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解放军飞机研究室研制出15种新型特种飞机(图)
- 作者:新闻采集… 文章来源:新浪军事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12 12:39:15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1:21 解放军报
运输直升机加装了火箭武器系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考察美国新型武装直升机
疲劳实验
高原实验逃生系统 北京南苑,聚集着一群从北航、西工大、南航、哈军工等名牌大学毕业的科技精英,他们担负着人民空军现役飞机使用、维修和修理研究任务。
一连串闪光的业绩记载着这个不足40人的“袖珍”科研集体自1958年组建以来走过的辉煌历程:
40多年来,他们先后为我军研制改装出15种新型特种飞机;创造了我军航空武器装备科研史上73个“第一”;先后获得129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填补国内空白20项;为国家节省军费40多亿元……先后涌现出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获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军首批优秀科技干部重奖;1人获香港何梁何利科学基金奖;2人被评为空军重大贡献优秀科技干部;1人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3人先后光荣地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个硕果累累、人才济济的先进科研群体,就是空军某研究所飞机研究室。
40多年来,这个飞机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心系祖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紧紧瞄准未来战场需要选课题,围绕打赢竭智尽力攻难关,他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用对祖国对军队的无限忠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把中国军人的勇敢和科研人员的睿智镌刻在一架架战鹰上。
今天,我们多攻下一个科研难题,明天,战场上我军就会多一份打羸的把握。在飞机研究室这个看不见刃光剑影的幽静战场,“未来战争”已悄悄打响。几十年来,为缩小我军航空武器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他们瞄准世界航空武器装备前沿,着眼军事斗争形势需要,锐意创新,先后完成了某型系列雷达实验飞机、某型领航轰炸训练机、某型导航校验机、某型电子干扰机等科研改装任务,填补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史上一项项空白。为研制某型侦察机,高级工程师刘宏印呕心沥血,历经10载,终于将该型侦察机送上蓝天;飞机寿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泽为解决我军飞机没有寿命指标难题,白手起家,土法上马,独辟蹊径,30年磨一剑,创立了《系列飞机定寿法》,解决了我国十几个机型、上千架飞机的寿命问题,为国家节约军费30多亿元。时任总参谋长的迟浩田同志看到报道后,欣然写道:“真有为之一振和豁然开朗之感,在国家困难,军费紧张,拿不出足够经费购买飞机的情况下,空军创出了一条勤俭持家的新路子。”而今功成名就的张福泽院士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又向飞机日历寿命这一世界难题发起了新的冲击。
“今天我们多流一点汗,明天战场上战友们就会少流血”这是飞机研究室科研人员的由衷心声。他们把“一切为了战场,一切为了打赢”作为科研攻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0多年来,他们根据战场需要,不断将一项项新科研成果嫁接到现役飞机上,大大提高了我军现役飞机的作战效能。为拓展战场新领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高原缺氧、严寒等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长达几年上百次的试验,成功地让直五直升机飞过了西藏高原,打破了前苏联专家“直五在海拔 3000米以上地区无使用价值”的断言,为我军开辟了一条进军西藏高原的空中战略通道,使我军直升机作战效能实现了从平原到高原的跨越。为提高某型歼击机的夜间作战攻击能力,他们为该型歼击机加装了新型导弹火控计算机,使其作战效能增长数倍,把昔日温顺的“和平鸽”变成了叱咤长空的“雄鹰”。他们为某型运输直升机加装了火箭武器系统,使其成为攻防兼备的“空中坦克”,为我陆军航空兵增添了一种新型主战装备。
几十年来,他们几乎走遍了全军所有机场,检查过我军所有机型,先后完成了某型歼击机机翼主梁螺栓孔裂纹、某型直升机空中振动、某型歼击机防止空中飞掉座舱盖、某型歼击机火箭座椅综合改进等300多起重大故障排除任务。为使我军某型战机具备“零高度、零速度”弹射救生能力,高级工程师杨新明、工程师刘锋等同志苦战两年半,经过上百次试验,将飞机座舱救生抛盖时间缩短为0.289秒,比美军还快0,011秒,居世界领先水平。
明天的战争从今天开始,明天的利箭在今天铸就。面对新世纪变幻莫测的风云,飞机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又站在了新的军事革命挑战的前沿,立志要用智慧和汗水托起一代跨世纪的凌空天骄,护卫祖国的蓝天。
摄影并撰文/蔡绍伟 唐兴中 特约记者 王维忠 记者 韩悟平
相关专题:八·一建军节专题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