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军医在秘鲁义诊 当地人携家带口赶来看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4 18:22:14

当地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中方医疗队。宋彩萍摄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和平天使—2010”中秘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现已进入尾声。

  11月29日,是中方医疗队在秘鲁首都利马为群众义诊的最后一天。一种离别的愁绪,在中方医疗队队员们的心底弥漫。几天的亲密相处,队员们与秘方医务人员、当地群众结下了一份超越国界和语言的深厚友情。

  9点来钟,医疗队乘坐的大巴就来到了设在特里温弗的临时野战医疗所。医疗帐篷前,等待看病的当地群众已排成了长长的一列。“自从11月24日首次义诊以来,每天前来看病的人数都在递增,最多时一天有1200多人次。”看着眼前的“长龙”,中方医疗队副队长董树虹介绍说,中国军医在利马开展义诊的消息经当地媒体传播后,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人特意携家带口从几十公里外赶来看病。

  刚一下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口腔科军医汪昆就在人群中搜索着什么。前天,也就是11月27日,他成功为一名叫丹尼埃尔的小伙子做了舌系带修整手术,并约定好今天9点钟过来复诊。现场没有丹尼埃尔的身影,汪昆便嘱托负责分诊的石彦医生,一看到丹尼埃尔马上让他赶到三号帐篷来。

  连续看了几个病人后,汪昆抬头看了一下表,已经11点多钟了,丹尼埃尔还是没有出现。汪昆有些着急,找来随队翻译周宸依,请她拨打丹尼埃尔留下的电话号码。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他担心丹尼埃尔忘记了复诊时间。“我们今天就要撤了,他如果不过来复诊,我心里不踏实。”汪昆说,丹尼埃尔从小就舌系带过短,说话不能发卷舌音,影响了与他人的正常交流,这个手术本该早就做了,可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等方面的原因,竟一拖再拖,一直拖到现在都17岁了。

  正当汪昆暗自着急的时候,丹尼埃尔在父母和弟弟、妹妹的陪同下,出现在了医疗帐篷里。原来一大早,他们一家人就乘车从30公里外往这儿赶,可半途上车抛锚了,只好重新换乘车,这么一折腾就误了时间。检查发现,丹尼埃尔伤口恢复得很好。“这几天更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不要喝太烫的水,一周后就可以拆线了,到时你直接到陆军总医院找阿尔法罗医生。”汪昆指着身边的一位秘鲁军医对丹尼埃尔说。

  “太谢谢你了。”丹尼埃尔的父母紧握着汪昆的手,赠送他一件小礼物——一个小钥匙挂,上面带有秘鲁印加帝国时期的一个仿制器具模型,据说是当时医生用的手术刀。“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好运。”丹尼埃尔的母亲说,这是他们一家人对中国军医最诚挚的祝愿。

  或许是最后一天的缘故,医疗队员们有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都在想方设法多看几个病人。西南医院眼科军医李付亮在封闭狭小的野战手术车上一待就是3个多小时,连续作战,帮助几个眼睑有问题的病人做了小手术,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本着负责任的原则,今天我们只安排了一些小手术,都不用复查。”李付亮说,这些小手术对我们来说是小事,可对病人来说,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离别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再过一会儿,队员们就要回撤了。一直与中国军医联合作业的秘方医护人员,这时也一改平素乐呵呵的表情,有些伤感起来。几天的朝夕相处,中国同行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勇于吃苦的作风,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看完病人后,他们有的拿起相机与中国医护人员合影,有的互换起军装上的臂章、姓名牌。秘鲁陆军总医院护士、一级士官加尔西亚感触地说:“与中国军医近距离接触的这些天,我不仅收获了专业技术,更收获到了一份友谊,我爱上了中国,希望有一天能到那儿去看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看到中方医护人员收拾好行装,准备登上大巴返回,当地群众纷纷涌上前来送行,有颤巍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使劲地向队员们招手,大声热烈地呼喊着“格莱斯西亚”(西班牙语:感谢)之类的话语,不少人还拿起刚从医疗队那儿领到的健康知识宣传册、礼品纸盒等,请队员们签名留念。一位老奶奶眼中噙满了泪水,抱住西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不停亲吻她的脸颊,就像自家闺女要出远门一样,心中满是不舍。“你们还会再回来吗?”老人问,期待着一个肯定的答复。“我们希望能再回来看您老人家,您老一定要多保重!”宋彩萍也早已感动得成了一个“泪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