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军队会不会再跨过鸭绿江
作者:开心欧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5 15:50:56
中国军队会不会再跨过鸭绿江
去年夏天,武汉一位名叫陈清贫的编辑乘坐火车赴朝鲜旅游了三天,消失于身后的宣传标语牌和巨幅的领袖画像,勾起了这位三十五岁编辑对往事的回忆,让他想起孩童时代所看过的描写中朝友谊的战争片,还有曾在梦中爱上过的朝鲜女演员。 

  
后来,陈清贫把朝鲜旅行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篇《惊心之旅: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游记,发表于网上并引起不小的轰动。八月七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为纪念韩战五十周年所撰写的特稿,以陈清贫的朝鲜之行为线索,论述了中朝五十年来的“唇齿”关系如今已汤然无存的过程。 

陈清贫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大幅标语、浓墨重彩的宣传画和几乎随处可见的纪念碑,居然让我感觉十分熟悉!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们这一行不是在前往朝鲜的首都平壤,而是宛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中国!而我这也不是去异国他乡采风旅游,完全是坐火车在回乡下的姥姥家过年!” 

在朝鲜所见到的贫穷已远远超过了陈清贫对这个国家的想象。结束三天旅行时,陈清贫说,他怒视着那些宣传画想知道“在那些满面红光色彩斑斓的领袖画像后面,到底隐藏着多少挨饿的面孔”。 

陈清贫的幻灭只是标记着个人看法的一种巨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如今正在重新形成一个东北亚。文章指出,在肩并肩与美国作战的五十年后,中国与朝鲜几乎没有彼此再肩并肩地站在一起。两国间的友好岁月已给冷淡让路,甚至两国在解读那场战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的版本,而这一点应该是两国关系的基础。对中国来说,当初出兵朝鲜击退美军是拯救了朝鲜;但朝鲜方面却在其战争历史上,故意删去或根本不提数十万献出生命的中国人。 

与此同时,中国和韩国这对五十年前的敌人,已不是仅仅修补了双方关系,还达成了政治上的默契和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两国高级领导人走马灯似的往返于对方的首都,中国的工厂也包括一家韩国的联合大企业三星集团,它已占据了中国出口额的百分之一。 

在朝鲜的核武计划让该地区震惊之际,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五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和政治格局,让中国正在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北京同韩国的关系在该地区稳定上给中国巨大的筹码和信心,来努力去说服它的共产盟友。而美国和日本也指望中国继续保持并继续使用这种经济上的“私利”,来拔掉朝鲜核危机这根雷管。 

负责国际事务的韩国副财长称,韩国“同中国的强大的经济关系,对朝鲜半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可以说服朝鲜别去干傻事,它是唯一一个有真正影响的国家。”远东经济评论的文章认为,与以往相比,北京的确正在有上佳的表演。在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曾威胁要对联合国谴责平壤的议案投弃权票。一九九九年,当时的中国总理朱容基曾声称:“朝鲜是个主权国家,朝鲜是否发展导弹或者是否发展核武器,不关我们的事。” 

不过,现在却恰恰相反,中国外交官员正在其极力宣扬的穿梭外交中,来说服朝鲜参加与美国和其它盟国的谈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七月举行的八国峰会上,曾对韩国总统卢武铉表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是不可接受的。中国还在联合国指责朝鲜违背核不扩散条约时投了赞成票。此外,美国和韩国官员也对中国斡旋的新一轮多边谈判表示乐观。 

文章指出,目前的北京并没有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发挥其贡杆作用:切断向朝鲜提供食品、化肥和燃料油,这些无疑都在支撑着其衰老的经济,而若是失去这些,金正日政权可能会突然垮掉。但这种平衡目前已发生了足够的转变,中国政策圈正在争论金正日政权还能维持多久,以及一个在汉城领导下的统一后的Korea是否会支持中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中国和朝鲜签署了互防条约,但已没人认为现在的中国会再次站在朝鲜一边并肩作战。 

中国山东大学讲师王川健(Wang Chuanjian)表示,中国不想看到朝鲜半岛上的任何混乱和不稳定,甚至不会“再派遣一支部队跨过鸭绿江”。文章说,支持这些观念转变的动力是中韩关系突飞猛进地得到改善。据韩国政府统计,自从两国从一九九二年起结束冷战时期的敌对以来,双方的贸易额已增长了六倍,达到目前的四百一十一亿。据中国政府统计,十一年来,韩国已直接向中国投资了三百亿美元,使韩国成为中国第六大海外投资者。去年,中国成为韩国公司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中韩两国除了在经济上紧密拥抱外,两国人民也在其它领域频频接触,其中包括三万六千名韩国人正在中国学校学习汉语,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留学生团体。一名来自釜山正在北京一所大学学习汉语和国际贸易的韩国留学生说,他选择中国留学超过了选择加拿大,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而中国的青少年也正回赠给韩国同样的关心。多年前象陈清贫这一代人只能观看一些庆祝朝鲜战争胜利的影片,但现在的青少年则喜欢看韩国的音乐录像和电视连续剧。 


不过,与这种动态的画面相比,朝鲜却恰恰相反,其坚持不变的经济政策被视为拖中国经济的后腿,尤其是在双方边境地带。比如说,财大气粗的延边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就是这样。十年前,在朝鲜经济还没有衰退那几年,这家国营企业能从对朝鲜的外贸中获得五千万的收入,可到了去年他们只有一百二万的效益,绝大部分都购买朝鲜的锌、铝和零碎的有色金属。延吉外经贸公司副总经理说,朝鲜公司几乎再没有什么可以销售的了,导致“平壤之行无事可做”,“我们曾经是中国最大一家外贸公司之一,可现在,我们已濒临死亡了。” 

中国仍在“养活”着朝鲜,让它“继续活着”。中国每年至少要向他们提供一百至一百五十万吨平壤急需进口的粮食,好来养活它的二千二百万人口。此外,韩国分析家指出,中国每年还向朝鲜提供了约占其三分之一的燃料油。中国学者透露说,一旦中国官方宣布当年粮食收成不好或贮存量减少,朝鲜就会派官员前往北京寻求更多的粮食援助。 

但中国的“好心并未得到好报”,特别是在“抗美援朝”历史上。一九五零年秋季,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帮助朝鲜迅速击退了占优势的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队。远东经济评论文章指出,但三年过后,也就是整整五十年前的七月二十七日,朝鲜战争在僵局宣布结束。中国的干涉拯救了朝鲜,却至少付出三十六万中国人的生命代价,整整是美军死亡人数的六倍。 

为此,在两个共产党国家结为盟友数十年间,“抗美援朝”已在中国官方历史教科书占有突出的位置,但双方的关系却未能一帆风顺。为了寻找保护人,平壤经常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周旋。据外交人员透露,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曾下令禁止自行车出现在平壤,原因只是他不想把平壤变成一个丑陋的中国式的城市。学者指出,相反,朝鲜对中国并没有回报以尊重,在其官方描述中和战场的纪念碑上,很少提到中国在战争期间的奉献。这让中国人难以接受,就象陈清贫那样感到“心冷”。 

在参观板门店时,陈清贫和他的朋友在图片展览区,“从第一张照片仔仔细细地一直看到最后一张,几百张大大小小的照片里,硬是连咱志愿军的一个背影也没有找到!”所以,在参加签字厅时,他便故意问朝鲜年轻的女导游,“签字的时候,我们志愿军的代表们在什么位置啊?”可他做梦都没想到,这位导演小姐一脸惊愕地反问道:“啊!当时他们也在场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