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位于我县中南部,距县城15公里,幅员面积454平方公里,因山上白色岩石居多,山形似马而得名。
白马山有浩瀚地原始森林,珍稀的动植物,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2000年,白马山被重庆市政府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得益于武隆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仙女山成熟的旅游大气候,前往白马山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游客逐年增加,白马山已成为我县又一重要旅游景区。
赏原始森林 观茶山花海
白马山自然景点众多,有原始森林、茶山花海、石林湿地、高山湖泊、奇门(城门洞)异洞(万营洞、锅圈洞)等,其中,尤其以原始森林见长,茶山花海为奇,奇门异洞为雄。
原始森林面积有24万亩,林中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树藤满目、翠蔓遍野。原始森林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达1200多种,珍稀动物30多种,堪称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其中高山杜鹃、银杉、华南虎、小熊猫等珍贵的动植物是原始林区的珍宝。因此,2000年,白马山被重庆市政府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与原始森林媲美的还有茶山花海。白马山现有茶山5000亩,位于海拔1200米的天池坪。这里地势平坦,眼观武隆、道真、镇安三县,直径超过2公里。徒步绕茶场一周要2小时。茶场终年云雾缭绕,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仙界,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白马山植物种类众多,生长季节不同,每年4月至8月,山上百花齐放,形成万亩花海的壮观美景,好一派山花烂漫,美不胜收。
白马山还有一门五洞的说法。一门即城门洞;五洞指万营洞、锅圈洞、羊子圲溶洞等,门洞之雄伟神奇令人咋舌。
位于天池坪脚下的城门洞,其实是长在一道绝壁上的天生桥,因酷似一扇城门,取名城门洞。城门高约50米,宽20米。这里也是黔蜀盐茶古道的必经之路。
位于乌江峡门口的万营洞和白马山车盘的羊子圲溶洞、跑马坪的锅圈洞,洞内洞群密布,千姿百态,险象环生。
走盐茶古道 寻红色遗迹
白马山上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浓厚。著名的有黔蜀盐茶古道、解放战争白马山战役遗址、蒋经国在大陆垭遭土匪抢劫的故事等等。
黔蜀盐茶古道从羊角乌江码头出发,途经城门洞、小沙河、凉水井、黔蜀门屏(省界)、贵州大沙河两河口、阳溪镇、道真县、镇安县,古道延绵上千公里。
古代交通不便,都是以水路为主。那时,货物大多通过木船运到江边集镇上,然后由马帮驮到不通水路的集镇和商铺上交易。羊角镇位于乌江边,是当时贵州靠四川几县的主要商品中转站。因此,当时羊角镇乃至黔蜀古道异常繁忙。如今,只能寻着那条弯曲的古道,抚摸感触当年的繁华。
60多年前,人民解放大军挺进重庆,蒋介石作负隅顽抗,白马山作为国民党的最后一道屏障,国共两军曾在这里发生过著名的白马山战役。据史料记载,白马山战役中,国民党共投入四个军与共军激战三天。最终,国民党伤亡3000多人,被共军生俘12000余人,以惨败结束了战斗。
如今,在白马山朝天望、风吹岭、大路垭、茶园等地,当地不少老人至今仍能回忆起战时的情形。
访古稀老人 听山里故事
白马山不仅保留了原始的生态面貌,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山里人的寿命也比较长。车盘村枫箱坪组40多户人,80岁以上老人就有12个。毗邻的鱼光村,有一位107岁的长寿老人,他是武隆目前年龄最高的老人。到白马山游玩,找几个山里老人讲讲白马山的今古传奇,不失为一种幸事。
在山峰林立、古树参天的白马山原始森林保护区,有一座用石头砌成的桥,这里曾经留下过无数古人的足迹,也曾经历过近代战争的洗礼,但至今仍巍然,静静地躺在原始大森林中。这座桥就是引起山里人一直争论不休的万寿桥。
万寿桥长12.3米,宽3.4米,高7米。桥面现已杂木丛生,桥下涓涓细流静静流淌。桥旁有一块建桥时立下的石碑,因年代久远,很多字迹已模糊不清,但“万寿桥”的名称以及建造年代仍依稀可见。该桥建造于乾隆48年(1783年),距今已有230年的历史。
关于万寿桥的来历,当地人流传着两个版本。第一种说法是乾隆48年间,年过古稀的乾隆皇帝从京城动身,开始第四次南巡视察。一路上,他下令修筑水利设施,减轻税赋,带来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当时还鼓励开垦荒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表达对乾隆皇帝的感激之情,当地老百姓便在风景如画的白马山修建了这座桥,并取名万寿桥,希望乾隆皇帝万寿无疆。
另一种说法源于桥碑下方雕刻的“同结善缘”。乾隆年间,经济繁荣。当时武隆与贵州经济往来频繁,往返于两地的商贾、马队络绎不绝。商贾翻越海拔1300米的白马山时,一条河挡住去路。于是,商贾们便集资修建了这座石拱桥,并希望这座桥“万寿”,实现他们的商业梦想;同时,也因他们同为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而同结善缘。
200多年过去了,历史变迁,沧海已变桑田,但青山依旧在。因年代久远,如今,万寿桥的由来已无法考证。“谢帝桥”也好,商贾路也罢,都和这连绵起伏的丛林一起,永驻人心。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近年来,前往白马山赏花、观光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启动白马山旅游开发大幕,力求变白马山美丽的自然资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财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永续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012年2月3日,在我县召开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刘新宇提出坚持“两大战略”,加速“绿色崛起”,开启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宏伟新征程的目标。其中,将把白马山打造成“中国武隆公园”中的“休闲体验园”,白马山从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发展白马山旅游必须要符合乡镇自身特色,通过充分挖掘白马山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开发旅游产品,改善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目标。”2013年春节上班第二天,县委书记刘新宇率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白马山调研时,就白马山旅游发展定位再次作出强调。
目前,围绕把白马山打造成“中国武隆公园”中的“休闲体验园”的总体思路,处于白马山腹心地的白马镇,在完成白马山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总体规划基础上,按照“一年拉框架,二年成雏形,三年见成效”的发展速度,全面启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新栽茶树1000亩;完成17公里茶山公园环线公路和10公里人行步道建设;启动天池坪4个居民点建设;新建移动基站一座;完成一号、二号观景平台建设;建成观光步道1条;茶山公园后大门及停车场、茶壶塑雕修建已基本完工;完成31户农房风貌改造。
“2013年是白马山旅游开发的提速之年,我镇将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加强旅游营销等工作。”白马镇党委书记王加红斩钉截铁地说。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完成车盘15公里烟区公路改造和车盘至大沙河公路改扩建,启动毛峰岩至茶场6.5公里和一、二、三号环线公路12公里道路硬化;推进天池坪石林接待中心商贸区建设和四川美术学院写生基地建设,完成白马山水厂建设及水网铺设安装;启动白马山车盘老寨、板桥老凉水寨建设。
在产业发展方面,将以天池坪茶叶产业为核心,新种植1000亩优质高山有机茶叶和发展500亩葵花园,逐步建成10000亩茶山和10000亩葵园,形成具有田园牧歌风格的武隆茶山花海。
此外,还计划于2013年8月中旬,在白马山天池坪举办“武隆县首届仙女红茶文化节”,通过以茶会友,吸引更多的市内外游客到白马山观光旅游。
山美家更美
豹岩村村民张明礼一家4口人曾经住在低矮、简陋的土房里。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又地处偏僻,一家人做梦都没有想过今生还能过上“楼下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
2012年,张明礼一家被政府纳入首批危旧房改造农户,按照“自己筹集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政策实施了农房风貌改造。如今,张明礼在原来的住房基础上,建起一幢两楼一底、建筑面积达350平方米的“巴渝新居”,室内完全按照开办农家乐的条件布置,设有厨房、餐厅、活动室和带卫生间的客房等。在白马镇车盘村和豹岩村,像张明礼这样的农家乐住户已经有31户。
“今年,我们还计划启动白马山车盘老寨建设,建成50至100户集中居民点。”白马镇党委书记王加红表示,同时,启动板桥老凉水寨农民新村建设,完成天池坪1号、2号、3号居民点建设,达到日接待游客1000人的能力。通过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
文/图 特约通讯员 曾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