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美重返亚太引发地区军备竞赛 军火商大发横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11 17:07:04

日本将购买42架F35战机

  日本将购买42架F35战机

  近段时间来,亚太地区的军购热潮此起彼伏,多个国家出手阔绰——日本宣布“全球鹰”无人机采购计划,随后韩国推出“爱国者-3”导弹防御系统采购计划,印度则抛出了600亿卢比军事设备采购案。

  今年3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报告称,亚太地区在过去5年勇夺全球武器进口桂冠,并包揽了前五名,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预测亚洲军费在2012年将赶超欧洲。

  世界军贸分析中心预计,印度2012年武器进口总额将达94亿美元,2012~2016年将达到514亿美元,并将长期高居亚太各国榜首。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日本购买了42架F-35战斗机,耗资超过70亿美元。韩国则抛出了72亿美元的下一代战斗机投标计划。

  而越南则耗费数十亿美元购买“基洛级”潜艇、苏-30MK2战斗机、猎豹级护卫舰、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斯托克-E型防空雷达等先进武器。菲律宾继引进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后,又提出了新的购买巡逻舰、战斗机的计划。

  与军购大客户相对应,在全球武器出口排行榜上,美国、俄罗斯是“大佬”。据统计,2011年美、俄和欧洲主要国家军售额占全球总额的82.53%。

  军售大国为了占领市场份额,也是各显其能。政要推销、技术合作、借贷消费,甚至打出石油、核电“能源牌”。法国“阵风”战斗机之所以能够赢得印度126亿美元大单,与重要技术转让息息相关。日本之所以选定F-35,也与日方企业可能承担四成制造项目密不可分。

  追根溯源,美军宣布重返亚太直接拉动了亚太地区的军售,而美国在亚太军售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军售在其重返战略中既是利益驱动,更是控制手段,亚太面临“套牢”危险。

  据统计,美国每生产1300亿美元军火,就能够拉动百分之一的GDP,每增加10亿美元订单,就能解决上万人就业。中东军火市场萎缩、美军自身需求缩减等原因,都让美国军火商盯上了亚太地区。虽然美军在亚太还未曾采取强硬军事手段,但年初以来的多场军演,已经逼真地营造出了“风雪欲来衣帽急”的氛围,让美国军火商在亚太大发横财。

  对于美国来说,运用军售杠杆楔入要点、注入势力,是其惯用的战略手段。美式武器的系统性、体系化要求也决定了军购方如果失去美军的战术培训、技术升级和情报支援,武器作战效能就难以发挥,军售合同已经变相升级为军事盟约,被美国控制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比如,对澳大利亚出售“宙斯盾”系统,吹响了美军进驻达尔文港的前奏。老古董似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敲开了美军重回菲律宾苏比克湾的大门。美国甚至正在考虑取消长达28年的对越南军售禁令的可能性,美军这一次盯上的是南中国海上的战略要点——金兰湾。

  从战略角度考虑, “让每一个潜在挑战国都生活在邻国制衡中”,就能让对手疲于奔命,让盟友死心塌地。美国借口维护地区军力平衡,不断加大向亚太国家出口先进武器的力度,试图通过周边的军备膨胀,将中国拖入军备竞赛,遏制中国崛起。

  对待盟友,美国也不搞“一强独大”,既卖给日本F-35,也支持韩国空军新一代战机计划,既向日本出售“宙斯盾”、“爱国者”,也不吝向韩国、澳大利亚转让技术。但是,“买得越多,关系越铁”的魔咒,却让其亚太盟友陷入了不停追求优势,不断形成均势的徒劳循环。对此,美国只需静观其变。

  如果美军重返亚太是加剧军售的主要外因,那么缺乏安全感、互不信任、技术落后就是无法忽视的内因。受地理、历史、宗教语言、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因素影响,亚太国家缺乏应有的安全感,经济崛起后表现更甚。朝鲜问题、中印问题、南海问题,包括钓鱼岛、苏岩礁、独岛等争端,都成为各国争相军购的有力推手。对此,美国部分战略学者也毫不讳言,“并非中国鏖战群雄,其他国家也互为对手”。

  另外,危险往往也来自国家内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穆斯林分裂主义和地方家族武装等问题尚未解决,泰国、印尼也面临同样困境,“伊斯兰团”、“柬埔寨自由战士”等多股恐怖势力的存在,也成为拉动军售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亚太国家在全球军购市场上的靠前排位,也反映了该地区军事技术水平的整体落后。即使日本、印度这样的大国,许多重要装备也难以自给自足。

  其实,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亚洲整体脱贫。印度一方面军购频出大单,另一方面其国内仍有超过4亿人口生活贫困。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却不惜投入169亿日元购买舰艇飞机。不难发现,盲目军购已让亚太地区各国花了不少冤枉钱。

  巨额军火的购入为原本就不平静的亚太地区注入了新的不安分力量,军购热潮带来的只是“战略寒冬”,只希望目前的“口舌之争”不要演变为最终的“大打出手”,否则,那将不仅仅是亚洲的悲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军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