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参加完市里举办的国庆文艺汇演回来了,手里握着几面小小的的国旗,就是那种常见的纸制国旗。她告诉我其中一面是主办方人手一面分发的,而其余的则是演出结束后她在地上捡到的。我接过来看了看,有几面已经有些破损、上面还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这些小国旗都是由指定的国旗厂生产的,虽然只是由普通的纸张做成,但是既然做成了国旗,在它的身上就已经包含了国旗所具有的一切庄严与神圣,当然,也应该包含人们对它所必需的尊重与敬畏。但是遗憾的是,在越来越多的节日与庆典中这种纸制的国旗已经日渐沦落为和彩旗、气球一样的一种装饰,庆典过程中人们竞相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激情四射,庆典结束、激情退去,总有很多国旗像废纸一样静静地躺在地上任人践踏。
类似的事情各地都有发生,每年都在重复。2003年国庆节刚过,就在人民网上看到了一篇国庆节庆典过后在天安门广场捡纸制国旗的文章,我记得当时很多网友都对这种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责这种行为的背后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缺失。在我看来,这些人未必都没有爱国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对国旗缺少足够的了解与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知道那些丢弃、践踏国旗的人们有没有想到,他们的这种行为竟会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呢?
借助于节日庆典给公众提供这样一个亲近国旗、感受国旗的机会,愿望无疑是美好的,但是无论活动怎样进行,对国旗的敬畏与尊重都是必须的。当然,参加庆典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由于携带不便等各方面原因,片面地要求每一个人都珍藏起握在自己手中的每一面国旗,或许是不太现实的。这时候,活动的组织者就应该有义务担负起保护国旗的神圣职责。国旗不是形形色色的各类彩旗,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既然活动当中的国旗大多是由主办方统一发放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活动的现场设置一些指定地点,专门用来回收那些人们不方便带走的国旗呢?这样既可以使那些愿意带走国旗的人们能够珍藏起这份美好的记忆,也可以使那些不方便带走国旗的人们少了一些后顾之忧,更大限度上避免国旗遭到践踏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