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推动的“2011年人口普查”工程10日起进入实查阶段,预估印度总人口可达12亿人,而10年前的统计结果是约11亿人。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计划从3月初开始做人口数据编写工作,270多万普查人员将展开为期3周的实查。
印度政府高度重视“2011年人口普查”计划,提出“我们的普查,我们的未来”口号。本轮人口普查始于2010年4月,是印度的第十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也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投入人力物力最多,运用信息技术最广的一次人口普查行动。为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印度总统帕蒂尔积极带头,成为第一位被采集相关数据信息以及第一位填写实查阶段调查表的印度公民。
普查工作在印度的640多个行政区全面展开,涉及农村地区近61万个村庄,走访调查约2.4亿户家庭。由于印度没有完整的家庭地址资料,在第一阶段普查工作中,共有210万普查人员携带覆盖全印度的65万张分区卫星地图,进行艰苦的上门调查工作,为第二阶段实查工作提供了资料依据。
人口普查信息采集项目众多,除了通常人口普查中必不可少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与教育背景、临时及永久住址、父母和配偶情况以及与大家族中长者的亲属关系等基础信息外,还包括手机、电脑和网络使用的情况以及饮用水是否经过处理等,甚至还增添了生物信息采集项目,规定凡15岁以上公民必须提供指纹和虹膜数据。
据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介绍,实查结束后,所有数据将交给设在全国15个城市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字化转换。届时,印度公民将首次领到由政府统一发放的身份证。此前,印度公民并没有统一的身份证,日常使用的身份证件为护照、驾驶执照、选民卡、学校教职员证、学生证或公司识别证等,这些证件可作为个人的身份证明。
全国人口普查复杂而艰巨。印度全国640多个行政区中有近1/3存在安全隐患,在东北部地区的一些邦还活跃着不同名目的叛军组织,部分地区甚至需要安全部队保护普查人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印度的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这也给本次普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