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翻开申请武隆仙女山Cmart露营集市长长的商家名单,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肥后手作。在好奇之余,也带着几分疑惑。但在细细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之后,心中还兀自泛泛的涌起了些许敬意,他们为了保护传统手艺所做的不懈努力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值得尊重。
机缘巧合下的不顾一切
肥后手作是三位毕业于四川美院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2014年在重庆创立的品牌。肥后手作一直致力于发掘西南地区手作食材,记录制作手法并藉此探究保护在如今时代下受到猛烈冲击的传统文化,这在西南地区属于首创。而品牌的创立,现在看来却有点机缘巧合的意味。
几位创始人毕业之后都找到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一次几家公司共同探讨传统手艺在现代如何能充分运用的合作中,在大学期间就是朋友的几位得以相聚。他们在合作的不断进行中,为发现传统手艺的传承十分艰难而感到痛心,恰逢当时食品安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加上他们对传统食物的喜好。因此他们就下决心要做点事情保护未得到重视的食物制作传统手艺,肥后手作也就此诞生。为此他们还“任性”的放弃了原来优厚的工作,不顾一切的投身到肥后手作的创建中。
对于“肥后”名字的由来,创始人之一的王浪解释说:““肥”有肥沃丰收的含义,而“后”则代表着食材制作背后的故事。”他们要告诉大家,每一份手作食物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饱含着华夏儿女由古及今积累下来的宝贵智慧,值得永久的流传。
手作探寻路上的点点滴滴
由于几位创始人都是重庆人,对重庆这片热土的感情也尤为深厚。于是他们就把选材的目光投到了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对于手作的来源,他们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以及在网上搜集资料得到的。而因为很多传统手作都在很偏远的地方,几位创始人每次都要深入离重庆十几甚至几十小时车程的乡村,再经过不断的问询才能找到手艺人。
当谈到最难忘的探寻记忆时,王浪十分感慨。他说有次去寻访一位做豆腐干的奶奶,到了晚上他们还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周围一片漆黑,只能让一个人在路上边引导边走,2、3公里的山路他们整整走了3个小时。到了奶奶家前,已经是晚上1点,他们不好打扰就在车上休息。等到4点多,他们看到灯隐隐约约开了就去敲门。其实他们来之前就已经跟奶奶沟通过了,但奶奶开门后看见他们真的千里迢迢来了还是很惊讶。
在之后的详谈中,他们了解到奶奶太老了做不动了,她的儿女嫌辛苦宁愿打工也不愿学习制作。奶奶之前也曾收过徒弟,但没想到徒弟学会了技术就自己开厂还欺负她,垄断了优质黄豆不让卖给奶奶,这让奶奶是无可奈何。深入交流过后,奶奶感受到了他们的诚心,说完就带着他们一起制作豆腐干,毫无防备就将制作技术倾囊相授,还配合着他们拍照片视频,完全没当是才认识不久的陌生人。
因质朴而感动因感动而付出
手艺人在了解他们的目的之后都很支持,对于他们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其实手艺人都很淳朴,他们也没想过要依靠自己的手艺赚很多钱,能维持生活就足够了。”王浪说。他们也因此被感动,对肥后手作倾注的精力就更多了。在草创的前半年,由于人手不足,他们甚至没有休息日没有工资,每天都把时间花在品牌上,之后稍微有了成绩每个月才有500工资可以休息一天。
肥后手作发展到今天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虽然他们也在淘宝上开了店,但销量还是很一般,还需要用别处赚来的钱补贴进去。“我没有打算要赚钱,”王浪说,“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个是纯粹的投入,而且还会耗费我很多精力。”在其他两位创始人比较忙碌而无法更多的参与时,王浪还是一直在坚持,他还把他女朋友也动员进来了。其实就像他女朋友所说:“肥后手作就像是他自己辛苦抚养的孩子,就这么放弃挺可惜的。”
王浪在努力坚持,但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也渐渐开始觉得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这个工作。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和他一样去关注传统手艺的传承和保护,不能让这些宝贵的遗产因为缺少继承者而就此从历史的进程中消失。
正如肥后手作是王浪他们的孩子,制作手作的手艺也是各位手艺人的孩子。如果不坚持,消失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只要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相信这些弥足珍贵的手艺将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也是王浪他们最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