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永远的纤夫
- 作者:苗向东 文章来源:武隆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3 18:00:56
一提起开国总理周恩来,人们自然会想到他忧国忧民、从容镇定、举止文雅、纵横捭阖、智慧超群、鞠躬尽瘁……如果说他曾经向百姓下跪,大概就鲜有人知了。
上世纪50年代,一个暴雨似虐的汛期,黄河洪峰迭起,黄河告急,郑州一座铁路桥墩被洪水冲歪了,如若大桥冲垮,铁路交通枢纽中断,将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总理一听说此事,立刻从上海飞到黄河,两次去事故现场视察,当时技术水平低,技术能力差,还没有校正桥墩的技术,当地老百姓想出了纤夫,想到了一个土办法,准备组织上万名纤夫用绳子拉纤,想把桥墩拉正。紧急情况下,周总理批示可以试一试。
拉纤那一刻,周总理当即中断正在上海召开的会议,亲临黄河,万余民众正要拉纤时,周总理闻讯亲赴现场,周总理看到背负青天,面朝黄土,弯腰弓背,拼命抢险的纤夫们,深深地被这些勤劳勇敢、历尽艰辛的百姓所感动,身不由己地走向他们中间,众人欢呼雀跃。总理风尘扑扑地向群众问候,之后脱下外套,顺手抓起身边的纤绳,背上了纤绳,做出了与他们一样的动作。工地负责人劝他:“周总理,您不能这样!”大家一见不由大喊:“总理,不能啊!”喊号子的老人慌忙上前阻拦总理,却怎么拦也拦不住,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央求总理尽快离开,一万多名纤夫和民工也相继跪下,现场顿时齐刷刷跪成一片人海:恳求总理迅速离开险象环生的洪水现场!总理见状,周总理两眼湿润,双膝訇然跪地。
多年来受尽剥削和压迫的民众,深切体会到了新中国领导人的慈蔼与亲善,感动之余,又怕自己爱戴的领袖遭遇险情,于是就用他们能想到的最虔诚、最神圣的方式进行劝阻。这种深情厚意,撞击着总理的心灵:百姓大于天,他受之不起!于是,他屈膝下跪。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和父母。总理这一跪,让总理与人民完全融在了一起。当跪着的总理和纤夫互相搀扶着站立起来时,这个伟大的民族还有什么不能战胜!总理大声喊道:“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让我们共同拉纤!”毅然肩起纤绳。
在万众一心的号子声中,在气壮山河的号子声中,总理和纤夫创造了奇迹,硬是靠人力把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桥墩拉直了。大桥保住了,铁路线上又重新奏响欢快悠长的火车鸣笛声。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敬爱的周总理与人们一道拉纤,在抢险的工地上“没有总理,只有纤夫”,以忘我的精神在群众中树立了伟大的“公仆”形象。这在周恩来看来是一个总理应该做到的,是很平常的事情。就是这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周总理这个普通纤夫的形象也屹立在亿万人民心中。在后来几十年的日日夜夜,敬爱的周总理依然为共和国的安危、为人民的冷暖而呕心沥血,以无私的行动诠释了高尚的“纤夫”之情。此情此景让乔羽夜不能寐,他创作的《黄河船夫曲》也响彻共和国大地。
时代变了,但祖国这条大船仍然在改革开放的激流险滩中行进,依然迫切需要亿万领导干部挺身而出,为民效命,我们应该像纤夫那样肩起时代纤绳,用行动诠释“纤夫”的喻意。公仆们,让我们肩起身边的纤绳吧,人民在看着我们!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