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
- 作者:资料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4 21:59:42
贵阳有个“任长霞”--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147) <!-- 新闻作者 -->□本报特派记者 义刚 高峰 赵山 <!-- 新闻内容 -->
1935年4月7日,中央红军佯攻贵阳。今年4月6日,我们来到了贵阳。次日,我们在贵阳市委宣传部采访时。新闻处处长冯雪梅说:“你们河南有个任长霞,我们贵阳有个蒋庆,她俩的事迹很相似。”8日,我们来到白云区人民法院。一进大门,很快就看到了蒋庆留下的座右铭:“钱不可贪,文不可抄;师不可骂,友不可卖。官不可讨,上不可媚;下不可慢,风不可追,天不可欺。”
法院的一位同志,看到记者在抄录,便走了过来。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在一间办公室的门上,看到了“蒋庆同志生前办公室”的字样。目前在这里办公的,是民庭庭长阮大莉。她说:“来这里的记者很多,但像你们这样外省地市一级的很少。有你们这种重走长征路的精神,我保证配合你们搞好采访。”说着她便放下手头儿的工作,与记者交谈起来。
蒋庆1987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法律系,1988年进入白云区法院工作。她外出办案无论再苦再累,都会咬牙挺过去。1993年她往广西柳州出差。返回贵阳时为了赶时间在买不到坐票的情况下怀着6个月身孕的她,在拥挤的车厢里,硬是站了13个小时。下车后她已迈不动沉重的双腿。就是这13个小时导致她突然流产。1995年有位八旬老人拄着拐杖,从20多公里外的农村来到法院请求向其子追讨赡养费。蒋庆得知后,走单位跑家里;问邻居找亲戚,终于把被告叫到法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双方最终达成了赡养协议。随后蒋庆又扶老人到车站自己掏钱给他买了车票。临别时老人拉着蒋庆的手感激的热泪脱眶而出。由于工作认真,业绩突出蒋庆先后20多次荣获全省“严打”先进个人和办案能手等荣誉。她牺牲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又追授她为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妇联追授她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91年,16岁的赵湘阳因抢劫被判刑,负责审理此案的是蒋庆。第二年,蒋庆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关心下一代的活动。先后通过42封书信,对赵进行帮教。去年5月12日,获释4个月的赵湘阳,持刀来到蒋庆家中。面对这个她付出了9年心血的帮教对象,38岁的蒋庆面无惧色,仍然对他进行教育。遗憾的是,赵湘阳丧失人伦和理智,将他称之为“好大姐”的蒋庆杀害。
身为法官,蒋庆爱岗敬业,坚守崇高。16年来,蒋庆自办与参加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共有2000多起,但没有一起冤假错案;16年来,院方从未接到过当事人对蒋庆的任何投诉;16年来,蒋庆从不替人打听案情,从不接受他人说情,从不为他人说情,从不受礼吃请。身为职业女性,蒋庆的生活十分俭朴。一双鞋,直到穿烂了,她才买新的。她没有金项链、金耳环惟一的戒指,是丈夫从部队转业时补工资给她买的。最贵的衣服,是丈夫花300元给她买的生日礼物。身为妻子,干刑警的丈夫几天不回家,对蒋庆来说,早就成了家常便饭。丈夫14年没能在家过春节14个大年除夕她就次次带着孩子,转乘几趟车,赶到公婆家尽孝……蒋庆对己节俭却乐于助人。1987年她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就每月从50多元的工资里拿出25元,资助龙里县的一个穷孩子读书。两年后这个孩子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获优先录用。当他攒足钱来还时她却一笑谢绝了。蒋庆遇害后闻讯赶来的“弟弟”,当场哭昏在灵前……
采访中,区法院原院长王道勋一提起蒋庆的牺牲,便双泪长流痛表惋惜。年近七旬的王老说:“当年申请来法院工作时,蒋庆文笔流畅,情真意切。她是我们院里的才女,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了长征精神和红军精神。她的牺牲对我来说,真的是痛在心里啊!”现任院长刘德利说:“河南有任长霞,贵州有蒋庆。她们都是杰出的楷模,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005年4月10日贵州省贵阳专电
山城春光艳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146) <!-- 新闻作者 -->特派记者 高峰 义刚 赵山 <!-- 新闻内容 --> 贵阳市金阳新区 赵山 摄
贵阳,因古时产竹子并制作乐器“筑”较多,因此得名筑城。70年前,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佯攻贵阳,“命令”坐镇城内的蒋介石调出了滇军;70年后,记者来到了贵阳。
1935年4月5日,红军以一部兵力东渡清水江,在江上架设浮桥,做出主力红军即将东进、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姿态;又以一部兵力向贵阳前进,前锋迅速逼近贵阳。此时,贵阳周围只有中央军第九十九师4个团,城防兵力包括宪兵也只有两个团。红军打到贵阳近郊时,城内可听到战士们呼喊的口号。消息传来,蒋介石准备逃跑。听说机场附近有红军便衣队,就立即命令挑选20个向导,预备12匹好马,两乘小轿到行营听用。另一方面,蒋介石急电龙云,调滇军3个旅到贵阳“保驾”。滇军向贵阳以东开进时,当年4月8日,我军突然急转向南,分两路从贵阳、龙里之间,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向云南急进。
佯攻贵阳,是毛泽东的又一神来之笔,充分体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和超群的胆识。对此刘伯承非常敬佩。他后来指出:“在部署这次行动时,毛主席就说‘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果然,敌人完全按照毛主席的指挥行动了。”
今天,战斗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红军的精神和胆识,却沉淀为一种财富,成为贵阳在新世纪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贵阳市委宣传部的张红枫说:“胆识正在成为打造大贵阳的革命性因素,向着明天,贵阳因胆识而加快了脚步。”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省会,贵阳面临着资源渐枯,循环利用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等压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人均GDP排名长期倒数第一。2001年前,贵阳曾是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一度超过国家有关标准2倍多。
困难考验着贵阳人,同时也激活了贵阳人的胆识。近年来,该市努力贯彻胡锦涛同志“做表率、走前列、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要求,大胆调整发展战略,率先引进循环经济理念,加大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使城市的层次、品位和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市政府先后投入30亿元,用于南明河的改造,使之3年内“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不仅建成了长70公里、总面积13.6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长304公里、总面积32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建设进展也十分迅速。
2004年,国家林业总局授予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城市”。农业、工业和消费领域,相继启动了乌当区无公害蔬菜基地、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和清镇循环经济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等项目,一度沉寂的贵阳,又吸引来国内外众多投资商关注的目光。
记者看到,有“林城”之称的贵阳,道宽路畅,鸟语花香。南明河清波荡漾,鱼儿穿梭。贵阳市委新闻处冯雪梅处长说:“今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考察工作期间,深入了解了贵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贵阳市的金阳新区、南明河治理工程,肯定了贵阳市城市空间拓展的成效、南明河污水治理的成果和循环经济、生态立市的发展思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指示。总书记的关怀,必将进一步增强贵阳人“打造大贵阳”的信心,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4月8日贵州省贵阳专电)扎佐:三个 “惟一”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145) <!-- 新闻作者 -->本报特派记者 赵山 高峰 义刚 <!-- 新闻内容 --> 图为贵州全省惟一的(扎佐)国际型高尔夫标准球场。 义刚 摄
贵州修文县,距省会贵阳只有38公里。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南下,途经了该县多个乡镇。距县城17公里处的扎佐镇,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年4月5日,我们从息烽出发,徒步行进38公里,来到文明富裕的扎佐镇。
1935年3月底,中央红军再渡乌江直逼贵阳。结果,吓得正在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保驾。4月2日,红军先遣团取道扎佐镇三里村。当行进到赵家坡时,得知三里村有守敌一个排,就立即加速前往。结果,当场一举俘敌30多人。
今天的扎佐镇,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满目碧绿的草坪,错落有致的新楼……红军当年走过的崎岖小路,大都变成了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红军当年浴血的战场,被打造成了“林城氧吧,黔中药谷”。
扎佐森林资源丰富,面积达8万亩的林场和贵州省林业学院,都已在此地落户。 1998年,香港和广东客商共同投资,在这里兴建了贵州全省惟一的高尔夫球场。这个投资4亿元、占地3000多亩的国际型标准球场,就建在红军当年俘敌一个排的三元村附近。于是人们笑着说:“当年,红军在这儿逮住30多个敌人;如今,我们又在这儿‘逮’住一个大项目。”今年4月5日下午3时许,扎佐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路绪仙说:“球场开业以来,多次举行大型比赛,每年能接待上万名球员和游客,给三元村的群众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三元村人在高尔夫球场从事各种劳务,每年能挣到几十万元。”
川黔铁路、210国道穿镇而过,使扎佐拥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扎佐镇利用这一优势,从2001年开始规划并引资建设扎佐医药工业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经引进医药企业12家。2003年,扎佐医药工业区被批准为贵州省目前惟一的国家级乡镇企业园区。园区完全建成后,将容纳20家医药厂家,成为贵阳规模最大的医药生产基地。
2002年,经国家林业总局批准,贵州省惟一的大型野生动物园落户扎佐。动物园占地5000亩,总投资为1.2亿元。目前,投资5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五一”即能接待游客。动物园全部建成后,将拥有各类动物1万只,形成贵州省最大的集观光旅游、饲养养殖、野生动物保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睹此,路绪仙感触颇深地说:“过去的扎佐,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虽距贵阳很近,但却是‘藏在深闺无人知’。如今,我们扎佐镇区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是全省四大名镇之一。去年,全镇财政税收为1300多万元,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老区人民,正在富起来。”
(2005年4月7日贵州贵阳专电)
富裕健康在龙里--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148) <!-- 新闻作者 -->□本报特派记者 赵山 义刚 高峰 <!-- 新闻内容 --> 图为龙里县谷脚镇医药工业园区一角。高峰 摄
1935年4月7日,中央军委命令长征中的红军各部:从贵阳、龙里之间南进。今年4月8日,我们来到了贵州龙里县。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充满灵性的动物,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全国2500多个县中,以“龙”字起头的县名屈指可数,而整个贵州省也只有龙里一县。龙里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因其县城南侧有一座龙架山而得名。龙里县城距省会贵阳28公里,距龙堡洞机场23公里,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1935年4月初,为了迷惑敌人,中央红军分兵一部,在龙里境内运动。并在水尾附近的清水江渡口架设浮桥,佯作东渡之势。蒋介石闻讯后,认为中央红军要与二、六军团会合,便派赶来救驾的滇军孙渡部,向龙里方向追击。谁料在谷脚镇的倪儿关,遭到红军伏击,孙渡的贴身卫士一死三伤,汽车轮胎也被打破。他本人捡到一条命后,狼狈逃至龙里县城。
转眼70年过去,今日的龙里,在红军精神的感召下,依托突出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苗药研发重要基地,先后有20多家医药企业前来落户。在当地政府的保驾护航下,各行业蓬勃发展。4月8日,龙里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学宇说:“现在,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们龙里的一项支柱产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实现税收2000万元,占全县税收的20%。”
当年红军狙击国民党孙渡部的谷脚镇,位于龙里县最西部,现在成了全县第二经济强镇。这里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距龙堡洞机场4公里。1992年,贵州神奇集团看中了这里,率先在此投资建厂,当年就创收80万元。龙里县看到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契机所在后,作出了在谷脚镇建设医药工业园区的决定。经过十多年努力,目前谷脚镇医药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园区落户的医药企业达到18家。谷脚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金宪忠说:“今年,又有6家药品生产企业落户谷脚,其中,就有你们河南的朝歌集团。”
1935年4月初,红军来到谷脚的倪儿关时,遇上了历史上百年罕见的瘟疫,由于缺医少药,许多寨子都有人难逃病魔之手。有一天,有个红军战士发现村民生病,就跑回部队给他们拿药。生病的王么公全家服了药后,病神奇地好了。第二天,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方圆几十公里的百姓都赶到山上,向红军求药治病。如今,龙里县以及谷脚镇,大兴医药产业,为人民带来了富裕和健康。2003年11月初,在这里成功举办的首届全国苗医药文化博览会暨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不仅打破了一种民族医药——苗药深居闺中无人知的局面,还大大提升了龙里县在全国的知名度。
记者在医药工业园区所在的倪儿关村民组看到,这里家家都住上了楼房,不少人家的门前停着崭新的摩托车。农户庭院墙上,不时展现出婀娜多姿的盆景和颇具古风的艺术古雕,引人驻足观看。村民组组长介绍说:“我们全村178户人家中,有一多半是在医药工业园区务工。如今,全村已经买了车跑生意的,就有10多户。”
(2005年4月11日贵州龙里县谷脚镇专电)
本栏责任编辑 韩世平
青岩映朝晖--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149) <!-- 新闻作者 -->□特派记者 高峰 义刚 赵山 <!-- 新闻内容 --> 胡锦涛同志参观过的青岩镇状元故居 赵山 摄
1935年4月10日,红军长征穿过贵阳和龙里之间后,中央军委电令一、三、五军团,要求火速控制并占领青岩,为我主力西进,赢得有利时机。当晚,红五军团进驻青岩,并在高寨河建立了作战指挥部。解放后,各级领导对这片红土地十分关注。今年2月10日,即农历正月初二,胡锦涛总书记踏着春风,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来到了这里。4月10日,记者到此采访时,发现古镇仍然沉醉在总书记视察过的光荣之中……
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因附近多为青色岩峰而得名。建镇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地理学家徐霞客称:“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贵省南部要害。”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到青岩,是1985年他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对红军长征经过的青岩,胡锦涛同志一往情深。今年2月10日下午3时许,两辆中巴车缓缓停靠在青岩古镇北城门口,从车中走下来几位客人。突然有人发现:车上下来的几位领导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是总书记!”结果,这个消息很快传开。
青岩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中心的傅润民,有幸为胡锦涛同志担任解说。他回忆道:“今年正月初二那天,街上的游人有3万左右。汉族、苗族和布依等族同胞,都穿着节日盛装,在街头载歌载舞。一听说总书记来了,人们奔走相告。一时间,房上房下,城南城北,甚至有的田间地头,都站满了人,问好的声音此起彼伏。总书记面带微笑,一边挥手向群众打着招呼,一边询问着青岩的经济发展情况。在老街,一位记者后退着拍照,没留意身后的石阶,一个趔趄就要摔倒。这时,总书记一步上前,双手扶住了他,并笑着询问扭伤脚了没有。他说:‘我给总书记当解说,没觉得有任何压力,尽职地完成了任务。我感受到的是真诚和亲切,他的人格魅力沁人肺腑。’”
青岩可谓人杰地灵。云贵两省历史上首位状元赵以炯是青岩人,他的弟弟也曾高中进士。1939年11月,浙江大学因抗战迁往贵州,数学系被安置在青岩,38岁的数学系主任苏步青,在青岩坚持教学和研究。在他的倡导下,中国第一个“微分几何”研讨班,在青岩的一个山洞中开学。17年后,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抗战期间,中共领导人的亲属中,有人辗转来到这里。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曾长期在此租房居住。至今,他们的居住地保存完好。1960年5月,邓颖超代表周总理来到青岩,感谢青岩人民在艰苦时期保护和照顾了他们的亲人。
傅润民接着说:“在状元赵以炯的故居,总书记让夫人刘永清同志拿出200元钱,买了他和陪同人员的门票。细心察看后,胡锦涛同志对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周恩来父亲和邓颖超母亲的故居,总书记放轻脚步,若有所思。对青岩古镇的开发,作出了明确指示。他要求珍惜并强化文化品牌,搞好开发和利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下午3时50分,总书记走过定广门,挥手向依依不舍的群众道别,健步登上了中巴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总书记带来的春风,使青岩旅游在鸡年之春变得如火如荼,两个月来,旅游人数较以往增长了30%以上。青岩镇党委书记刘修华说:“红军长征过青岩,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岩的关怀,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干劲。我们将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开发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文化名镇、旅游大镇和经济强镇,为祖国南疆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05年4月12日贵州青岩专电)
黔南巧遇“岳家军”--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150) <!-- 新闻作者 -->本报特派记者 义刚 赵山 高峰 <!-- 新闻内容 -->
1935年4月10日,中央红军由贵州龙里县混子场,经鸡场堡、麻若场和贵阳南郊高坡挺进定番(今惠水县城)。今年4月9日,记者从龙里县城出发,沿着龙湾公路(龙里至湾寨),赶往高坡。
一位名叫王兵的小伙子告诉我们,今天你们无论如何也赶不到高坡。我家就是民主乡的,我在龙里县一中读书。他说,去高坡有40多公里,路上要经过一片草原,那里叫马郎坡,海拔比山下高六七百米。我们当地人都说:“爬上马郎坡,有力也不多”。在王兵引领下,我们一路攀爬,陡的地方,连胸脯也要挨在山坡了。有好几次,有的人都差点儿摔下山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最终站在马郎坡上。这时,我们惊讶地发现:面前真的呈现出一片大草原。
又走了两个小时,只见一片更开阔的草场上,有几个小男孩儿,坐在用石块垒的圆圈内。记者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说:“我们是岳飞的后人,正在学祖宗岳飞排兵布阵。”原来,草原边上一个小村叫岳家寨,岳家寨的人都姓岳。有个孩子说:“我家有3匹马,其中两匹,被父母拉到草场上让游客骑呢。”记者问这些孩子是不是会骑马时,他们几乎同声答道:“会啊,我们都能骑马在草原上跑。”有个6岁的孩子说:“叔叔,一会儿见到我爸,我骑马给你看。”
听着这些话,我们有些吃惊了。这时,记者注意到不远处有几匹高头大马,整齐地排列一边,不时发出几声长啸,和主人在等生意。也有几个孩子,正骑着马飞跑。
9岁的岳国安说:“你们去岳家寨,我们给你们带路。”我们刚翻过一座小山,就有位中年人,肩扛犁耙,牵着水牛走过来。听说记者是河南的,要去岳家寨,他高兴地说:“哎呀,老家来人了!我是岳家寨的,叫岳臣益。”他把记者领到家里,就和我们聊了起来。他说:“我们都是岳飞的子孙啊!‘文革’前,我们村一直保留着供奉祖先岳飞的祠堂。逢年过节,附近的岳姓后裔,都要聚集到祠堂纪念岳飞。我们有家谱,可以追溯到岳飞。”
岳家寨的始祖名叫岳全,是岳飞第三子智勇将军岳霆的后裔。当年,岳全奉诏远征入黔,后来又留守贵州。他见这片万亩草原,利于跑马演武,遂扎根于此,至今已有后裔近两千人。岳全死后,被埋葬在距岳家寨两公里的李隆堡。碑是清道光九年(公元1638年)所立,碑记依稀可辨。
岳臣益说:“我们真的是老乡啊。岳飞是汤阴人,你们新乡离我们老家很近嘛!现在,龙里草原开发搞旅游,我们这些‘岳家军’,终于有用武之地了。我们家家都养马,对马进行训练,让游客骑马飞奔,领略黔南草原风光。公路旁的一座山上,保留有惟一的‘岳家营盘’。我们岳家寨,就是从那儿迁过来的。政府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给我们修了水泥路。昨天,岳家寨开通了自来水,你们来得真巧啊!”
采访结束后,我们又沿着公路走了两个小时,才来到民主乡政府。乡党委书记禹启华闻讯后,从县城摸黑赶了过来。他说:“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你们这些新时代的‘红军’,千里迢迢来到我们民主乡。天再黑,我也要赶过来。为了开发龙里草原,贵州省政府已经批准,我们民主乡将在4月26日,正式更名为草原乡。这样,更有利于推介旅游。让包括岳氏后裔在内的群众,真正地富裕起来。”
(2005年4月13日贵州龙里县民主乡专电)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