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苏丹政府军围攻中国人质所在山区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方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7 8:58:02
东方网2月4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3日,营救在苏丹被劫持中国工人的行动已进入第7天,中国驻苏丹大使馆一名负责人表示,大使馆在事件发生后一再敦促苏丹方面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尽快使被劫持人员获释。苏方对此高度重视,一直在为解救中国人质积极努力。
苏丹方面称将加大打压
据该负责人表示,中国驻苏丹大使馆非常关心被劫持中方人员的身体状况,通过某些渠道向苏丹反政府武装传达了各种信息,包括希望他们首先释放被劫持人员中的2名女性和其他身体虚弱人员。“要求对方释放部分中方人员是我们设想的多种方案之一,使全部人员获释一直是我们积极争取的目标。”
苏丹方面许诺营救中国工人的军事行动仍将继续,接下来会加大对反政府组织的打压,很快就能营救出全部中国工人。苏丹政府发言人阿卜杜勒阿提说,苏丹政府军正在围攻南科尔多凡州努巴的山区,据信人质被关押在那里。
近日有报道称,劫持29名中国工人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领袖阿加尔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兼驻非盟代表解晓岩会面时,曾希望中国运用影响力,促使苏丹政府设立一条人道救援的安全走廊,让国际组织将物资运往冲突地区。不过,“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发言人阿尔努·恩古图鲁1日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否认该组织将上述请求作为释放中方人员的条件。
他说,“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已成立高级委员会,专门研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把这些中国工人交给什么人”的问题。
南苏丹称中国寻求帮助
另据报道,南苏丹一位政府官员表示,中国政府已向新独立的南苏丹政府提出,请南苏丹帮助以谈判方式解救被劫持的中国工人。外界认为,考虑到南苏丹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之间的密切关系,南苏丹政府所处的地位更有利于与武装分子达成协议。
中国工人遭劫持的南科尔多凡州目前是南苏丹与苏丹政府激烈争夺的一个地区,该地区富产石油,南苏丹独立后,该地区仍在苏丹的控制之下,但居民在种族和文化上更接近南苏丹。
有分析认为,中国政府向南苏丹寻求帮助的举动凸显出中国政府在拓展外交舞台方面必须面对的挑战。在人质事件发生之前,中国曾以主要调停者身份参与苏丹和南苏丹之间的石油运输争议谈判。对于一直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政策的中国来说,这一身份尚显陌生,而苏丹和南苏丹之间的紧张局势使得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复杂。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将越来越多地扮演此类调停者的角色,这将进一步考验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闻链接]
四招加强海外劳工安全保护
据新华社报道 日前,苏丹发生中国工人遭当地反政府武装劫持事件,被劫持人员至今未获释。在埃及西奈半岛阿里什地区还发生了中国工人被当地人扣留事件。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人身安全问题引人关注。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郝宏社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加强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安全保护应多管齐下。 ”
1
应增强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经常保持警惕,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要慌乱,尽快找机会与外界取得联系。在苏丹曾发生过手无寸铁的中国员工面对武装劫匪进行反抗,结果被伤害的事件。他说:“只要不是恐怖分子,一般不会轻易伤害性命。如反抗,反而会导致对方采取极端行动。 ”事发后,要保持冷静。如果已躲藏起来,不要在弄清情况前现身。在苏丹反政府武装袭击中国公司工地事件中,武装分子占领中方营地后,一些已躲藏起来的中国工人把武装分子误认为政府军士兵,走到他们面前主动打招呼,结果被扣作人质。
2
要加大对保障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的安全投入。一方面要增加针对个人人身安全的投入,为每位赴海外劳务人员强制缴纳保险金、改善他们的工资待遇和居住条件,对长期在海外艰苦地区工作并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荣誉和奖励。另一方面要增加对工作单位的安全投入,施工现场营地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建议修筑高墙和铁丝网、深挖防护沟、安装报警设备以及雇用保安人员。这方面的投入绝不是浪费,因为从以往案例来看,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后期处理事件的花费往往高于预先采取防备措施的成本。
3
在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中方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当地工人数量,变劳务输出为管理、技术、设备和资本输出。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减少了,中方人员发生人身安全问题的几率也会相应下降。
4
对发生过的安全事件要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并制作教材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安全意识,使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郝宏社还说,每个国家的公民都有可能遭遇绑架等安全事件。中国日益富强,赴海外人员越来越多,发生针对中国公民安全事件的频率难免也会越来越高。应把这类事情的发生视为正常现象。这么做不仅有利于应对安全事件、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也有利于尽快消除受害人及其家属所遭受的负面心理影响。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