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0 10:20:51
胡晓玲

  2008年12月28日,我校过完了她的75周岁生日。在当前全球经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顶住了压力健康发展,我校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学校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我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学校才能扬长补短,经受住各种考验。

  科学发展,贵在科学,重在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校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校,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坚持科学发展观,使我校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结构,以发扬我校的优势,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不断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动我校又好又快发展,创建一流大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我校是一所师范类院校,重在培养基础教育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努力突出个性、形成特色,是我校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强调个性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并不是否定大学的共性,而是要在保持共性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在处理我校发展中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既要坚持分类指导,又要加强综合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进步;既要立足学校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主攻方向,集中有限资源,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又要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基础环节和运行机制方面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共有的先进经验。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所不重视自己优良传统的大学,必然缺乏内涵和底蕴。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注重培育创新型人才,才能不断激发大学的活力,保持大学蓬勃发展的势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发展应善于把握继承和创新的着力点,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我校目前承担的“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就是: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为主兼顾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公共学习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此项目就充分体现了我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

  适应社会需求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关系。我校所拥有的人才优势、技术资源和创新能力,是适应社会需要、服务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校应从现实需要出发加强学科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同时,作为一所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校,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培养基地,我校还要主动肩负起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发挥道德、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在理论创新、文化繁荣、科学发现等各个领域积极思考、大胆突破,从更高的层次上引导社会向前发展。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国际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战略。只有加强同世界优秀大学的交流合作,才能拓宽师生视野、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学校影响,让我校走出去。本土化是指把先进的理念与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合国情,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汲取民族文化精华,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硬件建设与软件环境的关系。大学的硬件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强调的是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软件指的是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内容,强调的是软环境和软实力。我校75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形成了工人的价值观和群体自我意识,有着不断完善的管理体制,帮助我校健康向前发展。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而言,硬件是基础,是必备条件;软件是理念、制度和氛围,同样也是必备条件。必须两手抓、两手都重视,既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硬件建设,营造更加舒适的大学环境;又努力培育更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创造充满时代气息的软件环境。

  我校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培养基地,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认为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我校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学校工作的最高理念,注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2、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加强精品课程和网络资源建设,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实践发展基地。

  3、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去,也欢迎其他院校和国际院校的专家、教授、学生来我校进行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

  4、加强激励机制和管理透明机制,全面激发全校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