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论中日战争初期德国的对华政策
- 作者:资料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27 23:02:25
- , 采取新的措施以迎接更为密切的德日关系。这些措施包括:
承认“满洲国”, 撤回在华军事顾问, 停止对华军火运输以及以华北
为中心确定德国新的经济地位。② 这份报告代表了德国亲日外交
论者的普遍观点。而当这份报告2 月17 日到达德国外交部时, 适
逢里宾特洛甫取代牛赖特走马上任不久, 从而使它成了德国制订
对华政策的蓝本。
陶德曼在得知这一报告的内容之后逐条批驳, 并且力言传统
的对华政策的合理性。但是此时他的观点已无人理会, 因而他的努
①② 《文件集》D 辑I 册, 第826—831 页。
袁旭等编纂:《第二次中日战争纪事》(193119—194519) , 档案出版社1988 年, 第
140 页。力也无成效可言。
此时希特勒开始着手解决中欧问题(奥地利的650 万德意志
人和捷克的苏台德问题) , 他声称要为那里的德意志人争取自决
权。① 为此希特勒远东外交的基本出发点是担心英法可能的干预,
因而迫切需要日本在远东吸引该两国的注意力。这种需要正可以
通过调整对华政策来实现。
德国调整对华政策的第一个信号是承认“满洲国”。这个早在
1932 年3 月成立的傀儡政权一直未能取得国际上的承认, 这是日
本侵占东北并使之合法化的一大障碍。长期以来德国担心中国政
府的反对而没有给予承认, 尽管日本不止一次地要求并以经济合
作为诱饵。1938 年2 月20 日, 希特勒在国会演说时宣布: 他将解
决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决定承认“满洲国”但是并没有确定具
体日期。②5 月12 日德国正式承认“满洲国”并互派公使。但是德国
作出承认的表示后又要求陶德曼安抚中国政府, 向中国政府说明:
“德国并不想使这项措施在任何方面反对中国。”希特勒也强调“德
中两国一直存在着友好关系”,“德国在远东没有任何领土兴趣, 它
有可以理解的商业和贸易的愿望, 这并不强迫偏向一方或另一
方”。③ 虽则希特勒努力寻找遁辞来进行掩饰, 但承认在中国领土
上建立起来的傀儡政权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也是对日本侵略行
为的支持。
3 月份, 希特勒还作出了停收中日两国军队的留学生的决
定。④3 月3 日德国外交部正式通知中国大使馆:“本随德舰赴美见
习之来德学生, 今已命令中止, 一切来德学生之训练事宜悉行停止①②③④ 《德国与远东危机1931—1938》, 第312 页。
《文件集》D 辑I 册, 第842 页。
《德国与远东危机1931—1938》, 第303 页。
埃尔德曼著:《德意史》第四卷上册, 高年生译, 商务印书馆1986 年7 月, 第525 页。, 并停收在学之陆军学生, 其已在学之陆军学生, 在短期设法结
束。”① 随后德国又强调,“8 月31 日以前结束所有军事学生的训
练”。② 后经中德双方交涉, 德方才答允“海军学生仍随舰赴美, 陆
军学生亦未必如期”。③
4 月中旬, 德国作出撤走在华军事顾问的决定。4 月27 日中国
驻德大使程天放拜会魏兹塞克询问此事。他得到的答复是:“这不
是一项军事命令, 有关的这些先生们已经不在德国军队中服役”,
但是“这是德国政府的明确愿望”, 因为“我们毕竟感到想在中日战
争中保持中立态度, 如果有30 名德国的前任军官在中国进行活
动, 这是与我们的中立态度相悖的。全世界都会认为, 不管是对的
还是错的, 德国在积极影响着中国的战争活动。”④
德国军事顾问是中德经济军事合作的先导和引路人, 长期以
来一直成为维系中德关系的坚固基石, 因而当德国政府作出这一
决定时, 它受到几个方面的反对: ①陶德曼大使; ②顾问团成员; ③
中国政府。
陶德曼早在反驳逖克逊的呈文中就指出:“如果承认‘满洲国’
是反对中国的第一步, 另外两步措施亦随之而来, 那么就只能取消
我们在这里的地位。”⑤ 因此他的反对是自不待言的。
4 月29 日, 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在给外交部的报告中阐述
了他的观点以及召回顾问所出现的一系列困难。他说:“在汉口或
者更远的地方的一切顾问都在学校里担任教师, 他们都小心地避
免接近前线”, 况且要召回他们至少要解决如下的问题: ①顾问们
都与蒋介石政府订有私人合同, 这些合同大都至1939 年或1940①②③④⑤ 同上书, 第844 页。
《文件集》D 辑I 册, 第855 页。
同上。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 战时外交第三编(三) , 第684 页。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 战时外交第三编(三) , 第682—683
页。年。如果单方面毁约的话, 顾问们要对损失承担法律责任; ②顾问
们一旦离开中国, 就有失业之虞; ③几乎所有顾问在南京有家属和
家产, 这些家产难以搬运; ④德国政府必须承担他们的返回路费、
补偿财产的损失以及中止合同的处罚; ⑤必须由两国政府在外交
上进一步协商。①
蒋介石在得知这一消息后, 指示程天放向德国政府力陈“顾问
系私人性质, 绝无召回之必要”, 要求德国收回成命。②
召回军事顾问的主要阻力来自顾问团成员和中国政府。停止
军火运华的阻力则关键来自德国国内, 主要是工业界、经济部、国
防军以及与军火生产相关的私人企业。因此当4 月27 日戈林下令
停止对华军火运输时, 它就受到了上述各部门的不同程度的抵制。
除了利益冲突之外, 也有执行中的技术问题, 因为有些产品是签过
合同, 拿了定金; 有些则一半完成, 一半正在制造之中。
5 月3 日希特勒在意大利访问期间为加强日、德、意合作, 未
等回国即密令国防部禁止军火运往中国。③ 同时, 命令又由国防部
转给生产控制办公室。不久, 柯尔(国防部的国务秘书) 对禁止出口
的范围给予了解释, 即“为法律规定的有关战争物资和明显用于军
事、战争的货物”。④ 这一命令在一定程度上被执行了, 第二批已装
运火车的准备运华的15cm 榴弹炮及车辆就在中途被阻, 虽然德
国各厂设法进行疏通以图挽救, 但至少暂时只能待之他日。⑤
外交部和经济部的官员对此进行了更为灵活的解释, 认为戈
林的命令不适用于禁令颁布以前的那些老合同, 如1937 年8 月前
签订的; 以外汇支付的合步楼公司的合同也不在此列。⑥ 实际上它①②③④⑤⑥ 《德国与远东危机1931—1938》, 第325 页。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稿——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三) , 第710 页。
《文件集》D 辑I 册, 第875 页。
《程天放使德回忆录》, 台北, 1957 年第264—65 页。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三) , 第686 页。
《文件集》D 辑I 册, 第856—857 页。为军火运华留下了一个缺口。戈林主管着强化德国军备的四年计
划, 他深知停止军火运华给德国军火工业带来的损失, 这一损失光
在中止的合同名下就有准备运送的2.82 亿马克。下为同中国签订
的未满期限而没有完成的运送战争物资的数量:
a) 1937 年8 月17 日前签订的Hap ro 订单
2.18 亿马克
与德国运输公司合同
0.05 亿马克
b) 1937 年8 月17 日后签订的Hap ro 订单
0.47 亿马克
与德国运输公司的合同
0.12 亿马克
除了1700 万马克的运费, 应有价值2.65 亿马克的战争物资尚未
完成。①
①《文件集》D 辑I 册, 第875 页。是时,中共中央赋予华中局及新四军的主要目标,即是准备夺
取南京、上海、武汉、杭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①,根本目
的是为了争取抗战结束后的有利态势。
早在5 月26 日,张云逸、饶漱石、曾山关于新四军各师首长即
将到华中局驻地参加整风,专此请示中央。28 日,中共中央复电
华中局,指出:“国民党在华中、华南溃败之后,中国更要依靠我们
才能抗日。将来反攻时,恐亦更加依靠我党我军才能收复失地,才
能收复上海、南京、汉口及其他城市。”② 8 月3 日,毛泽东、刘少
奇、陈毅联名致电华中局,更进一步提出如何在这些大城市周围及
沪宁、沪杭铁路两侧发展游击战争,如何尽可能地组织沿海、沿长
江的水手配合夺取大城市等问题,要求华中局加以研究, “分段、分
区给各地党与军队以一定的任务,努力争取完成”。③ 值得注意的
是,该电十分明确规定夺取上海、杭州两大城市的任务,将其完全
包围住并准备占领之。
此时抗日战争已进行7 年多,度过了最为艰苦的时期,各方面
条件均朝着有利于中共方面而变化。因此,中共中央认真分析形
势后,及时决策加紧向敌后渗透发展游击战争,并乘日伪溃败之际
大胆地夺取大中城市及重要交通线。随着盟军择定在中国杭州湾
登陆,中共控制长江下游大城市及沿海目标战略愈益明确,并且表
现出强烈的向南挺进重点发展东南的战略愿望。《抗日战争研究》2003 年第2 期
①②③ 《毛泽东、刘少奇、陈毅致华中局电》1944 年8 月3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728 页。
《中共中央致华中局电》1944 年5 月28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 册,第489
页。
参见1944 年5 月28 日中共中央致华中局电,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 册,第489
页;8 月3 日毛泽东等致华中局电,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728 页;8 月21 日
毛泽东致张云逸等电, 《新四军文献》第4 册,第150 页;10 月24 日、11 月2 日毛泽
东等致张云逸等电, 《新四军抗日战争战史资料选编》第5 册,第1133 页至1134
页。二 配合美军在杭州湾登陆及发展苏浙的战略部署
1944 年夏秋,欧洲战事进入最后决战阶段,美英联军已在法
国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攻
占塞班岛、关岛后,为进一步打击日军,也曾拟在中国华东及东南
沿海附近登陆,要求中国军队包括中共领导的武装配合作战。客
观地讲,如果美军在中国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带登陆成功,对于加速
侵华日军的崩溃确有益处。因此,重庆、延安两方面均予以极大的
关注,都预作反攻前军事准备。在两党的暗中较量中,处于盟军预
定登陆地带的第三战区格外引人注意。
先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于1943 年11 月4 日拟订
《国军总反攻作战指导计划大纲》,呈蒋介石审阅。15 日,蒋介石
批示该案尚属可行,应列为甲案,而另以全面反攻着眼补充修正,
增加乙案。1944 年3 月7 日,军令部长徐永昌将拟具的乙案呈送
何应钦、蒋介石。内中计划反攻时机选择在美军收复菲律宾、台湾
并打通中国东南沿海海运之际,规定“京沪攻略,以第三、第五战区
任之”。① 第三战区则以配合盟军登陆东南沿海并防止中共力量
活动名义,制订具体办法,划分区域,在城市周围建立据点,组织先
遣部队,仿效法国地下军配合盟军作战。
①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国军总反攻作战指导计划大纲》(乙案) ,1944 年3
月7 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87 ,案卷号2288 。第三战区还判断盟军在沿海可能登陆的地点,大致在金山卫、镇海、
象山、海门、温州、泉州、厦门、漳州等处,决定尽快建立沿海军
政一元化据点,“预先与盟军取得密切联系,俾任何时机不为奸伪
所乘”。① 待后来新四军主力一部越江南下挺进浙皖边时,第三战
区不惜诉诸武力,调动第二十五、第三十二集团军等部四面围攻。
8 月间,延安方面凭借与美军观察组直接沟通的便利条件,对
其提出的美海陆军欲在中国登陆以及要求中共军队协同配合的建
议,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认真布置此项工作。在彼此协商之
初,延安方面即同意美军先派人前往新四军第五师驻地,允其“设
无线电网,并供给情报”,尔后再与新四军军部联络,也可“在上海
及沿江、沿海设无线电网。其目的不但目前便利空军轰炸,而且准
备将来登陆作战取得配合”。② 8 月14 日,驻华美空军第十四航空
队陈纳德将军的代表、情报参谋欧高士到达鄂东大悟山,与新四军
第五师商讨情报协作事宜,面交陈纳德致李先念的亲笔信,感谢李
先念部营救美国空军飞行员之事。并提出有关进一步合作的三项
问题。李先念等立即将谈话内容电告中共中央,请求指示。21
日,毛泽东复电指出:“可告欧高士少校,彼所提出三项问题,已得
延安批准,均可合作办理:第一,可先在五师范围内设无线电网,将
来再在长江下游及广州附近设置,惟均需得到延安批准;第二,可
供给敌军情报;第三,美海陆军登陆时协同作战问题,我们正与驻
延美军观察组人员协商,准备一切。”③ 据此,第五师与欧高士商
谈结果,决定在“九江、靳春、汉口、鄂城、天门、新堤附近设六个支
台,五师师部设立中文台一部、英文联络台一部”。④ 尔后双方合
①②③④ 《李先念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第521 页。
《毛泽东年谱》中卷,第537 页。
《毛泽东致张云逸、饶漱石电》1944 年8 月21 日,载《新四军文献》第4 册,解放军
出版社1995 年版,第150 页。
《第三战区协同盟军登陆前后防制奸伪活动办法》,1944 年12 月26 日,中国第二
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87 ,案卷号2299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