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科学发展观心得:中国农业的发展之路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0 10:21:22
- 吴建鑫
摘 要:陈述并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论述了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阐明了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关键词: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 应用 科学发展观
从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整个国民经济以资源消耗型和粗放经营型快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构成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农业的发展除面临如何阻止自然资源耗蝎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外.也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如何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
一、我国农业现状
(1)全国耕地面积为9 5 0 0万公顷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土地资源中约有3 0%属于盐碱、涝洼、红壤、丘陵、沙化等低质土地,土地资源质量不高。
(2)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刚刚开始调整,农产品的生产根本赶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很多农民的生产决策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3)人均土地与农产品数值较低,土地人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 2. 9%,耕地为32. 3%,森林和林地为1 5. 5%,而奶制品平均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 3%。
(4)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1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草原退化严重
2工业三废对农田的侵蚀:工业三废残留物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损坏,酸雨而积逐年扩大。
3工业用地挤占耕地:山于工业经发展进程加快和农村城市化发展道路,农村耕地不断被工业用地占用,影响了农业发展。
4工农业发展过度开采地下水致使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海水倒灌,威胁人民生命、则产安全。
5城郊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使大量粪便对地下水污染不断加大。
6农业施肥失控:过全施肥且品种单一,增加了病虫害的抗药性和农药的残留,危害人民健康,导致土地板结严重,水源污染严重,土壤有机质下降,对农业出口贸易影响巨大。
以上的中国农业现状不仅影响当前农业生产、人民的生活、健康而且将损害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二、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中国人口多、人均优质资源拥有量少,农产品供给还很不宽裕,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处小康阶段,并不富裕。农业发展环境恶化。这样的国情.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不能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农业 或“石油农业”的老路。因为持续的高投入,中国不具备这样的国力。加上环境容量有限,不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选择。而且“石油农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学问题,并不能循环持续发展,有悖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中国农业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应逐步步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模式—中国式生态农业
三、生态农业基本理论基础
“生态农业”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 bred悖于1970年提出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M 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这种以克石油农业所带来的危机的各种替代农业,实际上都源于生态学思想,其中心思想是企图将农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不是化学基础上。但西方替代农业出现了一些片面遏制化学物质投入的极端作法。中国生态农业并不出手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引入,而有其深厚、古老的农业传统背景与基础.可以说中国生态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其一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应当说,真正的、比较完整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是在中国.而不是在西方。中国生态农业最基本原理正如马世骏教授所精辟概括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具体有下列10项原理:
(1)整体效益原理(2)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3)生物之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4)艟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5)边缘效应原理(6)互惠共生原理(7)相居而安原理(8)生态位原理(9)地域性原理(10)限制因子作用原理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