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舰船网友评论:发烧友小结伊拉克战争
- 作者:开心欧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3/12/28 16:16:41
- 舰船网友评论:发烧友小结伊拉克战争
新世纪第一场战争的硝烟即将在伊拉克散去,发烧友凭借中央电视台提供的信息,不自量力对这场战争作小结以飨网友,并供专家们一噱。当拉姆斯菲尔德提出“高技术、小规模、高机动”为核心的新战争理论时,一些军事
专家以为要在战场上实施为时尚早。然而世事总难料,美英联军已然把它应用到伊拉克战场,并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只要不带任何偏见,愿意客观地科学地去认识它,就不能不承认这场战争是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军队作战的成功范例。相对于机械化战争来说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值得世界各国的军事家认真地加以研究。数字化战争把美英联军在情报的采集与处理、制空权、精确制导、空地协同作战等方面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并把对伊拉克平民的伤亡,基础设施的破坏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别的不说,就与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较,与其说美英联军对伊拉克进行一场速决战,不如说是对伊拉克进行了一次“微创外科手术”。把拉姆斯菲尔德开创的数字化战争样式归结为“微创手术式”我想是十分贴切的。
反观伊拉克方面,数倍于美英联军的地面部队一触即溃。其蒸发之快,令同情弱者的观察家们瞠目结舌。萨达姆苦心经营多年的共和国卫队,掌握着伊拉克可能提供的最精良的武器装备,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待遇,号称“精锐之师”。但是,在大敌当前,困难当头之际却不能倚之为长城。这既是萨达姆的悲哀,也是其他独裁者的一面镜子。只有一名下级军官和两名妇女的壮烈行为表现出了与敌偕亡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伊拉克的亮点,不可与恐怖主义并论。同处于绝对优势的军队作战需要的就是这样舍生忘死的精神。然而,这种精神的源泉,既不是高官厚禄,也不是虚伪的说教,而是这个政权必须给其统治下的人民一个甘愿为之献身的充足理由。
外电说:“美国人用鲜血换石油”,一语道破了战争的性质,以攫取资源为目的的战争还可能时有发生,应当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
我们能用鲜血换石油吗?这是伊拉克战争给我国决策层提出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我们不必为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过百万而窃喜。不难想象一个十三亿人口的贫油大国如果效仿美国人把生活建立在汽车轮上,将会怎样的仰赖进口石油而生存。因此从长远看,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有“饮鸩止渴”之嫌。我国人民只有从西方工业化的富裕生活模式的阴影中走出来,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又高度环保的富裕生活模式,才能适应我国的资源状况,摆脱要不要为石油而战的困扰。要探索并建立中国特色的富裕生活模式,首先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找智慧,也要借鉴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灵感。如能把此项大事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范围,则中国幸甚,人类幸甚。
数字化战的新形态必将对各国军队的整备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只有深入地研究伊拉克战争的得失。有针对性、预见性地调整各军、兵种的结构,才可能实现“打赢高技术条件县局部战争”的目标。至于具体到如何调整为好,自有军事专家去呕心沥血,用不着发烧友说三道四,希网友们见谅,谢谢。
(转载)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