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扑舷(钟魁润、代宗峰摄)
潜艇出航(钟魁润、代宗峰摄)
引子
东海,一场暴风雨袭来。
这时,一艘艘舰艇驶出军港,告别近岸浊黄的海水,直到舷边沸腾翻滚的海水变成深绿、墨蓝……
在那波涛汹涌的海洋上,一场场实兵对抗演练进入高潮。东海舰队首长告诉记者,今年的对抗演练有个变化——从“练为战”变为“练即战”。这种变化,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让训练更贴近实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上战舰,走东海,记者一路在观察:练即战,他们面对的是怎样一场风雨?
一场考核杀气腾腾,两位舰艇长海上对决红了眼。舰队首长下了决心:不能等到“街亭”失了再“挥泪”——
“马谡”今天就要“斩”
“起航!”某驱逐舰支队“三明”舰舰长何锋,率舰去捕捉潜伏在水下的一条“大鱼”——某潜艇支队的一艘潜艇。
此次远航训练不一般,这是何锋全训舰长合格考核的一次攻潜考试。
指着一张偌大的海图,何舰长说:“那艘潜艇已经出航七八天了,现在它在哪片海域、深度多少、什么航向,我是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还必须抓住它。何舰长说,一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手溜掉,或者被对手发射鱼雷“击中”,全训考核就会前功尽弃。
要命的是,潜伏在海底的对手,恰恰也是一名参加全训考核的艇长:某潜艇支队331艇艇长朱爱根。一旦他被何舰长抓住,他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不管双方如何优秀,这次考核一定要“PK”掉一个。于是,考核变得杀气腾腾,两位舰艇长未曾开战已经红了眼。
然而,曾几何时,考核却并非如此。
——考核真正的比拼不在海上,而在纸上。复习考题上千道,复习资料几十本,书桌一张,间隔五米,考官游动,考纪严明。考前背题大汗淋漓,考后忘了十有七八。所考内容重操作、轻作战,考来考去,舰长变成了“船老大”。
——海上实装考核划定“攻潜区”,圆规一划,尺子一量,海图上巴掌大的一片海域,潜艇就在下面“藏”着。“说是藏,往哪藏?那片海区下面是沙子还是石头我都知道,抓不到才奇怪!”何舰长说。
——如果舰长和艇长恰好认识,还是好朋友,考核没准会变成一场“比拼秀”……
如今,一切都变了。
——双方谁也不敢拍胸脯。此前尽管他们答过无数的题、做过无数的卷,今天写在纸上的“满分”统统“归零”,且看海上比拼谁胜谁负。
——双方同时被装在一个巨大的“黑箱”里。对手在哪里?对手会怎样打我?我该怎样攻?怎样防?一连串的考题变成生死攸关的战场决策。
——双方都是“考生”,谁也不敢“放水”。因为放过对手就意味着自己“出局”,双方谁也输不起,两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剑。
“这种考核对他们很残忍,但必须这样考。否则他们虽然当上了‘合格舰长’,会不会是明天战场上的‘马谡’?”舰队司令部一位领导说:“考核成败就是打仗输赢。所以舰队首长下了决心:为了不在打仗时‘街亭’失了再‘挥泪’,‘马谡’今天就要‘斩’!”“斩马谡,就是要改变脱离实战的考核。因为不从这里下刀,天长日久,关羽、张飞、赵云也会被考成马谡!”
此次对抗谁赢了?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抗仍在进行中。
明明是“空中开花”,怎么说“拦截失败”呢?靶子的变迁史,让某驱逐舰支队官兵发现——
“敌人”绝不是“木偶”
说起那天的演习,某驱逐舰支队“福州”舰舰长赵国胜记忆犹新:“对空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大片雪花。我们抓住‘敌’电磁干扰间隙发射导弹。‘轰’地一声,大海上空闪现一团火球,‘敌’来袭导弹被击毁!”
然而,就在赵舰长向编队报捷时,另一枚加装了干扰源的靶弹,又向战舰高速袭来,该舰被判“拦截失败”。原来,对手玩了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真相大白,官兵们惊出一身冷汗!
“训练酷似实战,原因在于靶子变了。”长久以来,海上演兵时经常听到“导弹来袭”的警报,但人人都知道其实“啥也没有”,导弹是带“引号”的,敌人也是带“引号”的。“后来,防空演练中有了靶机。”赵舰长回忆说,靶机其实就是用真飞机拖曳的航模:“它不会拐弯,不会机动,速度又慢,充其量是一个空中信号反射源。”
“只要锁准目标,导弹一般情况下会百发百中。打靶其实考验的是导弹的质量,并非打仗的水平。”赵舰长说:“以往多少次,我们打掉的就是一个个‘木偶’。被‘木偶化’的敌机,甚至还不如一只活蹦乱跳的鸟!”
如今,靶弹登台了。记者看到,这种靶弹是用某型实弹改装的,除了没有安装“战斗部”,与真实的导弹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导弹上还安装了干扰装置。
“防空导弹打靶弹,好比针尖对针尖。何况,对方向我们发射的并非一枚导弹,而是一下子发射四五枚,在空中连续飞来,你要辨别哪枚是诱饵弹、哪枚是真正威胁你的导弹,还要逼着你把所有靶弹打下来,你说,难不难?”“福州”舰对空导弹技师蒲小刚说。
“靶弹变了,靶船也变了!”“杭州”舰对海导弹发射技师熊九金告诉记者:“传统靶船抛着锚被动等着挨打,新型智能靶船能遥控机动,靶船上还加装了电磁干扰设备,诱导来袭导弹偏离航向,非常难打。”
靶子的变化,让实战化训练终于变“实”了。然而,让“木偶”变成“活蹦乱跳”的敌人,并非一蹴而就。敌人真的不再是“木偶”了,打“砸”了就成了常有的事,演练不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伤心总是难免的,我们却是一往情深。”赵舰长幽默地改了一句歌词,如此注释:“平时瞄什么样的靶子,决定战时打什么样的仗!”
敌人“活蹦乱跳”又“神出鬼没”。几场演练中,岸基、海上和空中电磁迷雾笼罩,电子干扰由单一向多元、由平面向立体、由阶段体验向全程覆盖拓展。某驱逐舰支队王建勋支队长回忆说:“雷达屏幕上一片花白,每艘舰平均收发信息多达上千条,舰长眼花缭乱。如何拨云见日?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步步是坎,惊心动魄,现在的舰长真的不好当!”
“研讨式训练”对一次发射给出颠覆性评价,启示指挥员把“靶场思维”转到“战场思维”上来——
千方百计寻找“我哪里不行”
在驱逐舰某支队组织的“研讨式训练”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次演习中,“连云港”舰发射防空导弹抗击靶弹,第一枚导弹没有击中,紧接着又发射了第二枚,靶弹空中开花。
然而,此次补射当时非但无人喝彩,“连云港”舰还受到批评。批评者说他们“违反要求”,因为按照预案,“连云港”舰没有击中时,应该由编队的其他战舰来拦截,借此锻炼“体系作战能力”。
当时,这种批评大家觉得都对。现在,大家有了反思——“连云港”舰这样做该批评吗?能这样理解“体系作战”吗?演习就是打仗,第一颗子弹打空,“再扣一下扳机”有错吗?
“除非是靶弹飞出拦截射程,或是兄弟舰已经处于饱和拦截状态,否则这个‘第二枪’开得无可厚非。这就是打仗!”谈及此事,支队长黄新建说:“一些同志讲实战标准,仅仅停留在不要弄虚作假,这实在是一个太低的标准。其实更重要的是,到底什么是实战标准?”
“明确实战标准,关键是要把‘靶场思维’转到‘战场思维’上来。”黄新建认为,“靶场思维”更多的是关注“我很行”,在“满堂彩”中击掌欢呼;而“战场思维”特别强调关注“我哪里不行”,在反思中痛定思痛。他说:“实战从来没有‘剧本’。如果我们平时训练只想证明自己如何过硬,而不是发现问题,那训练对于打仗而言还有什么价值?”
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很多颠覆性的理念便由此产生。
“平时训练再‘行’,打仗也可能‘不行’。”舰队司令部军训处处长杨卫忠举了一个例子: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一所大学统计了300万份伤亡报告后发现,在战场上真正由轻武器精准瞄准射击造成的伤亡比例极少,大多数伤亡是由密集射击或流弹造成的。
“没有天生会打仗的战士。”某潜艇支队支队长马立新记得,一次潜艇在水下远航时,艇长随机设置了一个“意外情况”——空气再生装置突然烧炸了。“咣”地一声,旁边一个战士一下子吓懵了。“不能笑话我们的战士,那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谁也不是天生的钢铁神经。”话锋一转,马立新说:“也没有天生会打仗的艇长。比如潜艇紧急上浮时有一连串的处置动作,艇长就一个不能错。老百姓开车有时都会把油门当刹车,艇长不行。这靠什么?也靠训练!今天舰队党委提倡练即战,就是千方百计让靶场与战场、训练与战争划等号,让我们千方百计去查找‘我哪里不行’。”
“像作战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作战”。这两个“像”字,前一个是在平时写的,后一个是在战时写的。只有写好第一个“像”字,我们才能在未来作战中写好第二个“像”字!舰队首长向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
扫雷舰出海去扫真实的“战雷”,引来一片哗然。舰队首长一锤定音:没有硬碰硬的打仗本领,安全想守也守不住——
不能不碰风险这颗“雷”
一纸演练命令传到某扫雷舰大队:此次训练扫真实的水雷,科目叫做“实扫战雷”。
起初,官兵一片哗然。“我们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某扫雷舰大队战士卢伟说:“战雷有多厉害我们最清楚:500吨、1000吨的船它可以轻而易举地炸成两截,就算是四五千吨的驱逐舰,它也能让你瞬间瘫痪。所以过去训练都扫不装炸药的‘哑巴雷’,如今要扫战雷,不要命了?!”
面对议论,上级领导不为所动:从古至今没有听说过胆小的军人能打胜仗。对于军队来说,越是和平日久,越是要锤炼不怕死的精神。安全是练出来的,不是守出来的。胜利是打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假如我们今天不去面对生死考验,明天战争来临时,我们拿什么去保国家的平安?!
于是,官兵们心服口服但又忐忑不安地出航了。“第一次扫战雷,头天晚上很多人一宿没睡,出航一路上没人说一句话。水雷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会爆炸?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某扫雷舰大队战士谭爱峰回忆说。
海面上,扫雷舰渐渐接近水雷。400米,水雷像睡着了一样。300米,还是没反应。150米、140米、130米……突然,“轰”地一声,一个60多米高的水柱冲天而起。
教科书上说,这种水雷距离400米就可以引爆。但是,扫雷舰实际引爆的距离,远远小于400米。面对这个结果,官兵们倒吸一口凉气:“如果不是试这一下,一辈子都会被蒙在鼓里,要是用老数据去打仗,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一点,某潜艇支队的官兵们深有同感。他们通过极限长航训练,居然发现洋底一个水道的水流方向和教科书里写的完全相反。“冒险训一下有可能知道,否则绝对不知道。现在我们体会到,实战化训练不但可以激发大勇气,还可以换来大聪明,产生大智慧,避免大灾难!”支队长胡武波说。
突破心障,就走近了战场。东海舰队航空兵组织远海低空飞行突袭演练,飞机在深夜贴着海面飞。谈到一次次历险,东海舰队航空兵参谋长魏华彬说:“过去我们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现在要看这汗是什么汗,这汗不该仅仅是累出来的热汗,也包括‘惊’出来的冷汗。”
万组数据支撑一份演练总结报告。官兵发现,“李逵”式的打法不行了,打赢的都是“智多星”——
“练即战”为啥这么灵
一艘潜艇出海训练回来,一份包含12500组数据的《海上某科目训练总结报告》上报支队党委:“某舱室战位温度18℃,30分钟共搜索到目标51个……”
“过去的训练总结报告大多是做法、经验、教训几大块,现在完全不同了。”艇政委胡维汉告诉记者,潜艇出海训练时的舱室温度、湿度、气压、电压、电流等数据均记录在案,千呼万唤的精细化训练成为现实。
所为何来?为了打仗。现在,艇上优秀的声纳兵不仅能听出舰艇,还能分辨出是哪条舰艇——数据库中有对方的“声音指纹”。进而言之,对方指挥员姓甚名谁、性格特点也有数据在案,因为“仗是人打的,知己知彼的最高境界是知道对方习惯怎样出牌。”
练即战,让官兵懂得算“效费比”了。“就算潜艇停在码头不动窝,消耗加折旧也不少。”某潜艇发射技师王朝说:“算算账,真心疼。心一疼,观念就改变了。过去潜艇一出大洋,就有飞机和舰艇来侦察,我们觉得它们很讨厌。现在很‘欢迎’,我们不用花一分钱组织,有人就来当陪练,这样的好事不干就是傻瓜了。”
练即战,让官兵“胃口适应战场”了。记者看到,一艘潜艇潜航期间,官兵就餐非常简单但营养丰富。“吃饭也是实战化训练课题。”某潜艇支队政委王岳忠说:“打仗出海,不能像在陆地上煎炒烹炸、七个碟八个碗地摆,汤汤水水的是上不了战场的。再说,做饭很复杂容易产生较多的生活垃圾,潜艇抛射垃圾极易暴露目标。用‘练即战’的眼光看改变饮食习惯,就没有必要费一堆话来解释了。”
练即战还改变了什么?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政委雷根法说:“出海训练,指挥员的精力很少用在部队管理上。为什么?因为实战摆在那儿,实实在在按制度办事,目的是减少官兵伤亡,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顺理成章。练即战也让战士们知道,打仗环环相扣,一个无能的兵就能葬送一条舰,他能不刻苦训练提高技能吗?”
练即战就这么灵?雷根法的回答板上钉钉:“就这么灵!”
练即战的“灵”,还表现在官兵的脑袋越来越“灵”。
这天,东海舰队航空兵一场超视距“红蓝”对决在海天间打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团长杨勇指着监控屏幕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战机轨迹说:“瞧,每一次攻防都说明双方飞行员在天上斗智斗勇!”
一场激战,红蓝双方不相上下,胜负无分晓。“又是一场平局。”杨勇告诉记者,过去摆练,拼的是战机的性能;现在自主对抗,较量的不仅是装备,还有“脑袋”。“李逵”式的打法不行了,打赢的都是“智多星”。
一次在领海线上的遭遇让将军永生难忘。放眼大洋,东海舰队的官兵们看到了实战化训练更远的风景——
不行万里路岂知风雨狂
这天,海上风更猛,雨更大。望着苍茫的海面,一名将军讲了一个故事——
“那年,一艘外军军舰来访,我方派出一艘军舰迎接。到了领海线上,我们的军舰升旗欢迎,外舰却左等右等不来,我们打开雷达搜索,也不见对方的踪影。突然,我们的雷达屏幕一片迷茫。怎么回事?正在大家困惑的时候,海平面上出现了外舰的桅杆……”
“原来,对方收到我们的雷达信号,不是回应,而是马上释放电子干扰。这是打仗的程序,这说明,在外军的眼里,任何陌生人首先都是敌人!”
听了这番话,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耳中只有海浪拍击船舷的轰鸣……
“我们这支军队,几十年不打仗了,有时候看看外军,对我们很有启发。”“常州”舰舰长梁阳,曾在联合国总部任军事观察官,被派到北非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当过营长,手下3个连:一个瑞典连,一个爱尔兰连,一个英国连。说起外军同事,梁阳印象深刻:“他们都有实战经验,开车进入雷区后不慌不忙,顺着车辙把车倒出去。3个连队尽管不是来自一个国家,但所有的军车,大到装甲车小到吉普车,使用的都是一种油料,战时保障非常方便……”
“海军是国际性军种,实战化训练要有国际视野。”这不仅仅是梁阳舰长的感悟。东海舰队官兵见多识广,某驱逐舰支队的护卫舰群全部参加过亚丁湾护航任务,90%的舰员出过国,出国最多的军官达到10几次。
放眼大洋,启示多多。关于舰艇长全训考核的残酷“PK”,在东海舰队也有外军参照系。舰队政治部一位领导告诉记者:在真正指挥一艘皇家海军潜艇之前,英国潜艇艇长们需要通过一系列近似实战的测试。测试有一个名字:毁灭者。胜利者自不待言,而失败者将接受考核教员奉送的一瓶威士忌,并被护送上岸。从此,他永远再不能踏上英国海军的潜艇!
“让一切不适应战争的事情毁灭在平时,才能胜利在疆场!”他说。
风未停,雨未歇。记者站在舰桥上极目远望,高尔基的《海燕》跳出脑海:“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