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军 人 随 想
作者:小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1 16:03:35
军 人 随 想


     童年的时候,我曾经相当强烈地崇拜军人,向往军旅生活,渴望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威武的军人。确实,对于一个热血男儿来说,军人的路是很有吸引力的。这里是一个紧张惊险的,奇异而又有些神秘的世界,这里有沸腾的生活,火热的战友情,同志爱,有英雄的足迹,有光荣的传统,,有威武雄壮的军人生活图画,等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军营特有的吸引力。

      当我带着各种各样的遐想来到部队,当我刚穿上新军装有闪光的军功章和传奇般的故事,第一次走进军人行列的时候,当我接过钢枪,迈着军人的步伐第一次走上哨位,走进练兵场的时候,当我第一次参加军事演习,在激昂的冲锋号伴随中以军人的雄姿冲锋的时候,我激动不已!是的,我已经是一个军人。从过去的回忆录中,从小说中和电影里看到坦克、大炮、飞机、舰艇以及浪漫的、传奇的、紧张艰险的、激动人心的军人之路,已经现实地摆在了我的面前,在我脚下延伸了!从未到过的地方,从未见过的战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乡音,不同的风俗民情,这些构成了我初到军营的感受。

    然而,军营长期的单调,平凡生活的消磨,使我逐渐认识到军营生活既不象小说、电影描写的那样富有诗意,也不如想象中的那样激动人心,扣人心弦。普普通通的兵,普普通通的营房,普普通通的训练和执勤,一切都是那么平平常常。于是,想象中充满神奇色彩的军营生活越来越远,逐渐成为一个模糊的影子并最终消逝了。面对着机械的、刻板的、日复一日训练、执勤生活,感到军营原来这样枯燥乏味,军人的形象越来越变得平淡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这么多年的对军旅生涯认识的沉淀,我逐渐认识到,军营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是一座使人的素质得到锻练的熔炉,具有全面地培养人,锤炼人的特殊功能。当兵的年龄,正是人生观渐渐形成的时候,而军人从一进入军营,就开始接受一系列系统、正规的政治和军事教育,这对于促进军人人生观的形成无疑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应该说,当过兵,接受过军营的洗礼的人,大部分都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不屈的人格。回忆起初入军营,当时对人生观和人生的理解,主要是从教师和父母那时来的,而属于自己的很少,但参军后,我开始对这一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重新审视,结合自己对于人生的实际体验,越来越趋向于独立地得出关于人生的新见解。参军前,思考人生的时候,往往为了解答"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参军后,逐步转变为"我应该怎样去做人"这样一个更为直接的问题,重点放在对本身的、对现实的追求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探求上。这种探求不以情境为主,不以现成的结论为主,而是以个人的实际体验为主。
       我感到:军队作为特殊的武装集团,国家和人民赋予了其特殊的使命,因此,"军人"这二个字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吃苦,意味着牺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创业在前,享福在后,这可以说是军人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人民取得政权之前,受苦受难之时,军人站在了夺取政权的前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为人民打江山;在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土受到入侵的时候,军人又站在了卫国的前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万里长城,保卫了人民的安宁;而当战事平息,人民的政权得到巩固,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幸福时,军人却得继续忍受着和亲人别离的痛苦,守卫在祖国的海边防,扎根在巍巍大山、茫茫林海、炎炎沙漠戈壁之中。
    
      在孤寂的小岛上,在荒凉的僻野中,默默地为人民站岗放消。在繁华的酒楼上,在迪士高舞厅中,在花前月下的双双对对里,很少能看到军人的身影;但是,在唐山大地震中,在引滦入津工程中,在抗洪抢险中,在中越边界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上,人民战士却一次又一次地被誉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每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军人在场,就会增强战胜的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当人民群众遇到危险时,看到了军人,就看到了希望,感到了安全。
          军人这个职业不是为自己谋福利的,军营没有发财之道,没有优厚的享受条件;军人是为社会,为公众,为人民而谋福利的。这所有的一切,却使得大部份军人不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多少福音。可正因为许许多多军人舍弃了经常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才换来千家万户的团圆;正因为军人不计报酬地当兵服役,广大群众才能在"四化"建设中富裕起来;正因为有千千万万的战士守卫着祖国的大门,人民群众才有一个安心从事和平劳动的环境。
      有这么一首诗: 我的刺刀,以一杆警惕,挑起祖国青色的黎明,以及黎明后的沸腾; 我的军装,以一片浓绿,覆盖着祖国金色的黄昏,以及黄昏后的甜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