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原创文学 >> 诗词曲赋 >> 诗歌伊园 >> 正文
第一个成名的青年诗人--饶阶巴桑
作者:紫月亮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4 3:06:21
 第一个成名的青年诗人--饶阶巴桑

         饶阶巴桑(1935-- ),藏族第一个成名的青年诗人。他出生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呼日林村,那是一个藏族民歌荟萃之地。解放以前,长途马帮、四方商旅、流浪者、卖艺者、乞丐等等,经常云集该村,主宾相邀,歌舞竟夜 。因而康藏各地的藏族民歌,孕育了幼年饶阶巴桑的诗魂。在那些年代,饶阶巴桑跟随父亲到外地经商,有机会接触各地藏族同胞,经常学习一些民歌,扩大了他的诗歌视野。同时,他有两个姐姐,都爱唱歌,既抒发自己的痛苦和悲愤,也倾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大姐为了寻找光明,远走拉萨,流落异乡,一直杳无音信;二姐被逼得走投无路,跳进澜沧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亲人的生离死别,都给饶阶巴桑的思想深处打上了难忘的烙印。1944至1950年,饶阶巴桑断断续续读过一年私塾、一年小学、三个月师范和中学。西藏和平解放前夕,随家人迁至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给一个佛当佣人,尝尽人间辛酸。1951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新的生活。在部队里,先后担任翻译、侦察、采购、宣传、文化教员等工作,转战察隅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广大藏区。正是由于藏族民歌的熏陶,新旧社会不平凡的经历,激励他产生了写诗的兴趣。最初的习作,主要发表在连队的墙报上。1956年,他的处女作《牧人的幻想》,第一次在《边疆文艺》上正式发表,继而被《解放军文艺》和《人民文学》转载,从此,这个年轻的藏族战士被推上了新中国诗坛。他的诗情就象雅鲁藏布江的滚滚流水,一直翻腾着引人注目的浪花。

  饶阶巴桑四十年诗歌创作的道路,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从写藏胞写战士扩展到写全国写工农业生产,在诗的王国里不停地攀登认真地探索。五十年代,他参加了全国青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热情,他一方面认真学习,认真研究藏族民歌;另一方面,也认真阅读李白、普希金等中外著名诗人的作品,充实了诗歌知识,提高了写诗技巧,怀着翻身农奴的赤诚之心,热情地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表达一个战士的愿望和决心。五十年代的代表作,主要有《母亲》、《高山上》、《假若一声枪响》、《金沙江边的战士》等,这些诗编为《草原集》,196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当代诗坛第一本藏族诗人的诗集。

  六十年代前期,他在祖国各地采访和体验生活,读了更多的书,扩大了文学视野,深化了文学思路,提高了文学素养,标志着他的诗创作日臻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山、林、江、雨》、《战斗生活散歌》、《步步向太阳》、《雪山之歌》、《爱的花瓣》、《山之子》、《鹰翎集》等。

  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饶阶巴桑作为一个专业作家,走访了新疆、西藏、东北等更多的地方,创作题材更加多样化;对十年动乱的怪现象进行了冷静的思考;看到拨乱反正之后的新形势、新成绩,对诗歌艺术又有了新的追求。这一阶段的代表作,主要有《失踪的山》、《光明恋》、《钻石的发现》、《石匾重刻》、《宇宙瀑布》、《棘叶集》等。这期间,他曾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和五省区藏族文学创作评奖的诗歌奖。198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石烛》,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诗集《对生叶之恋》。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本人精选的九十篇诗作,书名为《爱的花瓣》,这是他献给全国人民的厚礼。

  饶阶巴桑自登上诗坛之日起,在文学界就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受到了老一辈诗人和许多评论家的高度赞许。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鲜果色初露--读诗散记》(载《诗刊》1961年6月号)一文中指出:“这几年来,诗坛上出现了一些新手……虽然是头角初露,但已显示了他们的锋芒,如同向阳枝上露色的果子。……这些作者当中,饶阶巴桑是最惹人注意的一个。他在创作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风格。他善于体会生活,从中发掘出诗意来,读他的诗毫无平庸干巴的感觉,总令人感到诗意浓郁、新鲜有味。他写得很细致、很委婉。象春天的泉水,涓涓的流着,带着清脆的声响,把人引到一个幽深的诗的境地。”臧克家称赞《山、林、江、雨》一诗,表现手法很别致,在他的笔下,这些东西都有了生命,或有了人性,想象美丽,气势雄伟,使得景物也挺然而起。还说《采茶献给毛主席》一诗,男女对唱,旋律动人,好似一篇生动的小歌剧。

  1983年,著名评论家,诗人张光年,系统地研究了饶阶巴桑的诗,为《爱的花瓣》写了序言,发表了总结性的意见。一方面,深情的指出“饶阶巴桑是一位出色的新中国诗人。他是新中国出色的藏族诗人。”“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显露才华,便吐属不凡,表现出革命化民族化的特色和凝练、隽永而明快的艺术风格。”“战士——诗人,在饶阶巴桑身上得到和谐的统一。”“他用战士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各种人,看待边疆的高山雪岭、飞瀑流沙、奇花异树。”他的诗有“雄伟奇丽的边疆色彩,浓郁的民族风味,特别是通过这些色、香、味表达出来的革命战士的豪情,一直在我头脑中保持着美好的印象。”“学民歌而摄其魂魄、得其精髓,这个经验是值得认真总结的。”另一方面,也郑重指出“这位诗人在追求含蓄蕴藉、力避表面文章时候,偶尔也曾失之晦涩、雕琢,失掉了他那五光十色的花瓣赖以支撑的雄健明快的筋络。”这是语重心长之言,体现了藏汉作家之间的诚挚友谊。体现了老诗人的真正关怀,值得饶阶巴桑深思,也值得其他青年诗人借鉴。 饶阶巴桑已经出版四本诗集,成绩可喜可贺。他回顾走过的道路,展望今后的前程,写下了这样一段自白:“广博的文学领域,没有驱车前往的终点;不知足的智欲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艺林远望。藏族民歌我没有学到家,浩渺无际的文学世界,我在翘首远望。我曾把我的诗——那些从山野采撷来的小花,那给大地作泥地的绿叶,编成《草原集》,献给牵着我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党和同志,献给那个战斗的年代。但是,距离人民的创作--民歌对我的哺育,距离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还差得太远,我愿意在诗的王国里,更勇敢地探索前进!四害既除,万象更新,我欢呼《钻石的发现》,我追赶《失踪的山》,踏着老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足迹,我又开始采撷小花,洒上激动的泪珠,献给从伤口的阵痛中醒来,正在全面复苏,正在开始强大的巨人。”(完)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好雨润物    责任编辑:好雨润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