭得比谁都甚的。
  尤其她孀居的大妗、二姨,那眼泪更是一粒一两,落襟有声。
  一直到天透微光,四周围仍不断有交谈的翳嗡声传出。贞观一夜没睡,那双目,别说能阖,连眨动都感觉生涩疼痛。
  当破晓辰分的第一声鸡叫响起时,贞观忽地惊想起:
  今日,不就是众生赶考的日期……原先说好,是父亲带她去的,如今少了父亲,自己一下变成塌天陷地的人,能有什么心思?
  自己竟花费六年,来准备这样一场不能到赴的考试;苍天啊苍天!
  贞观费力的闭起眼,两滴眼泪还是流下来-一
  她希望自己早些睡过去,但愿这一切,从头到尾部是假的,都是谁哄骗了她,拿她开了玩笑。
  就连刚才的泪,亦是梦中流滴,只要她这么阖眼歇困一下,等得天明再起,她还会是从前的阿贞观,那个有父亲可称唤的骄傲女儿!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萧丽红

  

(三)

  七
  百日之后。她二嫂正式搬过这边来,与贞观母子同住,自此朝夕相依,姊妹做伴。
  她二姨丈去世那年,贞观还未出生呢。怎样的缘故,并未听人提起。二嫂唯一的儿子,如今在高雄读医学院,说是成家以后,就要接伊去住。
  且说银月姊妹每日上班经过这里,总会进门来请二位姑母的安,也探一探贞观,说几句话再走。
  这日大家都来过又走,单单一个银蟾押后赶到,贞观不免说她:
  "干脆你把闹钟放在床头,也省得天天这样!"
  银蟾分明道:
  "今早我可是六点多即起的,怎知东摸西摸,又拖到现在,刚才是出门时被四婶喊住,她叫你没事去一趟呢?quot;
  外公家离此不过两百公尺,虽说这三个月来,她是少去了,但偶而经过,走动仍旧难免;如今她四妗这样正经差人来说,还是头一回。贞观心内想:纵使无怎样大事,也决不是随便说说--
  "有什么事吗?"
  银蟾先也没想到上面来,此时看贞观模样,到被她问住了;
  "没有啊!有事情怎么我会不知道?"
  说着她自己又想了一遍,才与贞观道:
  "大概有什么好吃的留给你;我再不走要迟到了!"
  贞观看她上了脚踏车,风一样的去得快,自己只得返身来陪母亲、二姨吃早饭,又洗过碗筷,这才禀明意思,往她外公家走。
  她外公家大门口,正好有个黑衣阿婆端了木盆出来,贞观认出是个专门到各家厨房收洗米水,拿回去喂猪吃的老妇人。
  阿婆见着她带孝的绒线,开口问道:
  "你就是水红的女儿?!"
  "我是!阿婆。"
  老妇人放了米汤,拉起贞观的手,仔细看了她好一下:
  "你长得这样象你阿爸;……"
  贞观觉得老人的手在抖,过一会才知道,伊原来是要抽出手去拭眼泪。
  "你阿爸是我这一生见过,心肠最好的人--"
  "……"
  贞观无以为应,她低下头去,又抬了起来,却见阿婆的泪水,渗入伊脸上起皱的纹沟里,流淌不下。
  她帮她擦了泪水,顾不了自己滴在手掌心的泪。阿婆等好了,又说:
  "你大的弟弟在台南读一中,听说成绩怎样好呢!唉!是你阿爸没福分。"
  等伊发觉贞观已是两眼皆红时,连连说道:
  "你莫这样了--都是我老阿婆招惹你!"
  "没--有-一"
  贞观才擦眼泪,只听老妇人又问:
  "水云现在不是住你厝里?"          
  "是啊!二姨来和我们做伴。"
  老妇人叹气道:
  "水云也可怜啊!廿出头就守寡;你那个二姨丈,好汉英雄一般,六尺余,百斤重,一条老虎吃不完,也是说去就去,人啊!--"
  阿婆走后,贞观犹在门前小站些时,等心情略略平复了,这才踏步入来。
  出大厅即是天井,贞观人尚未走到,先见着她四妗自内屋出来:
  "四妗!"
  "你可来了;阿嬷昨晚还念你呢!"
  "我去看阿嬷。"
  "等幌隆?quot;                  
  她四妗阻她道:"半夜闹头疼,翻到四、五点才困的,你先来我房里,有一封信要给你。"
  贞观其实没听见伊最后一句讲什么,以致当四妗将信递到她手上时,她还摸不清来路:
  "这是--"
  是-封素白的信,看看字迹,从不曾见过。不对!这字这样熟识,这不是自己的笔迹吗?她哪时给自己写信来了?
  "奇怪是不是?也没贴邮票?"
  她四妗反身去关衣橱,一面又说:"是大信寄来的,夹在给我的信里。"
  原来是那个鱼刺哽咽喉的男生!那个看武侠故事,烧破蚊帐的!
  这字为何就与自己的这样象?世间会有这般相似的字吗--
  贞观将它接过,在手中握弄半天,一时却不知如何处理。
  她四妗问她:
  "你不拆开来看吗?大信托我转给你--"
  "要啊-一我在找--剪刀--"
  她四妗又说:
  "姑丈的事,他到前天才知的,你坐在这里看吧,四妗先去买菜。"
  "哦--"
  四妗走后,贞观摸着了剪刀,摸着、摸着,终于把封口铰开--
  世上或许有字体相似之人,但会相象到这般程度吗?
  她展信来读,心上同时是一阵战栗:
  贞观:
  这么久没有大家的消息,我因为有个指导教授
  生病(他今年七十,一直独身),这些时都住到宿
  舍里陪他,家中难得回去。昨天才听家母说起
  令尊大人之事,甚悲痛,在此致问候之意,
  希望你坚强,并相劝
  令慈大人节哀!
  大信上
  她将信看了二遍,一时便折好收起,怎知未多久,却又取出来,重行再看--生命里的奇迹,也许就是这样发现的吧?!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0)
经过这样一次大变故,贞观母亲虽说逐渐、慢慢的好起,然而,体力与精神,都较往前差很多,因此她外婆生病的这些时,她母亲要她住到这边来,早晚侍奉汤药、多少尽一点女儿心。
  老人家这次闹头疼,是患两日即好,好了又发……如此拖了半个余月,惹得一家人担忧不说,连她住台南的大姨,都赶回来探望。
  姐妹之间,她大姨与贞观母亲最是相象,说是从前做女儿时,大姨丈从外地跑来,想偷看女方,怎知大姨婚嫁之龄,岂有街上乱走的?这下媒人只有指着贞观母亲--那时还十二、三岁,说是:这是伊小妹,生的就是这个模样。--
  在贞观父亲刚去世时,大姨到她家住了整整十天;贞观每早晚听伊好言好语,相劝自己母亲--她是那时起,更知得手足情亲。
  而回来的这几日,娘家的兄嫂、弟妇,个个异口同声留伊,她大姨还是入晚即到贞观家睡--为了重温姐妹旧梦,更对遭变故的人疼怜。
  这晚,外婆房内挤满请安的人;贞观坐在床头,正听众人说话,抬头却见她大姨提了衣物进来:
  "大姨,你不多住一天吗?"
  "不行啊,车班老早看好了,我还叫银城去买车票--今晚,我就睡这里。"
  她三妗笑道:
  "--我就知哦:是来吃奶的!"
  众人都笑起来;她大姨坐到床边,才又说:
  "要说断奶,我可是最早的一个!要笑你应该笑阿五,他吃到七、八岁,都上国校了,还不肯离嘴,阿娘在奶头上抹万金油、辣椒,他起先是哭,还是不放,阿娘没办法、只好由他--"
  众人又都笑起。
  "是怎样断的?"
  "他每日上学堂,都先得吃几口,才要出门--"
  "站着吃吗?"
  "当然站着;七、八岁了,阿娘哪里抱得动--后来有同窗来等他一起上学,大概怕人看见,抑是被人笑了,这以后才不吃了--"
  连她阿嬷都忍不住笑起;一面说:
  "水莲,怎么你都还记得?"
  "……"
  一房间的人,只有她五妗有些不自然;贞观看伊先是不好意思,因为人家说的正是伊丈夫,可是事情也实在有趣,所以伊想想也就跟着笑起来--
  "小儿子就是这样!阿娘那时几岁了?四十都有了,时间又隔得久,哪里还有奶!"
  "………"
  入夜以后,请安的人逐一告退;银蟾姐妹乃道:
  "大姑睡这边,我们去银月房里--"
  "哪有需要呢--"
  她阿嬷和大姨同声说道:"这里够阔的!再多两个亦不妨!"
  贞观早换了睡衣,傍着她大姨躺下,先还听见母女二人谈话,到后来,一边没回声,原来老人家睡入眠了。
  阿嬷这两日是好了,只是精神差些,到底是上年纪的人……
  伊的头疼看似旧症,事实是哭贞观父亲引起的;她父亲幼丧父母,成家后,事岳母如生身母亲。
  或许是这种牵扯,所以世人无法将死别、生离,看做寻常--
  贞观拉一下盖被,看看银蟾艘阉俗肺仕笠蹋?br>   "你看过二姨丈吗?"
  突然这么一句,她大姨也是未料着,停了好一下,才说:
  "你是想着什么了?临时问起这项来?"
  "我一早就想问了,……一直没见过大舅和二姨丈!"
  房内只剩下长夜灯,贞观在光晕下,看着大姨的脸,忽觉得伊变做母亲:
  "阿贞观,照你说的,我们姐妹三个,谁人好看?"
  贞观想了一想,说是;
  "二姨皮肤极好,大姨和妈妈是手、脚漂亮……还有眉毛、眼睛,唉呀,我也不会比--"
  她大姨笑道:
  "你这样会说话!其实,水云还是比我们两个好看,从前未嫁时,人家叫伊黑猫云--"
  本省话,黑猫是指生得好,而且会妆扮、穿着的女子--
  她大姨这一句话,使得贞观极力去想:二姨再年轻廿岁时,该是如何模样?
  如果伊不必早岁守寡,如果没有这廿年的苦节,她二姨真的会是四、五十岁一个极漂亮的妇人;然而,现在--
  贞观觉得伊像是:年节时候,石磨磨出来的一袋米浆,袋口捆得牢紧,上面且压着大石头,一直就在那里沥干水份……
  她大姨又说:
  "你听过这句话吗--黑猫欲嫁运转手--"
  运转手是指开车的司机;好看的女子,要嫁就要嫁司机?这是什么时尚?
  贞观问道:
  "怎样讲呢?大姨。"
  "现在当然是过时了,它是光复前几年,民间流传的一句话;战乱时,交通不便,物资实施配给,会开车的人特别红呢!"
  贞观不难明白:从前,祖父他们,到台南要走三天,到嘉义要走一天半,在那样的时日里,一个车辆驾驶者,会是怎样赢得女子的倾心,怎样的使人对他另眼相看待。
  二姨丈原来是开车的!
  "是怎样呢?"
  "战争最激烈那年,……你们都还未生呢!出世在那个时势,也是苦难!"
  "……"
  "水云带着孩子,回这边外家避空袭,你二姨丈刚好那日闲暇,就在自家鱼坳,偷网了几斤鱼,从大寮直走路,提来这里--"
  贞观打断话题道:
  "不对啊!既然二姨丈家的鱼坳,怎么能说是偷呢?"
  她大姨笑道:
  "你们现在是好命子,要吃什么有什么,那个时哪有呢?日本人说兵士打仗,好物品要送到前线,物资由他们控制,老百姓不能私下有东西!"
  "……"
  "举一个例,你三叔公那边后院,不知谁人丢了甘蔗渣,日本人便说他家藏有私货,调去问了几日夜,回来身上截截黑--"
  "……三叔公到底有没有吃甘蔗?"
  "哪里还有甘蔗吃呢?"
  "……"
  "更好笑的日本人搜金子,他们骗妇人家:金子放在哪里,全部拿出来--"
  "谁会拿出来?!"
  "就是没人拿,他们一懊恼,胡乱编话,说是--不拿出来没关系,我们有一种器具,可以验出来,到时,你们就知苦--"
  这样哀愁的事,是连贞观未曾经历的人,听了都要感叹--
  "配给,到底怎样分呢?"
  "按等分级;他们日本人是甲等,吃、穿都是好份,一般老百姓是丙等--"
  "乙等呢?"
  "那些肯改祖宗姓氏,跟着他们姓山本、冈田的,就领二等物资--"
  "认贼做父--"
  贞观哇哇叫道:"姓是先人传下,岂有改的?也有那样欺祖、背祖的人吗?"
  "有啊,世间的人百百种--"
  "……"
  贞观停了一会,又问回原先的话来:
  "二姨丈既是走路来,是不是半途遇着日本兵?"
  "……"
  她大姨摇摇头,一时说不出话来;贞观想着,说道:
  "大姨--我们莫再讲--"
  "--我还是说给你知道,你二姨丈是个有义的人;他来那日,天落大雨,又是海水倒灌,街、路的水,有二、三尺高……"
  "……"
  贞观不敢再问,她甚至静静躺着,连翻身都不敢翻一下。
  "你二姨丈披蓑戴笠,沿途躲飞机和日本兵,都决走到了--"
  "……"
  贞观的心,都快跳出腔来。
  "--是在庄前,误将鱼坳做平地,踏陷下去……到第三天,才浮起来--"
  "……"
  贞观闭起眼,想着二姨丈彼时的困境:
  半空有炸弹、飞机,地面有岗哨、水患;大寮里到此,要一个小时脚程;他这样一路惊险,只为了对妻,子尽情--
  人间有二姨丈这样的人,世上有百般事情,又有什么不能做呢?
  "百日之后,居然还有人来给水云说亲……唉,这些人!"
  贞观心内想:
  二姨是几世做人,都还他的情不完了,伊岂有再嫁的?
  姨、甥两个相对无言,都有那么一下了,贞观忽地推被坐起,就着灯下看表。
  "唉呀,十点过了--"
  "有什么事吗?"
  "阿嬷要听'七世夫妻'的歌仔戏,叫我喊伊起来--"
  她一面说,一面下床来扭收音机;她大姨打着阿欠道:
  "再转也只有戏尾巴了,听什么呢?明晚再说吧--一你几时来台南玩?!"
  "好啊--"
  贞观应一声,正准备关掉旋钮,此时,那会说话的机体,突然哀哀一阵幽怨;是条过时的老歌:
  "--春天花蕊啊,为春开了尽--"
  前后怎样,她都未听明白,因为只是这么一句,已经够魂飞魄散,心折骨惊了--
  春天花蕊啊,为春开了尽--
  旋律和唱词,一直在她心内回应;她象是整个人瞬间被磨成粉,研做灰,混入这声韵、字句里--
  应该二姨是花蕊呢?还是姨丈?
  贞观由它,才倏地明白:情字原是怎样的心死,死心;她二姨夫妇,相互是花蕊,春天,都为对方展尽花期,绽尽生命!
  房内的人都已入睡;贞观悄声在靠窗的一边躺下,当她抬头望见夜空时,忽地想起"此情问天"来--
(未完待续)

发贴心情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1)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1) 


  这两年是在台南过的。
  当初,贞观决定出外时,她母亲并不答应;她于是学那祝英台,在离家之前,与老父立约在先。
  贞观与她母亲,也有这样的言契:
  "二年半过,弟弟毕业了,我随即返来。"
  因为有这句话,她母亲才不坚持了,加上她二姨一旁帮着说:
  "台南有水莲在那里,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照我看来,阿贞观心头定,脚步碇,是极妥当的人--"
  她母亲未等说完,即言道:
  "我哪里是不放心?我是不舍得……到底我只有她一个女儿!"
  贞观听出话意,便抚她母亲的手道:
  "妈,我去台南,可以做事,赚钱,也好照看阿仲,他们男生粗心……"
  那时,她大弟弟眼看就升高二,贞观因为自己大学未考,全副的希望,就放在他身上。
  她母亲又说:
  "你才几岁的儿,能赚几文钱?"
  贞观没应声,其实她大姨早在稽征处给她找了工作,是临时的造单员。
  她母亲停停又说;
  "女儿我生的,她的心我还会不知吗?你也不心急着分我身上的担,到是我问你,你自己心里怎样想呢?"
  贞观咽咽口水,心想:
  我能怎么想呢?您是守寡晟子的人,我即使无力分忧,也不会一直做包袱啊!
  她母亲道:
  "你父亲生前赚的辛苦钱,我俭俭、敛敛,存了一些,加上那笔抚恤金;它是你父亲生命换的,我妇人家不会创,只有守,将它买下后港二甲鱼坳丢着,由你舅,妗代看,以后时局若变,钱两贬值,你姐弟也有根本;你若想再升学,该当补习,或者自修,做母亲的,我都答应,家里再怎样,总不会少你们读册,买书的钱--"
  说到辛酸处,她母亲几次下泪,泪水照见贞观的脸,也照出她心中的决定来:
  "妈,我那些成绩,也不怎样的,还考它什么呢?到不如象银月她们早些赚钱,准备嫁妆--"
  她本意是要逗她母亲发笑,然而话说出口,又难免羞赧,便停住不说了。
  当晚母女同床,说了一夜话,第二天,又相偕上街,剪了花布,做几件衣裳。到出门那天,两个阿妗陪她母亲直送她到车站,贞观坐上车了,她母亲隔着窗口,又叮咛一句:
  "真晓事的人,要会接待人,和好人相处,也要知道怎么与歹人一起,不要故意和他们作对,记得这句话--恶马恶人骑,恶人恶人治--"
  她等车子开远了,才拿手巾按目眶,只是轻轻一按,谁知眼泪真的流下来--
  住台南这些时,贞观每年按着节令回去:上元、清明、端阳、普渡、中秋,然后就等过年;如此这般,两年倒也过了;如今--
  弟弟都已经升高三,往下一算,就只剩存三个余月,近一百天!
  故乡还是故乡,她永远具有令人思慕、想念的力量,然而--
  使得今日,贞观变得恋恋、栈栈,欲行难行的是:当初她并未分晓台南是怎样一个地方。
  她每天走半小时的路程去上班,黄昏又循着旧路回大姨家,其实那路不长,别人十来分即可走完的,偏是她会走,象是缠足、缚脚的阿婆一样。
  怎知台南府竟有这样的景致,满街满巷的凤凰木,火烧着火一样,出门会看见,抬头要看见,不经心,不在意,随便从窗从户望出来,都是火辣辣、烧开来的凤凰花。
  思想前史,贞观不禁怀念起早期开台的前辈、先人;他们在胼手胝足、开芜、垦荒之际,犹有余裕和远见,给后世种植下这样悠扬、美丽的花朵,树木。
  贞观每每走经树下,望着连天花荫,心中除了敬佩,更是感激无涯尽。
  为了走路一项,她大姨夫妇几次笑她:
  "也没见过世间有这样的人,放着交通车不坐,爱自己一步一步踢着去!"
  她笑着给自己解围:
  "我原先也坐车的,可是坐不住啊!一看见凰凰花,就会身不自主,下来走路了!"
  凡间的花,该都是开给人看,供观赏的,只有凤凰树上的,贞观感觉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意,是不能随便看着过去的。
  说是这样说,人家未必懂得她。连她给银蟾姐妹写信,回信居然写道:
  "--既然你深爱,干脆长期打算,嫁个台南人算了!"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2)

银蟾这样,贞观愈是要怀念伊;姐妹当中,她最知道银蟾的性情。
  伊有时爱跟自己负气、撒娇,那是因为她们两个最好。
  她其实也是说说罢了,二人心下都明白:无论时势怎样变迁,故乡永远占着最重要的位置;故乡的海水夜色,永远是她们心的依靠。   贞观这日下班回来,先看见弟弟在看信。
  桌上丢着长信封,贞观一见,惊心想道:
  又是这样的笔迹……原来,世上字体相象者,何其多也--
  她想着问道:
  "阿仲,是谁人写的?"
  "哦,阿姐,是大信哥哥--"
  她弟弟说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封:"这封是给你的!"
  原以为会是谁,原来还是那人!
  "你几时与他有连络?"
  她弟弟笑道:
  "大信哥哥是我的函授老师呢!都有一学期了,阿姐不知啊?"
  "……"
  "是升高三的暑假,四妗叫他给我写信。有他这一指点,今年七月,我的物理、化学,若不拿个九十分,也就对不起三皇五帝,列祖列宗--"
  贞观心内一盘算,说道:
  "咦,他不是大四了吗?"
  "是啊,预官考试,毕业考……一大堆要准备,不过没关系,他实力强--
  她弟弟说到这里,笑了起来;红红的脸,露出一排白牙齿。
  "说是这样说,你还是自己多用心!"
  贞观一边说,一边铰开封缄来看;二年前,大信给过自己一封信,当时,她没想着要回他,如今--
  贞观;
  久无音讯,这些时才从阿仲那里,知道你一些
  近况。
  我升初二那年,到你们那里做客,吃鱼时哽着
  鱼刺,也许你已淡忘了,我可是记得很清楚:谁人
  拿来的麦芽糖!
  看你的样子是不欲人知,我也只好不说,然而
  这么久,一直放在心上不是办法,赶快趁早正式给
  你道声:多谢。
  大信敬具
  贞观看过,将之收好,隔日亦即提笔作复,言语客气,主要的在谢谢他教导弟弟费心,没过几天,他的信却又来了。
  贞观:
  回家时,看到桌上躺着你的信,吓了一跳,(其
  实是吃了一惊!)然后就很高兴了。
  (原先不能想象你会回复呢!)
  称我刘先生,未免太生分、客气,还是叫名字
  好,你说呢?!
  听说你喜欢凤凰花,见了要下来走路,极恭敬
  的,如此心意,花若有知,该为你四时常开不谢。
  台南的特色如果说是凤凰,台北的风格,就要
  算杜鹃了。但是你知道吗?凤凰花在台南府,才是
  凤凰花,杜鹃花也惟有栽在台北郡,才能叫做杜鹃
  花,若是彼此易位相移,则两者都不开花了。(你
  信不信?)
  我实验室窗外,正对着一大片花海,现时三月;
  天,杜鹃开得正热,粉、白、红、紫,简直要分它
  们不清。
  寄上这一朵,是我才下楼摘的,也许你收到;
  时,它已经扁了!
  祝
  愉快!
  大信敬上
  贞观的手双双捧着花魂来看,那是朵半褐半红的杜鹃,是真如大信说的,有些干了。
  这人也有趣,只是他的信不好回,因为连个适当些的称呼也没有。
  到底应该如何叫呢?她是连银城他们的名,都很少直接呼叫的。
  想了三、五日,贞观才写了封短信:
  兄弟:
  祖父,高祖那一辈份的人,也难得人人读书,
  认字;可是,自小即听他们这样吟唱:
  五湖四海皆兄弟--
  想来,我们岂有不如他们高情的?
  花收到了!说起来也许你爱笑,长这么大,这
  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杜鹃!
  真如你说的,杜鹃在南部,甚少露脸;花都有
  花性了,人间真是无限风景!
  祝
  好
  贞观谨启
  信才寄出三天,他又来了一封;贞观心里想;这人做什么了?毕业考大概要考第一名了;都准备好了吗?
  贞观:
  想起个问题来,我竟不能想象你现在如何模
  样,九年前看到的阿贞观,才小学毕业,十二、三岁
  的小女生!
  凤凰花到底有多好呢?你会那样在在心?能不
  能也寄给我们台北佬看看?
  就你所知,我是老大,还是大家庭中,老大的
  老大,你了解这类人的特性否?固执、敏感,虽千
  万人而吾往矣--习惯于独行夜路,无言独上西
  楼,月如钩,心如水,心如古井水,井的宁静下,
  蕴藏着无限的狂乱,无限的澎湃,却又汲出信、
  望、爱无数。
  附上近照乙帧,几年不见,还能相认否?
  大信敬上
  附的是一张学士照,贞观不能想象,当年看《仇断大别山》,烧破蚊帐的男生,如今是这样的泱泱君子,堂堂相貌。
  富贵在手足,聪明在耳目--大信的眼神特别清亮,内敛十足而不露,看了叫人要想起:"登科一双眼,及第两道眉"的话来。
  最独特的还是他的神采,堪若杂志中所见,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
  然而这信却给她冰了十来日。
  这段期间,贞观赶回故乡,因为银月即做新娘,必须给伊伴嫁。
  姐妹们久久未见,一旦做堆,真是日连着夜,早连着晚,不知要怎样才能分开。。
  迎亲前一晚,五人且关做一间,喳喳说了一夜的话;其实连银杏一共是六人,差的是她年纪小,十四、五岁,才上初二,说的话她听不热,而且也插不上嘴,又知道人家拉她一起是为了凑双数,因此进房没多久,便蒙头大睡。
  新郎迎娶那日,贞观众人,送姊妹直送嫁到盐水镇;亲家那边,大开筵席,直闹到下午三、四点,车都排好在门口等了,房内新娘还只是拉着她,放不开手。
  贞观见她低头垂泪,心下也是酸酸的,只得一面给她补粉、拭泪,一面说:
  "点啊点水缸,谁人爱哭打破缸--"
  一句话,总算把银月逗笑了。
  回程众多车队,贞观恰巧与她四妗同座;听得她开口问道:
  "大信有无与阿仲写信?"
  "有啊!都是他在教的!考上第一志愿时,让他好好答谢先生!"
  "唉!"
  她四妗却叹了一口气:"其实这些时,他自己心情不好--"
  贞观听出这话离奇,却也不好问什么。
  她四妗道是;
  "他班上有个女孩子,大一开始,与他好了这几年,总是有感情的,如今说变就变,上学期,一句话没讲,嫁给他们什么客座教授,一起去美国了--一"
  "其实这样没肠肚的人,早变早好,只是他这孩子死心眼,不知想通也未?"
  "……"
  贞观悄静听着,一时是五种滋味齐倾倒;然而她明白,自己看重大信,并不是自男女情爱做起头,她一直当他是同性情之人。
  因而今日,她应该感觉,自己与他同此心,同此情;可怜了我受屈、被负的兄弟!
  又过一日,银月归宁宴亲,举家忙乱直到日头偏西,司机从门外几次进来催人,新娘才离父别母,洒泪而去。          
  贞观自己亦收好行装,准备和大姨夫妇返台南;她-一辞过众人,独独找不着银蟾。
  银蟾原来在灶下,贞观直寻到后边厨房,才看到她正帮着大师傅一些人,在收筵后杂菜。
  大宴之后的鲜汤、菜肴相混,统称"菜尾"。"菜尾"是连才长牙齿,刚学吃饭的三岁孩童,都知道它好滋味;贞观从前,每遇着家中嫁、娶大事,连日的"菜尾"吃不完,一日热过一日,到五、六日过,眼看桶底将空,马上心生奇想,希望家中再办喜事,再娶妗、嫂;不只是"菜尾"的滋昧,还为的不忍一下就跟那喜气告别……
  如今想来,多么可爱,好笑的心怀--
  "阿银蟾,我要走了!"
  银蟾回头见是她,起手盛个大碗,端过五间房来,又拉了她道:
  "来把这碗吃了再走!"
 ?quot;阿弥陀佛,吃不下了!"
  银蟾不管,把汤匙塞给她道:
  "车上就又饿了!你一到台南,再想吃它也没得吃呢!"
  "可是---"
  银蟾看她那样,倒是笑起来;
  "可是什么?连佛菩萨闻着滋味,都会翻墙过来,不吃素了!"
  说了半天,最后是两人合作,才把它吃完;贞观不免笑银蟾道:
  "等你嫁时,菜尾都不必分给四邻了,七、八桶全留着新娘子自己吃!"
  "是啊!吃它十天半个月!"
  两人哈哈笑过,银蟾还给她提行李,直直送到车站才住。
  回台南已是夜晚九点,她大姨坐车劳累,洗了身即去安歇。贞观一上二楼,见她弟弟未睡,便将家中寄的人参给他,又说了母亲交代的话;等回自己房来,扭开电灯,第一眼看见的,是桌上一只熟悉信封;弟弟不知何时帮她放的。
  她坐定下来,其实并未真定,她感觉自己的心扑扑在跳。
  临时找不到剪刀,又不好大肆搜索,怕弄出声响,只好用手撕。
  撕也是撕不好,歪歪刺刺,她今晚这样心神不宁,因为不知道大信要说什么。
  小呆一会,她终于将纸展开,就着灯火,一个字,一个字详细读来:
  贞观:
  买了一本《李贺小传》颇好!
  前些天还看了唐人传奇、明代小说、牡丹亭、
  长生殿等等。
  读一段散文,一篇小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事,读者被诱惑、被强迫,从现实、安定(麻木?)
  的心境中,投身入一种旧日情怀,一种憧憬,一种
  悲痛,无论如何,他陷入汹涌激流里。阅读之际,
  上面是现实的人生,下面是蝴蝶的梦境,浮沉其
  间,时而陷入激流之下,亢奋,忘我、升华(注),
  时而浮出尘世,还我持重、克制的人生……
  穿梭在这两层之间,是一种拉扯。一种撕裂,但
  若能趋向和谐,倒也是很好的。化学家注:升华,
  Sublimation,化学名词,指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
  (不经液态)是一个突然而令人赞叹的过程,譬如
  说,将顽石般的心肠,化为一腔正气。
  祝
  愉悦!
  大信
  贞观忽然掩信闭目起来,她为什么要拆这样一封信?她不应该看它的,大信所有给她的好感,是从这封信开始的!
  --时而浮出尘世,还我持重、克制的人生--
  怎样有礼的人啊!
  这般相近的心怀,相似的性情;他说的几本书,她也正看着呢!连看书都不约而同了,她又如何将他作等闲看待?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3)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3)
化学家:
  附上二瓣凤凰花,我对它们是--初见已惊,
  再见仍然。
  另寄上我们办公室同仁合照一帧,既是你欲知
  端的,就试着猜吧!
  贞观敬上
  三天过后,台北来了一封限时信;
  贞观:
  凤凰花原来这么好,我竟感觉它:前世已照
  面,今生又相逢。
  看来要想办法搬到台南住了;不是吗?我们一
  个教授说:读书的目的,为了要与好的东西见面;
  好事、好情、好人、好物。
  照片看到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些打领带
  的家伙,必定不是你!猜得多好啊!我不要再猜
  了!(其实我还是知道你是哪个!哈!)
  大信
  如果这次银月结婚,她没回去,即使回去了,只要没和四妗同车,听不到伊的那段话,贞观应该是很快给大信回信的;然而今日--
  她既已知道他内心的曲折,又对他的人逐日看重,再要回去原先的轻眉淡眼,实在不容易。想了几日没结果,正在难堪,他的信倒来了:
  贞观:
  给你说个杜鹃花城的故事;这是一个朋友的恋
  爱:
  刚进入大学那一年,(花城新贵)他少年狂
  妄,她灵秀脱俗……严冬过去,当第二个春天扫尽
  落叶的时候,他们便脱掉少年羞涩的外衣,疯狂的
  爱了起来……
  校园里,满是两人的足迹,林荫大道,园艺
  所、老校长的墓,还有六号馆旁一个亭子;这亭子
  对他们来说,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一切的盟
  誓、言契,都是在那里说就的!
  无论到哪里,他们都会带一本漂亮的书,这样
  比较安心,也可枕着头,笑看椰林过客……可是她
  宁可靠着他的肩膀。
  偶而也会丢开众生,躲到没人的地方,这样可
  以避开有色的眼光,(那些脑筋不健康的家伙!)
  才没多久,他忙着老教授的后事,她竟在一个月内
  他嫁,随即去国离家。
  原先他们互订终身,约好一起出去的,她一定
  是忘了……也好,两人互不见白头,倒也是很好的
  结局!
  我的朋友把这种感伤传给我,然而,--出生
  在这样动荡时代的人,是不应该淹没在如此平凡的
  悲剧里--
  信等于没有写完,贞观可以想知,他内心的混乱和挣扎!
  他不想瞒她,却又无从启齿,于是打了这样不高明的比喻;试想:除非当事者,谁人又如何得知,爱侣之间的信誓?
  贞观觉得酸楚;她未曾料到,他会有这样一段过去,然而对大信的人,她还是爱惜和敬意。
  大信的昭明、阳气,正是从这里见出的;他真是个明亮的人!
  明知如此,她却又要跟自己赌气,于是回了他这样一封信:
  男主角:
  这么伟大的恋爱,真是永生永世啊!(令人感
  动!)
  水浒传里,梁山众人曾有这样的盟誓:一日之
  声气既孚,终生之肝胆无二。想来你一定更能体
  会。
  爱是没有错爱的!那人既是你心上爱过,就可
  以终此一生无所改!
  真爱应该是没有回头的,只要清晰确定:这人
  深合吾意,甚获吾心,那么能够爱,就已经很够
  了,也不一定要纳为己有;是庄子说的:若然者,
  藏金于山,藏珠于渊--只要她是人世的风景,只
  要她好好活着,人生何其美丽!
  祝
  坚定!
  贞观敬上
  信刚寄出时,贞观并不觉得怎样不妥,然而等了七、八天过,大信还无回音,她才想出来自己做错了;既是他不明说,她又何必去点破它呢?世事真真假假,她即使详情尽知,又怎样了?
  原来她也只是个傻人,是人世万迷阵里的痴者;生命中的许多事,其实是可以不必这么当它真的!
  第十天,信终于姗姗来到:
  贞观:
  接到你的信,有些生气(一点点),你何苦逼
  我至此?
  好吧!那个故事里的人是我!我都承认,这些
  时,我一直以一种待罪的心……
  爱,爱,爱,你以为这字这么简单吗?人在达
  到真实境前,你知道他路上要跌几多跤吗?
  其实我没有生气,还只是感心你;你说了也
  好,你不说我更难过。
  再十天就毕业了,这些时,谢师宴吃得脑袋、
  胃袋一起下垂!
  台南好吗?
  大信
  贞观一算,弟弟的毕业典礼在即,她来台南,前后已两年零四个月。
  世事原是不可料知的;她与母亲言约时,怎知晓台南有这样的风景、地理,怎料得会在此郡,与大信相熟起来?
  不管怎样,如今都到了告别的时候;台南府就这样一直记在心上吧!她亦是今番才得了悟;好地方可也不一定要终年老月常住;是只要曾经住过,知道了伊的山川日月、风土人情,也就相知在心,不负斯士了。
  贞观当下收拾好一切,她是决意离去。
  不止为了自己有言在先,她真正乱心的是:她感应到大信将相寻而来……
  她必须终止这样一段感情;大信是宝藏,愈深入只有愈知晓他的好。……而她却是骄傲和负气;不要了--
  她也许跟他生气,也许跟自己生气;火过为灰,他已经是燃烧过的。
  为何他们就相识在先呢?也罢!就让两人为此,一起付出代价吧!
  第二日,贞观去办公室递了辞呈,转身出来时,忽想到明日已不在此,这临去投影,于是顺着街路,逐一走着;一个下午,差些踏穿了半个台南府。
  回来吃了晚饭,她才把话与大姨夫妇禀明;夫妇两个甚是骇异;
  "不是好好的,如何就要走了?"
  贞观苦笑道:
  "我也不想走,可是来时已经跟妈妈说了--"
  她大姨笑道:
  "原来为这项!没什么关系!你母亲那边由我来说--"
  "可是不行啊!"
  贞观急着道:"上次回去给银月伴嫁,都与阿公、阿嬷说好了;两位老人都叮我早些回去的!"
  她大姨是孝顺女儿,听说如此,也就不再坚持,只说是:
  "既然这样,就再多住几天吧!我……也是舍不得你!"
  认真说起她大姨,贞观又要下不了决心了。
  她刚来上班那个月,尚未领薪,她大姨怕她缺钱用,每晚等她睡下,悄悄过房来,随便塞些钱在她衣服袋子里。
  贞观每每在隔天清晨,穿衣时摸见;起先她只是猜想,不能确定;直到有一晚,大姨进房时,她尚未入睡,人躺在大床上,她大姨隔着蚊帐,也不知她瞌眼假装,又将钱放入她的小钱包--
  贞观等她转身出了房门,才倾坐起来;望着离去的大姨身影,满目满眶都是泪水。--
  如此一个月,直到她领着薪津……
  想到这样的恩义,贞观立誓:
  我要让自己生命的树,长得完好、茂盛、用来回报至亲之人。
  就这样,贞观又多住了几日,她在临上火车,才在台南车站投下这封信:
  大信:
  恭喜你大学毕业!
  我已离开此地,虽说凤凰是心爱的花,台南是
  热爱的地,然而,住过也就好了。
  好花开在好人世;我是人去实质未去啊!一笑!
  贞观

                  


(未完待续)  

发贴心情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4)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4)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萧丽红

  

(四)

  九
  贞观回乡月余,家中倒有两件非常事:
  一是弟弟大专联考,高中了第一志愿;一是卅年来,死生不知的大舅,有了消息。
  大舅当年被日本军调往南洋作战,自此断了音讯;光复后,同去之人,或有生还的,询问起来;却又无人知道。可怜她大妗,带着两个儿子,守了他漫漫卅年。
  如今天上落下的消息;一封日本国东京都寄出的航空邮便,把整个家都掀腾起来:
  男国丰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不孝被征南洋,九死一生,幸蒙祖上余德,留
  此残躯以见世。流落异地初期,衣无以温,食无以
  饱,故立愿发誓:不得意,展志,则不还乡。虽男
  儿立志若此,唯遗忧于两位大人者,所耿介在心
  也。今所营略具规模,深思名都虽好,终为异地,
  尤以故国之思,三十载无一日竟,心魂弛于故里,
  不胜昔之。回返之前,特驰书以奉,又兄弟姊妹各
  如何,素云如何,不孝在此,另有妻室儿女,徒误
  伊青春三十年,所负咎耳。返国之行,唯男妇惶惶
  未敢同之,其虽为日本女子,颇知得我汉族礼义,
  男与之合,未奉亲命,虽乱世相挟,亦难免私娶之
  嫌,肃请二位大人示意,以作遵循。
  不孝国丰谨禀
  信传阅了半天,又四四正正,被放回厅堂佛桌上;差不多的人,全都看过,反而是最切身相关的,静无一语,未相闻问;
  贞观大妗,一来识字不深,二来众人一口一声,听也听它明白了!
  贞观甚至想:
  如果还要找第三个原因,那就是相近情怯吧?!
  事情来得这般突然,别说她大妗,换了谁,都会半信半疑,恍如梦中。
  家中有这样大事,自然所有的人都围坐一起;贞观先听她阿嬷问外公道:
  "老的,你说怎样好呢?"
  她外公看一下她大妗,说是:
  "要问就问素云伊;这些年,我只知大房有媳妇,不知大房有儿子;所有他应该做的,都是她在替他……你还问我什么?quot;
  "……"
  这下,所有的眼光,都集中到她大妗身上;贞观见伊目眶红红的,只是说不出话来。
  "素云--"
  "阿娘--"
  婆媳这一唤一答,也都刹时止住,因为要说的话有多少啊,一下子该从哪儿起?
  "--你的苦处,我都知道,总没有再委屈你的理;国丰--"
  "阿娘---"
  她大妗又称呼一声,至此,才迸出话来,然而,随着这声音下来的,竟是两滴清泪;"我四、五十岁的人,都已经娶媳妇,抱孙了,岂有那样窄心、浅想的?再说,多人多福气--"
  伊说着,一面拿手巾的一角擦泪,大概一时说不下去了。贞观阿嬷于是挪身向前,牵伊的手道:
  "你怎样想法,抑是怎样心思,都与阿娘吐气,阿娘与你做主!"
  其实,贞观觉察:大妗那眼泪,是欢喜夹掺感激;大舅一去卅年,她不能想象他还--同在人世,共此岁月与光阴……
  光是这一点,就够伊泪眼潸潸了;
  "阿娘,男人家,怎能怪他呢--"
  "你是说--"
  "他怎样决定怎样好!我是太欢喜了,欢喜两位老人找着儿子--"
  "……"
  "--银山兄弟,可以见到爹亲……有时,欢喜也会流泪--"
  "……"
  大妗才停住,厅上一下静悄下来,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想,一时也是不会说。
  隔了一会,她阿嬷才叹气道:
  "你就是做人明白,所以你公公和我,疼你入心,家里叔、姑、妯娌和晚辈,也都对你敬重--"
  "……"
  "那个日本女人回来不回来,你阿爹的意思,是由你决定。"
  她大妗本来微低着头,这一听说,立时坐正身子,禀明道:
  "堂上有两位老大人,家中大小事,自然是阿爹、阿娘做主!"
  "……"
  "至于媳妇本身的看法:这些年,国丰在外,起居、饮食,冷热各项,都是伊服侍的;有功也就无过了--"
  "……"
  "--再说,国丰离家时,银山三岁,银川才手里抱呢,我和国丰三,五年,还不及伊和他做夫妻的日子长!"
  "……"
  "若是为此丢了伊,国丰岂不是不义?!我们家数代清白,无有不义之人!"
  "……"
  贞观到入晚来,还在想着白天时,她大妗的话;她翻在床上,久久不能就睡。
  "阿嬷!大舅的事,你怎样想?"
  "怎样想?"
  老人家重复一遍,象是问伊自己:"就跟做梦一样!"
  这日七月初七,七夕日。
  日头才偏西未久,忽的一阵风,一卷云,马上天空下起细毛雨来。
  这雨是年年此时,都要下的,人们历久有了经验,心中都有数的,不下反而才要奇怪它呢!
  贞观原和银蟾姊妹,在后边搓圆仔,就是那种装织女眼泪的;搓着,捏着,也不知怎样,忽的心血来潮,独自一人往前厅方向走来。
  她的脚只顾走动,双手就是搓不停,待要以手指按小凹,人忽地止住不动。
  在这镇上,家家户户,大门是难得关上的;贞观站立天井,两眼先望见大门口有个人,在那里欲进不进,待退不退,看来是有些失措,却又不失他的人本来生有的大模样。
  贞观一步踏一步向前,心想:
  这两日,大舅欲回来,家中一些壮丁,三分去了二分,赴台北接飞机了,这人如果要找银川、银安,可就要扑空了……。且问他一问:
  "请问是找谁?"
  这样大热天,那人两支白长袖还是放下无卷起,一派通体适意的安然自在。
  "我--"
  他竟是定定先看了贞观两眼,一见她不喜,且有意后退不理睬,这才笑道;
  "贞观,吾乃大信也!"
  就有这样的人,找上门来叫你个措手不及--
  可是,来者是客,尤其现在这人更加了不得!弟弟考上,他是功劳簿上记一大笔的,她母亲和众人一直感念他,正不知要怎样呢;再说,人家是四妗娘家的侄儿,不看四妗也看四舅……如此便说:
  "啊--是你!请入内坐,我去与四妗说--"
  说着,替他拿了地上的行李,直领至厅上坐下,又请出阿公、阿嬷等众人。
  这一见面,有得他们说的;她自己则趁乱溜回后边继续搓圆仔。
  这人说来就来,害她一些准备也没有……
  她是还有些恼他,但是奇怪啊!两人的气息仍旧相通感应,不然,怎么会好好的这里不坐,突然间跑到前头去给他开门?
  刚才忙乱,她连他的面都不敢看清……这样,两人就算见面了吗?
  拣个这样的大日子来相见,他是有意呢?还是无心撞着?
  搓圆仔虽可以无意识,可是搓着、搓着,银蟾就叫了;
  "原来你手心出汗,我还以为颗团湿,阿嫂没把水沥干!"
  贞观自己看看,只见新搓出来的圆仔,个个含水带泪的,也只有笑道:
  "快些搓好了,我要回家叫阿仲!"
  "欲做什么?"
  "台北客来了,是四妗的侄仔,当然阿仲要来见老师!"
  贞观是回到家来,才知弟弟早她一步,已经给银禧叫去了,原来自己走小路回家--她母亲正准备祭拜的事,一面与她说;
  "阿仲临时走得快,也未与他说详细,这孩子不知会不会请人家来吃晚饭?……还是你再去一趟?"
  贞观帮着母亲安置一碗碗的油饭,一面说:
  "还操这个心做什么?今晚哪里轮得到我们?人家亲生姑母和侄儿,四妗哪里会放?四妗不说,还有阿嬷呢!怎么去跟伊抢人客?"
  她二姨一旁笑她母亲道:
  "是啊!你还让贞观去?今晚任他是谁,去了反正就别想回来!到时看你那锅油饭,有谁来帮忙吃?"
  她母亲笑道:
  "这是怎样讲?"她二姨笑道:
  "那边来了上等人客,正热呢!反正开了桌,请一人是请,请十人也是请,干脆来一个留一个,来两人留双份,你自己阿仲都别想会回来吃,你还想拉伊的?"
  果然七点过后,她大弟还不回来;这边众人只得吃了晚饭,因看到锅里剩的,不免说是:
  "你看!只差阿仲一人,就剩这许多,要是贞观再去,连明天都不必煮了!"
  贞观笑道:
  "他们男生会吃,我可是比不上,阿仲如果真把人客请来,妈妈才是烦恼;这锅不知够不够人家半饱?"说着,说着,又到?quot;范蠡与西施"的歌仔戏时间;她母亲和二姨,双双回她们房里去,小弟亦关了房门,自去做他的功课。
  贞观一人无味,只得回转自己房里静坐。
  到现在,她的心还乱着呢!本来今晚要跟银蟾做洋裁,谁知来了个不速之客,他这一撞来,她是连心连肺,整个找不着原先的位子放了。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5)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5)


桌上的小收音机,是阿仲自己做的实验,她才随手一转,"桃花过渡"的歌一下溜溜滑出:
  原来,桃花待要过江;摆渡的老人招她道:渡你也行,先得嫁我!
  桃花道是:嫁你不难,咱们先来唱歌相褒,你若赢了随你,你若是输,叫我一声娘,乖乖渡我过去--
  贞观听得这一男一女唱道:
  正月人迎厄,单身娘子守空房,嘴吃槟榔面抹粉,手提珊瑚等待君。
  二月立春分,无好狗拖推渡船,船顶食饭船底困,水鬼拖去无神魂。
  三月是清明,风流女子假正经,阿伯宛然杨宗保,桃花可比穆桂英。
  四月是春天,无好狗拖守渡边,一日三顿无米煮,也敢对阮葛葛缠。
  五月龙船须,桃花生水爱风流,手举雨伞追人走,爱着缘投憨大呆。
  六月火烧埔,无好狗拖推渡人,衫裤穿破无人补,穿到出汗就生虫。
  七月树落叶,娶着桃花满身摇,厝边头尾人爱笑,可比锄头掘着石。
  八月是白露,无好狗拖推横渡,欲食不做叫艰苦,船坯打断面就乌。
  九月红柿红,桃花生水割着人,割着阿伯无要紧,割着少年先不堪。
  十月十月惜,阿伯憨想阮不着,日时懒怠无人叫,瞑时无某困破席。
  十一月是冬至,大脚查某假小蹄,八寸鞋面九寸底,大过阿伯的船坯。
  十二月是年冬,精糍做颗救祖公,有活有婿人轻松,阿伯你就扇冬风。
  …………
  听着,听着,贞观不禁好笑起来:
  这女的这样泼辣,爱娇,这男的这样沾沾自喜,可是,也只能觉得二人可爱,他们又不做坏事,只是看重自己--
  还未想完,先听到房门"咯咯"两声响,贞观随着问道:
  "谁人?"
  "阿姊,是我!大信哥哥来家里坐,你不出来坐坐吗?"
  ……这个人,他到底要她怎样?探亲、游玩,他多的是理由住下,她不是不欢迎,她是无辞以对啊!
  如果没写那些信,那么他只是家中一个客人,她可以待他礼貌而客气,如今心下那样熟知了,偏偏多出那个枝节来,这样不生不熟的场面,到底叫人怎样好?
  她真要是生气,倒也好办,可以霍然了断的,偏是这心情不止这些,尤其那日听了她大妗那些言语,明白了人生的无计较,她更是双脚踏双船,心头乱纷纷起来--
  贞观换了一件草青色,起黄、白圆点的斜裙洋装出来,客人坐在她母亲的正对面,见了她,站了起来,才又坐下。
  贞观给他倒来一杯冰水,才看到他手中早有一杯;看看在座人人都有,便自己唱了起来。
  众人说话,贞观只是喝水,到她换来第三杯冷饮时,她母亲忍不住说她:
  "刚才叫你多吃一碗,你又说吃饱了,如今还喝那么多冰水?!"
  贞观没说话;大信却笑道:
  "吃冰的肚子跟吃饭的肚子,不一样的!我家里那些妹妹都这样说--"
  她母亲、弟弟和二姨全都笑起来;贞观自己亦在心里偷笑着。
  未几,大信说要去海边看海,她母亲和二姨异口同声叫贞观姊弟做陪。
  贞观应了声出来,人一迳走在前面领先,怎知没多久,后面的两个亦跟上了!
  三人齐齐走了一段,忽又变得弟弟在前,她和大信两人落后。
  贞观惶惶害怕的,就是这样直见性命的时刻。
  她将脚步放慢,眼睛只看着自己的鞋尖,谁知大信亦跟着慢了;贞观看他的步伐起落有致,很笃定的样子,心中还是信赖与宽慰。
  然而当她见着他式样笨拙的皮鞋,却又忍不住要好笑起来;
  今晚七夕夜,身边是最透灵的人,和一双最难看的鞋子--
  大信终于发话了:
  "咦!你有无发觉这件事?阳历和阴历的七月七日,都跟桥有关!"
  贞观笑一笑道:
  "是啊!你不提起,我差些没想着!"
  大信又说:
  "刚才我也听见'桃花过渡',实在很好!!奇怪!以前怎么就忽略呢?小学时,收音机天天唱的!歌曲和唱词都好……你会唱吗?"
  贞观心里想;
 』岢膊怀闾?-然而嘴上不好说,只有笑笑过去。
  两人走过夜晚的街:街灯一盏盏,远望过去,极象天衣上别了排珠钗。
  大信又说:
  "不知你怎样想,我却觉得伊和摆渡的,是真匹配!"
  "伊是谁?"
  "桃花啊!"
  "喔!"
  "象桃花这样的女子,是举凡男子,都会爱她!"
  "……"
  "你说呢?!"
  "我怎么会知道?毕竟我是女子,女子如何得知男子的心?"
  大信笑起来:
  "岂有不知的?佛书不是说拈花微笑吗?是笑一笑即可的,连话都不必一句、半句!"
  贞观再不言语。
  大信又道:
  "听了这歌,如同见她的人;桃花这个女子,原来没有古今、新旧的,"她一迳活在千年来的中国,象是祖母,又象妹妹--"
  "……"
  "--甚至浑沌开天地,后有了天地开始,她就在那里唱歌骂人了!"
  贞观这下再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笑,是对桃花称赞,对身边的人喝采。
  大信笑道:
  "咦!你笑什么!"
  贞观因说:
  "桃花有知音如你,桃花才真是千年人身;可以不堕轮回,不入劫数?quot;
  "还有,还有!你尚未说完!"
  "--我喜欢她那种绝处逢生;比较起来,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着,好象世事怎样,都不能奈何她,……甚至被丢到万丈悬崖了,他们不仅会坚韧的活下去,还要--"
  "--还要高唱凯歌回来,对不对?"
  "……"
  他这一衔接,真个毫无隙缝;世上真有这样相似的心思吗?贞观则是愈来愈迷惘。
  三人来到码头,看了渔船和灯火,又寻着海岸线,直走过后港湾。
  沿途,大信都有话说,贞观心想:
  这人来说话的吧!他哪里要看海?
  折转回去时,已经九点过半了;她弟弟却在路上遇个小学同窗,到那人家中去坐;剩的两个人,愈发的脚步似牛只--
  到了家门口,贞观止住脚,回眸问大信道:
  "时间不早,就不请你进去了;你认得路口外公那里吗?"
  大信笑道:
  "说不认得,你会送我吗?"
  "这--"
  贞观果然面有难色:"--真不认得,只好等阿仲回来--"
  大信笑道:
  "你放心!我连路上有几根电线杆都数了,赛过你们这里的台电工人!"
  贞观亦笑;
  "我就知道你装假!"
  两人相视一笑,又挥了手说声再见;当大信举步欲离去时,贞观站立原地,说了一句:
  "好走--祝你生日快乐?quot;
  可以想象得知的,当大信听了后面一句话,他整个人变得又惊又喜,一下就冲到贞观的面前来。
  贞观觉得:这人象条弄错方向,以致弹跳回来的橡皮圈。
  "啊!你……我忍了一个晚上,才没说出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不知道?"
  贞观料知会有此问,不禁眨目笑道:"谁不知你和汉武帝同月同日生!!"
  大信更是意外:
  "愈说愈紧张了,你快点明吧!"
  "不可!此乃秘密--"
  大信只好笑起来:
  "你不说……我心脏都快停了!"
  "有这样大的牵连?!……那,不说不行了--"
  贞观这一说,自己亦觉好笑:"九年前,我就知道了!那天亦是七夕,众人陪你看海回来,大人都睡了,独独四妗到灶下煮了一枚鸡蛋,一枚鸭蛋给你吃!"
  "哦!"
  大信吐了一口气:"就为了它,你就知道我过生日?"
  "是啊!南部这边是这样风俗!"
  "在台北却是吃猪脚面线!"
  贞观解说道:
  "那是廿岁以后,开始算大人了,才吃的,之前,小孩只吃那二项;鸡蛋代表鸡,鸭蛋代表鸭,等于吃了一只鸡,一只鸭!"
  大信啊哈笑道:
  "一只鸡,一只鸭;中国文化,真是做人的意也长,美国人大概永远都不能了解,也无法了解,何以一枚鸡蛋,就要算一只鸡了?quot;
  "几何算不出,代数也算不出;他们只有瞪眼摇头了。"
  这一说,两人不禁互笑起来:
  "我们民族性是:无论做的什么,总觉得他是--意也长,情也真……啊!阿仲回来了!"
  大信后来还是她弟弟送走的,二人一走,贞观回屋内淋浴、更衣,直到躺身在床,仍无睡意;她心中放有多少事啊!

(未完待续)

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6)

想着大舅即将回来,想着大妗的人和她的情意……由大舅又想着自己父亲和二姨丈来。
  死生原来有这样的大别;死即是这一世为人,再不得相见了--而生是只要活着,只要一息尚存,则不论艰难、容易,无论怎样的长夜漫漫路迢迢,总会再找着回来。--
  银山有父,得以重见亲颜,而母亲和二姨,永远是伤心断肠人。
  从她母亲又想回到弟弟身上:阿仲即将北上注册,……由台北这个城邑,不免要连想:它竟栽长、抚育出似大信这般奇特、豪情的男子……
  贞观伸手关窗,心反而变得清平、明亮。
  午后二、三点,正是众人歇中觉时间。
  贞观躺在自己房内,似睡似醒的,耳朵内断续传来裁缝车的踩声;是她二姨在隔壁房里,正改一件过时的洋装--
  ……春宵梦,日日相同;
  好梦即时空,消瘦不成人……
  歹梦谁人放,不离相思巷……
  ……再想也是苦痛,再梦也是相思枞;
  春宵梦,日日相同;
  月也照人窗,照着阮空房;
  ……
  贞观初次听时,不敢确定这是谁在唱,然而歌声反复一遍又一遍。
  她终于听清楚了,真是二姨的声嗓!
  人生自是有情痴!!时光都过去二、三十年了,二、三十年,幼苗会长成大树,有志者,足以成非常事。
  而她的二姨,还一迳在她守贞的世界里,苦苦不能相忘对伊尽情义的丈夫……
  钟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革尽红心,
  动愁吟,
  碧落黄泉,
  两处去寻。
  贞观念起前人句子,只觉声喉也黯哑起来--
  此时,忽听得前屋有人说笑;贞观极力辨认,才听出是阿仲与大信。
  他两人今日一早,即钓丝、渔竿的,卷了说要钓鱼去,临出门,一前一后,都来问过她。
  为什么不去--
  她到现在连自己都还不甚明白呢;相近情更怯……这句话恐怕再不能形容完整;在七夕夜之前,她只是隐约念着,心中还自有天地,七夕以后,大信那形象,整个排山倒海,满占了她的心……
  但是,她不要事情来得太快,她当然不想天天见着他的人;过去任何一段记忆,只要是与大信相关系的,点滴都足以醉倒她,她哪堪再两相晤对?
  贞观起身拉了抽斗,翻出大信从前写的每封信,正要一一看来,却听见:
  "阿姑!阿姑!"
  是银山五岁的女儿在拍她的门!!
  贞观收好信,来开房门,果然见到了小女孩!
  "阿蛮子!"
  她双手抱起侄女儿,一面啄她的胖脸问道:"妈妈,阿嬷呢?谁带阿蛮来的?"
  女孩黑水晶般的眼睛望着她,淡红的嘴唇坚定回道:
  "阿蛮自己来的!阿蛮要找阿姑和姑婆!"
  贞观见此笑道:
  "找伊们欲做什么?"
  女孩回说:
  "找阿姑要缝'谷粒',找姑婆是要跟伊讨米!米是要做'谷粒'的。"
  这样的层次分明,见诸于稚心童怀,贞观听了更是疼爱:
  "你会'拣谷粒'了?"
  "阿蛮现在不会,可是阿蛮长大就会,阿姑现在先缝好,等阿蛮长大--"
  "拣谷粒"乃妇女闺中的戏耍!以各色布料五片,缝成粽子形状,里面包以重物,或沙或米,或杂粮豆类,大小约为铜钱状,其玩法不一,有先往上抛其中一粒,除四粒置于桌上,手反势立即接住上空坠下者,再以之往上抛,手拣桌上其中一粒,与抛上者合握于掌,拣出一粒置于旁,如此反复又抛,将四粒拣尽为止。再者,即拣二粒,会合抛上者,共三粒,重复两次拣完。第三遍只用三粒,多出二粒置一旁不用,先逐一拣着,放于左手心,然后在右手交换谷粒,并且快速再移转之,此时,左手的一粒,已再握于右手,而右手原有的二粒得向上抛之,且须巧妙落于左手腕之两旁,然后掌心的又上抛,再抓起分开的二粒合握之。最后一遍是往上抛者,须落于掌上背,然后拇指、食指合夹桌上所有四粒其中之一,将之甩飞过手掌背,而掌上原有者,不可因而落下,落下即输。--
  贞观自七岁人学起,每次玩这项,都输在这个甩的动作里……
  她想着又问女孩道:
  "家里不是有米缸?妈妈怎样讲?"
  女孩委屈道:
  "妈妈不肯给阿蛮,只说不可耍米……"
  贞观摸她的脸道:
  "这就是!!米是五谷,是种来给人和阿蛮吃的,不可以拿它戏耍--"
  "……"
  小女孩听得入神了;贞观继续说;
  "有些人缝的谷粒不好,丢来丢去,米就撒了一地,那样,天公会不欢喜-一"
  她尚未说完,先听得小女孩叫了声:
  "阿叔--"
  她回过头看,原来是大信;也不知这人站在身后多久了,只好随便问声:
  "钓鱼翁回来了--"
  大信晒得鼻头微红,说笑道:
  "是啊,赶回来上了一课,做旁听生!"
  她放了表侄女下来,姑侄两个牵着走向前屋来,大信说
  "你不去看我们钓的鱼吗?"
  贞观讶然道:
  "怎么不放在那边给四妗煮呢?"
  "你放心!两边都有份!"
  前屋里,阿仲已将所获物悉数倒出,置在一个大锅里,
  贞观一看:
  "哇!鱼翅、沙越、九条仔、金线,今天什么好日子,鱼都落做一窟!"
  小女孩伸手抓了一尾大的,回头问贞观:
  "阿姑,阿蛮要吃这尾!"
  贞观笑着指大信与她道:
  "你得问阿叔,这鱼是阿叔钓的。"
  小女孩于是回身来问大信:
  "阿叔,这尾给阿蛮吃,好么?"
  "好啊好--"
  大信笑着比说道:"叫阿姑煮给阿蛮吃一"
  贞观一面收鱼,一面拉了小侄女去洗腥手;回来时,已不见阿仲,只有大信坐在厅前看报纸。
  小女孩才坐下,忽又想着说:
  "阿姑,我们来--鸡仔子啾啾!"
  她说着,一面拉贞观的手扳着;贞观只得举右手向上,以左手食指抵右手心,做出骨架撑伞的形状--
  "嘻嘻!"
  小女孩一面笑着,一面伸出自己的小小指头,来抵她的手心,姑侄双双念道:
  一撮针,
  一撮螺;
  烟囱孔,
  烘肉骨,
  鸡仔子啾啾--
  到出"啾啾"声时,所有抵手心的手指,都要快速移开,因为右手掌会象伞一样收起来,若是走避不及,被抓住,就由那人做头。
  小女孩这次被贞观抓了正着,只听她哈哈声笑个不住:
  "轮到阿蛮来做--"
  她的手掌这样小,只差不够贞观一根指头抵,两人又念:
  粗香,细香,
  点点胭脂,
  随人吃饱跑去避--
  避字说完,贞观缩回手指,小女孩自己抓了自己的,又咭咭自己好笑起来。
  "阿姑,再来,再来!!"
  大信在一旁笑道:
  "真是要羡慕她--你听过这个故事吗?你一定听过了!"
  贞观笑道:
  "哪有这样说故事的,又是起头,又是结尾--"
  大信笑道:
  "那故事是说;一岁到十岁,才是真正的人,是人的真正性情,十一岁以后,都掺了别的--"
  "……"
  这故事,贞观其实是听过的!
  说天生万物,三界、六道,原有它本来的寿元;人则被查访、派定,只能活十年。
  人在阴曹、冥府,听判官这一宣判,就在案前直哭,极是伤心。
  后来,因为猴子,狗啊,牛的等等,看人可怜,才各捐出它们的十岁,来给人添上…………
  这以后,十岁以上的人,再难得见着人原先的真性情……
  然而贞观想:
  至人有造命诀;世上仍有大圣贤、大修为者,下大苦心的,还是把他们真正的十龄,作了无止境的提升与延伸。
  --
  谈话间,大信加入了她们的游戏;当他的手第三次被女孩抓住时,贞观忽的错觉:眼前的男子,亦只是个十岁童男!十果然她大舅回来这日,最是见景伤情的,真是贞观母亲与二姨!
  她大姨亦从台南赶来;见面恍如隔世,父子、夫妻、姊弟、兄妹,伯侄和舅甥,各都欢喜、流泪-一
  眼泪原来是连欢喜时,亦不放过人的;贞观看她那个新日本妗仔,穿戴大和裙钗,粉脸上也是珠泪涟涟。
  从头到尾,都是她大妗在团转着;她虽是逐一拿话劝人,自己却一直红着目眶;
  大舅面对她,心中自有愧意;贞观见他几番欲语,到底比起来,还是她大妗的无芥蒂叫人敬重,众人见她亲捧洗脸水,又端上吃食、汤水,待那日本女子如客--
  人间相见唯有礼--贞观如果不是从她大妗身上看到,亦无法对这句话作彻底理解。
  而她的待大舅,已不止的夫妻恩义;贞观尚觉得:他们且有姊弟情亲;此时此刻,大舅即她,她即大舅,至情是可以一切不用说,因为一切都知道。
  前厅是这样热泪相认的一幕,而后房里,更躲了两个藏身起来,偷洒清泪的姊妹;贞观母亲和二姨,在晤见了长兄之后,悄悄自人堆里退出,各各找了房间避人。
  死生大限,此一时刻,她们亦宁可那人另置家室,另有妻儿!
  纵是这般,也还是人世长久不尽,即使两相忘于江湖,也是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啊!
  她二姨进了四妗的房去,贞观跟在房门小站一会,还是寻了阿嬷的内房,来找自己母亲。
  她母亲立于床沿,背对着门,脸面埋于双手里,极声而哭……
  贞观悄来到跟前,递给母亲一方手巾,竟是不能出言相慰,自己也只是流泪而已!
  人生何以有情?情字苦人,累人,是到了死生仍未休!
  她想起了苏武的诗句--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世人原都这样痴心哪!大舅是活着的!活着的就要找着旧路回来;父亲和二姨丈再不得生还,既是身尸成灰,也只有生生世世长记忆了。
  晚饭后,她外婆特意留她母、姨下来;伊生的五男三女,今日总算团圆、相聚;她当然理会得老人家心头的欢喜。
  贞观才走出外家大门,门口处即遇着大信;他真是知她心意的人。知道她会在这种情况下退出身来。
  贞观看了他一眼,继续又走。人世间有多少真意思,是在这样的时刻里滋生出来。
  大信静静陪她走了一段路,街灯下,只见两人的影子倏长倏短的变化着。
  最后还是大信先开口:
  "你……好些了吗?中午我看见你流泪……真不知讲怎样的话适当--"
  贞观没回答,心想:
  中午那一幕,独有他是外人避开了……哪里知道人家还是看见!
  大信又说:
  "你的心情,我都知道,可是……看到你哭,心里总是--怪怪的!"
  贞观扬头道:
  "没有了啊!我不是已经好了?"
  大信笑道:
  "好,不说它了,其实我知道,看舅舅回来,你还是很高兴的?quot;
  贞观亦说:
  "是啊!我从出生起,一直不曾见过他,可是今天,我一踏入大厅,看到有个人坐在那里,我马上跟自己说:对啊!这人就是大舅了!大舅就是这个样啊!我还是见过他的!"
  大信咦了一声,问道:
  "那么--七夕那天我来,你在门口见着我,第一眼是不是也想:对了,这人是大信,大信就是这个样嘛!"
  贞观轻笑道:
  "这个问题--拒绝回答!"
  走着,走着,早走到家了;贞观因知道母亲,弟弟还在那边,这里家中无人,也就不便请他进去坐,正要抬头说话,谁知大信提议道;
  "你要休息了吗?我们去海边看月,……如何?"
  "……"
  贞观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低头看一眼自己的脚,原来脚已同意--
  二人一路行来,大信又说:
  "同为男人,大舅种种的心情,我自认都能够了解,除了伦理、亲情和故土之外,我明白还有另一种什么力量,促使他在历经多少险夷之后,仍然要找着路回来--"
  "你说呢?!"
  "可是,一时我又说不出,说不清;而你,本身却是这力量其中的一股,你是一定知道的!"
  贞观言是:
  "我自是知道!因为这力量在我血脉里流;不止大舅和我,是上至外公、阿嬷,下至银城才出生廿天的婴儿,这一家一族,整个是一体的,是一个圆,它至坚至韧,什么也分它不开--"
  "……"
  "即使我死去的二姨丈和父亲,在我们的感觉里,他们仍是这圆的一周、一角,仍然同气同息!"
  "象大舅,他是这圆之中,强行被剥走、拿开的一小块,尽管被移至他乡繁殖、再生;然而,若是不能再回到原先的圆里来,那么-一"
  贞观话未说完,大信忽替她说下去道:
  "那么,它只是继续活命罢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快乐,不能快乐了……"
  "……"
  这种震慑,已经不是第一次,然而,贞观还是说不出话来,大信见她无言语,于是问道:
  "怎么就不说了?"
  因看他那样正经,贞观便笑起来;
  "还说什么?都被你说光了!"
  两人于是同声笑起;大信又说:
  "贞观,我也是这样的感觉,只是--不能象你说得这般有力,这般相切身!"
  写信不说,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贞观只觉得不很自在,略停一停,也只有笑道:
  "那是因为你不在这圆内!"
  大信不服道:
  "谁说?我也是同攸息的--也不想想,我三姑是你四妗!"
  贞观说不过他,就不再说了,倒是大信因此联想起更大的事来:
  "方才,你拿圆作比喻,真实比对了,我们民族性才是黏呢!把她比做一盘散沙的,真是可恼可恨,怎么出这样的谬论!"
  贞观道:
  "出此话的人,定然不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本性的光明,怎可将这样的人的话,拿他当真呢!"
  大信拍拍手,作喝采状;贞观又说:
  "或许,中国也有那样的人,但是,要分清楚的:那种人,不能也不配--"
  "--代表中国!"
  二人同时笑起。
  来到旧码头,只见装发电机的渔船,只只泊岸停靠;大信忽地伸手去抚船身:
  "我真爱这个地方,住在台北的层楼叠屋,一辈子都不能分晓--间间通声,户户相闻,是怎样意思!"
  "……"
  "我甚至是从三姑丈那里;不止三姑丈,是他们兄弟皆是;我自他们身上明白--'礼记'文王世子篇内,所说--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的话!"
  "……"
  月亮终于出来了,海风跋按捣鳎徽旯壑痪踝约壕鸵龈枥矗?br>   岭上春花,
  红白蕊,
  欢喜春天,
  放心开--
  她看着身边的大信,心内也只是放心啊!
  他今夜又是白上衣,白底条纹长裤,还说那西裤是全国唯一。
  也不知道人怎么就这般自信!他是一个又要自负,又要谦虚的人!
  男儿膝下有黄金,俯拾即是!胸府藏的万宝山,极其贵重的!
  大信正是这样自信满满的人,然而,另方面,他又要谦抑,虚心……
  照说,这些特质是矛盾而不能互存的,却不知这人用了什么方法,使它们在他身上全变得妥贴,和谐了!两人这般相似,好固然好,可是……
  贞观忽然想:
  要是有那么一天,彼此伤害起来,不知会怎样厉害?
  就说他这份倔强:
  这些日子来,他一直努力让她了解,他是看重她的,从前那女孩的事,只是他不堪的一个过去,是他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一个因素之一。
  贞观知道:他不轻言遗忘,不提对方缺失,并不代表他还记挂着伊,而是他淳厚的个性使然;是如此才更接近他的本性。
  说忘记伊了,那是假的,但廖青儿三个字,却已经变成同学录上的一个名姓!
  其实连那女孩的名字,都是他告诉她的。
  那天--他把一本大学时代的记事簿借她,因为他在里面涂满漫画。
  贞观一面翻,大信就在一旁解说;当她翻过后两页,看到上头盖个了朱砂印
  "廖--青--儿,哇!这名字好听啊--"
  "那是她的名字!"
  "……"
  语气非常平静,贞观只能对他一笑,便又继续翻看。
  大信的意思是:一切已成过去,……然而他就是不说,他是想:你应该了解哇!
  有时,贞观宁可他说了,自己好听了放心;其实,也不是什么不放心,她并非真要计较过去。
  与其说负气,还不如说心疼他;惜君子之受折磨--她是在识得大信之后,从此连自己的一颗心也不会放了;是横放也不好,直放也不好……
  这样,她就要想起阿嬷的话来;老人家这样说过:
  宁可选择被负的,不要看重负了人的;这个世间的情债、钱债,是所有的欠债,总有一天,都要相还的;这世未了有下世,这代未了有下代--
  如此转思,她终于明白:
  大信原来完整无缺!他的人,可是整个好的!
  "你在想什么?"
  贞观不能回答,只是鬼灵精一笑。
  大信又问:
  "你知道我想什么吗?"
  贞观摇摇头;大信于是笑起:
  "你听过'一念万年'吗?"
  "不是佛经上的?"
  "正是!正是-一"
  大信深深吸进一口气,方才念道:"刹那一念之心,摄万年之岁月无余--"
  "……"
  "--明儒还有:一念万年,主宰明定,无起作,无迁改,正是本心自然之用--的句子。"
  两人说说,走走,不觉又弯到后港岸来;贞观这一路抬头看月,心里只差要唱出歌来:
  ……
  月色当光照你我,
  世间心识:
  真快活;
  定定--
  天清清。
  路阔阔。
  七月十五,中元节。
  黄昏时,家家、户户都做普渡,冥纸烧化以后的氤氲之气,溶入了海港小镇原有的空气里,是一股闻过之后,再不能忘记的气味!
  贞观无论走到哪里,都感觉到这股冥间、阳世共通的气息--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7)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萧丽红

  

(五)

  这日,她母亲特地多做几样菜色,除了祭供之外,主要想请大信来家吃饭!
  菜还在神桌上供祖先呢,她母亲即叫贞观去请人客--
  贞观一到外公家,先找着她四妗,说出来意,她四妗笑道:
  "你们要请他啊!那很好!菜一定很丰盛吧?!"
  "还不错!"
  "四妗也去,怎样?"
  "好哇!"
  贞观拖了伊的臂膀,笑说道:"连四舅也去才好,我去与阿嬷说--"
  "莫!莫!"
  她四妗笑起来;"四妗跟你说笑的--看把我有袖仔拉得没袖子--"
  贞观放手笑道:
  "我可是真的!到底怎样呢?"
  她四妗道:
  "等下回好了,今儿我那里有闲,你还是先去找大信,他人在伸手仔?quot;
  "伸手仔"的门,通常是开着不关,贞观来到房门前,先在外头站住,然后扬声道:
  "谁人在里面?"
  口尚未合,大信的人,已经立到她面前来;他扬着双眉,大嘴巴笑吟吟的,象一个在跟自己姊妹捉迷藏的八岁男生:
  "啊哈!小姐居然来了!我以为你不敢来!"
  "我为什么不敢来?"
  "从我到的那天起,这里每间房,你都走过,就只这伸手仔没踏进一步来,象是立愿,发誓过!"
  贞观笑道。
  "你莫胡说!我如今母命在身,来请军师的!"
  "军师有那么好请吗?"
  "还要排什么大礼啊?!"
  "至少得入内坐一下啊!"
  "可是--"
  大信看她犹豫,也不难她!
  "那--总得我把手上这项收了吧?!"
  贞观看他手中拿的一方橡皮,一只小雕刻刀!
  "这是做什么?"
  "刻印"
  贞观讶然道:
  "刻的什么,能不能看?"
  大信笑道:
  "你要看,总得入内去吧?还是真要我把道具全部搬出屋外来?"
  他这一说,贞观只得笑着跟他进伸手仔。
  桌上乱得很,什么用具都有;大信返身取了印色,复以图印沾上,又找出纸张铺好。
  贞观亦不敢闲坐,伸手将那纸头帮他挪正,谁知这一出手,两人的手小碰了一下,贞观连忙又缩回来。
  大信终于将字印盖出来,贞观这一看,差些要失声叫出:
  那白纸上方一抹朱红印记,正中浑然天成的是"贞观女史"四个隶书字体--
  "啊!这么好……可是,怎么你就会了呢?!"
  大信笑道:
  "我也不知道,好象是一夜之间,突然变会的……你要不要拜师傅?"
  贞观笑道:
  "你先说是怎么会的?"
  "说起来没什么,是初三那年,我丢了我父亲一颗印章,为了刻一个还父亲,就这样把自己逼会了!"
  "……"
  啊!世上原来是因为有大信这样的人,所以才叫其他的人,甘心情愿去做什么,--
  大信又说:
 ?quot;你也知道,橡皮是轻浮的,新做出的东西更是觉得它肤浅,但是,你再看看,为何这印记看起来这般浑然,厚实,具有金石之势?"
  贞观道:
  "我不知,你快说!!"
  大信笑起来:
  "这其中自有诀窍,印章刻好之后,须在泥地上磨过,这也是我摸索得来的!"
  贞观都听得呆住了,却见大信将那印记放到她面前,问道:
  "咦!你不收起来吗?"
  "这--"
  "本来刻好后就要送给你。"
  贞观听说,将它双手捧起,当她抬眼再看大信时,整个心跟着凄楚起来。
  她是明白,从此以后,自己再无退路。
  大信一面穿鞋,一面说:
  "说到刻印,就会想起个笑话来,我到现在自己想着都爱笑。"
  "……"
  "我大二那年,班上同学传知我会刻印,一个个全找上来了,不止这样,以后甚至是女朋友的,男朋友的,全都拿了来!"
  "生意这样好!"
  "没办法,我只得自掏腰包,替他们买材料,那时,学校左门口,正好有间'博士'书局,我差不多每隔三、两天,就要去买橡皮,久了以后--"
  "负了一身债!"
  "才不是!久了以后,'博士'的小姐,还以为我对她不怀好意--哈--"
  大信说着,自己抚掌笑起。
  贞观跟着笑道:
  "这以后,你再去,人家一定不卖你了?quot;
  "又没猜对!!这以后,是我不敢再去了,从此,还得辛苦过马路,到别家买!"
  二人说笑过去,即到前头来禀明详情,这才往贞观家走来。
  一出大街,贞观又闻着那股浓烈气味,大信却被眼前的一幅情景吸引住:
  一个小脚阿婆,正在门前烧纸钱,纸钱即将化过的一瞬间,伊手上拿起一小杯水酒,沿着冥纸焚化的金鼎外围,圆圆洒下……
  大信见伊嘴上念念有词,便问:
  "你知道伊念什么?"
  "怎么不知道--"
  贞观眨眼笑道:"我母亲和外婆,也是这样念的--沿得圆,才会大赚钱!"
  大信赞叹道:
  "做中国人,真是兴奋事!她原来连一个极小动作,都带有这样无尽意思;沿得圆,大赚钱--赚钱原本只是个平常不过的心愿--"
  "可是有她这一说,就被说活了!"
  "甚至是--不能再好,她象说说即过,欲又极认真,普天之下,大概只有我们才能有这种恰到好处!"
  "……"
  "怎样了?"
  "精辟之至!"
  "我是说--你怎么不讲了?"
  "无从插嘴,已经不能再加减了嘛!"
  大信听说,笑起来道:
  "在台北时,我一直没有领受中原文化这个层面的美,说来,是要感谢你的!"
  贞观笑道:
  "也无你说的这么重!我倒是想,照这样研究下去--"
  "--总有一天,会找不到路回台北?!"
  "才不是;只要你在小镇上多住它一年半年,总有一天会变成民俗专家!"
  大信朗笑道:
  "我们的民情,习俗,本来就是深缘、耐看的--"
  "……"
  "是愈了解,愈知得她的美--"
  说着,说着,早到了贞观的家;她二姨在门前探头,母亲则在饭厅摆碗筷,见了大信笑道:
  "你果然来了;我还以为你不好请呢!阿贞观都过去那么久!"
  大信看了她一眼,温良笑道:
  "哪里会?我从中午起,就开始准备了I"
  她母亲笑问道!
  "为什么?"
  "今儿吃午饭时,我不小心,落下一只箸,阿嬷就与我说--晚上会有人要请我……果然,贞观就来了--"
  听他这一说,大家都笑起来。

(未完待续)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8)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8)

吃饭时,因为阿仲上成功岭不在家,她母亲几乎把所有的好菜,全挟到大信碗内,贞观看他又是恭谨,又是局促。倒在心里暗笑。
  饭后,还是贞观带人客;二人东走,西走,又走到海边来;大信问她道:
  "你知道今天什么日子?"
  "什么日子--"
  贞观笑起来:"--不会是你的生日吧?!"
  大信扮鬼脸道:
  "今天是鬼节--鬼节,多有诗意的日子,试想:角落四周,都有泪眼鬼相对,那些久未晤面的鬼朋友,也好藉此相聚,聊天--"
  "--"
  还未说完,贞观已经掩了双耳,小步跑开,大信这一看,慌了手脚,连忙追上问道:
  "你会害怕?"
  贞观哼道:
  "这几日看'聊斋',感觉四周已经够--试唤即来了,你还要吓我?"
  大信听说,故意拉嗓子咳嗽,又壮声道:
  "没影迹的事,收回!收回!"
  说到这,因看见面前正有只船,停得特别靠岸来,便轻身一跃,跳到船甲板上去。
  贞观本来也要跟着跨的,谁知低头见了底下黑茫茫一片水光,那脚竟是长根入土似的,不动了。
  "哈!胆小如鼠!"
  大信一面笑,一面说她,却还是伸长了手,抓她下来。
  月色照在水心,天和地都变得清明、辽阔,大信坐在船尾唱歌,歌唱一遍又一遍,贞观只是半句未听入;她一直在回想,刚才那一下,大信到底抓她的肩膀呢,还是拉她的衣袖……
  还兀自猜疑着,只听那人又发问道:
  "想象中,我原以为你是坐这船长大的,今日才知是个无胆量的!"
  贞观笑道:
  "你且慢说我,我坐这船时,你还不知在哪里呢!镇上每年中秋,这些渔船都会满载人,五、六十只齐开过对岸白沙那边赏月,我从三、五岁起即跟着阿妗、舅舅们来,到现在犹得年年如此,你还说呢?!"
  大信叫道:
  "啊!你们这样会过日子!赏月赏得天上、底下都是月,真不辜负那景!可惜--"
  "怎样了?"
  "其实你不应该说给我听,我入伍在即,今年中秋,竟不能见此好月--"
  贞观听说,笑他道:
  "风景到处是,在南在北,还不一样那月?"
  大信亦笑:
  "我知道是那月,可是我想听你的数据;是听了比较心安理得--"
  "什么心安理得--"
  贞观更是笑了:"干脆说理直气壮!"
  两人这一对笑,虽隔的三、二尺远,只觉一切都心领神会了。
  大信又说:
  "赶快说吧!你是一定有什么根据的!"
  贞观想了一想,遂道:
  "是有这么一首偈语,我念你听: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大信喝采道:
  "这等好境界,好文字,你是哪里看来的,这样自私也不教别人看一看?!"
  贞观故意相难,于是要与他说,不与他说的,只道是:
  "是佛书!"
  "哪一本?"
  "四世因果录!"
  大信急得近前走了两步:
  "怎么我就不知有这本书了?……可不可以借人?"
  贞观歉首道:
  "失礼!此书列在不借之内!"
  "啊!这怎么办好呢--"
  大信失魂道:"要看的书不在身边,浑身都不安了!"
  贞观看他那样,信以为真,这才笑起来:
  "骗你的啦!要看你就拿去;佛书取之十方,用之十方,岂有个人独占的?!"
  大信亦笑道:
  "我也是骗你的!我就知道你会借……可是等得回去,还是太慢,不若你现在说了来听?!"
  这人这样巧妙说过自己?……贞观想着,于是笑说道:
  "印度阿育王,治斋请天下僧道,众人皆已来过,唯独平浮炉尊者,延至日落黄昏之时。王乃问道:如何你来得这样迟?平浮炉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阿育王叫奇道: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尊者说:这你就不知了!遂作偈如是--"
  有那么一下子,二人俱无声息,当贞观再回头时,才知大信正看着她;他的眼睛清亮、传神,在黑暗中,有若晨星照耀。
  "你知道我的感觉吗?"
  "怎样的感觉?"
  贞观说这话时,已放眼凝看远处的江枫渔火;故乡的海水,故乡的夜色,而眼前的大信,正是古记事中的君子,他是一个又拙朴,又干练,又聪明,又浑厚的人……
  大信重将偈语念过,这才说道:
  "千江有水千江月,此句既出佛经,偈语,是出家人说的,我却还觉得:它亦是世间至情至痴者的话;你说呢?!"
  贞观没回答,心里其实明白,他又要说的什么。
  "要不要举例?"
  贞观笑道:
  "你要说就说啊!我是最佳听众!"
  大信正色道:
  "你不觉得,它与李商隐的'深知身在情长在'相同?"
  有若火炬照心,贞观不仅心地光明,且还要呵呵长叹起。
  大信于她,该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指腹之誓:同性为姊妹,为兄弟,异性则是男女,夫妻--

(未完待续)

发贴心情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9)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19)

"你无同感吗?"
  "我是在想--算你是呢?还是算不是?!"
  大信忍不住笑起:
  "我知道!你是说:前者格局大,甚至天与地,都包罗在内;而后者单指一'情'字,毕竟场面小……对不对?"
  贞观笑道:
  "自古至今,情字都是大事,岂有小看它的?不是说--情之一字,维系乾坤-一算了,就算你是吧!"
  回来时,二人抄着小路走,经过后寮里的庙前,只见两边空地上,正搭着戏棚演对台戏。
  大信问道:
  "这庙内供的谁啊?"
  贞观笑指着门前对联,说是:
  "你念念就知!"
  两人同举首来望,只见那联书着:
  太乙贤徒,兴师法而灭纣
  子牙良将,遵帅令以扶周
  "知道是谁了?"
  "嗯--"
  大信先将手晃摇一下,做出拿混天绫的样子,才又说:
  "是哪吒?!"
  贞观笑着点头,又在人堆里小望一下,这才说:
  "阿公和舅舅,可能也来呢!你要看看吗?还是想回去?"
  "好啊!"
  看他兴致致的,贞观自己亦跟着站定来看:
  东边戏棚上,正做到姜子牙说黄天化;只见子牙作道家打扮,指黄天化说是:
  --你昨日下山,今番易服;
  我身居相位,不敢稍忘昆仑之德--
  另外,西边戏棚则做的情爱故事;
  台上站有一生一旦,小旦不知唱了一句什么,大概定情之后,有什么耽忧,那生便念:
  免惊枭雄相耽误,我是男子无糊涂!
  那旦往下又唱:
  --热爱情丝--
  名声、地位、
  阮不爱执!
  生便问伊:爱执什么?
  旦唱:
  爱执--英雄--你一身。
  贞观人在大信身边,站着,看着,心亦跟着曲调飘忽,她这是第一次,当着这么众人之前看他;在挨挨、挤挤的人群堆里,唯有眼前这人于自己亲近--
  她看着他专注的神态,思想方才小旦的唱词,忽对天地、造化,起了澈骨澈心的感激!
  十一  银城儿子做满月的这日。
  大清早,贞观才要淘米煮饭,即见着她二妗进来:
  "二妗,您这样早?"
  她二妗笑道:
  "你还煮呢?!众人正等你们过去吃饭--"一面说,一面就拿了她的洗米锅子过一边去。
  "咦!油饭不是中午才有吗?"
  "你不去,怎么会有油饭?"
  她二妗更是笑起来:"哦!你还想时到日到,才去吃现成的啊?那怎么可以?二妗正等你过去帮忙焖油饭呢?quot;
  贞观说:
  "帮忙是应该!可是我会做什么呢?家里有那么多大厨师,灶下连我站的地方都没有,我只好去吃油饭算了!"
  "你还当真啊!赶快去换衣服--"
  她二妗一面推她出厨房,一面往她母亲房里走:"你阿舅昨晚弄来十几斤鱼和生蚵,吩咐今早煮了给大家吃;再慢就冷了!"
  话未完,她母亲和二姨已先后推门出来,姊妹双双笑道:
  "岂止冷了,再慢可能就要刮锅底!"
  贞观从进房更衣,到走到外公家门前,前后不过十分钟,谁知她一入饭厅,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男桌上最显目的,除了她大舅外,当然是大信,她大舅是因为贞观自小难得见着的关系,大信则为了他盘据贞观心上。
  当她坐定,同时抬起头时,正遇着大信投射过来的注视,贞观不禁心底暗笑一声,这人眼里有话呢!不信等着看,不出多久,他准有什么问题来难人--
  饭后,贞观帮着表嫂们洗碗,又拣了好大一盆香菜,延挨半日,看看厨下再无她可替手的了,这才想到离开,却听她三妗叫住她,同时递上只菜刀,说道:
  "阿嬷吩咐的,说中午的汤要清淡一些才好,不然大热天,油饭又是油渍渍;想要多吃一碗也不能,你就去后园仔割菜瓜吧!这里有袋子!"
  贞观接过用具,一面笑道:
  "这么大的袋子,到底要多少才够?quot;
  "你管它--"
  她三妗回身又去翻炒油饭,豆大的汗珠,自她的额上、鼻尖滴下:"反正大的就割,有多少,煮多少,你大舅说他--足足卅年没吃过菜瓜,连味都未曾闻过!"
  贞观拿了刀和袋子,才出厨房不远,就见着大信的人。
  "你好象很忙;我问个问题,怎样?"
  "好啊!乐意回答!"
  大信看一眼她手上的物件,问道:
  "我来的第二天清晨,就听见外边街上,有一腔销魂销骨的萧声一路过去,以后差不多每早都要听着,到底那是什么?"
  贞观听问,故意避开重点,笑着回说:
  "哦!原来你起得这般早?quot;
  大信也被她引笑了:
  "每次都想到问你,每次见面,却又是说天说地过去;今晨我醒得奇早,准备跑出来一探究竟--"
  这心路是贞观曾经有过的,因此她再不能作局外观了:
  "结果呢?"
  "我追出大街时,他已隐没在深巷里,而那萧音还是清扬如许,那时,真有何处相找寻的怅惘--"
  "……"
  "你还是不说吗?"
 ?quot;是阉猪的!"
  大概答案太出乎他的意料,以致大信不能相信。
  "我知道你不会骗我,可是--"
  "可是什么?"
  大信见她两眼一转,倒是好笑起来:
  "我不是怀疑,我是在想:怎么就这样好听呢?quot;
  贞观笑道:
  "我第一次听这声音,忘记几岁了,反正是小时候,听大人说是阉猪的,心里居然想:那我长大以后,就做做阉猪的--"
  话未完,大信已经朗声笑起;贞观看他笑不可抑的样子,想想实在也好笑,到底掌不住自己笑了起来;大信又问: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念化学?"
  贞观转一下眼珠,试猜道:。
  "因为--因为--"
  大信笑道:
  "我高中三年,化学都只拿的六十分,临上大学时,发愤非把它弄个清楚不可--就是这样清纯的理由,啊哈!"
  他说完,特别转头看了贞观一下,两人又是心识着心的笑起来。
  到了后菜园,只见篱笆内外有三、二小儿在那里嘻笑、追逐;贞观略看了一会,便找着菜瓜棚,开始切割藤蔓;藤丝转绕,牵牵挂挂的瓜果和茎叶;贞观选着肥大的,正待动手,却听大信在身后叫她:
  "你知道我此时怎样的心思?"
  贞观连头也没回,只应一句:
  "想到陶渊明了!"
  "不对!"
  "不会想到司马光和文彦搏吧?这两人都做到宰相的!"
  大信哈哈笑道:
  "宰相也有他童稚的幼年啊!就算你答对一半;我在想你小时候什么样子。"
  贞观哼他一声,继续割瓜;背后大信又说:
  "其实你还是对的,我也想到了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quot;
  贞观听说,一时停了手中的事,热切回顾道:
  "他那些诗,你喜欢哪句?"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你呢?"
  "所差不远--"
  两人正说得热闹,大信忽叫了起来:
  "快呀!你快过来看!"
  贞观心想:这人有这样的忘情,大概是什么人生难得见着的--她于是放下利刀,兴趣十足的走近大信身旁,这一看:
  原来是朵才从花正要结为果实的,过程之中的小丝瓜;它的上半身已变做小黄瓜那般大小了,下半身却还留着未褪退的黄花瓣!
  黄花开处结丝瓜,偏偏这个台北人未曾见过;她定睛看着大信,嘴角只是笑吟吟;
  "咦,你笑什么?"
  贞观连忙掩口:
  "我笑我自己知道的!"
  大信叹道:
  "瓜面花身--生命真是奇妙啊!"
  贞观其实是想到"身在情长在"的话;原来身在情在,身不在情还是在……花虽不见,这幼嫩小瓜,即是它来人世一趟的情--
  大信笑说道:
  "你想什么我知道!"
  贞观且不言,返身回原处,拾起刀把,将刀背敲二下,这才道是:
  "你知道么?!那更好,我就不用说了!"
  回来时,大信帮她提着袋子,直到离厨房卅步远,才停住道:
  "好了,我回伸手仔。"
  贞观谢了一声,接过丝瓜袋,直提入灶下来;偶一回头,看到那人竟是寸步未移;她于是调皮的挤了挤眼睛,才跨步进去。
  厨房这边,油饭正好离灶起锅,贞观交了差,找着一张小椅子坐下,身未坐定呢,她三妗早装了小小一锅油饭,捧到她面前。
  "你四妗的侄仔呢?"
  "好象是在伸手仔!"
  "阿妗手油,你把它端给人客吃!"
  贞观接过小锅,却问道:
  "不是得送给厝边、四邻吗?"
  "唉,顾前难顾后啊!上班的还未回到家,前厅又有人客;是你阿嫂娘家的人送礼来,没办法,你还是先去伸手仔吧!"
  贞观站起来,一面找碗筷,一面说:
  "等我回来再去送好了!"
  她出了厨房,弯弯、折折,才到伸手仔廊下,大信已经蹦跳跳出来;
  "咦!你鼻子这样灵?"
  "鼻子也灵,油饭也香!"
  贞观这次是谨诺有礼的,将它直端进房内桌上,又安好碗、筷,随即返身向外走,嘴上说道:
  "请慢吃,我走了!"
  "小等!小等!"
  大信连声叫住她:"不行啊!这么多,我又不是食客,怎样,你要不要帮我吃一半?"
  贞观笑道:
  "歉难从命;我还得左右邻居,-一分送!"
  "我也去--如何?"
  大信说这话时,纯粹为了好玩,等看到贞观面部的表情,这才恍然大悟起来:

(未完待续)

发贴心情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20)
千江有水千江月 (连载20)

 这些时,她能够海边、大街,四处陪他走着的,原来只为的他是客;此间淳朴的民风,唯独人客至高无上!然而今天,他若帮上手,则无疑易了客位,等于贞观向父老、众人明过路来:这人是我私友--她和他也许会有这样的一天,但绝对不在这个时候。
  两人心里同时都明白到这点,所以当贞观尚开不得口时,大信马上又说:
  "你去送好了,我站在这边大门口,一样看得见的。"
  贞观那心里,真个又是感激,又是疼借,她微低着头,胡乱点一下,即跨步走出,再也不敢多看大信一眼;她相信在那个时候,只要这么一瞥,她的情意即会象飞湍、瀑布,一泻至底。
  厨房里,一盘盘的油饭早分好等着她送,贞观-一接过,按着屋前、厝后,逐户送来。
  大信见她每次端着盘子回来,上头竟都盛有半盘面的白米,感觉奇怪:
  "你这是哪里来的!"
  "是--你不先猜猜看吗?"
  "嗯,难道--真是人家回送的?"
  贞观笑道:
  "极对!!这正是他们的回礼;中国人是有来有往,绝对没有空盘子,由你端回来的,就说这一盘,我拿去时,前屋只有小孩子在,他们不知有此旧俗,只会收了油饭,道谢,我亦转身出来,谁知小孩的母亲在后院晾衣衫,大概听见他们去报,居然赶量了一合米,追出大门口来倒给我--"
  话才说完,只见大信合掌道:
  "小小的行事中,照样看出来我们是有礼、知礼的民族!礼无分巨细、大小、是民间、市井,识字、不识都知晓怎样叫做礼!"
  贞观动心道:
  "你这一说,我更是要想起;小时候和银蟾两人沿着大街去送油饭的情形。"
  "有没有送错的?"
  "才没有!"
  "那--"
  他尚未说完全,眼底和嘴角已尽是笑意;贞观见此,知道这人又要说笑话了;果然往下即听他说是:"如果接油饭的也是小孩,不知礼俗,你们有无催人家:快去量些白米来倒上--"
  话未完,贞观已找来了橡皮筋,弹打了他手臂一下,一面又说:
  "我在想:这礼俗是怎样起的,又如何能沿袭到今天,可见它符合了人情!邻居本在六亲之外,然而前辈、先人,他们世居街巷,对闾里中人,自有另一种情亲,于是在家有喜庆时候,忍不住就要分享与人;而受者在替人欢喜之余,所回送的一点米粮,除了中国人的'礼尚往来'之外,更兼有添加盛事与祝贺之忱!"
  "你再说--我英国不去了!"
  两人原在厅上一对一答,大信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贞观知道:他老早请到了伦敦大学的奖学金,是等两年的预官服毕,即要动身前往--
  静默的时刻,两人更是不自在起来;贞观想了一想,还是强笑道:
  "这也不怎样啊!反正知道了自己的好,也要知得别人的--还是可以出去看看,只要不忘怀,做中国人的特异是什么,则三山、五海,何处不能去?"
  她嘴里虽这么说着,然而真正便在她心中的,却也是这一桩:
  两年之后,他将去国离家,往后的路还长,谁也无法预料;难料的让它难料,大信的人她还是信得过,然而世事常在信得过之外,另有情委……她大舅不就是个例子?!
  就为的这一项,所以至今,她迟迟未和大信明显的好起来;她是不要誓言,不要盟约的,她要的只是心契;如果她好,则不论多久,大信只要想着她的人,他再隔多远的路,都会赶回来--
  回来的才是她的。她的她才要;可是有时贞观又会想:
  也许男子并不是这么想法,这些或许只是年轻女子的矫情与负气;而女心与男心,毕竟不尽相同……
  管它呢!贞观其实最了解她自己:她并不是个真会愁事情的人,再大的事,她常常是前两天心堵、发闷,可是到了第三天,就会将它抛上九霄云外--
  大信一时也说不出什么适当话,只道:
  "不管这些了!反正还有二年……"
  "……"
  "--到时我做个答案,看风将答案吹向哪边!"
  "好啊--随缘且喜!"
  "所以你要到伸手仔,帮我吃油饭:还有一大锅呢!"
  贞观走了两步,又停住道:
  "咦!午饭时间都到了,哪有自己躲到一边吃的理?quot;
  "那--怎么办?"
  看他的神情,贞观又是爱笑:
  "我把它端回厨房焙一下,你要缴公库,或者纳为私菜都行!"
  "也好I"
  回到伸手仔,贞观才端了锅子要走,大信却说:
  "急什么,坐一下再去!"
  说着,一面拿椅子,一面转身去倒茶;贞观不免笑他:
  "你别忙了;我快分不清谁人是客?"
  话才说完,大信已将茶水倒来,置于桌前;二人对坐无语,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
  桌上有个方型小钟,乳白的外壳,上下有金色钢柱;她四妗也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给大信用的;贞观伸手把玩,谁知没两下,就把它趁嬉桓鲎优舻降厣?-
  转子直滚至大信那一旁,贞观才站起,大信却已经弯身捡了回来;他一面扭钟的螺丝,一面问她:
  "你看过元好问的摸鱼儿吧?"
  贞观坐回位子,略停才说;
  "他的名字好象很噜苏,可是词的名字又是活跳,新鲜--"
  "你知道他怎样写下摸鱼儿的?"
  贞观摇摇头;大信乃笑道:
  "元好问赴试并州,路上碰着一个捕雁的人,捕雁的人说他才捕了一只雄雁,杀了之后,怎知脱网飞走的雌雁,一直绕在附近悲鸣,只是不离开,最后竟然自投到地上而死……元于是向捕雁的人买下它们,合葬于汾水之上--"

  晚饭后。
  贞观跟着阿嬷回内房,老人方才坐定,贞观即悄声问道:
  "阿嬷,以前的事情,你都还记得么?!"
  "是啊--"
  "那你记得我小时候,生做怎样?"
  "我想想--"
  老人一面接过银山嫂递给的湿面巾擦脸,一面说:
  "你的脸极圆--目睛金闪闪--"
  "不是啦……"
  贞观附在她耳边道:"我是说:好看抑是歹看?"
  老人呵呵笑道:
  "憨孙你--爹娘生成、生就的,岂有歹看的?每个儿女都是花!"
  "阿嬷-一"
  贞观伸手给伊拔头钗,一面撒娇道:"你就说来听,好么?!"
  "好!好!我讲--"
  老人咪咪笑道:"你倒不是真漂亮,可是,就是得人缘!"
  "……"
  "以前的人说:会生的生缘。所以聪明女是生缘不生貌。"
  "为什么这样讲呢?"
  "阿姑--"
  银山嫂一旁替老人应道:"上辈的人常说:生缘免生水,生水无缘上曲亏--你没听过吗?"
  "……"
  她表嫂说完,已捧了盆水去换;贞观坐在床沿,犹想着刚才的话意。
  古人怎么这般智慧?这话如何又这般耐寻;原来哪--生成绝色,若是未得投缘,那真是世间最委屈的了。……
  真是想不完的意思;前人的言语无心,他们并未先想着要把这句话留下来,但是为什么它就流传到今天呢?是因为代代复代代,都掺有对它之印证!
  "贞观--一"
  她阿嬷理好头鬃,一面又说:"时间若到,你记得开收音机!"
  "咦-一"贞观想起道:"阿嬷你又忘记?!'七世夫妻'才刚唱完!"
  "没忘记!没忘记!!是新换的'郑元和与李亚仙'!"
  她阿嬷已是七十的年纪,可是伊说这话时,那眉眼横飞的兴奋莫名,就象个要赶到庙口看戏的十三岁小女子。
  "你还要听歌仔戏?人家大舅都给你买彩色电视了。"
  "他就是有钱没处用!买那项做什么?我也不爱看,横直是鸭子听雷!"
  说到大舅,贞观倒是想起一事未了,她拉拉外婆的白云对襟衫,又看看无人到来,这才贴近老人耳旁,小声言道:
  "阿嬷,你劝大妗跟大舅去台北啊!夫妻总是夫妻,以前是不得已,现在又一人分一地,算什么呢?人家琉璃子阿妗--"
  她阿嬷道:
  "你以为我没劝伊啊?阿嬷连嘴舌都讲破了,我说:国丰在台北有一堆事业,你们母子、婆媳就跟着去适当,省得他两边跑,琉璃子也是肚肠驶得牛车,极好做堆的人,凡事都有个商量呀!"
  "大妗怎么说?"
  "伊说千说万,不去就是不去,我也是说不得伊回转!"
  "--"
  贞观不再言语;她是认真要想着她大妗时,就会觉得一切都难说起来。
  她外婆小想又道:
  "没关系,反正我来慢慢说伊,倒是你和银蟾--"
  话未完,银蟾已经洗了身进来,她凑近前来,拉了老人的手,摇晃问道:
  "阿嬷,你说我怎样了?"
  "说你是大房的婶婆--什么都要管!"
  银蟾听贞观如此说她,倒是笑道:
  "你是指刚才的事啊?"
  贞观笑道:
  "不然还有哪件?"
  刚才是银城回房时,摸了儿子的尿布是湿的,就说了他妻子两句,谁知银城嫂是十分钟前才换的尿布--伊半句未辩驳,忙着又去换,倒是银蟾知得详细,就找着银城,说了他一顿--
  银蟾笑道:
  "不说怎么行?不说我晚上做梦也会找着银城去说的!"
  她一面说,一面蹲了身子去点蚊香,又想起叫贞观道:
  "几百天没见到你了,晚上在这边睡好了,我去跟三姑说!"
  "你怎样说?"
  银蟾瞪起大眼睛道:
  "当然说阿嬷留你!"
  大信是明日一早即走的,贞观本来就有意今晚留此,可以和他多说两句话--
  银蟾一走,她外婆又说:
  "阿贞观,你和银赡今年都廿二、三了,现在的人嫁娶晚,照阿嬷看,不如趁现在几年,到外面看看世界,我跟你大舅说过了,叫他在台北的公司,给你们姊妹留两个缺--"
  贞观停了一下,才问:
  "银桂不去吗?"
  "伊是一到年底,对方就要来娶人了,银蝉人还小,等她知要紧一些,再去未慢!"
  台北在贞观来说,是个神秘异乡;它是大信自小至大,成长的所在;台北应是好地方,因为它成就了似大信这般恢宏大度的人--
  何况,小镇再住下去,媒人迟早要上门来的,银月、银桂,即是一例。
  "阿嬷,大舅有无说什么时候要去?"
  "你看呢?"
  贞观想了一想:
  "等过了中秋吧!"
  祖、孙正说着,忽听门口有人叫道:
  "阿嬷有在吗?"
  贞观闻声,探头来看,果然是大信!
  "阿嬷在啊!请进来!"
  她外婆也说:
  "是大信啊!快入内坐!"
  大信一直走到床前才止,贞观人早已下来,一面给他搬椅子。
  大信坐下说道:
  "阿嬷,我是来与您相辞的,我明日就得走了!"
  她外婆笑咪咪道:
  "这么快啊?不行多住几日吗?等过了中秋也好啊!"
  老人家是诚意留客,大信反而被难住了,贞观见他看着自己,只得替他说道:
  "阿嬷,他是和阿仲一样,得照着规定的时间去报到;慢了就不行!"
  "哦!这样啊--"
  老人听明白之后,又说:"那--你什么时候再来呢?"
  大信看了她一眼,说道:
  "若有放假,就来!"
  "这样才好--"
  她外婆说着,凑近大信的脸看了一下?quot;咦!你说话有鼻音,鼻孔塞住了?"
  "没关系,很快就会好!"
  "这怎么行?一定你睡时不关窗,伸手仔的风大,这个瑞孜也不会去看看--"
  老人说到这里,叫了贞观道:"你去灶下给大信哥煮一碗面线煮辣椒,煮得辣辣的,吃了就会好!"
  贞观领令应声,临走不免看了他一眼,心想:这样一个古老偏方,也不知这个化学家信呢不信?
  这下她看了个正着;原来大信生有一对牛眼睛,极其温柔,敦厚--
  贞观看输人家,很快就走出内房,来到厨间;灶下的一瓢、一锅、一刀、一铲,她此时看来,才明白阿妗、表嫂;甚至多少旧时的女人,她们可以每餐,每顿,一月、十年,终而一生的为一人一家,煮就三餐饭食而不怨,原来心中是怎样情意;是因为情意,才--嘴里没得说,万般不推辞!
  辣椒五颗太多,三颗嫌少,添添减减,等端回到房门口,才想起也没先尝一尝--
  贞观在忙中喝了一口,哇!!天!这么辣!
  一进门,大信便上前来接捧,因为是长辈叫吃的,也就没有其他的客套说词;贞观立一旁,看他三、两下,把个大碗吃了个罄空一尽,竟连半点辣椒子皮都不剩存。
  "哇!这么好吃!"
  他这一说,贞观和她外婆都笑了起来;这样三个人又多说了一会儿话,才由贞观送他出房门。一出房门,二人立时站住了,大信先问:
  "我明天坐六点的车,你几点起来?"
  贞观笑道:
  "我要睡到七点半--"
  大信想想才说:
  "好吧!由你--"
  "其实--"
  大信想想,大概词未尽意,于是又说:"我也怕你送我--"
  "……"
  他说这话时,贞观咬着唇,开始觉得心酸;停了一会,
  这人又说:
  "你哪时上台北?"
  "还不一定呢--"
  "希望你会喜欢台北--"
  "--嗯!"
  "那--我走了!"
  "……好--"
  "再--见--"
  "……好--再--见!"
  他说话时,脚一直没移动,贞观只得抬头来看他,这下,二人的眼睛遇了个正着:
  "好吧!你回房间内!阿嬷还在等你--"
  "嗯……你自己保重!"
  大信点一下头,又看了贞观一眼,随即开步就走;那日,正是处暑交白露,黯黯上弦月,挂在五间房的屋檐顶上。

                  


(未完待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