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寂寞的画廊
- 寂寞的画廊
- 作者:雪中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17 9:20:38
今天,阳光明媚,春色渐浓,是个踏青的好日子。可我坐在窗前,却迟迟不想出门。陈之藩著的《寂寞的画廊》读完了,想写些文字,记录下我的感受,不想因春光的诱惑,放下笔去寻春。对陈之藩其人,我很陌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作家。此书是《大家散文文存》中的一本,于是就读了起来。越读越喜欢,越读越肃然起敬。上到百度,输入陈之藩,随即出现了简介。陈之藩,生于1925年6月19日,河北霸县人,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休斯顿大学研究教授。著有电机工程论文百篇。深具人文素养,擅长写作散文,代表作品有《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桥倒影》等。原来,陈之藩是个科学家,解放时去了台湾,因此,对他的作品当然不熟悉了。
了解了陈之藩其人,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他的散文。读他的散文,有种别样的感受。一个科学家写散文能到如此境界,而且坚持了一生的业余爱好之人,在我的阅读岁月中,陈之藩先生是第一人。有位雷博主在读完《寂寞的画廊》一书,写了一篇博文——《远书风雨一点灯——缅想陈之藩》,写得非常精彩。我的文笔和悟性以及阅历,均没有那位博主深刻,但是,读完此书,给我的是兴奋中的喜爱,以及迫切想和朋友们分享我的收获的心情。
《寂寞的画廊》收录了陈之藩先生的72篇不同时期的散文,共分为“诗与诗人”、“留学偶记”、“怀人”、“科学的联想”、“观感和记游”五辑。文字简洁,感情丰富,语言优美,意味深长。从来没有读过一个科学家写得散文这样令人赏心,读着读着,就忘记了作者是个科学家。从这本书中,让我知道了一些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生活趣事,也了解了一些历史经典。在“诗与诗人”辑中,每一篇文章就像一朵花开放在春天里,我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如《一朵花里的世界》中的十八世纪最伟大的英国诗人布莱克,他还是一大画家,而且是极优秀的散文作者。《蔚蓝的湖·蔚蓝的天》中的华兹华斯,这位湖畔诗人最爱散步,他的诗章差不多全成于散步途中。《迷失的灵魂》中的雪莱,一八三一年夏天在意大利,和朋友坐船出游,被暴风雨卷入狂涛里。《春天的雪花》里的济慈,他生于一七九五年,是一个开马房的儿子,长大后学医,不久,即弃医从事于文学,他也是在意大利去逝的,年仅二十五岁。《一所荒园与一架书》中的普希金;《青春》中伍立曼的诗“青春”等等,作者用短小的篇幅,用自然流畅的文字,给读者介绍了世界著名的诗人,令我受益多多。
雷博主在他的文章中说,“陈之藩因其学养背景,细数西方科学家巨擎,自是驾轻就熟烂熟于心深入浅出,他讲生活在剑桥牛津哈佛麻省普林斯顿的诸多人杰,如欧本海默、哈代、温纳、戴森、甚或熊庆来、吴大猷,杨振宁对叶公超教书不认真的耿耿于怀,爱因斯坦与霍金的针锋相对,包括熊秉明为杨振宁雕像而最终废然罢手,都不是一般新闻记者的文字所能望其项背。”读完《寂寞的画廊》一书,确实有这种感受。读此书,使我眼界大开,感受到了文字穿梭在科学和文学中的魅力,也看到了散文中,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表达。
《寂寞的画廊》一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熊》,其中的两个关于熊的故事,至今还会使读者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另外,还有两篇文章,是我读过的所有散文中最难懂的散文,一篇是《细说黄金分割》,另一篇是《令人失眠的数》,读了这两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出自一个科学家之手的散文。这两篇文章,我读了二篇,仍不能解其意,惟一记下的就是费曼说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爱,是因为我不太明白;当我完全明白后,我就不爱了。”
辑三“怀人”,读完也很受感动。陈之藩到台湾后,胡适资助,求学英伦三岛,学成之后,对恩人的资助铭记在心。他的《在春风里》《春联》《第二信》《第三信》《第四信》,都是写胡适的,读此文字,句句情意深切,令人动容。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在自己的科学领域硕果累累,同时还在散文天地里兴趣盎然,真令人敬佩!这也让我懂得了,此书的编者童元方在后记“我们都是看你的文章长大的”中的心意。这位一直崇拜陈之藩的铁杆女粉丝,在经历了许多曲折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和自己心中热爱的偶像陈之藩先生在2002年结婚了。夫妻十年恩爱之后,陈之藩先生于2012年2月25日在香港去世,终年87岁。
人生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画卷,从出生到死亡,短暂的岁月中,有些人活得很精彩,有些人活得很卑微,有些人为后代种下大树,更多的人活得很平凡。“人生究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有着不知多少动听的解释。有的诗人说在追求完美,有的哲人说在追求平衡;有的人说要做超人,有的人说要进天国。只有到了迷失的时代,他们的论调是凄厉而又平淡的,人生是在等死。”(《迷失的时代》)“人生中,即使是最得意的人们,有过英雄的叱咤,有过成功的殊荣,有过酒的醇香,有过色的甘美,而全像瞬时的烛光,摇曳在子夜的西风中,最终埋没在无垠的黑暗里。一位哲人说得好,人类的声音是死板的铃声,而人间的面孔是画廊的肖像。每一个人,无例外的,在铃声中飘来,又在画廊中飘去。”(《寂寞的画廊》)可见,人生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如何在这寂寞的画廊中发出悦耳的铃声,就看每个人的亲力所为了。
陈之藩先生的散文,给了我另一番新的视野。原来,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出自文学家的笔下,在科学家的世界里,也会生长出美丽的文字之花朵。
在春风里,安息吧,陈之藩先生!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