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评论称美国炮舰政策对中朝威慑施压无效果[图]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12 18:38:56
资料图:美国海军航母战斗打击群进行海上作战演练
刚刚结束了韩美军演,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又马不停蹄地加入到为期8天的日美联合军事演习。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拉拢韩国、日本连续举行大规模军演,不仅仅是为了震慑朝鲜,同时也是在向东亚、东南亚等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炫耀武力,尤其是向正在崛起中的中国施压。回顾一下2010年不难发现,美国在西太平洋海域不停地制造事端,拉帮结派舞枪弄棒、耀武扬威,实际上还是以“炮舰政策”来抢占未来的战略和军事存在。
近代以来,以大炮、巨舰为标志的军事侵略和殖民掠夺,曾经给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带来多少屈辱和噩梦,有关的历史记忆永远不会消磨。几百年来,西方列强将“炮舰政策”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二战之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说一不二的霸主,冷战结束之后更是成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成为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最典型代表。二战结束以来的60多年时间里,地球上发生的所有区域战争和地区冲突,或隐或现都有美国的身影,而“炮舰政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几乎都是很不光彩的。可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认知和感受,世人已经充分看清了这种政策的实质。
时至今日,血腥罪恶的殖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更是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个别国家还死抓着发端于殖民时代的“炮舰政策”不松手,动辄将大炮、巨舰演示一番、游弋一番,甚至挑动冲突、发动战争,不仅丝毫不得人心,而且其效果也只能适得其反。从实际情况来看,“炮舰政策”已经起不到所谓的威慑施压作用,对朝鲜不行,对中国更没用。在今天,以高投入、高科技喂养出来的炮舰,无疑是吃钱的机器,打一场高科技战争的成本之高,连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难以承受。以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为例,参战双方军事实力高度悬殊,经济水平和科技优势完全不对称,但以世界霸主自居的美国,不仅必须为此消耗巨额战争经费,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还将长期受到“战争后遗症”困扰,与美国在这些地方攫取到的经济战略利益相比较,战争所耗费的成本是否划算,还要打个大问号。
从根本上看,“炮舰政策”之所以愈发不得人心、难见其效,主要是时代已经变了,世界形势的发展留给这种政策的施展空间已经越来越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影响,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空前深入,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共享,已经让世界经济的关联度、依存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利益多元化和共同利益扩大化的情况下,国际政治领域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处理利益关系更多地需要互相合作和对话,应对风险和挑战需要各个成员携手同行,任何国家哪怕是最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单打独斗。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这是世人的共识,这是世界的潮流。以军事施压为行动特征、强权即公理为思维逻辑的“炮舰政策”,违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共识,逆时代潮流而动,必然是行不通的,必然将走入历史的死角。
“炮舰政策”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如果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那么当“地球村”加速融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时候,朋友和敌人的界限将更为模糊,各国都应该转换角色,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在东亚、东南亚,这种和平、合作、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在“重返亚洲”的口号下,十分老套地祭出过时的“炮舰政策”,虽然可能一时有所收获,但从长期看无异于回光返照,这种政策必定会被这一区域的和平发展潮流所无情地淘汰。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