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马伟明
资料图:浮出水面的039型潜艇。
人物档案:马伟明,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在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和电磁发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等。
2010年12月14日,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马伟明代表刚刚获奖的“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发言。这位国防科技创新的领跑者致力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军舰船装上“中国心”的故事,不断引来阵阵掌声。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马伟明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舰船电器工程领域的研究,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使我国在舰船动力平台新的发展方向上,逐步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人气低迷”的课题组长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张盖凡教授。”面对来自全国的数百位听众,马伟明再次讲起带他走上电机研究之路的导师。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系老教授张盖凡算是马伟明的伯乐。
1978年,马伟明考入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系,张盖凡主讲《电机过渡过程》,教学中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
毕业后,张盖凡引导马伟明回校读研,进入由他开辟的同步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这一研究领域。研究生毕业,张盖凡把马伟明调到身边工作。1992年,他又推荐马伟明到清华读博。正是在清华学习期间开拓了眼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扩大,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电磁兼容进入马伟明的视野。
马伟明说:“对我的培养,张教授真是煞费苦心,方法就是压担子,逼我走到前台。”
上世纪90年代初,张盖凡刚刚从海军有关部门争取到一个多相发电机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项目。其时我国刚刚与一家著名跨国公司谈判引进其多相发电机系统,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应用装备的成败。
此前,张盖凡带着几名年轻教员经过4年攻关,已取得了前期成果。但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必须选定一位堪当大任的“接班人”。出人意料,老先生挑中了刚刚硕士毕业的马伟明。
马伟明低迷的“人气指数”,丝毫没有动摇张盖凡的决心。马伟明一到位,他直接让马伟明当了课题组组长,自己则退居二线,做起了顾问。
多相发电机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研究,就这样在马伟明的领衔下展开了。马伟明没有辜负张盖凡的“慧眼”,很快发现了不容忽视的低频振荡问题。
脾气倔、性子急的“烈马”
有人说马伟明人如其名,是匹脾气倔、性子急的“烈马”。马伟明挺喜欢这个比喻。
他只相信科学,崇洋媚外、迷信权威的思路在他这里绝对要碰钉子。“对一些高科技,不少人首先问西方发达国家有没有。西方国家有了,我们才搞;没有,便认为你是疯子、骗子。我就偏不信这个邪!”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制新型常规潜艇,需要进口高效能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在与外商的技术谈判中,马伟明提出该型电机系统存在“固有振荡”问题,对方却不屑一顾,傲慢地声称他们的产品不存在问题。
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唯有靠中国人自己发愤图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用仅有的35000元,造了两台小型十二相电机,在洗脸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开展研究。18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查明原因,成功研制出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难题,此项发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他再赴该公司验收设备,指出该类电机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时,外方首席专家还狡辩:“你的理论太离奇,我们听不懂。”
压抑了很久的怒火,一下子窜到了头顶,马伟明直视对方,一字一句说道:“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一旁的翻译久久没有张口。
“照直译!”马伟明说,“再加一句:免费教!”
这之后,外国专家通过从世界专利索引上证实“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由马伟明发明,又提出“私下交易”,要马伟明帮他们解决“固有振荡”。马伟明义正辞严:“专利技术是有价的,它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祖国!”
此后,这家公司不得不将原来视为核心机密的整套设计图纸送中方审查,并花高价购买我国专利。
舰船“中国心”的设计者
有人把发动机比作舰船的“心脏”,心脏的好坏直接影响舰船的生命力。马伟明就是为舰船设计“心脏”的人。
二战以来,各国海军一直致力于高性能潜艇的研制。由于舰艇体积、重量有着严格限制,让小体积动力设备提供高品质、大容量的交直流电力,是各国海军致力追求的目标。
我国海军舰船电机设备大多依靠进口,海军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核心技术必须国产化,否则,我们永远只能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
经过研究论证,马伟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即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在国内外电机界看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妄想”,但是,在马伟明看来,“搞技术创新,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经过16年刻苦攻关,他带领的团队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该产品2002年通过鉴定,正式生产装备部队。从此,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
受此鼓舞,他们马不停蹄,集中力量,向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的研制发起全面冲击,多项关键技术被突破,3兆瓦级高速感应电机系统很快研制成功。这一创新成果先于美国研制成功,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拼命与时间赛跑的人
2007年的一天,海军工程大学的实验楼里闯进了一位老人找到马伟明,劈头盖脸吼了起来:“马伟明,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家里事不闻不问,你究竟着了什么魔!”
老人是马伟明的父亲,因患胃癌到武汉来做手术,可当时马伟明特别忙,天天在实验室,把已经联系好住院的事忘了说。
老爷子见几天没动静,就这样气呼呼地闯进实验室。马伟明一听懵了,这才想起来,赶紧安排送老爷子去医院。“事后我也内疚,感到这些年来对家人确实亏欠太多。”
“有人问我,你最缺的是什么?我说是时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很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存在着一代甚至几代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与发达国家赛跑,与时间赛跑,外国十几年搞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发挥后发优势搞出来。”
一年365天,马伟明和同事们几乎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天天在搞科研,1年顶别人3年。
这些年来,马伟明几乎把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科研上,经常是带病坚持工作。别人劝他,他总是比别人“更有理”:“不拼命,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
两年前,马伟明到北京出差,海军机关领导见他面容憔悴,当即强行送他到海军总医院检查。体检结果显示,1米7多的马伟明体重仅100斤,10项生命健康指标中有7项不合格,有些指标只有正常值的一半。马伟明的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郑逢时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不担心你在学术上能否超过我,只担心你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
给学生“打工”的导师
有人问马伟明,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他说是人才断档,后继乏人。
7年前,领着马伟明走上科研道路的张盖凡殉职在他钟爱的工作岗位上。如今每每走过矗立在实验楼前先生的铜像,马伟明都要停下来看看。像当年老师竭尽心力培养他一样,马伟明也在想尽办法培养团队里的年轻人。
对于当前社会关注的博士给导师打工现象,马伟明笑谈自己是团队在读博士的打工者。为给年轻人创造建功创业的机会,近10年来他从未在自己领衔的科研成果报奖时署名。
他给年轻人出思想、出课题、出经费,让他们在重大课题中施展才华。近10年来,他们团队先后培养了7名博士后、70名博士和116名硕士,连续两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这些年轻人,不少人在重大科研项目中领衔担纲,有的已在国际国内科技界崭露头角。他把国家“十五”某重点预研项目的关键技术,交给年仅23岁的博士生王东组团攻关;把1000多万课题经费交给赵治华博士搞研究。这些年轻人都不负众望,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马伟明带领团队的科研经费动辄千万,但他表现得非常“抠门”:曾为一张打印纸而恼火,规定“非本所人员不得到本所打印”;出差在外,能坐火车不坐飞机,能坐硬卧不坐软卧;非急事不得坐飞机,未携带涉密资料时一般不坐软卧……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却大方得很。“不舍得大手笔投入,那是培养不出大人才的!”哪怕是花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的实验设备,只要是科研需要,人才培养需要,即使借钱也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