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0 10:25:56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首先要把握好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历史的角度讲,中国近代以来有两大历史性课题:一个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一个问题要靠革命来解决,后一个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发展了。发展成为强国富民的根本,这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持久不变的主题,除非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和分裂的灾难。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一切理论建构、观念创新,都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我们清楚地看到,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在我们党进入21世纪以后,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者下,总结、提炼并精确概括出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实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第二,必须从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上进行深刻解读。以人为本的提出,不是一时的要求,而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核心思想。以人为本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我们党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思维和计划经济思维,把社会管理推向民主法制轨道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体现。在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后,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和阶层,也产生了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利益矛盾。有了收入差距,有了利益矛盾,很容易使一些人用过去阶级斗争的思维去认识问题,也容易导致一些人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去消除差距。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首先确认,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人,不在以阶级定性,群体不在以阶级界定亲疏远近;由利益产生的社会矛盾,只能用新方式去协调、去解决。把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认识中剥离出来,把矛盾从斗争的思维和视野中提升出来,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深刻意义所在。
第三,要从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三个要求加以深化。讲全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要整体推进、全面进步。讲全面,不是没有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上不能动摇,实践上不能偏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发展作保障,话不好说,事不好办。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经济建设为依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是我们的经验,是我们发展的原则。
第四,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在发展过程中,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利益,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要调节和处理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要关注发展阶段中的薄弱环节,重点解决好当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