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嫦娥二号实现四大技术突破 采用新编码技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5 8:21:23

  为满足嫦娥二号环月飞行时距离月球近、对“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难度大的要求,测控系统实现了环月试验轨道段轨道预报位置精度1公里,速度精度1.5米/秒的高精准预报。

  据新华社电 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单位的相关专家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测控系统的总体技术人员通过集成创新,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提高了嫦娥二号卫星的轨道测量控制精度,将确保卫星环月运行时“步伐”更加精准。

  实现四大技术突破

  针对工程目标与科学目标的变化要求,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的科技人员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如下几项技术突破。

  ——嫦娥二号任务将首次进行X频段测控体制试验,为实施此项试验项目,先后攻克了大口径天线高精度指向控制、大口径天线性能测试与标定技术以及天线反射面修正调整等多个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满足当前和后续任务需求的X频段地面测控设备。

  ——首次开展有关月球噪声对测控链路影响的试验项目,验证星地链路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科技人员为此提出并制定了月球噪声的测量方案,分别针对参加嫦娥二号卫星测控任务的喀什站和青岛站的测控设备开展月球辐射噪声测量试验。

  ——在嫦娥二号卫星任务中采用新的编码技术,即下行遥测数据的低密度校验码(LDPC)遥测信道编码技术。这套由我国自主研发的LDPC编译码器已通过在地面进行的试验验证,各种功能和性能完全符合既定的技术指标。

  ——首次开展基于DOR音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试验,经过验证后,嫦娥三号任务将使用这一国际新标准的轨道测量技术,为后续任务奠定技术基础。

  环月运行“步伐”高精准

  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钱卫平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测控系统的总体技术人员通过集成创新,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提高了嫦娥二号卫星的轨道测量控制精度,将确保卫星环月运行时“步伐”更加精准。

  钱卫平介绍说,为满足嫦娥二号环月飞行时距离月球近、对“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难度大的要求,测控系统改进了轨道计算方案,优化了轨控策略,实现了环月试验轨道段轨道预报位置精度1公里,速度精度1.5米/秒的高精准预报。

  “嫦娥二号要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需要测控系统的有力支持和保障。”钱卫平说,担负嫦娥二号卫星测控总体方案设计任务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3岁,这支年轻的总体设计团队坚持优化总体、集成创新,论证设计出了一套科学、高效、可靠的总体技术方案。

  据钱卫平介绍,这套方案表现为集3个中心、3条测量船、6个国内测控站、1个国外测控站、4个天文观测站及1个国外操作中心和1个国际联网测控站为一体的测控系统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还预设了106种故障模式和153种故障处理对策,这一切将确保嫦娥二号的旅途安全、顺利、圆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