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科考延伸至北极点插上国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1 11:07:20

  东方网9月21日消息:9月20日,历时82天、总航行1.2万海里,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结束科考任务后,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码头。就考察目的、行程、成果等话题,本报专访了刚刚抵达的科考队首席科学家余兴光。

  “雪龙”号航行到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新纪录

  记者:科考队是7月1日从厦门起航的,80多天的考察大体包括了哪些行程?

  余兴光:本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82天,是我国历次北极考察时间最长的一次。“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总航行12000多海里,最北到达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的新纪录。

  这次科考队由121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美国、法国、芬兰、爱沙尼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6名科学家。

  记者:我们知道,本次科考有两大科学目标——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请问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余兴光:围绕两大目标,我们共完成135个海洋站位的综合调查、1个“长期冰站”的海冰气综合考察和8个“短期冰站”的考察、1个北极点冰站的考察。

  考察范围涵盖白令海、白令海峡、北极点等海域,南北纵贯2300海里,东西横跨1100海里,范围之广、内容之全、取得的资料和样品之多,均创造了我国历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新纪录。

  更重要的是,本次科考突破了前三次在加拿大海盆的考察范围,首次把海洋综合考察和对北极海冰的考察延伸到了北极点。

  此外,我们还用了1小时50分钟,回收了2008年放置在北冰洋深海的潜标,获得两年的观测数据。我们首次获得2.5米长的北极点冰芯,可以用来研究北极点海冰的结构、性质、微生物、海洋化学物质等。

  记者:与普通科考相比,北极科学考察有哪些特殊困难?

  余兴光:北冰洋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有大雾、气旋、冰裂缝等对海洋作业和冰站考察造成危险的因素。事实上,此次考察中,这些危险情况我们基本都遇到了。另外,还要考虑北极熊的威胁。

  科考关注北极海冰变化对我国环境影响,发现北极点的海冰融化严重

  记者:我们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北极科学考察呢?

  余兴光:中国处在北半球,北极的快速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

  此次科考关注北极海冰的快速变化对中国环境和气象的影响,以便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之中采取更好的行动和策略。

  在“雪龙”号向北挺进时,队员们发现北纬84度以北海域的海冰出现大量的冰间水道或水塘。北极海冰加速融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北冰洋的变化令人震撼,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可能产生很多的环境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这次北极科考围绕国际北极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获取了多学科立体实测数据,不仅对深入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环境影响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国际北极科学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现场资料。

  记者:科考队8月20日抵达北极点后,主要进行了哪些活动?

  余兴光:8月20日,全部冰站的考察作业完成后,科考队16个人分两批,坐直升机用了1个多小时到达北极点。

  我们在北极点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的采样作业,并把国旗和队旗插上了北极点。我们还在那里放置了一个红色的中国结,代表了考察队员对祖国和北极浓厚的感情。

  值得关注的是,北极点的海冰也融化得非常厉害,冰间水道、融池非常多,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北冰洋的重大影响。

  我们对北极海洋变化的了解还比较初步

  记者:我们的北极科学考察还有哪些不足?

  余兴光:我认为,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事业是漫长的。经过四次北极的科学考察,我们对北极海洋变化的了解还比较初步,也是不够系统的。北极变化影响因素很多,我们北极科考必须持续地跟进。

  未来的北极考察,仍以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理研究、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为主题。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考察船能够直接到达北极点,希望我国能制造更好的破冰船,为北极科考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 王有佳 张彦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