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防大学加速培养联合作战人才 聘军长师长执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7 11:39:15

意气风发的国防大学学员。

学员们深入演兵场研练战法。

  金秋10月,京郊红山口,层林尽染,红叶漫山。

  坐落于遍山红叶中的国防大学,又到了收获季节。

  2005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莅临国防大学视察,就如何办学育人作了重要指示。由此,这所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启动了以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学改革。

  5度春秋,收获在望。校长王喜斌、政委刘亚洲欣喜地说,5年来,国防大学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加速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已有1万多名学员“从这里走向未来战场”。

  铸将篇

  时代呼唤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如何加速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

  联合作战首先从联合训练开始

  随着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联合作战作为新的作战形式登上世界军事舞台。我军训练转型时不我待,时代呼唤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纵观世界风云,胡主席明确提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军事斗争准备的瓶颈,并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一个深层次教学改革课题,摆在国防大学面前。在军委总部指导下,国防大学形成一系列关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研究报告,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起到了理论先导的重要作用。

  2006年,胡主席提出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重要课题。很快,学校召开教学改革攻关部署会,梳理出17个重点研讨题目,组织10多次校内外研讨交流,提出新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素质模型,形成10个课程改革框架方案。

  联合作战首先必须联合训练。为此,国防大学与11所指挥教育院校签署了《高中级任职教育院校共育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协议》,与北京军区、二炮、海军等5个大单位训练基地建立联训联教机制,形成全军共育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局面。

  2007年12月7日,胡主席在出席国防大学建校80周年活动时指出,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新军事变革的形势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防大学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查找出教学体系、科研育人、资源整合等存在的问题,出台完善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意见》等方案。

  2008年,伴随着全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座谈会在学校召开的“东风”,融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为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出台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主攻战役的大幕就此开启。

  以明天的战争,设置今天的课堂

  为检验教学效果,学校派出调研组赴某战区演兵场。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箭在弦上。貌合神离的场面却不时出现:中军帐内,陆军指挥员不熟悉军兵种指挥,海空力量难以协调;攻击行动中,陆军指挥员未与海军指挥员协调,退潮之际令登陆舰抢滩……

  演习是面镜子,折射出教学的问题。国防大学教研人员举一反三,反躬自问,查找不足。联合作战教研力度不够、教学滞后于训练等问题显露出来。

  未来的仗怎么打,今天的课堂就怎么设。曾7次进校深造的国防大学校长王喜斌介绍说,以整体转型为契机,学校围绕“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在培养上如何实现”的逻辑思路,科学构建起新的人才素质模型,并据此筹划教学设计,构建教学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向深层次挺进。

  与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相适应,新型教学体系登台亮相,受训对象、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技术装备、教研队伍等向着联合作战聚焦。

  “问题意识”和“平台意识”成为教学主流,研究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为学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注入了活力。

  “以教为主”被“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取代,重“教”向重“导”转变,建成覆盖全校、辐射全军的信息资源体系,新近发生的局部战争情况以最快速度进入课堂。

  采访中,国防大学教育长夏兴有介绍说,从“我有什么就教什么”,到“联合作战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教学体系一次次创新;课程结构从“主干课+辅助课+选修课+综合演练”,嬗变为全新的“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教学资源一次次优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2005年起启用新一代课程大纲,学校教学内容与联合作战接轨,年更新率达60%,8项成果获国家、军队优秀教学成果奖。由此形成的以联合作战指挥为纽带的全新“知识链”,正深刻改变着我军高中级指挥员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

  三尺讲台,必须对接未来战场

  以课堂为起点,以战场为终端,以培养为纽带,以能力为核心,以打赢为标准,将课堂与战场、需求与能力、目标与途径、眼前与长远联为一体,统一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之中。据此,国防大学推出让人才“从这里走上战场”的系列工程。

  突出实践性教学,成为讲台对接战场的纽带。学校着眼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培养,面向实践,瞄准实战,增大了决策咨询、立案作业等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以“周边热点”战略课为例,17天教学中教员只讲一节课,学员3天查找资料熟悉情况,其余14天用来实际作业。计算机、电子交战显示屏,成为学员斗智斗勇的主战场。

  沙场秋点兵,大漠初试剑。2005年秋,国防大学师职中青班学员走出书斋,砺剑沙场。他们进入对抗双方师团两级指挥岗位,指挥部队实施实兵对抗演习,联合作战军兵种运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指挥等课题,课堂搬上了演兵场。以此为发轫,学员们以“嵌入式指挥员”身份,频繁出现在三军训练基地与演习现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

  模拟化网络化训练,为学员战场博弈拓展了新的空间。2006年初,国防大学战争模拟实验室通过鉴定,为训练模拟化、分析定量化、决策科学化、指挥自动化搭建了新平台。在虚拟战争空间,学校开展了联合作战系列网上推演,坐拥雄师百万,决胜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把学员们的战争体验提升到全新境界。

  学校将经费向教研倾斜,接连建成适应联合作战指挥一体化训练模拟大楼等,并实施精确服务、精确保障、精确管理,较好地提高了教学科研效益。

  为未来联合作战造就一代将才

  20多年前,钱学森曾提出:我军未来的师长、军长都应是硕士博士。

  星移斗转,钱老夙愿正逐步成为现实:国防大学经过教学转型,培养目标实现由重点培养研究型人才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跨越,尤其联合作战指挥军官培养的突破更令人欣喜。迄今,国防大学为全军输送近2000名博士硕士,其中400多人任从团到大军区领导职务。

  滴水见太阳。1999年,副师职干部高建国从国防大学荣获军事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21世纪中国军事人才发展战略构想》,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后,他如虎添翼,从全军首位军事学博士师政委成长为集团军政委,经国防大学再次深造,前不久又走上军区领导岗位。

  从这里走出的高层次人才方阵,在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步履铿锵。我军首位军事学博士舰长范进发,驾驭现代化战舰远渡重洋出访,为外军同行所瞩目;学员刘长虹在校研究成果填补海军战役理论一项空白,毕业后成为海军首位军事学硕士飞行员……

  记者在某集团军采访时,该集团军军长许勇谈起在国防大学读研的经历,不禁感慨万分。这位当年的学员毕业后先后提升为副师长、师长、集团军参谋长,带领官兵建立起一体化作战平台,使部队战斗力不断跃升。盘点人才家底,国防大学已为该集团军输送20多名师团职研究生。

  未来的联合作战指挥将由谁担纲,答案不言自明。

  砺师篇

  欲育贤才良将必先锻造名师

  欲育贤才良将,必先锻造名师。国防大学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丰富经历、激发活力、广纳人才、造就名师”的思路,努力建设一支堪当联合作战指挥教学重任的教研队伍。

  军长、师长登台执教鞭

  国防大学课堂曾发生过一件引人深思的事:一名空军教员给外军学员授课,外军学员竟一阵喧哗。课后了解到,原因是外军学员感到,空军教员没有飞行经历上讲台,这在外军是不可思议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风波”在学校机关荡起波澜:战争是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军事教育规律,这就要求教研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部队阅历和实践经验。

  以聚集军兵种优秀人才为牵引,优化教研队伍结构的工程就此展开。

  经军委、总部批准,国防大学面向全军遴选军兵种优秀人才,先后3次从空军飞行指挥军官、海军全训舰艇长和二炮导弹营长、旅长中,挑选数十名优秀指挥军官充实到教研队伍;同时选调部队高级指挥员、退役高级将领和专家来校担任教官,聘请50多名军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形成专职型教授、流动型教官、外聘型学者“三位一体”的教研队伍结构。至此,一批批军长、师长走上了国防大学的讲台。

  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被聘为兼职教官,不仅手执教鞭指点“剑术”,还率队挥师塞外古战场摆兵布阵。现场教学归来,学员们反映,这是他们入学以来最难忘的一课。

  到联合作战演兵场“淬火”

  三军联合作战的演兵场,常常活跃着国防大学教官的身影。

  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选派900多人次教研骨干,参加各级战略战役演习。在硝烟弥漫的演兵场,教官们带着课题寻找案例拓展思路,补充与完善课题;又从联合作战行动中发现问题触发灵感,提炼与确立新的课题。归来后,这些教官讲课更加有声有色,课题研究起点更高、落点更实。

  中外联合军演的战场,更是国防大学教官汲取营养、思维碰撞的平台。学校20多人次参加了中俄联合军演、“上合组织”联合军演。在“和平使命”等中外联合军演中,国防大学教官穿梭于其中,把军事学府的课堂与风云际会的军事外交合作舞台联在一起,在中外军事交流中获益匪浅。

  为提升联合作战指挥教学质量,国防大学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选派专家到总部机关和相关战区代职、与军兵种部队实行干部交流、赴作战部队调研、出国留学考察等。近年来,他们先后安排120余名骨干到部队代职任职,组织190多人次参加海上演练、训练基地演习等实践活动,为教研人员提升能力素质,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各层次的砺剑平台。

  目前,全校80%专家具有作战部队代职、任职和蹲点调研的经历,联合作战指挥教学渐入佳境。

  “名师工程”效应初见端倪

  以“名师工程”为牵引,着力培养联合作战指挥教学专家群体。国防大学从2007年起实施“优秀中青年教研骨干发展支持计划”。遴选出34名优秀中青年骨干作为发展支持对象,并设立专项资助经费,采取个性化培养、专业化培训和名师定向指导等措施,使之尽快成才。

  2009年,国防大学历时一年,在全校开展了中青年教员教学比武竞赛活动。经教研单位初赛、学校附加赛和总决赛等环节,刘志富、李莉、孟凡明等新秀脱颖而出,激发了教员争先创优、岗位成才的内在动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还催生出《晚清军事变革的启示》等优质大课,“名师工程”效应初见端倪。

  2010年春,中宣部、中组部联合向全国党员推荐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撰写的《苦难辉煌》一书。该书再现了上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的历史全景。作者耐得住寂寞,15年磨一剑,亮剑虎虎生风,该书问世后再版多次,发行达40多万册。

  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专门撰文,评介并推荐此书。采访中,他对记者说,校党委之所以对《苦难辉煌》这本书看得这么重,至少想在两个方面起到导向作用。一是以此为契机,促进全校思想的解放,进一步推动军事理论的创新;二是以此为标杆,鼓励教研人员著书立说,使国防大学成为名家大师辈出的园地。

  实施“名师工程”以来,学校形成以“杰出教授”为代表、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优秀中青年骨干为基础的人才群体,涌现出许志功、霍小勇、金一南、张彬、徐焰等百余名师名家。

  剑法篇

  “科研育将”拓展教改新路

  在“最具实践性”的军事教育中,如何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国防大学紧贴时代要求,确立科研育人教育理念,并与文化育人相配套,融入人才培养全程,探索出提升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

  用科研赋予育人的新内涵

  毋庸讳言,国防大学科研与教学一度出现过“两张皮”现象:研究员只搞研究,教员只管上课。进入新世纪,学校打破学科壁垒,组建了一批跨单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团队,科研与教学就像两架马车开始并驾齐驱。

  2006年春季,国防大学召开主题为“推进国防大学自主创新”的研讨会。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应邀到校作专题报告,一系列新观点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大家表示,在世界科研发展大势中,我们看到了差距与不足。

  七月流火。新一轮教学科研改革思想讨论,在校园再兴波澜。体制编制调整后,学校科研部从“直接承担任务的研究实体”变成“组织科研攻关的领导机关”。“变身”后,如何找到新的体制下科研与育才的“焊接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红叶漫山时,国防大学科研工作座谈会召开,来自各方的代表们济济一堂,思索向着同一方向聚焦:科研如何与人才培养对接?国防大学的“教”应是一种探讨研究问题的教,“学”应是一种研究性、创造性的学,而“研”则应成为一种贯穿教与学全程的常态。组织学员开展科研创新,既能壮大学校科研力量,也能让育才更上一层楼。

  科研育人的办学理念,由此呼之欲出。

  创建机制注入科研育人活力

  “科研育人,就是在传统教学育人基础上,摒弃‘重传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启发,重诠释、轻探究’的教育模式,把科研实践作为育人重要手段,寻求‘课堂与战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点,以此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跃升的增长点。”采访中,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霍小勇如是说。

  以此为起点,国防大学从创新机制入手,构建科研育人的新平台。

  完善教学科研融合新机制。国防大学将科研育人列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教学与科研单位进行优化重组。2007年新学期一开学,教学计划进度表与科研计划课题实时进度表一同下发。各单位对照两张表谋篇布局,教学与科研实现了“同频共振”。

  创新学员参与科研新形式。学校改革课题立项方式,专门为学员设置了专项计划课题、自选课题和备案课题,并在导师指导、时间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科研正从教研人员的“专利”,变为全校师生共享的思维碰撞的天地。

  构建教学研三位一体新模式。传统的单位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交叉融合的新型教学体系。研究员携带成果走上讲坛,教员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学员加入科研和教学组活动,师生们在这里充分感受到教学研交融的魅力。

  教育理念的更新,给育人注入了活力。教员讲学员听的场面少了,师生在一起研讨问题、设计课题、合作攻关的场景多了。近3年来,全校2000多人次学员参与军地各类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撰写论文3000多篇。一份统计显示,2010年,学校年度滚动立项课题,60%由学员承担完成。

  用好三军科研“联合舰队”

  每年,2000余名学员入学。科研贯穿教育全程,学员同时也成为军事科研平台的一员。国防大学由此建起三军科研“联合舰队”。

  学员来自陆、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这种横跨各军兵种的结构,成为联合作战科研课题攻关的独特优势。一项项全军关注的重大课题,在院校与部队互动、学员与教员碰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被攻克。在2009年度科研课题统计表上,60多个年度科研课题组承担的军委、总部和学校赋予的重大课题,其中70%与联合作战有关,一批精品力作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关注。

  科研育人的理念,不仅创造了组研模式的全新格局,更催生科研分类指导和成果转化的新途径。5年来,国防大学联合攻关组完成科研成果达700余项。学员与部队的天然联系,使许多成果第一时间运用到部队演兵场。2006年,学员王秋生主持研发的“战场环境分析系统”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广泛运用于教学科研,提升了育才质量。如今,王秋生已担任国防大学校务部部长。

  曲终人散心不散。学员毕业并不意味着科研团队的终结。他们回到各自岗位后与母校保持联系,在导师指导下继续完善课题,形成向全军延伸的“科研链”。某师师长张海青去年3月带着课题入学,在校期间撰写的论文《再论联合战役军团作战指挥机构编成与编组》获学校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领衔攻克的《某型机步师作战指挥综合系统建设》获2009年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他走上集团军参谋长岗位,得益于学校养成的科研精神与思维训练方法,新的联合作战指挥课题有关框架再次形成。

  “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金秋10月,记者步入国防大学教学区,但见奋勇长征的红军将士、精忠报国的岳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等40多尊雕塑矗立在绿荫之中。

  置身其中,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风景这边独好。校园里精品艺术舞台和先进文化讲堂精彩纷呈、交相辉映。学校经常邀请中央领导、军委总部首长和军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次次座无虚席;定期请中国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等来校演出,场场观众爆满。

  从凝聚历史的校史馆,到收藏百家的图书馆;从宁静的林荫道,到喧闹的体育场,无处不蕴含着潜在的育才功能。对此,指挥员班学员、北京军区军务部部长李建波深有感触地说,学校构建的浓厚文化氛围,对学员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指挥艺术之妙。

  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张文忠说,《吴子·论将》中提出“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国防大学培养的人才是担当重任的率军之将,必须文韬武略兼备。基于此,学校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学科研育人相得益彰,融入整个联合作战人才培养体系中。

  红山脚下,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栋梁之才,学员们决心不辱使命,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