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英雄部队探秘:他们在中国航天发射史上书写了9个第一
作者:采集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12 0:05:06
     有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官兵们在中国航天发射史上书写了9个“第一”:我国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都从他们这里顺利升空。

    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组建44年来,全站官兵情系大漠,矢志国防,一次次圆满完成了测试发射任务。

    2000年,该站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同年 11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为该站记集体一等功。

    勇于开拓,用双手搭起中国走向太空的“天梯”

    在祖国巴丹吉林沙漠西沿,嘉峪关长城以北,一座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塔昂首矗立,直指太空。这,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飞天”之旅从这里启航。

    2002年12月,承载着“神舟”四号飞船的长征二号 F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上。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然而,发测站却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遇到了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发测站到了没有退路的紧要关头。

    为确保设备可靠运行,指挥部决定对60多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采取加温保温措施。发测兵们轮流值班监控,连续4昼夜守护在发射架旁。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一举成功,发测站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对于发测站的官兵们来说,44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

    人们不会忘记,就在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发射前一个多月,由于国际形势骤变,有关国家单方面撕毁协约。原本由国外进口的火箭燃料和加注设备已不可能运到。

    发测站官兵立下誓言,在一无资料,二无设备的困境下,开始了中国航天艰难的起飞。白天,他们顶着烈日扛水泥,搬砖头,打地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夜里,官兵们守着煤油灯啃书本,画电路图,拿着用罐头盒、三合板制作成的简易训练模型探讨技术问题。

    没有燃料,他们就研究探索使用国产燃料的新方法;没有加注设备,他们就将打气筒改装成抽气筒,冒着生命危险加注燃料。

    1960年11月5日,寄托着中国人强国梦想的首枚导弹,在天空拉出一道洁白的烟云,准确命中目标。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第一枚导弹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从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到第一艘“神舟” 号飞船,发测站官兵用无畏的开拓精神,托举中国航天走向深邃的宇宙空间。

    挑战艰险,将成功构建在创新的基石上

    创新,写就了一部中国航天发射史,也彰显了发射测试站官兵锐意进取的风采。

    4月中旬,记者在发射测试站官兵日夜奋战的“神舟”飞船测试厂房门前,目睹了一次飞船与火箭组合体的转运演练:上百米高的运载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大门缓缓开启,活动发射车载着数十米高的飞船火箭组合体,沿着1500米长的轨道平稳地驶向发射架。

    这一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进行远距离测试控制的“三垂一远”新模式,是我国发射测试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成果,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测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前的数十年,我国航天发射一直采取分段组装、分段测试、分段转运的“三分段”模式。这种模式测试项目重复,试验周期长,可靠性也不高。要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必须自主建立全新的发射测试技术模式。

    当时,世界航天发达国家采用包括“固定”、“三垂直”、“三水平”等多种发射测试模式,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技术可以借鉴。我国发射测试技术专家经过艰苦论证,勇敢地向这一新技术发起了冲击。发测站在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徐克俊等专家的指导下,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工艺流程》,历时多年创造并掌握了一套适应“三垂一远”要求的发射技术模式和方法。

    实施载人航天发射时,发射场指挥监控系统要对发射场七大系统和数千台套设施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并以智能化辅助决策的方式供指挥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决策。航天技术发达国家的航天发射场普遍采用了一种“ C3 I”系统。我国航天发射技术想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自主攻克这项关键技术。发测站通信指挥室的技术人员担负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发射场20 个接口系统上万个信息流量逐一进行分析、优化和处理,编写了24套应用软件、累计数百万行的程序,翻译整理的技术文献摞起来足有一人多高。

    一次次测试失败,又一次次推翻重来。经过3年艰苦攻关,一套集指挥控制、网络通信、辅助决策、信息显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发射场自动指挥系统终于研制成功,其综合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达到了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

    正是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发测站突破了载人航天发射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使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各种功能和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成为我国目前技术最先进、设施设备最齐全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为我国发射测试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艰苦磨砺,锻造一支决战决胜的航天精兵

    2001年8月,“神舟”三号飞船三舱对接后,技术人员在进行测试时,突然发现穿舱插座有一个接点信号不通,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发射测试人员的高度关注。

    “插座接点都是双备份,不会影响测试,一般也不影响发射成败。”协作单位的技术人员这样解释。

    “航天发射哪有‘一般’?地面的问题必须在地面解决,这是铁的纪律!” 发测站技术人员坚决要求进行全面复查。在他们的坚持下,地面发射系统加注、供气、供配电等94个专业的2700余台(套)设施设备,重新按照标准检修一遍,工作量整整增加一倍。

    航天无小事,成败系于毫发。经验和教训留给发测站的是牢固的纪律观念。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发测站培育了一支严谨细致、作风过硬的科研队伍。

    “一根小白毛”的故事流传至今。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某型导弹发射任务的最后阶段,操作员王长山发现弹体内部一处插头接点上有一根几毫米长的白毛。为防止通电接触不良,确保试验任务万无一失,他连忙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用细铁丝挑,但都没能取出来。最后,王长山用一根猪鬃,费了很大劲才把这根小白毛挑了出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知道后,专门把这根白毛收藏起来,并说: “我要把它带回北京去,这是作风细致最典型的事例,每一个科技人员都应该从中受到教育。”

    30多年后,同样的一幕在这里上演。在对发射“神舟”一号飞船的火箭电机驱动器进行单元测试时,女操作手杨晓娟突然听到一声极不易察觉的异样声响。凭经验,她断定是多余物在作怪。经过严格细致地检查,果然在驱动器内部发现了一根长约8毫米的多余物。

    长期艰苦细致的质量检测工作,使发测站的官兵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次火箭发射前夕进行平台测试安装,当技术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用于火箭飞行姿态控制的精密安装陀螺装入火箭制导平台时,平台组组长张洪桂突然说:“停止安装,陀螺有问题。”只见他弯腰用镊子从地板上夹起一粒针尖大小的玻璃丝,“这一定是从陀螺上剥落的。”一检查,果不其然。

    在历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发射场有5000多套设备、1000多个岗位参加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技术空前密集,系统极为复杂。发测站针对发射测试十几个阶段、100多个节点的技术安全控制过程,建立完善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安全预案,形成了载人航天发射质量管理的新体系,实现了发射场质量管理控制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规范化的跨越。

    奉献忠诚,把赤子情怀写在茫茫大漠

    大漠深处,“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记录着中国航天跋涉太空的悲壮征程。纪念碑下,600英烈默默地排成10列军阵,向西北方向10公里处的发射场投以永恒的注视———

    士兵王来注视着。

    38年前的那个黄昏,发射阵地附近的火箭推进剂突然失火。24岁的王来不顾一切地冲向火海抢救设备和战友,特种燃料的气化分子顷刻使他成为一支“火炬 ”。为保护试验设备,王来留下最后一句吼叫:“别过来!”便义无反顾地奔向戈壁滩,身后留下38个焦黑的脚印。

    高级工程师胡文全注视着。

    这位哈军工毕业的高材生,在来到大漠的第28个除夕的那一天,被同事们强行送进医院。望着已经扩散的癌变切片,医生们惊呆了:“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手术后的第3天,他坚持下地投入工作。就在与同事们一道探讨有关雷达设备的技术问题时突然倒下,为国防科技事业燃尽了最后一点光和热。

    一个个英雄们去了,他们的鲜血浸染着千里大漠,他们的灵魂仍在发射场上闪烁着光芒。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首次综合演练时,易燃易爆的火箭燃料突然发生泄漏。管道走廊里带有剧毒的浓烟滚滚而来。加注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冲了进去,经过连续6小时的奋战,及时排除了险情。

    又一次新型导弹发射试验,推进剂加注中突然在强大的压力下向外喷射,爆炸随时可能发生!操作手刘厚德来不及戴上防毒面具和胶皮手套,疾速扑上前去,用手拼命封堵,烈性腐蚀液把手烧起串串血泡,他强忍着剧痛,关闭了活门。另一位操作手田发森冒着生命危险赶来援助。一次重大事故避免了,两位操作手的身上却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伟大的事业需要勇于奉献的开拓者。生与死、名与利、得与失,发测站官兵的青春在无私无畏的选择中闪光。

    2001年,“神舟”二号飞船发射筹备进入关键时刻,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开始了。发测站82名已经宣布退伍的战士向站党委递上请战书:站好最后一班岗,一定要亲手把飞船送上天。当飞船成功进入轨道,82名老兵眼含热泪,恋恋不舍地告别心爱的发射架,踏上了返家的归程…… (南文生 特约记者 刘程 记者 范炬炜 )

    解放军报 2003年06月10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