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武隆自由行 >> 驴友武隆 >> 正文
放歌武隆天生三硚 畅快又淋漓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武隆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2 13:46:55

  2012年国庆大假时,我们顶着淅淅沥沥的秋雨,随着车流人海涌进了“非去不可”的重庆。在武隆的“天生三桥”里放歌的情景,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觉得畅快无比。

  “天生三桥”属于喀斯特地貌景区之一,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俗称“天坑”。三座气势磅礴的天生石拱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形成了“三桥夹两坑”的奇特景观。

  从“天坑”顶端的幽静小道中随着人流往下行,没走几步,便有一阵阵吼声不断冒上来,随后消弭在雨后的湿润空气和身边的杂树修竹中。“可能他们是想听听自己的回声”,我对女儿也对自己说。

  越往下,越觉得四周的山势雄伟壮观,山体裸露出来的石壁颜色有白色、浅橘色、淡黄色、黑色等,花纹各异,石壁中间竟然生长出一些绿色的小树。正看着,一阵云雾飘来,仿佛给山顶和石壁披上了一层轻纱。“跟平常看到的大师级山水画一样”,有人说。

  许多人用相机对准那美景,更多人忍不住放声对着对面的石壁呼喊,一声声长啸自胸腔发出,撞着行人的耳鼓,带出一个个微笑。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的吼叫或呼喊声,或粗狂,或尖细,混杂着童声,撞向四周,被石壁回弹,又被茂林修竹吸收,呼者、听者的脸上都展现出开心的笑容。

  虽然石板铺成的道路依然湿润,但天渐渐放晴,“天坑”的形状越来越清晰。

  “三桥”分别被称为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条龙分别镌刻在其下的石壁上,飞扬着古老和现代交织的神州图腾。山是一座桥,桥是一座山。雄奇的山壁立千仞,在雾岚中若隐若现,令人仿佛置身画卷中。置身坑底,仰望三桥,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只觉人是多么渺小。用“井底之蛙”来形容我们这群游人此刻的情状,是最贴切不过的。

  走在坑底的峡谷驿道中,天龙桥下默默矗立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似乎述说着悠远的历史:一匹匹高头大马仿佛从遥远的唐代飞奔而来,毫无障碍地穿越川流的人群,停驻在驿站外,骑马人看了看高高悬挂院外的大红灯笼上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天福官驿”,悠然下马,引领后面的木制车,进院小憩。而如今,细心或走马观花的现代游客络绎不绝,在这座花巨资仿建的古代涪州和黔州两地作为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馆前流连。一挂嫩绿的藤萝从四合院正屋的房檐上俏皮地垂下,与屋内大屏幕流动播放的在此地拍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片段互望着,在灰墙青瓦间,它是悠长历史变身的精灵?

  “滑竿来了,硬是来了哦”,抬着竹制滑竿的轿夫在驿道上飞奔,为防撞着如织的人流,他们的吆喝浑厚、质朴而诙谐,仿佛歌声一样,就如川江号子那样的劳动歌声,不时传来,并被游人开心复制。

  游人的歌声也不断,从开始的吼和啸变为歌唱,内容从“大河向东流啊”唱到“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啷啰”等等,一人唱,众人和,雄壮的歌声混合着笑声、叫好声,在峡谷中蜿蜒,在天坑里久久回荡。

  头顶神奇的山峰恍若仙境,远处岩石千奇百怪,身边一挂挂瀑布行云流水,脚下泉水淙淙,耳边欢快的歌声不断,遥远的历史与怡人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与亲人朋友和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一起放歌天坑,让人觉得是那样惬意。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信息录入:烟灰缸    责任编辑:烟灰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