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高工研制火箭弹吊装机每车弹药装卸仅用5分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8 21:27:33

王淮南在调试武器装备。本报特约通讯员李德营摄

  东方网6月24日消息:身如铁塔,满手老茧。年近花甲的济南军区某军械仓库高工王淮南站在泰山脚下的一座军营中,让人不禁联想到四周一棵棵不老松。

  王淮南一入伍就来到这座山沟军营。37年来,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矢志创新,累计取得83项科研成果,其中37项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2项在全国全军推广,在我军火炮保障迈向信息化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足迹,被官兵誉为山沟“兵博士”。

  在建党90周年前夕,王淮南又一次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多出科研成果,我才活得有价值”

  王淮南原本只有小学文化,但他立志做军队建设的有用之材。

  入伍不久,他受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启发,苦苦摸索,研制成全军第一台适用于弹药搬运的“交流电动拖车”,结束了弹药进出库房靠手推车的历史。

  部队装备保障遇到什么难题,王淮南就研究什么。某新型火箭弹装卸没有专用机械,只能靠人抬,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平时保障效率上不去,战时怎能实现收得快、供得上呢?”王淮南陷入了沉思。他从高射炮底盘的机械原理得到启发,拿出了能360度旋转的火箭弹吊装机设计方案。制作样机缺乏现成部件,他就到废料堆里找,到旧机器上拆;实在找不到就自制。吊装机终于亮相了,一个人操作它就可完成弹药装卸作业,每车弹药的装卸时间由50分钟缩短为5分钟。

  一次演习,某旅几门高炮突发故障,维修人员对高炮的40多条线路逐一排查,故障未除,演习已经结束。身为在现场指导的军区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的王淮南,目睹这一切寝食不安。回到单位,他一头钻进洞库,把教练炮的线路分解开,开始逐条测试,分析各种技术参数,反复精确验证……一忙就两年多。

  在生产厂家的配合下,高炮线路数字检测仪终于研制成功。王淮南还抓住相关问题同步展开研究,研发出高炮电击发检测仪,一口气摘得两项军队科技进步奖!

  王淮南年年都有成果出手,年年都有成果获奖。有人问他为啥那么玩命,王淮南说:“多出科研成果,我才活得有价值!”

  “要是为了图钱,我早就离开这山沟啦”

  山沟里搞科研,困难常人难以想象。那时,为了一个插销,王淮南常常要跑上百里山路,这对惜时如金的他来说简直要了命。一次,妻子让他趁出差之机买台彩电,他兴冲冲地拿了钱,却直奔济南市趵突泉电子城而去,见了一位店主就问:“你有多少种电阻电容?”“两千多。”“每种给我来10只,还有,螺丝钉也每样拿一包。”就这样,多年积累下来,王淮南备齐了上万种常用电子备件、机械零件,练就了车钳铣刨焊等十八般武艺,建成了上千平方米的山沟实验室。

  尽管如此,有些项目研究还是难以应付。研制某型平台时,没有漏电检测设备,王淮南冒险用身体进行漏电电击试验。他让一名战士手扶电闸,一名战士用绳子拉着他的腰带应急,自己则赤着脚,一手摸机器外壳,一手加大电压,反复进行通电试验和改进,最终准确验证了平台的性能。老伴埋怨他,他憨憨地笑着说:“咱命大,不怕!”

  王淮南有25项成果在军区、全军甚至全国推广,只要上级一说项目推广,他立即把凝结着多年心血的成果和资料全盘托出,还经常主动到承制工厂指导,从来分文不取。长此以往,总部一位业务部门领导心里过意不去,特地拨给他一大笔科研经费,他却全部上交单位。

  王淮南名气越来越大,不少精明的企业主看中了他,高薪拉他加盟,都被他拒绝。一位老板急了,对他说:“你只要周末过去指导一下就行,月薪两万。”他还是一口回绝。有人说他死心眼,他却说:“就指着周末干项目呢!要是为了图钱,我早就离开这山沟啦。”

  “我愿在这山沟干一辈子,请领导成全了我”

  这些年,王淮南有10多次机会走出深山,但是他都放弃了。

  他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多年前,父亲的老战友看着王淮南长期在山沟工作,悄悄为他空出了党政机关的实职,要他转业。王淮南犹豫再三,终未从命。后来,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工作情况,打算调他到驻省城某部任主官,他却跑去央求领导:“我唯一的爱好就是搞点革新,我愿在这山沟干一辈子,请领导成全了我!”就这样,王淮南不仅至今没挪窝,还把军校毕业分到省城驻军单位工作的女儿王鲁燕动员到仓库工作。

  去年,王淮南发起了又一次攻坚战——综合运用桥载装卸和机械手等技术,研发智能控制的火箭弹高速自动装卸桥。“项目突破后,我军在这一领域将跃居国际先进水平。”令他兴奋的是,今年3月,这个课题一次性通过了总后勤部的科研立项评审。

  前不久,王淮南突发轻度脑溢血,住院一个月。未等痊愈,他便出了院,一头钻进实验室,继续课题研究。他说:“手头要做的课题太多,我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时间不够用。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拿出更多成果,为装备保障信息化再助一把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