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美智库称美国重返亚太缺乏中国合作和默许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3 16:27:48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12月19日文章,原题:美国大选前处境微妙的中国威胁论
回顾媒体今年有关亚太地区的报道,你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已勒紧围堵中国的锁链。
通过11月的亚太之行,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成为“胜利者”。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对中美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措辞强硬。一些中国评论家也发现,美国倡导的TPP弥漫着一种反华情绪,并有意将中国排除在外。
美国在澳大利亚驻军被描述为华盛顿在该地区增加军事基地。实际上,美国在澳获准使用的只是训练场而非军事基地,鲜有提及的是首批派驻军队仅为250人,未来也只是计划增加到2500人。此外,澳中两国距离遥远和美国在澳驻军不可能在未来任何对华冲突中派上用场的现实,也使所谓“反华基地”的说法不攻自破。
东亚峰会提及南海问题,引发又一轮有关美国率领该地区与中国对抗的报道。奥巴马派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缅甸的决定,则被描述为美意在迫使中国丧失最亲密的盟友之一。稍加分析就可发现,缅甸变化的推手实为国内因素,并非美中新的战略大博弈。
普遍看来,媒体报道过于强调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竞争。其实,美国无非是经过十多年相对冷落之后重新与亚太地区加强联系。但缺乏中国的合作或默许,长期困扰该地区的领土、核扩散、军事、经济或其他问题,都将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冷战言论不合时宜,因为该地区现状不具冷战性质。该地区贸易和投资活动蓬勃发展,大量游客和留学生在各个国家间相互流动。
但这关乎政治。随着明年各国家或地区即将举行选举,2012年将成为政治敏感年。实际上,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早已纷纷对中国指手画脚。奥巴马在夏威夷就贸易问题发出的强硬措辞表明,他不愿在中国问题上饱受指责并陷入被动。
对美国外交官员而言,最有效的做法是间或敦促中国收敛本国行为,并使中国官员及领导人相信,尽管(反华)言论甚嚣尘上,但美国依然重视对华合作。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