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专家称美国最担心台海两岸军事合作保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8 8:31:17

    钓鱼岛风波有三个起点,一是源于明代或19世纪末叶的史料起点。二是二战结束前后由开罗宣言等重要史实构成的文献起点。但最重要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初,以海外“保钓运动”揭开的新篇章。前两个起点,正是因为“保钓”才开始引人注目。因此,“保钓”才是“钓鱼岛风波”真正的历史起点。

  “保钓运动”向我们揭示了三个基本事实:第一,钓鱼岛问题完全是美国一手造成的,本质上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第二,这是美国当时东亚战略中的基本思路———“分化中日”。尤其类似钓鱼岛这种既不能马上解决,又不会引发重大战事的“慢性摩擦”,正合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其力度也恰到好处。第三却是美国始料未及的,即台湾民众利益受到伤害并激起强烈反映,造成重大争议,并由此为两岸高层及民间的沟通开启了一条新路。

  无论美国当初是否有意而为,美国都从钓鱼岛得到了有足够份量的三份遗产∶第一,在中国走向海洋的进程中,钓鱼岛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屏障。第二,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将琉球行政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列屿的管辖权也交给日本。这既带动了日本在上述岛链中的作用,又在中日关系中埋下了一枚地雷,并使中日很难建立超越美国的合作关系。这两条是美国愿意看到的,也是它已经看到的事实。

  第三份遗产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即钓鱼岛虽然挑拨了中日关系,但却促进了台海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际,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以后两岸是否会在政治、军事上良性互动,钓鱼岛实际上就是为两岸铺设的一个平台。不仅如此,“保钓运动”还引发了两岸尤其民间对美国百年侵华政策的不满与批判,这是美国人始料不及的。

  上述三条由浅入深,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逻辑链条。美国及所有当事方在其中都有得有失,都处在一个多重利益交错、多种力量制衡的复杂博弈之中。始作俑者是美国。美国希望通过钓鱼岛,一手遏制中国发展,一手控制中日关系的进程,达到自己在东亚的战略目的。看起来利益很大,盘算很精,但其中风险也不小。台湾这个战略棋子是美国经营多年的,它对中国的制约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比日本还大。如果失去台湾,可能导致美国整个东亚战略失衡。从台湾岛内来看,有关钓鱼岛本来就有李登辉的“日本属地”、国民党的“中华属地”及民进党的“台湾属地”之争,如果岛内为形成共识压住内部的“统独”之争,真与大陆出现良性互动与感情磨合,那对美国无异于一场噩梦。因此,如钓鱼岛事态真僵持下去,可能更大的输家是美国。

  可见,美国在从钓鱼岛获利的同时,必须担负其中的风险。日本也是同样,从美国的支持中获利,但也要受控于美国,服从美国战略意图。中国也面对错综纷繁的乱局∶一是要维护中美关系,但必须看清美国与钓鱼岛的本质联系;第二是对日关系,邓小平当年大手笔,提出“搁置”,把美国晾在一边,中日就迎来了一个发展良机。

  国际关系历来是相对的,目前中美日在钓鱼岛的大博弈中,这个回合美国似乎得分稍多。如何从乱局中寻找自身的最大利益,关键看谁站得高,看得远,犹如下棋,多看出一步棋就会占上风。今天我们都有能力做一个合格的棋手,与美国公开博弈、合理竞争。本来日本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谁知这次还是跌入了美国的圈套。今后,中日都应努力成为真正的大国,有自己的独特作为,不做美国的棋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