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武隆自由行 >> 社会纵横 >> 正文
广州组建女子淘粪队 工作需忍脏臭分离大块垃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2 20:53:12

女工分离排泄物中大块垃圾 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 摄

  基层实录

  日常生活排泄物的处置,对于市民来说,只需轻松按下马桶按钮。但对于广州市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却非如此简单。他们天天与排泄物打交道,传承着劳模工人时传祥的精神。

  1

  稀奇:一队“金花”挑淘粪大梁

  谈到粪便处理,不少市民会认为这是一门体力活,应以男性居多。但广州市无害化处理中心却别出心裁地排出了一个全部由女性组成的女子淘粪班。

  广州市无害化处理中心位于广州西部大坦沙岛上。处理中心有一间临江的大房子,专门用于无害化处理市民生活排泄物,“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康”。这间房子24小时运作,每时每刻都在接收来自广州各地抽取排泄物的车辆前来停靠并卸下排泄物。

  这些装载车所装的排泄物,全部来自广州市各大生活区。市民把排泄物冲入下水道后,排泄物会进入居住地设置好的化粪池中,装载车前往化粪池口将排泄物吸走,然后送无害化处理中心。在处理中心,排泄物会先经过第一轮的沉淀过滤,分离出夹杂在排泄物中较大的布团、厕纸、女性用品等;再经第二重过滤,分离出较细小的泥沙。垃圾、泥沙等会送到垃圾填埋场处理,经过多重沉淀过滤的排泄物废水,会经管道送到不远处的大坦沙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2

  工作:忍脏臭分离大块垃圾

  9月9日———中秋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羊城晚报记者一大早来到无害化处理中心。中心运营处理部副部长、女子班班长罗春霞接待了记者。记者换上了全套环卫工服装,戴上帽子和胶手套。

  走进处理车间时,一股浓烈的臭味扑面而来。车间地面干净整洁,没有想象中粪水横流的场景。数名上早班的女工,在车间内穿梭忙碌着。罗春霞按下机器按钮,机器便开始运转,经过第一轮沉淀过滤后的废纸和女性用品等垃圾被分离出来。

  车间另一头,过滤出的大块垃圾被输送至垃圾压缩机处,入行17年的副班长张玉凤正在监控压缩情况。“机器运转不太正常,水分明显偏多。”张玉凤马上停工,并通知维修工人。很快,一名男维修工开始修理充满臭气的压缩机。据了解,这名维修工是一名处长。“我们这里的领导都要下一线干活。”张玉凤表示,正因为单位无官阶之分,尽管工作脏累俱全,却很少听到同事抱怨之声。

  趁机器维修,女工们来到休息室,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起处理中心发的月饼,丝毫看不出刚刚与粪便“打过交道”。

  半小时后,机器故障排除,“淘粪金花”立即返回岗位。女工们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帽子和眼罩,“气体有可能熏到眼睛,护具会充分保证员工免受伤害。”

  据了解,该中心日均处理800吨排泄物,节假日处理量会增多,超过1000吨。

  3

  “变身”:更衣后是靓女、师奶

  “现在技术进步了,虽然脏臭犹存,但基本上告别了人手接触粪便。”工作近20年的朱春梅介绍。她刚入行时,必须人工进入渣水分离的沉淀池,用铲子铲出粪便装进斗车,然后推车上斜坡,从高处将粪水倒进垃圾车车厢,“这样来回没几次,衣服上就沾满了粪水,有时头发和皮肤上都有。”朱春梅说,现在基本可达到全机械化处理,按下按钮,人在一旁监控就可完成,告别了人手直接接触粪便的时代。

  化粪车间的早班,从早8点到下午4点,期间员工可在午饭后休息片刻。记者看到,更衣打扮后的女工与街头靓女并无二致。“我们和普通女性一样,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不一样的可能就只有工作。”罗春霞表示,大部分员工下班后,就是普通的家庭主妇,社会中她们并不显特殊,“不少女工被问及自己的职业时都不避忌,很多广州市民都了解我们。”

  罗春霞说,女子淘粪班成员,目前既有入行20多年的老员工,也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70后、80后员工。罗春霞说,“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尤其是整个团队的和谐。”

  记者离开无害化处理中心时,女工们依然忙碌着。在市民随手一冲的背后,这队“淘粪金花”完成了最脏最累的环节。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信息录入:烟灰缸    责任编辑:烟灰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