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际麦价大涨实为反弹 低利率助推疯炒小麦[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5 7:41:34

因为干旱,已成熟的小麦果实质量明显差于丰收年。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因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俄罗斯据此甚至表示将禁止小麦出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价7月份因此上涨42%,创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农作物歉收加上价格飙涨,让人回想起2007到2008年爆发的全球粮食危机,当时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皆飙升至历史或阶段性新高,海地及孟加拉等国家甚至还因粮食供给问题出现小规模骚乱。不过,各方分析认为,现在的情况和两年前的全球粮食危机已完全不同,从当前的形势看,本轮国际粮价上涨不是反转,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对低迷后的一次反弹。

  麦价大涨是对天气灾害的过度反应

  对于近期出现的小麦危机,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提出论据,认为市场反应过于敏感,因为从历史数据分析,小麦价格仍然处于正常波动区间,而且虽然俄罗斯禁止小麦出口,但美国及其他粮食生产大国能够弥补俄罗斯小麦作物的产量缺口,因此毋须杞人忧天。另外,国际市场小麦现货和期货价格的脱节,也反映出市场供需矛盾并不突出。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2010年全球小麦产量将为6.15亿吨,同比降4.6%,但仍处于历史第三高位,较2006—2008年的平均水平高2.2%。而且,目前小麦期货价格约为7美元/蒲式耳,为近两年来新高,但这和两年前粮食危机时期约13美元/蒲式耳的顶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农业部近日预计,当前全球小麦库存为1.87亿吨,相当于15.4个星期的消耗量,2008年小麦库存下降到1.24亿吨,相当于10.5个星期的消耗量。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称,俄罗斯的问题暂时仍属于局部性质,未扩散至全球层面。俄罗斯去年是全球第三大小麦生产国,占全球小麦产量8%,此次旱灾摧毁俄罗斯两成的农产品收成,仅相当于全球小麦产量1.6%。另外,虽然俄罗斯遭遇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热浪袭击,但美国小麦丰收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俄罗斯的减产。美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10日表示,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小麦供应十分充裕,足够弥补俄罗斯粮食禁运带来的缺口。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带来更多降水,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小麦产量也有望增加。而且,全球小麦库存充足,也能够为平息这场小麦风暴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虽然俄罗斯政府8月5日宣布临时出口禁令,引发了CBOT小麦期价再度飙升,但美国市场现货价格却跌至9个月最低水平,因农户急于逢高出售,而中西部谷物采购商对支付更高价格望而却步。很多谷物分析师提出,在没有现货市场带头上涨的情况下,期货价格很难有持续升势;现货价格大跌说明,由基金带头推动的期货价格大涨只是对一场天气灾害的过度反应,而目前这场灾害看来仍不太可能造成全球性供应短缺。

  2008年危机环境不复存在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部分主产区小麦减产还不足以扭转全球粮食市场供应充裕的格局。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本轮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不是反转,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对低迷后的一次反弹。目前CBOT小麦期价远低于2008年年初12.78美元/蒲式耳的历史最高价。有“商品大王”之称的罗杰斯警告称,小麦价格急升说明,投资者终于开始认识到农产品价格在低水平已经太久,这都是补贴和其他令农业失去吸引力的因素所导致的。

  此外,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的米价仍处于近一两年来的较低水平。而且目前印度大米库存在2430万吨,远高于上年同期的980万吨。由于主产区降雨充足,印度稻米长势良好,大米库存可能继续提高。今年美国水稻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也压制了CBOT糙米价格近期的反弹势头。这些都说明,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全球性粮食危机的爆发缺乏基础。

  多数市场人士也都认为,此次事件不会引发类似2008年时的粮食危机情况。上次危机主要是受油价影响,当时国际油价升至每桶148美元的高位,令已自动化的农业生产及运输成本大增,而且油价上升导致政府补贴玉米开发生物燃料,吸引农民纷纷转移种植玉米,间接令其他农产品供应紧张。

  此次小麦价格上涨主要由气候异常所引发,当中也有很大投机成分,但高油价的推波助澜因素已不复存在。而且,2008年危机之后,各国政府莫不大量储粮,以防重蹈覆辙,加上当前欧美经济体系,仍未从衰退中恢复元气,需求依然疲弱,甚至还担心通缩,这些都有助于遏制粮价的上涨。

  德意志银行商品分析主管刘易斯认为,此次小麦风暴会很快自行平息,因为这次危机和能源危机无关,目前全球石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另外,很多国家都生产小麦,其市场结构完全不同于玉米———后者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北美。

  低利率助推投机资金疯炒小麦

  分析人士认为,从供应数据看,小麦本来没有条件急剧涨价,但现实情况却是涨势甚速,且后劲凌厉,这就不能仅从供需的基本因素分析,还要看投机资金的流向而定。瑞士农业讯息公司AGRINEWS分析师杜恩史特维尔指出,目前的小麦价格有10%到15%是投机炒作活动的“杰作”,意味着目前的价格有上涨过头之嫌。

  分析认为,投机资金敢于下注搏杀的最大底牌,应该还是来自对特定大宗商品在中短期内市场供求关系的研判和预期。在全球小麦减产预期下,国际市场投机气氛越发浓厚。过去几周,投机性买家蜂拥而至小麦市场。仅8月2日当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商品基金就买入了1.5万手小麦合约。

  此外,美国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对基金大量买入小麦期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伴随着未来数月经济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的忧虑“他们在寻找具有可投资性的市场”。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上周的数据显示,管理基金已连续六周削减CBO T小麦期货净空头仓位。

  期货经纪商及交易员表示,他们愈来愈担心金融投资者会利用当前小麦收成不稳定的情况炒高期货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秘书长雅克·狄伍夫警告说,恐慌性抢购和出口禁令会推高价格,引发投机行为,“我不认为我们正走向一场新的粮食危机,但确有风险”。

  不过,也有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未来几周小麦价格依然可能向上攀高,但在小麦收成产量和品质等资讯更明朗化后,应该会向下修正。世界银行近日表示,投机者可能是粮食价格波动的短期推动者,不过供需基本面将最终决定粮食价格走势。

  小麦储备充裕 美国将成最大受益国

  俄罗斯因旱灾减产,而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出口国的加拿大也受到水灾影响 ,表示今年的小麦收成量将 减少17%。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已将这两位昔日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成为这次俄罗斯小麦减产中的最大赢家。

  例如,北非和中东是俄罗斯小麦的传统买家,由于俄罗斯退出了小麦出口市场,这些国家正积极地从其他地区寻求货源。拿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埃及来说,俄罗斯曾是它的主要供应方。但美国农业部本月10日宣布,向埃及售出将于2010/11市场年交割的12万吨美国小麦。而美国农业部5日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埃及前一周从美国买入了95200吨硬红冬麦。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明年5月底,美国的小麦储备将有近3000万吨,为23年来的最高。充足的储备意味着大量的出口创汇,毫无疑问,美国将在本轮小麦涨价潮中赚个盆满钵满。

  至于可能的输家,就不能不提到全球主要的小麦进口国埃及与巴西,以及中东、非洲以及亚洲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小麦价格过高将对他们造成重创。分析人士认为,全球两个主要的小麦消费国———中国与印度则由于储备充足可以免受小麦期货价格上涨的影响。

  英国Eclectica资产管理公司的农业基金经理乔治·李则表示,最大的输家将是那些饮食结构单一的消费国家。比如也门,食品价格与小麦价格是直接挂钩的,面包价格已经接近于面粉的价格。而在美国和欧洲,小麦作为原材料仅占包装、营销等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美国消费者不会感觉食品价格出现太大变化。

  粮价上涨将成通胀升温的帮凶

  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干旱问题影响小麦供应,可能只是初步警号,如果旱情不改善,其他农产品收成必然受到严重影响。欧洲旱灾冲击的不仅是小麦产量,意大利的农业组织估计今年西红柿的收成可能减少一成至一成半,比利时马铃薯种植户也预测产量下跌,德国也由于今年大麦产量减少两成,啤酒面临大麦价格上升压力,这些因素都足以成为通胀升温的帮凶。

  而通胀升温的后果是新兴国家要面对加息压力,因为新兴国家中消费物价指数(CPI)统计的一篮子货品中,食品通常占很大部分。

  专家们认为,虽然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但分析师及投资者已为新兴市场国家紧缩货币政策作好准备。ING新兴市场首席分析师查尔斯·罗伯逊表示,此次粮食涨价事件可能没有2006至2008年那样严重,但对新兴市场来说已是很严重的事情,因为这类国家的食品价格占CPI一篮子的比重高达20%至25%。他还指出,尼日利亚是个典型例子,该国的C PI中,面包及谷物所占比重为25%,小麦价格急升带来的风险将会很大。

  对此,印度央行早已做出回应,3月起已四次采取加息措施。分析师认为,该国央行再加息的机会仍然存在。另外一些东欧国家如波兰等,也可能会允许其货币升值,以平衡进口食品价格的上涨。

  对于已身处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困境的欧美国家来说,粮价的持续上涨不啻为雪上加霜。因为粮价上涨若传导致其他物价及工资、令通胀水平继续上升的话,这些国家的央行行长将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希望通过加息遏制通胀,另一方面还要担忧居高不下的失业水平。

  更为恶劣的后果是,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并因财政危机削减巨额农业补贴,农产品供给可能会减少,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也会因此进一步上涨。比如,希腊债务危机之下,启动的财政紧缩计划之中就包含减少农业补贴。不难想像,如果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已经进入主权债务高压区间的发达经济体都采取类似希腊的财政紧缩措施,农产品价格恐怕还要继续升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