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游武隆天生三硚 感受天外之天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武隆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14 22:26:24

   武隆县是重庆市的下辖县,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南与贵州省的道真县接壤。武隆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南方喀斯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

武隆天生三硚

武隆天坑

  武隆县是一座山地县,全县都是高山耸立。从重庆方向驱车进入武隆县城之前,要穿越一条近30公里长的公路隧道,行走在这么长的隧道中,你肯定会感慨:这可是“铜墙铁壁”呀。估计你怎么也不会料到你正在穿越的这座大山其实是有可能在某一天会突然坍塌的。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特点——表面坚实的大山其实内部存在许多空洞,就是说山体其实是空心的,是空心的就存在坍塌的危险。而武隆正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地区,武隆的旅游热点——天坑就是这种喀斯特地貌的产物。在我国,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所以那里的天坑、溶洞、地缝、地下河等地质现象特别多。

  所谓天坑就是具有巨大的容积的、具备圈闭而陡峭的岩壁的、深陷于大地的井状或者桶状等外形特征的地坑。它发育在地下水位特别大且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凹陷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以迁移)的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如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武隆的天坑群就属于这一种,它全长近2公里,宽度由几百米,深度300米。现在是武隆著名的旅游景区,被冠之“武隆天坑·天生三桥”景区。

  地质学知识告诉我们,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 五是岩层要平。六是地壳要抬升。据此,让我们对武隆天坑的形成可以做这样假设吧:一亿多年前,印度板块冲击了亚欧板块,现今西藏和云贵川一带被挤出了海平面,并渐渐被抬升成了高原。由于云贵川的岩层本属于石灰岩岩层,被海水侵蚀坏了,得了“骨质疏松症”。在岩石相互之间挤压和地下河的冲刷下,渐渐支撑不住了。在距今几千万年前的一天,或许是一头恐龙不小心在今天武隆天坑的山顶上跺了跺脚,结果却把一个面积几十万平方米的山面震塌了,原本的溶洞裸露出来了,经过几千万年的雨水河水的冲刷,终于变成了今天的天坑。这个假设多么刺激呀!只可惜发生这样的巨变时,全体人类都没有亲眼目睹。倘若我们真能够亲眼目睹这样的山崩地裂,真不敢设想,那时将会产生怎样的震撼!

  武隆天坑就是这样形成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武隆天坑·天生三桥景区”,由三座天生石桥和由这三座石桥之间的两座天生大坑组成。长度约1.2公里。三座石桥由于它们的几何形状而所幸没有坍塌,并成为两边山体的支撑点。从旅游角度讲,在这么短的距离内,连续生成三座天然石拱桥,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天生桥群中密度最高的,所以号称“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在三桥之间,又生成两个世界罕见的岩溶天坑。形成了坑与坑以桥洞相连,桥与桥以坑隔望的完美组合。

  天坑一桥又称天龙桥, 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天龙桥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宫,即壮观又神奇。

武隆天生三硚天龙桥

天龙桥

  天坑二桥又称青龙桥,是三座石桥中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桥。桥高350米,宽150米,跨度400米,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天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

武隆天生三硚

青龙桥

  天坑三桥又称黑龙桥,桥孔深黑暗,桥洞顶部岩石如一条黑龙藏身于此,令人胆战心惊。黑龙桥景色以其流态各异的“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雾泉”四眼宝泉而独具特色。

武隆天生三硚黑龙硚

黑龙桥

  位于天龙桥和青龙桥之间的天坑叫天龙坑,位于青龙桥和黑龙桥之间的天坑叫神鹰坑。

武隆天生三硚天龙坑

天龙坑

武隆天生三硚神鹰坑

神鹰坑

  整个景区山体壁立,望之欲倾,巍巍壮观。间有栈道蜿蜒,山涧欢歌,飞瀑摇曳,不啻为人间仙境。

  我是2010年9月12日去武隆天坑旅游的,我曾感叹那里天工的神奇造化,以为天下无双了,然而,我事后得知,武隆的天坑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天坑深度都不是世界第一,广西乐业县的天坑群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而重庆奉节县小寨天坑则是目前世界已知天坑中最深的天坑,深度是662米。真应了那句古话:“天外有天”那!此次重庆武隆旅游——值!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