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县后坪乡天坑 后坪乡乡政府 供图
二王洞洞口 后坪乡乡政府 供图
千百年来,武隆县后坪乡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被称为“神坑”的大坑能预测天气情况,每当坑中起雾时,大雨马上就会到来。这是真的吗?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专家陈伟海一行,曾钻地缝到坑底进行了科学考察。昨天,他向本报揭开了这个谜团。
神奇
大坑能预测天气情况
这个被指能预测天气情况的大坑,位于武隆县后坪乡中林村土渔溪组一个叫天池坝的地方,当地群众称它为“神坑”。
昨天,当地一位姓李的村民介绍说,每当看到附近的那个“神坑”中腾起一片云雾时,他们就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他说,这个神奇的现象祖祖辈辈都存在,一直到今天。
发现
航拍影像上有个大坑
今年47岁的陈伟海,是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景观与洞穴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野外科考工作。
昨天,他告诉商报记者,2001年他曾与美国和英国的科考专家一道,来到武隆县后坪乡对当地的岩溶等地质状况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科考工作。2011年10月,他再次来到后坪乡进行科学考察。
面对村民的这些神奇传说,陈伟海也充满了疑虑,想破解其中之谜。他先是找来当初相关部门航拍时留下的影像资料,结果发现后坪乡范围内的山里,有一个明显的大坑,坑口地表植被反常茂密,坑下似乎还隐藏着一片森林。经过走访得知,那个坑就是传说中的“神坑”。
他说,后坪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按理说山型应该多为尖型,裸露岩石较多,只有低矮灌木,然而当地却存在着众多违反自然现象的景观,那就是山峰比较平缓,岩石裸露较少,植被特别多也特别丰富,这些现象与喀斯特地区的地貌特征是背道而驰的。
探访
村民搭竹栅栏观雾气
陈伟海从当地村民那里得知,要想从天池坝到达“神坑”坑口,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而且是步行。对方告诉他,千百年来,他们观察“神坑”里是否有雾等情况,都是走的这条山路。
当年10月中旬的一天,科考队沿着一条崎岖小路,来到了坑口边的一个观测点,那是村民用竹子沿坑口峭壁延伸出来的看台,脚下悬空,但观测坑口雾气相当方便。令科考队感到遗憾的是,当时观测并没有发现坑中起雾,同时繁茂的植物挡住了视线,只能看到“神坑”对面的石壁,坑底情况不得而知。从看台到对面,尽管直线距离不过200多米,但要到对面需翻过一座山,必须穿过一片原始密林。
于是,科考队冒着山中毒蛇出没的危险,3小时后冲出那片森林,跟前是一道流水形成的河道,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窝,形态完整。
当来到坑口时,陈伟海目测发现其深度近300米。他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天坑,四周都是绝壁,三层溶洞。他解释说,2001年,天坑才专门作为一个喀斯特术语被提出,它是指在岩溶地区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的喀斯特负地形。经现场大致测量,该天坑直径超过200米,系一个大型天坑。
科考
专家钻地缝进入坑底
后坪乡乡政府工作人员罗伯夏当时曾陪同陈伟海一行钻地缝深入坑底进行了科考。
昨天,他介绍说,有一条秘密通道能直接进入坑底。“那天早上,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4人戴着安全帽和矿灯,准备了手电和干粮,从当地二王洞组的一个岩石溶洞里出发。”他说,该通道常有巨石坠落,陈伟海和他们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前进。
他称,前行途中有一段约30米长的地段,只能容纳一人爬行通过,陈伟海匍匐在地缝中穿行。陈伟海说,他们在洞中看到形态各异、精美绝仑的石钟乳、石笋、鹅管群和石瀑布等,里面就像一个洞穴沉积的宝库。同时,他们发现洞壁上有水流冲蚀的痕迹,地面有脚印般的小坑,顶上还发现了天锅。他说,这些石笋和水滴的小坑是洞中最有价值的发现。
7个小时的生死考验后,历尽艰险的他们终于来到了天坑底部。那里一片鸟语花香,到处是奇花异草,仿佛进入世外桃源。
揭秘
原因 河水冲蚀形成天坑
那么这个大型的天坑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陈伟海在坑底搜寻一番之后,并没有找到大的崩塌物和地下暗河,联想到之前在洞内考察时发现的天锅,他判断此天坑的形成,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形成的,而要形成这样规模巨大的天坑,必须要有数量惊人的河水,经百万年的冲刷才能形成,其形成时间大约在200万年至230万年以内。
他举例说,两条明显的水往下冲的痕迹,是该天坑形成的主要动力。他同时判断称,在该天坑周围,以前曾有三到四条水量非常大的河流汇聚,这种外源水的量相当大,水动力也相当强,便形成漩涡,同时浸蚀和溶蚀能力都很强,在冲蚀和崩塌联合作用下,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便形成了今天的这个天坑。
真相 内部恒温环境所致
为何坑中起雾能预测大雨的到来?
陈伟海说,后坪乡系目前国内外冲蚀型天坑或者冲蚀型天坑群的惟一发现地,其他的天坑均是崩塌型的。
经过仔细观察后,陈伟海解释了当地村民关于坑中起雾能预示要下雨的原因。
他解释称,每当要下雨时,洞外温度变高或气压发生变化时,就会向这3000米长(即从洞口进入天坑底部)的洞穴下压,而洞穴内是一个恒温环境,从而让洞口形成一团雾气。因此产生了天坑起雾预示起雨的说法。
纵深
政府拟开发成旅游景点
科考中,陈伟海还在后坪乡当地先后发现了5个天坑,经过进一步严谨论证,他们都是由水流冲蚀形成的天坑,现统称为后坪天坑群。后坪乡天坑群是世界惟一的地表水冲蚀形成的天坑群。因位于海拔1300米的分水岭地区的喀斯特台面,加之强烈的构造抬升,该台面上各种规模的喀斯特陷坑地貌十分发达,分布有众多的落水洞、竖井、塌陷漏斗(天坑)、峡谷、石柱、石林、溶洞等地质遗迹。如今,这里已成为地质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昨天,后坪乡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县政府要求他们对这些天坑群进行有效的生态保护,等待开发成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