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人潮汹涌的解放牌,有50多个装束各异的年轻人,突然间聚拢到一起,歌声吼起,唱的是“川江号子”。时间只有短短八分钟,这些人,就都闪离不见了。
这种玩法,一时间,将现场很多人击中了。新潮、时尚、奇特、冲击、留白,心灵震撼之后,就是无限暇思。这像是一次传奇,但,又绝对不是传说。现在,网上,这段视频很火,“川江号子”很响。
其实,那些很潮很嗨很时尚的年轻人,玩的叫“快闪”。“快闪”是个舶来品,它来自纽约,是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就是一群人,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做一些指定的动作行为。这些年,“快闪”在全世界非常流行。表面看来,“快闪”有点嬉皮搞笑,有些无厘头味道。但是,作为行为艺术,每一种“快闪行动”也都要被赋予特定的价值内涵。
那么,这次在解放牌,唱着“川江号子”玩着“快闪”,又要传递什么呢?
作为载体,这次“快闪”要托起的,则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江号子”新的时代价值。在喜气洋洋的国庆之前,那些年轻人,或穿西装裤扮白领,或踩高跟鞋当俏女郎,或头戴鸭舌帽、穿着铆钉装做朋克男,他们就是要用这些时尚元素,来为“川江号子”注入新的时代元系,来喊出今天的重庆精神,来为这个盛大的节日献礼。
这个做法,有创新,有创意,别开生面,别具一格。敢于把将重庆本土文化和世界最时尚最新潮最前卫的文化形式相对接,跨度绝对够大,想象力绝对够丰富,表现力绝对够现代,能玩出这样新花样,敢玩出这样新动作,最后还获得那么大的传播效果,当然值得激赏。
过去,很多人也多是从《印象武隆》中去感受“川江号子”的艺术魅力。川江号子不只是属武隆景区,它作为巴渝文化的一部分,更应该是重庆的,甚至中国的,世界的。本来,“川江号子”也赋含着强烈的重庆精神,比如,在过去年代,它彰显了劳动者身上那种刚勇坚毅、团结协作、重义守信、刻苦克难等等精神。而在这个文化越发多元开放的时代,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就是创新,就是有勇气有胆识在其中注入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价值内涵。
这一次,以如此疯狂却又不出格的文化创意,来让人们见证“川江号子”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来传递重庆精神、重庆人格在新时代下的激越、开放和独立,还是来自武隆景区的策划。不得不说,这些年,武隆景区在搞营销方面,的确很有一套。值得赞赏的是,营销武隆的格局并没有简单走进功利的狭窄地带,从某种意义讲,营销武隆的重要的连带价值,也就是营销重庆,就是传递重庆的文化精神。
比如,对作为非物质遗产的“川江号子”,要真正唱响,要更好地传播,当然不能只是放在武隆那一亩三分地上,而是要真正走出来。从武隆景区唱到重庆的解放碑,现在又通过网络传唱到更为开阔的外面世界,表面看来,这只是对外唱响的一小步,但是,对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来说,很可能就是一大步。文化遗产也只有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和认知,它的价值才会凸显。这种让传统文化及时与时尚、现代、新潮、前卫的世界元素相结合,无疑就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入深度融合,这才是保护文化遗产最为关键的着力点。
唱着“川江号子”玩起“快闪”,就是在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在推介重庆,就是在传递更为开放更有活力的重庆精神,就是在展示重庆人独立自信的人格力量。“川江号子”,注定在开放中唱得更加响亮。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kwOTUxMzI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