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对立情绪和内在的否定意识。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青少年时期的个体都要经受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有时情感两极分化明显,易出现挫折、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常把青少年的这一时期称为“暴风骤雨时期”或“危机时期”。在这段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特殊时段里,逆反心理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家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
一、逆反心理的产生
首先这与青少年青春期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年岁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强化,他们的人格或个性模式往往会较多地倾向于自我评价;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情感还处在“否定期”,难于接受与他们情感不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很多行为仍然依靠外部评价、同龄人的反应来定向,因此对外部评价的反应往往较为敏感和强烈,对同年群体具有较大的求同倾向。由于家庭教育的某些不当和失误(如父母溺爱、父母百依百顺、隔代养育等),许多独生子女进入了新的环境或进入青春期,在与不同层次或年龄的人相处时,很容易表露出逆反的心态。
态度和偏见是产生逆反心理又一个因素。社会心理学调查表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态度越接近,就越具备交往的稳定性;对其人格特征也因为意气相投而容易接收和认同。相反,人们相互之间态度出现明显差异时就容易发生情绪不协调。心胸狭窄常会导致对对方人格不认可,这也就是偏见(狭隘、嫉妒等)。而这些难以在一个短时期内改变。学生家庭背景不同,与教师本来就存在许多差距(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等观念上),因此师生在思想行为上的冲突就不可避免。而长期以来我们恰恰忽略了青少年个性塑造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疏于辅导和勾通,因此因为逆反心理而导致的悲剧如体罚、自杀等时有发生。可以说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要言听计从的观念是逆反心理产生的思想根源。
社会认知中的方法失衡在青少年当中是常见的现象。为了保证社会认知的一致性,人们一方面是努力接近所认知的对象和领域,另一方面在认知的方法上也力图统一。可是在实际操作上,人们并没有按照统一方法模式实现目标,青少年的独创性和大胆尝试,常遭到大声呵斥或冷眼相待。认知方法的失衡带来的自然是青少年逆反心态的产生和滋长。
当然逆反心理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但我们得承认,以上几点应当是最主要的。
二、面对逆反心理,我们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很容易显现出来,有时还带有挑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行为上的违拗
违拗是指有意不服从,就好比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样。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而增强,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在有关自我管理上,在和异性的交往上,等等,他们的自我意识都很强。要知道,他们这个时期很稚嫩,对世间的善恶是非很模糊,有些根本就茫然无知。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他们当人看待,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必不可少,但也应允许他们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如参观烈士纪念馆,走访弱势群体家庭,与监狱里的少年犯交流等,让他们体验生活的艰难,有时甚至可以进行一些挫折教育。恰当的情境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感化人,更能淡化逆反心理。
2.态度上的抵触
态度上的抵触,反驳,强词夺理,这是逆反心理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方面。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阶段,他们的心理还很稚嫩,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可是有些教育工作者却未注意到这一点,而是时时刻刻以一个长者的身份自居。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在做人这点上的不平等。因此学生态度上有抵触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学生态度上的反常,我们必须冷静冷静再冷静。要分析原因,从做人的角度,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及时与学生沟通疏导,切实解决他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要讲究方法,切忌冷嘈热讽,切忌大声呵斥,切忌体罚或变相体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冷处理都是好方法。
3.情感上的冷漠
情感的冷漠现象也是逆反心理的一种反映。现在的青少年都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在物质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对中国的昨天他们很少知道甚至不知道。对先辈们曾经受过的磨难他们认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隔膜不可避免,冷漠也自然而然。同时身处社会转型时期,他们耳濡目染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诸如拜金主义现象,社会黄黑现象,家庭变异现象,尔虞我诈现象等,在幼小的心灵上促成了他们对于人情的淡漠、冷漠。父母溺爱、父母百依百顺、隔代养育等让他们认为受宠理所当然,人人为我天经地义,至于我为人人根本不可能。因此习惯于我行我素,至于他人如何教育,一句也听不进去。要根治这种贻害无穷的弊端非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当负起自己的责任,更应当视学生如亲子,给他们阳光,给他们雨露,使他们茁壮成长。
逆反心理是阶段性的心理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得有一个时间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当将学生当人看待,一切从人的角度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