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印象武隆”后记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武隆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14 22:27:26

  如果你问我:仙女山有什么真正能吸引人前往的?我想,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印象武隆的实景演出!

  如果你问我:仙女山有什么是最最让人感动的?我想,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印象武隆的实景演出!

  出发前、乃至旅途中,我一想到很快可以亲临演出现场就禁不住内心雀跃,后来忍不住还是告诉了LG:我来仙女山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实景演出的.顺带给科普了下。LG反问:如果没有演出,你还不会来?可想当时他有多嗤之以鼻。

  出发到达演出场地经过略(PS:因某些队友拖沓,大家到达检票口时离开演只有10分钟了)

  广播里传来:请大家抓紧入场!演出开始所有的通道灯光都将关闭!于是乎,整个225米长的时光隧道内衣袂飘飘,老人在慢跑、男人在大步跑、女人在碎步跑、小孩也不落下···两侧的投影仪不间断的将乌江纤夫、天生三硚、芙蓉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理念投影在时光隧道两侧,光与影的交错,人在其中,有如梦幻般的感觉。(只可惜我们时间有限,只能飞奔而过)

  穿过时光隧道,便来到演出现场——桃源大峡谷。找到位子坐好刚喘口气,座位上的灯光熄灭了。广播里传来让大家关掉手机、相机的提示语,LG主动拿过我的手机关机(相机本人压根就没有带到现场,因为我真正想要的是一场是视觉盛宴)

  演出开始,所有的灯光灭了,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束橙色的灯光投射出一位扎着头巾、脸上布满皱纹的老纤夫,他带着伤感地对孩子说:“娃儿,要搬家了,把绳子收起来。”

  “那一天,我记得到……”随着他的声音,一组绿色的灯光投射在对面山谷的崖壁上,映出的是山谷里成林的绿树。突然灯光又渐变成白色和黑色,如同小溪流水,水声哗啦啦由小而大,水流由缓而急,最后溪流汇聚成江河,奔涌而前。。村民们骑着牛,赶着白鹅出来劳作了。

  突然,灯光又变成了一群白鸽,从山谷里飞起,它们扑腾翅膀的声音充盈了山谷。(演员们的声色和着投射出的白鸽交相呼应),云彩从山顶上飘过,树叶无声地翻飞、落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灯光的交替变换里恬静而淡定。

  天空暗下来了,电闪雷鸣。灯光又一次变换成淅淅沥沥的雨点,洒落在山谷里,田里溅起朵朵水花。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灯光又变成了一只五彩斑斓的金凤凰,从空地上腾空而起,越飞越高,没入山谷之间。云层相拥着一浪一浪的涌出来了。夜,再次黑了。现场寂静无声,人们的思绪还沉醉在刚才那一幕幕的灯光美景里,忽而,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PS:中间我偷偷看了看身边的两只,小的一脸的专注,大的:太震撼了!期间好像还偷偷开手机想照相又果断关机)

  伴着“嘿佐嘿佐”的抬石号子声,人们肩上扛着竹竿(咱重庆话叫抬杠)、弓着腰一步一步踏着重重的脚步出场,“抬石号子”、“过山号子”、“蒿草号子”、“滑竿号子”在他们的口中一一呈现。竹竿在演出的木地板上发出整齐有力的响声,声声击打着人们的心灵。特别是“滑竿号子”时,随着抬滑竿的演员的舞步,灯光就分毫不差投射到不同的点,眼前的,山脚的、山坡的群舞演员们随着一束束灯光的投射,他们的精彩亮相无不让现场的人们再次High起来,演出现场再次掌声雷动。

  重庆火锅的由来起源于船工号子(当时船工们把城里人不要的牛下水合着白菜、海椒煮成一锅)。随着“麻辣火锅,嘿辣嘿辣”的呼声,演员们拿着锅碗瓢盆、还有桶,欢快的敲打演奏起来,这一环节的音乐破天荒的不是本土,而是踢踏舞。扮演厨师的演员左手举着大白菜,右手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菜刀,飞洒的白菜就像花儿一样在空中飞舞。随后一段摇滚音乐,观众席出现一位女领舞者,舞姿奔放豪迈火辣。这时,不甘寂寞的灯光在对面峭壁上投射出一个跳着街舞的胖胖身影,现场顿时沸腾起来。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演员们突然分成几条直线跑向观众席的过道,他们手里抬着簸箕,一边跟着音乐跳,一边往观众席抛洒红辣椒“尝尝海椒有好辣”。被这高昂的情绪感染,现场再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PS:我们的位子很好,10排,而且,我就坐在通道边,演员们在通道表演时有好几个就在我身旁。大红海椒啊,我很幸运的得到两只,我自己伸手在簸箕里抢的)

  演出的高潮随着一位老婆婆的讲述,来到了哭嫁环节。婆婆说:“我们重庆的女人,出嫁这一天是要哭的,一生就哭这一回,以后是不能随便哭的哦。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出嫁那天早上的月亮。”伴着婆婆的话语声,灯光投射出一弯明月,还有月光下的桂花树。如梦似幻的灯影,我沉醉了。这时,舞台旁边一幢小楼的窗户打开了,卷帘微微上提,只露出一排女孩的纤纤玉足。她们在木盆中洗脚,虽然看不见她们的脸,但能感受到出嫁之前喜悦又恐慌的心情。她们哭唱道:“我的父啊我的母,出嫁才知道父母的苦···”随后,女孩们慢慢从走廊里走出来,用娇羞的舞步,展现自己的婚姻历程。最后是一个满身红衣的新娘,深深地跪拜在一根红菱前。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  ……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 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随着新娘哭嫁的歌声,小楼前方的演出场地上同时出现的是一位母亲给女儿洗脚、梳头的画面。母亲一边给女儿梳头,一边轻声叮咛:“娃娃,快出门了,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今天出门都不一样了哟,今后你就不是李家屋头的人了,就是郑家屋头的人呢,妈妈最后一次帮你梳头,今后个人梳哦!嫁到婆家后,要好好做人,李家屋头的女人没得哪个是吃白饭的哦!” “哦…嗯,要得。”“自己呀下细些(方言:意思为要心细点),个人当家了!弄不好莫回来找我哦,先给你说;好啦!乖,出去要听话。” “好……” 随着哭嫁歌声的再次响起,美轮美奂的灯光再一次准确的投射在院坝里、小路上、山脚乃至远处的山坡上那迎亲的队伍身上。光与影的交错、情与景的融汇,不仅带给我感官上的享受,更激起了我情感的涌动,这是震撼我内心、触动我心灵的演出。(PS:写到这儿,我想起了自己出嫁那天的早晨 )

  接近尾声,一位老纤夫娓娓道来:“我们纤夫有三宝,头上的帕子、身上的‘扯扯’、肩上的绳子,除此之外,再都没得了。我们是不穿衣服的,穿条内裤,两天就要被江边的石头划烂,遇到要过村子时,就提前大声吆喝‘跑江的来了’,那些黄花大闺女就晓得躲在屋子里头了···”老人动情的述说,把我带进了他过去的时代。

  “嘿呀咗,嘿咗···”川江号子响了起来,纤夫们头上包裹着白帕子,胸口前斜裹着一块布,穿着“扯扯”喊着口号,半弓着身子往前走着。随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灯光投射出的江水也发生了变化,江水变得湍急起来,纤夫们攥紧了手里的纤绳,脚步跟着波浪显得有些踉跄,纤绳不停地翻滚。他们使出吃奶的劲,弓着背,缓慢而有力的前行,一步、一步。随着纤夫们的步伐,一艘通体红色的川东木船缓缓从山崖对面的空中划了过来。四周的灯光在船身附近形成奇特的光影,仿如水面。丝毫不敢停下脚步,纤夫们再次分成几条路线,一路跋涉到观众通道,终于站稳了脚步,喊着那激荡人心的号子。渐渐地,从对岸驶来的那艘船,在灯光幻化的汹涌波涛里行驶得稳稳当当,渐渐离我的视线越来越近,船上黄色的灯光越来越清晰,纤夫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扯起嗓子喊起了那首咱们重庆人最熟悉的号子“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啷啰····”,这艰苦劳作的一幕再次深深感染了我及现场的人们,大家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我们再次喊起这些号子,为的是不断了血脉……”尾声老纤夫感人肺腑的话语、川江号子的历史,使得我泪流满面。虽然现在机械动力船取代了纤夫的工作,但是川江号子体现的精神,这种团结奋进、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不能丢弃的。

  “印象武隆”的实景演出,将是我这一生永恒的记忆!

  PS:1·演出途中虽有部分观众受到震撼,情不自禁掏出相机摄像,但绝大多数都是尊重演员、尊重导演的,我相信观看了演出的每一个人都充分的享受了这一次的视觉盛宴、心灵震撼!

  2·最后川江号子篇章,当一束白光投射到舞台正中的一位纤夫身上时,同时灯光也在对面的山崖上投射出一位纤夫的身影 ,我个人理解是舞台中纤夫的投影。

  3·演出结束,LG连声说:现场太震撼了!不虚此行。

  4·我仅代表我自己、我家可爱的两只,感谢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导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