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聚焦“一费制”:让农村义务教育不再为钱发愁 作者:版主夜语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1 19:23:25
- 聚焦“一费制”:让农村义务教育不再为钱发愁 作者:版主夜语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丛峰、邱红杰、朱建军)如何使农村义务教育不再为钱发愁,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改革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建立分级分类的财政支付制度。
四川的傅勇林代表认为,应建立教育成本分级负担制度。对于教师工资,国家负责标准工资发放,按月直接支付;地方补贴和津贴由省、市级财政负担。对中小学公用经费应由省、市级政府按一定比例负担。对新建校舍、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危房改造等,应由县级政府负担。乡镇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除自愿捐资外,不再承担经费投入。
辜胜阻委员认为,应区别对待不同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不同的投入体制。对经济发达、县财政充裕的地区,宜实行“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困县,实行 “以省为主”的投入体制;对于中等财政收入省(区),实行“以中央和省为主”的投入体制;对于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和极端贫困地区,要实行“以中央为主”的投入体制。就全国范围而言,中央承担义务教育投入应由现在的30%以上提升到60%左右,省和地市两级承担25%,县、乡两级承担25%。
一些代表委员还建议尽快修订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支出在GDP中应占的比例,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责任,特别是经费投入的责任。同时,应当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公正与均衡,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监督。
江西的朱友林代表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免费义务教育时,代表们报以数次掌声,这是不多见的。但我觉得力度还可以更大些。我分析了一下,全国有1.8亿中小学生,农村中小学生占70%,大概1.3亿人。按小学生每人每年5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计,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经费是675亿元,如果再减去东部地区,可能不到500亿元。去年国家财政新增收入将近 5000亿元,财政余地比较大。也许可以在3年内就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完)
“一费制”能留住孩子吗?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丛峰、邱红杰、朱建军)以规范学校收费、降低学生家长负担为目的的“一费制”,能留住学校里的孩子吗?记者与一些代表、委员就此攀谈起来。
“去年下学期开学,孩子就读的中学实行‘一费制’。可后来还是不断地要交卷子费、课外读本费、饮水费等,甚至还有改卷费、发电费、校牌费。”四川的马丽代表说,实际上,农民没有感觉到“一费制”减轻了多少负担。
一些基层人大代表反映,由于部分地区提高了“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欠费学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少数贫困家庭学生竟因为学费提高而辍学。
四川省宜宾市实行“一费制”后,农村小学的杂费标准由以前的每学期40元提高到75元,在4至6年级新增加每学期30元的信息技术教育费,增幅近100%。即使某些农村小学校未收信息技术教育费,增幅也近50%。南溪县刘家镇下坝村小学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欠费,其中有一半的学生竟分文未交。在翠屏区火花村小学,去年秋季开学时有7名学生流失,其中有5名是因为交不起提高的学费而失学。
甘肃陇南的一位学生家长赵文革说,在他们那里,有些农民只能靠喂猪、喂鸡、挖药材来给孩子交学费,提高收费标准对他们来说,即使多一块钱,交纳起来也很困难。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07年,将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本费和杂费,大快人心。可是,距这项政策实施仍有2年时间,且农村中小学发展欠账太多,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如不及时研究应对之策,“一费制”初衷难以实现。(完)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