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小姐妹向我倾诉了她的苦衷:在她最需要婆婆帮助的时候(生小孩、带孩子),婆婆没有尽到长辈起码的义务,但现在公婆病了,她不但要出钱给老人看病,还要床前尽孝,而且连自己的父母都要帮着照顾公婆。她做得不错,但她说:姐,我心里不平衡!我做了,是我觉得应该这样做,是出于礼而不是发自情,我永远打不开这个心结,我虽然出钱出力,但我的内心真的老是疙疙瘩瘩,不舒服,我想起来就和老公叨叨这事,但他很不理解我。
我是做司法工作的,这种事见得很多,这个小姐妹是通情达理的,只要解开她的心结就行了。但是有好多媳妇,因为不满婆婆当年的所作所为,等到婆婆年纪大了,就会产生报复心理,不善待老人。的确,事有因果,这里我不想说婆婆该怎样做,但婆媳之间的恩恩怨怨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明事理的可以不计较,但我们很难劝说那些怎么也解不开怨恨疙瘩的媳妇。大多时候是说:婆婆的不是已经过去了,再计较也于事无补,你还年轻,就不要与老人计较了,大度点,你还有儿女,做出个样子来。但是,无论怎样,不养老都说不过去,情容法不容你,因为不养老而触犯法律,你怎么做人呀!再说,你丈夫也会对你不满的。这样的劝解,一般都有效,但我知道,打不开的,还是那个心结,媳妇会终生难忘婆婆的诸般不是,感情上怎么也不会融洽的。
以我做人媳的经验看,把婆婆的因素排除在外,我想,最重要的是在心里摆正一个关系,那就是,不要要求得太多!物质上多靠自己,精神上独立,尤其是在感情上,不要有那种希望,希望婆婆待自己象女儿,疼爱有加,哪个媳妇又是婆婆生的呢?视如己出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不要过高要求,否则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失望、艾怨。平淡的看待这种因为婚姻而不是亲情发生的类似母女实则婆媳的长幼关系,不去纠缠得到和付出,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大度超然些,给自己一个好的心态,就会换来一份好的心情,生活中毕竟不止这种社会关系的存在,我们也是女儿,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那份情不够吗?我们也是妻子,有丈夫的疼爱怜惜不胜过一切吗?还有,我们也是母亲,做好母亲,扮演好未来婆婆一类的角色,让自己的媳妇享受到婆婆的关爱不好吗?她们老了,我们还年轻,是向前看、看开了,还是纠缠不休、整日里把不满的情绪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心情舒畅?一颗充满积怨的心,又怎么会发现生活赐予给她的快乐呢?
其实,抛开婆媳的是是非非,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东西,长时间困扰着你,难以释怀,但多年后,也许当我们某一天的早晨醒来,或者如水的月光照到心上的那一瞬,我们的心平静、宁静,柔软,会忽然想到,人生不满百,这些恩恩怨怨却浪费了美好的时光,而这时光,我们原本是可以用来享受生活乐趣的,于是,我们是不是有点困惑,有点失落,有点惘然?还有一丝丝的懊悔?就如一个身怀血海深仇的人,穷其一生,十年、几十年磨复仇之剑,终于报仇雪恨后,他快乐吗?他还有其他的生活目标可以追求吗?关键是,他的好时光都消耗在复仇之剑上了,又怎么会打磨出快乐生活之剑?他这一生,为仇恨而生,真的有意义吗?
我欣赏这句话:记住别人的好,忘掉对别人的好!
迎着阳光站立,我们心中永远有太阳!
什么才能遮得住太阳?我说,太阳永远穿不透用怨恨和不满搭建的心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